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生活雜訊防治法

社會生活雜訊防治法

發布時間: 2022-01-10 04:32:17

Ⅰ 雜訊污染防治法

你好,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

————————————————————————————————————————————

公文易文秘資源網(
www.govyi.com) 收集整理 我要投稿 列印本法規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廣東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69號,81901,,法律法規

[發布單位]:81901

[發布文號]:廣東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69號

[發布日期]:1998-01-02

[生效日期]:1998-01-02

[失效日期]:0000-00-00

[發布單位]:81901

廣東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169號)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已由廣東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1997年12月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1月2日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將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規劃,並制定防治環境雜訊污染的政策和措施。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規定,劃定本轄區內各類標准適用區,建設環境雜訊達標區。

各市、縣人民政府要劃出專項經費,用於建設城市環境雜訊達標區和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示範工程。

專項經費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使用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由同級財政主管部門監督使用。

第四條 省、市、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公安、交通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交通運輸雜訊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技術監督主管部門對工業產品、設備的標准中規定的雜訊限值實施監督管理。

鐵路、民航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漁政監督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分別對火車、航空器、船舶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工商、建設、文化等行政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及街道辦事 5427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同志們,鄰居擾民有辦法解決了.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

民法上講,這是相鄰關系,出現樓上樓下鄰居的這種情況確實很煩人,佩服你的忍耐力,你是痛並快樂著…

Ⅲ 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 所定義的問題

社會生活雜訊區別於工業雜訊和交通雜訊等雜訊
這是一種區分
所以說,社會生活雜訊,是指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除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和交通運輸雜訊之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即不包括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和交通運輸雜訊。

Ⅳ 什麼是社會生活噪音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雜訊法》)第二條所規定的環境雜訊污染,是指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也就是說,構成雜訊污染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超標排放的客觀現實因素,一個是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心理感知因素。對於前者的把握在於排放標准和監測數值的硬性對比;而對於後者,則因為雜訊污染的特點和受害者當時的心境,難以抓住現場,更難於界定。 《雜訊法》(1996年制定)規定,負有管理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職責的部門有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等;其中有行政處罰權的是公安機關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並沒有對人的個性需求給予關注。 筆者認為,只要存在社會生活雜訊污染擾民現象,依據《雜訊法》第七條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對於民事責任,可依據《雜訊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有權要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糾紛。對於行政責任,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分清情況,定紛止爭,依法妥善處理。 第一,依據雜訊源,確定監管主體、適用條款和處罰。 對來自固定場所、設施、設備的社會生活雜訊,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適用《雜訊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對來自其他方面的社會生活雜訊,則由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情況適用《雜訊法》,具體是:發自喇叭、音響、裝修(竣工使用中)的雜訊,適用《雜訊法》第五十八條,即(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三)未按《雜訊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於偶發劇烈雜訊,《雜訊法》第五十四條規定,違反《雜訊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即未經當地公安機關批准,進行產生偶發性強烈雜訊活動的,由公安機關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另外,《雜訊法》第六十條規定,違反《雜訊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即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方法招攬顧客,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也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此條第二款依據各省情況而定)。 第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社會生活雜訊種類繁多,法律、法規難以細數所有監管規定。但《雜訊法》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職責既有分工,又各有側重,互相配合,或直接處理或指導投訴,其中,環保主管部門是統一監管者,但絕不是直管一切、總管所有,更不是包攬全部。 環保部門有職責向居民解釋社會生活雜訊的相關規定、指導舉報違規行為,解決糾紛;對符合法律規定,但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投訴,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作者單位:河南省靈寶市環保局)

Ⅳ 噪音擾民的法律依據

雜訊擾民可以報案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5)社會生活雜訊防治法擴展閱讀

噪音擾民的起訴

噪音擾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雜訊擾民是一個行為後果為定義的違法行為。只要產生的雜訊煩擾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產生噪音擾民的違法事實。

《雜訊法》對噪音擾民行為並沒有提出聲響一定要達到多少分貝才構成噪音擾民的必要條件。起訴噪音擾民需有能夠證明噪音存在的證據,比如證人證言、錄音、當事人陳述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Ⅵ 居民區噪音擾民時間規定

您好:根據規定,1類生活區域,晝間分貝超過55分貝,夜間分貝超過45分貝,2類生活區域,晝間分貝超過60分貝,夜間分貝超過50分貝,都屬於噪音擾民;晝間是指6:00 至22:00 之間的時段,夜間是指22:00 至次日6:00之間的時段。
小區里裝修時間12時至14時、19時至次日7時才是不擾民。每個省份規定的時間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異,居民正常休息時間內操作算擾民。容許裝修的時間集中在7時到12時,14時到19時。晚11點到次日早7點,分貝高於80分貝,即為擾民。噪音擾民可以報警。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根據《城市區域雜訊標准》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
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
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
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夜間指22點到次日晨6點)。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三條 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雜訊排放」是指雜訊源向周圍生活環境輻射雜訊。 (二)「雜訊敏感建築物」是指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物。 (三)「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是指醫療區、文教科研區和以機關或者居民住宅為主的區域。 (四)「夜間」是指晚二十二點至晨六點之間的期間。 (五)「機動車輛」是指汽車和摩托車。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規定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措施,並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批准。 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有該建設項目所在地單位和居民的意見。第四十一條本法所稱社會生活雜訊,是指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除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和交通運輸雜訊之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第四十二條 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因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固定設備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商業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擁有的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設備的狀況和防治環境雜訊污染的設施的情況。
第四十三條 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準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發文化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關於雜訊標準的界定

這個……相關爭議問題請咨詢你們先環保局管理科。具體的劃分有他們負責,而版且在劃分的同時,他們還要權綜合太多的考量因素!這一切看法條這是沒用的!就比如說一個從來沒有上過學的人,就算你給他一本康熙詞典,他也不可能寫出一篇作文!

熱點內容
行政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1:17:41 瀏覽:555
法院疫情維穩 發布:2025-08-21 11:15:15 瀏覽:75
偽造證件罪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1 11:03:49 瀏覽:333
山東法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1 11:02:08 瀏覽:505
司考行政法地方編制 發布:2025-08-21 10:59:45 瀏覽:664
新行政訴訟法對依法行政的影響 發布:2025-08-21 10:40:10 瀏覽:686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 發布:2025-08-21 10:36:14 瀏覽:485
旁系親屬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0:17:35 瀏覽:391
職工違反規章制度案例 發布:2025-08-21 10:09:05 瀏覽:172
論職業道德的意義 發布:2025-08-21 10:09:05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