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關於押金的規定
『壹』 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交「押金」有沒有法律依據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4條明專確規定:「屬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同時,我國《勞動合同法》第84條也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由此可見,法律對用人單位收取「押金」的行為是禁止的,即不允許收取「押金」。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交「押金」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貳』 關於押金問題,勞動合同法對收取押金是怎麼規定的呢
用人單位收取押金屬於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叄』 勞動法關於押金
<<勞動來合同法>>已經明方規定了源不能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的.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你可協商要求退回,如果協商不一致,可到當地勞動部門投訴.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肆』 勞動法有規定單位不能收取員工保證金(押金)嗎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明確規定,單位不能收取員工保證金或押金。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單憑收取員工保證金,這個單位就已經構成違反勞動合同法,協議應屬無效,可以向要求單位退還保證金,建議可以向當地的勞動仲裁部門反映一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勞動合同法關於押金的規定擴展閱讀:
1、保證金的作用是用於保證雙方或幾方中的其中一方履行某種義務。
在法律對於保證金缺乏明確規范的背景下,探討保證金的類型,對於備用金類型的保證金、預付款類型的保證金、租賃保證金、裝修保證金、定金類型的保證金、保有返還請求權的保證金、無雙倍返還效力的保證金分別界定,確定各自的法律效力,十分必要。
2、押金,是一方當事人將一定費用存放在對方處保證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對方利益造成損害,如果造成損害的可以以此費用據實支付或另行賠償。在雙方法律關系不存在且無其他糾紛後,則押金應予以退還。在違約時將會被扣除。
押金具有替代性,一般是在一方已為另一方遞交實質性的標的物,為保證已交付的標的物能返還,要求另一方交付相當金額的保證金,在合同不能履行時,以沒收押金作為解決合同的方式,體現保護非交付押金一方的利益。
押金,實務中也稱保證金,風險抵押金等。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債務人或第三人向債權人給付一定的金額作為其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履行時,返還押金或予抵扣;債務不履行時,債權人得就該款項優先受償。給付押金的人,稱出押人,一般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受領押金的人,稱受押人,他是債權人。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伍』 勞動法中規定壓金的問題
您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所以您公司的做法是違法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陸』 如何規避勞動合同法對收取工作服押金的法律規定
您好,現在企業由於用工形式的變化,增加了員工的流動性,有時可能發生今天公司剛發給新入公司員工的工具、工作服,第二天此員工就辭職走了,使企業非常被動,建議從以下幾點來規避此類問題:第一、公司要制定有效的規章制度,根據國家有關《勞動合同規定》,制定企業錄用、調配業務基準,對新入公司員工規范管理,這里包括:試用期的規定、未辦理(或待辦理)人事關系的規定、擔保人制度規定等等。從制度上規范公司的管理。第二、為了徹底解決用工問題,可與勞務派遣公司取得聯系,與派遣公司簽訂派遣協議對用工形式進行徹底規范,使派遣公司成為新員工的擔保人。出現問題就可對派遣公司進行追訴。如果是公司急需的專業人才,可直接辦理調入手續來減少企業的風險。第三、實行擔保人制度,如是公司內部熟人介紹,他即可成為此人的保證人。也可新入公司員工自己找擔保人為其進行擔保,並簽訂擔保協議。第四、對於公司而言,人力資源部可將此類問題下放到車間來管理,在車間建立一整套借用物品的規定。來規避公司不能收取押金的規定。
關於簽訂勞動合同不得收取抵押金的問題,勞動部1995年印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勞部發[1995]309號)文件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對違反以上規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的有關規定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的規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因此,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和訂立勞動合同時必須守法。勞動部及地方政府一再強調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押金等,企業一定要看懂文件的內容,要從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上多下功夫來解決此類問題。還有企業自定的職工投資入股不屬於抵押金範圍。希望對您有幫助。
『柒』 勞動法中,關於押金的規定是什麼樣的在第幾條
勞動部關於印復發《關於貫徹執制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24、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的規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捌』 勞動合同法可以押押金嗎
勞動合同法是不可以押押金的。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玖』 勞動法有工作收取押金的規定嗎
你好
勞動合同法規定單位不能扣勞動者的押金。相關規定如下: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拾』 勞動法中關於押金的規定
根據《勞動合抄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收取勞動者押金的,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