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未到期債務
1. 未履行分期還款義務是否能就未到期的債務起訴
您好,可以一起起訴,但法院通常只支持已到期的債務,除非是對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後一筆借款的還款義務。這取決於你的舉證,如是否有證據證明對方明確表示後一筆借款不還或者存在抽逃資金、轉移財產等情形。望採納。
2. 現階段合同法中債權債務未結清應如何轉讓
債權債務未結清的,當事人可以在與第三人依法訂立轉讓協議後,將債權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如果當事人轉讓債權的,要及時通知債務人;如果當事人轉讓債務的,要取得債權人的同意。並且當事人轉讓的債權債務必須是可轉移的債權債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條
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五百五十一條
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3. 債務未到期,我能提前索要欠款嗎
熊文盛讀者: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該條法律規定既約束借款人,同時亦適用於出借人,一般情況下,除非另有約定,在借款到期之前,貸款人(出借人)是不得要求提前歸還借款的,否則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因此,按照上述理解,你是不能要求債務人陳某提前償還未到期的借款的。但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又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根據該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存在預期違約行為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而這種預期違約行為包括以下兩種情形:1.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2.當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只要當事人一方存在上述兩種情形之一,對方均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從你反映的情況看,陳某向你借款時你們之間已經明確約定每月付息,但據你反映,陳某隻按約支付了前3個月的利息,其餘利息一直未付,且明確表示本金也不打算還,因此,陳某已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約定的「每月付息」及到期還款義務,行為符合預期違約的情形,構成預期違約,為此,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的違約責任。」據此,你有權要求陳某按照約定歸還借款,如其拒絕履行,你還可訴至法院。
4. 借款未到期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債權人能否要求提前償還
如果是銀行貸款,一般都在合同約定銀行在債務人狀況惡化情況有權要求提前還款;如果合同沒有約定,債權人需要使用合同法規定的預期違約制度。
5. 合同法中在不能確定償還哪一筆債務的時候
您好,《合同法司法解釋(二)》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規定的公平原則、內誠實信用原則等,參考《擔容保法》、《破產法》等法律規定的精神,對審判實踐中亟須解決的一些問題作出了解釋,其第20條規定:「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第21條規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6. 未到期的債權也可以主張嗎
未到期的債權,一般情況下是不能主張償還的。
但是,如果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以後無法履行償還義務,債權人是可以提前要求債務人償還借款的。
《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
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7. 債務到期的有效時間是合同法第幾條
法定抵銷 由法律規定構成抵銷要件,當條件具備時,按照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債務的效力。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由此規定,法定抵銷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第一,當事人雙方互負債務互享債權。這是抵銷產生的基礎。抵銷權的產生,在於當事人對於對方既負有債務,同時又享有債權。只有債務而無債權,或者只有債權而無債務,均不發生抵銷問題。雙方互有債權也就必然互負債務,因為對方的債權就是自己的債務。當事人之間互負的債務必須是合法的,才能抵銷。無效合同,其合同債權自然也無效,債權不存在,也不會存在債務抵銷。
第二,互負的債務必須是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債務。雙方所負債務的標的物性質同一,抵銷後雙方的經濟目的不會受到影響。在合同標的物為特定物時,不允許進行抵銷,但對於特定物具有利益的一方當事人同意放棄這一利益的除外。一方的債權以特定物的給付為標的,另一方當事人的債權以種類物的給付為標的,這種物的債權人不得主張與對方的債權進行抵銷。特定物的債權人可以主張與對方進行債權抵銷。
第三,必須是到期債務。雙方當事人的各自債權已到了清償期,如果不抵銷,當事人就應當立即向對方履行其債務。如果在期限屆滿之前要求抵銷債務的,等於強制債務人清償。所以,如果雙方債權均未到清償期的,一般不能進行抵銷。但是在破產程序中,破產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雖然破產的債務尚未到清償期,但因為已經進入破產程序,所以可視為其已經到了清償期,可以進行抵銷。
第四,按照合同的性質和法律的規定可以抵銷。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債務不得抵銷。例如被禁止強制執行的債務;法院決定扣留、提取勞動收入時,應保留被執行人員及其所供養的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應當保留被執行人本人及其所供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按合同性質不能抵銷的債務也不得抵銷,如果抵銷就不能達到或者完成合同的目的。
法定抵銷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當事人一方只要在以上四個要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主張抵銷,抵銷即可成立。但應當通知對方,書面通知到達對方時,抵銷生效。
8. 借款未到期債權人可以要求提前償還嗎
您好:
未到來期一般是不能提前催源款的,不過,去過人借款人願意還款當然可以。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該條法律規定既約束借款人,同時亦適用於出借人,一般情況下,除非另有約定,在借款到期之前,貸款人(出借人)是不得要求提前歸還借款的,否則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因此,按照上述理解,你是不能要求債務人提前償還未到期的借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