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對交易安全的保護的案例分析
① 談談合同法中維護交易安全規范的認識。求答案
金融危機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產品交易、資金流轉因原料價格劇烈波動、市場需求關系的變化、流動資金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大量糾紛,部分當事人在訴訟中提出適用情勢變更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請求,如何妥善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成為當前商事審判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合同法的立法者考慮到不可抗力基本涵蓋了情勢變更,而且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難以區分,加之防止法官濫用,故未在合同法中規定情勢變更原則。但合同法也未明文禁止適用該原則,因此,最高法院合同法解釋(二)第26條規定了情勢變更原則。《指導意見》對當前形勢下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審判實踐中應當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關於對無法預見主張的審查。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關鍵要件之一是在合同成立之後出現了當事人締約時無法預見的客觀重大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性金融危機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並非完全是一個令所有市場主體猝不及防的突變過程,而主要是一個日益發展、逐步演變的過程。在該過程中,市場主體應當對於市場風險存在一定程度的預見和判斷,在審判實務中對於當事人提出「無法預見」主張的,法院應慎重審查。在確定是否可預見時,應審查三個因素。其一,預見的時間。預見的時間應當是合同締結之時。其二,預見的標准。該標准應為主觀標准,即以遭受損失一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為准。其三,風險的承擔。如果根據合同的性質可以確定當事人在締約時能夠預見情勢變更或者自願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則自無運用情勢變更之餘地。例如,合同標的物是石油、焦炭、有色金屬等市場屬性活潑、長期以來價格波動較大的大宗商品或者是股票、期貨等風險投資型金融產品,通常不宜適用情勢變更原則。
第二,關於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的區分。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雖不易區分,但兩者在風險的固有性、風險可預見性、風險的可歸責性等方面並不相同。法院在衡量某種重大客觀變化是否屬於情勢變更時,應注意考量風險類型是否屬於社會一般觀念上的預先無法預見、風險程度是否遠遠超出正常人的合理預期、風險是否可以防範和控制、交易性質是否屬於通常的「高風險高收益」范圍等因素,並結合市場具體情況,在個案中識別情勢變更和商業風險。
第三,關於調整尺度的價值取向。如果當事人經過誠信地再交涉後仍然無法改訂合同而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在利益衡量方面應當認識到,司法解釋規定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並非單向地豁免債務人的義務而使債權人單方承受不利後果,而是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充分注意利益均衡,公平合理地調整雙方利益格局。在調整尺度的價值取向把握上,人民法院仍應遵循側重於保護守約方的原則。
請採納,謝謝
② 合同法的幾個簡單案例分析
(1)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雙方主體資格有效,訂立合同的程序、標的物均專合法。
(2)卡車受損應由工廠屬承擔責任,因為根據《合同法》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本題卡車尚未交付,受損的風險應由工廠承擔。
(3)甲有權要求退車,因為根據《合同法》111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4)甲不能既請求工廠支付違約金,同時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因為根據《合同法》116條的規定,不能同時選擇兩種罰則。
(5)甲可以同時請求工廠支付6000元的違約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因為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這兩種違約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形,對應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行為。
③ 合同法案例及分析
樓上說的不完全正確
B公司同意A公司延期履行構成有效的意思表示,那麼B公司要行使自己的權利就要看這個延期履行約定的具體履行時間。假如這個期限已過,B公司可以起訴到法院要求強制執行債權,而不能直接起訴要求解除A公司的贈與。因為解除權的行使要求債務人的行為實質上威脅到了債權的實現。比如:現在A公司有流動資金1個億,那麼即使它把1千萬的股份贈與另一公司也並不影響其對B公司的清償能力,在此情況下B公司就不能行使解除權。
所以B公司應該首先調查A公司的財務狀況,如果其清償能力充分,則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A公司履行債務,如果其清償能力不足,則提起解除權訴訟。
④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題
甲打電話為要約,合同法規定,以對話方式作出要約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雖然題干中沒有指出是否當即承諾,但根據乙作出了運送的行為可以是積極默示承諾,所以甲乙雙方合同已成立。
後乙取回A瓶,不想賣給甲,甲是否可以要求乙交付A瓶,需根據A瓶的所有權或佔有情況分兩種情況處理:
一、如果甲要求乙交付時,乙已經將A瓶賣出並交付給別人,那麼甲無權要求乙交付A瓶,A瓶所有權已不是乙的,乙無權處分A瓶,不能要求乙繼續交付,只能要求乙賠償損失;
二、如果乙還沒有賣出或賣出了但A瓶還沒有交給別人,那麼,法律保護合同的穩定性,交易的安全性,可以要求乙承擔繼續履行交付義務的違約責任,並可要求乙賠償損失
⑤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1、周某、萬某對卡車是按份共有的關系。《物權法》第一百零三條規定: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第一百零四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的份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
