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BT李彬經濟法怎麼樣

BT李彬經濟法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1-10 00:47:24

A. 我想參加2012年的注冊會計師考試,但是不知道哪個網校的培訓好。請考過的朋友們給個意見

我報的是考試大網校。我覺得不錯,價格不貴,我看了她們的通過率,還是挺高的。並且現在報,它贈送題庫,老師會跟你說,哪是重點,常考點,我覺得挺有幫助的。老師講的不錯,這個我聽過。我沒報審計,不過聽去年的考試,第一個老師,都是主講的。應該都不錯。希望採納。

B. 關於經濟法的問題

1、經濟法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原則貫穿於經濟法體系各個組成部分。在宏觀調控方面,國家運用計劃、財政、稅收、金融、產業政策支持,從社會整體利益著眼,重點調控經濟結構和經濟總量,使其比例達到平衡,為市場經濟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以保持社會穩定協調的發展。在競爭法方面,凡是制定了反壟斷法的國家其立法的首要目標無一例外的是要通過禁止打擊限制競爭行為,從而排除市場競爭的障礙,維護正義、公正、民主的市場經濟秩序。很顯然,這種政策目標屬於社會整體效益的范疇。

2、經濟法的工具價值:
http://www.hotxplw.com/9/2/7414.html

3、社會保障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q=%E7%A4%BE%E4%BC%9A%E4%BF%9D%E9%9A%9C+%E5%8F%AF%E6%8C%81%E7%BB%AD%E5%8F%91%E5%B1%95+%E6%84%8F%E4%B9%89&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

字數太多,自己看吧!

C. 我想考CPA19年的CPA,該選擇什麼培訓機構啊啊啊要有實力靠譜的

今年終於結束了專業階段的考試,部分自學+網課,市面上各種的CPA培訓機構均有嘗試(因為喜歡的老師在不同網校),三年來摸爬滾打,當中選到過不適合自己的課程而碰壁,因此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我說說我報過的培訓機構的優劣,盡量能給到大家參考。

中華、東奧

適合有財會基礎,適合自控力好、有時間、可以堅持上課的考生。

這兩家都是比較老牌的培訓機構了,網校各方面配套答疑都做得比較完善,老師團隊確實比較有資格了,畢竟都是大學教授類型的老師!會計聽的是東奧張敬富的課~我是屬於比較笨的學生(非985財會專業),基礎知識講解面面俱到,但是缺點就是太費時間了~一門會計,5個月才學完(╥╯^╰╥)!太磨人了。

關於教材,會計我用的是輕松過關,這應該是最全、最權威的教材之一了,當時用的輕一+考前最後6道題,搭配東奧網課一起用~這兩年貌似漲價了。

BT學院

適合零基礎、在職、「學渣型」的考生。

我挺認同BT教學理念,過關型考試的就是訓練應試能力,方向是正確的。關於李彬,相見恨晚,他說的那句「不要用身體的勤奮彌補思維的懶惰」讓我茅塞頓開。

今年報了沖刺班,用框架法建立知識點聯系,15天吧,過了戰略。不過他愛發雞湯,確實有點煩,但學累想放棄時看看,還是會熱淚盈眶。如果早一點能遇到彬哥,高考估計能多考幾分吧。如果不喜歡他的普通話,大家也可以試試他們的教材,大白話,通俗易懂!

會計島

適合自製力差的考生。

前年報的,當時是直播課的形式,給我這種自覺性差的人很大約束。但是老師講課沒有東奧的生動有趣。後面和助教有些爭執,就沒再報了。聽說這兩年通過率一般,道聽途說的~

總而言之,選什麼機構,選什麼老師,選什麼教材。都是見仁見智。無論是網課還是老師都各有特點,主要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

D. 注會考試哪個培訓班比較好

國內的注冊會計師培訓機構,這幾年隨著注會的發展也隨之發展了一批,但對於大多數注會考生來說,真正會報考的也就那麼幾家。注冊會計師培訓機構排名哪家好呢?高頓CPA建議大家選擇培訓機構時,一定要選擇注會輔導課程面授+網課相結合的那種,如果任意一種學習方式不習慣,都可以隨時更替。
為什麼選注冊會計師培訓機構排名的輔導班
報輔導班不是買禮物送人,挑選包裝的最好的就OK了;報輔導班就要選擇注冊會計師培訓機構排名的輔導班,一般這樣的輔導班都是學員口碑形成的結果。
據中注協公布的2017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分析報告顯示,專業階段通過率25%左右,綜合階段通過率81%左右。
分析報告還顯示,考生的類別按專業分為會計審計類考生、財經類考生、非財經類考生,其中專業階段通過率最高達28.01%的是財經類考生,而綜合階段通過率最高84.01%的為非財經類考生。
理由一:自身需要
注會考試本就難度很大,大多數挑選培訓機構的人員不外乎這幾類情況:
1.基礎一般,怕報考後學習太難
2.想要一次通過多科目
3.更系統的學習注會,為以後從事注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自己學習太枯燥
因此,對於考生來說,一個既能夠學到知識、又能夠高效備考、還擁有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的重要的,這也就在注會培訓機構的選擇上有了標准。最好是像高頓cpa這樣的能夠上注冊會計師培訓機構排名的輔導班。
理由二:行業形勢
到2018年,我國財會從業人員已經超過2000萬,初級職稱持證人不到450萬,中級職稱持證人100多萬,CPA持證人25萬。
2000萬財會人當中,持證的注冊會計師微乎其微。而且隨著會計從業證的取消,初級職稱的持證人員也越來越多。可以說,財會行業的證書結構已經變成了「初級職稱為門檻,中級職稱為標配了。
那麼,注冊會計師這樣的高含金量證書已經成為許多優秀人士證明自己實力的憑證了。而且市場的需求也證明了:
1.高層次的人才非常少,並且非常受歡迎。
2.財會行業競爭力加大,最可能被取代的將是基礎財會人。