2、周某、呂某的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周某雖然對共有的汽車只有部分處分權,但是,周某以完全所有人的名義簽訂合同並通過登記部門過戶,說明從管理機關公示的檔案中看,買方呂某完全相信周某有處分權,即使沒有共有人的授權,法律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確認這種表見代理有效。《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而且,事後周某告知了共有人萬某,萬某沒有異議,且要求分得一半款項,說明認可了周某的行為。
3、呂某、章某約定買賣合同簽訂時,卡車即歸章某所有,該約定有效。《物權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只不過,根據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但是案例中,不但有買賣合同,而且辦理了過戶登記。
4、呂某與銀行的抵押合同無效。首先呂某已經不是產權人,而且已進行了過戶登記,產權登記在章某的名下。銀行沒有查看產權證書,即與非產權人簽訂合同,有過錯,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5、呂某買回卡車的主張不能到支持。首先他不能與產權人達成買賣協議;其次作為承租人,不願意出與別人相同的錢,所以也不能主張優先購買權。
6、截止糾紛發生時,該卡車所有權仍歸章某享有。章某雖然把車已經出賣給錢某,但尚未交付,根據《物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
⑥ 有關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正確答案]
(1)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雙方主體資格有效,訂立合同的程序、標的物均合法。
(2)卡車受損應由工廠承擔責任,因為根據《合同法》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本題卡
車尚未交付,受損的風險應由工廠承擔。
(3)甲不能請求雙倍賠償。因為甲與工廠之間的汽車買賣合同關系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
(4)甲有權要求退車,因為根據《合同法》111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5)甲不能既請求工廠支付違約金,同時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因為根據《合同法》116條的規定,不能同時選擇兩種罰則。
(6)甲可以請求工廠賠償經營損失。因為根據《合同法》113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
償額應相當於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7)甲可以同時請求工廠支付6000元的違約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因為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這兩種違約金分別
適用於不同的情形,對應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行為。
[考點集成]
合同的生效要件:主體合法;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違法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標的確定可能;訂立程序合法。合同的生效時間: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合同生效;(2)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合同,合同生效時間為辦理完畢批准、登記手
續的時間。(3)附條件的合同,合同生效的時間為條件成就時間;(4)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
限屆滿時失效。
違約責任應注意兩個原則:一是過失責任,即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只有其有過失,他才承擔賠償他人損失的責任。
二是填平原則,即經過救濟之後,沒有違約一方所得到的結果相當於合同已履行的結果,也即沒有違約一方當事人不能因為對方違約所獲得
的賠償超過合同實際履行可能給帶來的利益。
⑦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問題,求解
1、有規定來,合同法第三百三十條源技術開發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技術開發合同包括委託開發合同和合作開發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之間就具有產業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實施轉化訂立的合同,參照技術開發合同的規定。
2、合同的權利歸甲方,因為合同法規定: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本案中屬於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情況,應屬甲方所有。3、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
</SPAN>
⑧ 合同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錢某可抄以撤銷贈與,
《合同法》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本案件中,錢某未將手提電腦交付孫某,且也不具有救災、扶貧等性的贈與合同,因此錢某可以撤銷贈與。
2)錢某不可以撤銷贈與,因為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權的行使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未交付;2.不具有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因此在錢某已經將贈與物交付給孫某的情況下,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物權發生轉移,錢某不再享有任意撤銷權。
3)錢某不可以撤銷贈與,因為本案中的贈與合同並不是附條件的贈與合同,在錢某完成交付後,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物權發生轉移,錢某不再享有任意撤銷權。
⑨ 合同法案例分析
2015年發生的乙丙汽車贈予事件發生於甲乙2016年簽訂合約之前,不屬於專甲乙的合約關系。
合約欠款與屬債務有概念上的不同。
若乙在合約簽訂前贈出的財產能算作甲的債權,那麼乙的所有發生於合約前的財產都可認定為抵押財產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比如乙的房產,私車,企業收入,家庭財產等等,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