E. BT學院中級會計經濟法什麼時候開課

題主,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是每年3月開始報名,3月底左右新教材上市,教材上市後各個培訓機構才會開課。

F. 考國內注冊會計師CPA,哪個培訓機構最強大請參加過培訓的CPAer回復,謝謝

我是第一年自學,然後沒有通過,後來在立信學校學習的,沒有太多花哨,就是好好來學習的,老師上課有經驗,你也可以看下。

G. 如何評價注會cpa考試李彬的培訓課程

就一句話:絕對不適合0基礎的人
對很多名詞的專業概念不理解的情況內下,完全跟不上他的容節奏
他問所有人「聽懂了嗎」
你要是回復「沒聽懂」
他就會回復「這都沒聽懂?」「為了不耽誤大家時間,自己回去看看好吧」

好么,要是所有知識點我都是第一次接觸,都不太懂,那我就得所有都回去看看,那還要他幹嘛……

H. 想考一個注冊會計師,親們,有推薦培訓課程嗎

注冊會計師是比較難考的一個證,但是含金量很高。一般應屆生起薪6-8K,有個三五年經驗的,年薪百萬很常見。
據統計說全國現在還只有21萬人通過了這個考試,一個有六門《會計》、《戰略與風險管理》。
我表妹也是斷斷續續差不多考了3年的時間,才考到這個證,今年推薦我去考了,我跟她一起在專才教育報的班。
授課老師儲成兵是大學副教授,經驗很豐富,對考試方向的把握也很准。

I. BT學院怎麼樣大家有了解的嗎

居然有人誇BT學院的中級和初級來踩它的CPA的,真是笑哭了。
BT學院就是靠CPA的吧,黑也長點兒心吧,中級和初級絕對是東奧和中華碾壓BT好嗎。
BT學院的優點是重點突出,講得明白,班主任非常嘮叨,你的同學非常自律,你會有極大的壓力。缺點是太注重考試,和實際應用脫節,而且存在壓重點,如果你真的碰上抽到政府會計當大題這種事可能會抓瞎。而且因為課程排期的原因,如果你報了戰略和財管,要到最後才能學,可能會有點緊張。
順便,有在BT的自製力,報哪個網校應該都能過(此刻吹一把小金老師和張敬富,沒事兒聽聽他們講審計特別有趣,雖然我審計過了之後才聽他們的課,但的確搞清了很多在BT備考時沒搞清楚的東西)。沒自製力也不想靜下心好好學習的話,你聽300個課時的網課又有什麼用呢?你以為老師說過一遍你就能記住嗎?你以為你當時懂了考場上就會做題嗎?還不是要耐心一遍遍看老師的講義,自己做題自己找規律。充其量是你報了別的網校之後掛掉,以人家網校的師資力量,你不好意思推鍋給老師而已。你想想要是有個考生跟你說都怪劉穎講的不好我稅法掛了,你會不會覺得他蛇精病。(但不好意思,考不過就是自己菜,不是不肯動腦,就是心理脆弱考場崩潰,不是老師的問題。)
對了,正經回答您呢,就是建議自己聽聽,被李彬叨逼叨逼也覺得BT是在給你打雞血、你能按要求學習的話,就報BT,我真的見過有人被他一咆哮就情緒崩潰的,那肯定不要報哇。沒事兒何苦跟自己過不去……學習又不是為了虐待自己,對吧。

J. 如何評價CPA培訓機構BT學院

作為 在BT 學院 2018 年一次過6門的學員之一,我應該很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些備考經歷與經驗,是榮幸,其實也是自己備考期間一直期盼能做到的事。 我也在回答過程中盡量說明下BT的優點和缺點,畢竟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我的成績單:


我的方法是,可以記,但事後記。 一來可以讓你通過回憶,知道自己的時間大概花到了哪裡,一來也可以通過即時反饋, 調整下一步學習計劃。

我回憶了自己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大致如下,供大家參考:

工作日 早 6:30 起床——7:00

整理+早餐 7:00——8:00

學習 8:00——8:30 上班,路上聽微課

上午專心工作

11:40——12:00 午飯

12:00——13:30 公司會議室學習

下午安心上班

19:00——21:00 公司會議室晚自習

21:00——21:45 回家,路上聽微課

23:00——00:00 聽錄播課程

周末休息日 8:00——11:00 聽錄播課程

13:00——16:00 學習/音樂/發呆

19:00——21:00 能學就學,不能就算

關於周末,其實是有遺憾的,因為沒能充分利用。但備考的過程也讓我知道,我並不是那種1天可以看書10小時以上的人。或許發現自己的極限和邊界在哪,也算是一種收獲吧。

當然,比較有定力的考友,如果能利用好這塊優勢,是相當讓我羨慕的。 BT 的課程在7月底就陸續結束了,後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真題模擬考試和消化,8月和9月,基本都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復習,9月中下旬中秋節過後,開始6門的沖刺,主要是做題和消化。

04 各科復習方法

審計

審計學科,特點是:大多數人可能沒接觸過,首先對行業陌生;其次專業術語多,因為教材是外文直譯過來的,長句較多有時甚至需要手動斷句;最後,知識點多,容易混淆。往往是 看了半天,結果是: 我的建議是:拉框架! (也是彬哥在第一課強調的)從首次接收委託、制定審計計劃、到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再到完成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一條線整個穿下來,配上教材後面幾章的四大循環和特殊事項,做到框架先瞭然心中,再去填肉(記憶細節)。

財管

財管,主要包括1至12章的財務管理、13至21章的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 提到財管,考友們大多反應是: 哈哈,其實,財管真的不用大面積背公式! 拋開近幾年客觀題逐漸趨向於基礎概念的考核不說,即使是主觀計算大題,能用上的公式也屈指可數。只要理解好「折現」、「現金流」、「資本成本」這幾個核心概念,無論是計算股票債券價值、還是公司價值、項目預算、資本結構,都是套路滿滿。 當然,對財管來說,大量做題是特別需要的。 很多考友在財管考試時做不完,就是因為熟練度還需要提升,這個可以通過做題來鞏固。

經濟法

對於經濟法,個人沒花太多時間,總體感覺是考得越來越細,合同法開始考細則、公司法和證券法常結合到一起、破產法和票據法時不時露個面,而最後3章的國有資產制度、反壟斷和涉外經濟缺依然是客觀題的常客,不容忽視。 對於法律條文,不用背,記住意思,然後模仿著用「法言法語」去表述即可。

會計

會計科目,耗時最多。看著目錄的章節表,內心往往是: 對於會計,我的建議是:按資產負債表的主要科目,跟著教材一章一章過,遇到不懂的先放下,通過後面幾輪的復習來補漏洞,切忌鑽牛角尖,扣細節,因為那會讓本來耗時就很多的 會計戰線拉得更長。

另外新增考點要額外留意,比如今年的政府會計10分大題,原本按照2分的選擇題來准備 然後選擇戰略性放棄此章的我,確實surprise了一下。 So,以後「老重點」們,比如非同一 /同一控制合並、差錯更正、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等等,要看! 但時間分配上,需要再次與「非重點」章節平衡。

戰略

對於戰略,我的態度一直是: 戰略雖然有技巧,但也真的不只是傳說中的復制粘貼就行。 學習方法上,背框架是第一步, 但只背框架是不夠的,拿到大段文字材料後,若分析不出適用框架里的哪一個點,背也是白背。 所以建議還是通過真題來訓練材料的分析能力,另外,答題速度要注意提上來。

稅法

稅法的考點非常瑣碎,這也確實是一個入門簡單,越學越難的科目,但按今年趨勢看,考點趨向於基礎。 大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恆重點;小稅種如印花稅、車輛購置稅、資源稅,考點基本恆定,平時多看一下即可。

最後總結一下,6 個科目,備考方式不同,但技巧基本相通:經常總結、經常復盤、用好錯題本、定期回顧,利用好瑣碎的時間,配之以平穩心態,方得始終。 在此送上一句喜歡的話,與各位考友共勉: 凡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熱點內容
行政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1:17:41 瀏覽:555
法院疫情維穩 發布:2025-08-21 11:15:15 瀏覽:75
偽造證件罪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1 11:03:49 瀏覽:333
山東法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1 11:02:08 瀏覽:505
司考行政法地方編制 發布:2025-08-21 10:59:45 瀏覽:664
新行政訴訟法對依法行政的影響 發布:2025-08-21 10:40:10 瀏覽:686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 發布:2025-08-21 10:36:14 瀏覽:485
旁系親屬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0:17:35 瀏覽:391
職工違反規章制度案例 發布:2025-08-21 10:09:05 瀏覽:172
論職業道德的意義 發布:2025-08-21 10:09:05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