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是什麼類型
『壹』 婚姻法問題
重婚是指有配偶而與他人結婚或明知有配偶而與他人結婚或者與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行為。
重婚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實上的重婚兩種情況。法律上的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與他人登記結婚的,事實上的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與他人形成事實婚姻的。
所謂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續的,即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關系已經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關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謂又與他人結婚,包括騙取合法手續登記結婚的和雖未經婚姻登記手續但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事實婚姻。所謂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是指本人雖無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故意與之結婚的(包括登記『結婚或者事實婚)。此種行為是有意破壞他人婚姻的行為。
由於我國對事實婚採取的是限制承認主義,即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的法律效力,所以只有事實婚具有法律效力時,才能成立事實重婚罪。1986年11月21口最高人甩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未辦結婚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第一,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以前,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起訴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如起訴時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第二,1986年3月15日《結婚登記辦法》施行以後,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同居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如同居的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應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第三,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現在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已經公布施行,由於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以時間為界限對事實婚的法律效力採取了限制承認主義。因此,《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後,所有的事實婚都將被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不存在「重婚」的問題。據此,事實婚只有被承認有法律效力時,才被確認為一種婚姻關系,也才談得上與其它婚姻關系的重合,從而構成重婚罪。若事實婚不具有法律效力而被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則當事人所謂的「夫妻關系」不但得不到法律的確認,反而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所謂「重婚」也就無從談起了。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重婚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後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後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後又與他人登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後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至於你提到的出現這種情形一方肯定有權提出離婚,只要有證據證明確有此事,是當然要判決離婚的情形之一。無過錯的起訴方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其重婚罪刑事責任;如果只是離婚,無過錯一方可以要求重婚方或與他人同居方賠償損失。
附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條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 http://ke..com/view/15193.htm
http://..com/topic?ct=29&tn=iktopic&word=%D6%D8%BB%E9%D7%EF
『貳』 婚姻法屬於什麼法
屬民法的法疇。這是因為婚姻法屬於婚姻家庭法,而婚姻家庭法又屬於民法的范疇。
『叄』 婚姻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已於2003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並於今天公布,2004年4月1日起施行。下面,我就本解釋制定的背景、主要內容和意義等問題,向各位作簡要介紹和說明。
一、《解釋(二)》制定過程中的有關情況
2001年4月28日,九屆人大第二十一次常委會通過了關於修改婚姻法的決定。新修改的婚姻法根據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對1980年制定的婚姻法進行了較大修改。它不僅對有關條文進行了修改,而且增設了一些新的制度。在法律作出重大修改的情況下,如何根據立法的本意,正確地將新的法律適用於處理各類婚姻家庭案件,是擺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指導下級法院正確適用新婚姻法,我們在新的婚姻法通過不久,便立即組織力量開展工作,並於2001年12月正式公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解釋(一)》主要是對婚姻法修改後的一些程序性和審判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作出解釋。《解釋(一)》的公布,對於正確處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審判實踐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加以研究和解決,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有關部門又組織力量進行《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的調研和起草工作。
由於婚姻法關繫到千家萬戶,最高人民法院黨組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司法為民的要求出發,對《解釋(二)》的起草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2002年,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調研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當年的十大課題之一;2003年,《解釋(二)》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當年必須出台的十項司法解釋之一。
由於婚姻法涉及的問題與廣大人民群眾息息相關,廣大人民群眾對《解釋(二)》的起草工作十分關注。在起草過程中,特別是在《解釋(二)》徵求意見稿在報紙和網上公布徵求意見後,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通過來信、互聯網路和各種媒體,為我們的《解釋(二)》徵求意見稿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既有人民群眾的迫切呼聲,也有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既有下級法院法官們的願望和要求,也有相關部門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我們工作的幫助和支持,使我們倍受鼓舞,為我們起草好這一司法解釋增添了信心。
經過近兩年的調研和起草工作,特別是在廣泛徵求人民群眾意見以後,《解釋(二)》終於出台了。這次出台的司法解釋,主要針對審判實踐中急需解決的無效婚姻、離婚財產分割、夫妻債權債務等問題作出解釋。這些規定,不僅凝結著起草人員的辛勞,也凝結著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智慧。正是在吸收大家意見的基礎上,現在正式公布的《解釋(二)》的稿子,與原來徵求意見稿有了很大變化。據不完全統計,這次司法解釋稿吸收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多達數百處。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解釋(二)》出台後,不是說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都能夠找到具體、明確的依據了。審判實踐中還存在的其他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中繼續加以研究解決。
二、《解釋(二)》規定的主要內容
本次司法解釋,除對人民法院審理同居關系、無效婚姻等案件時一些具體操作性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外,重點放在夫妻財產的分割及夫妻債權債務問題的處理等方面。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關於人民法院審理解除同居關系及無效婚姻案件中的有關問題。這次司法解釋根據立法本意,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解除同居關系案件,除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涉及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解釋(二)》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考慮到「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為,如果當事人提起訴訟要求解除這一同居關系,人民法院當然應當受理,並依法解除同居關系。至於無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的同居關系,因不是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當事人如果起訴僅僅要求解除同居關系,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受理。如果當事人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這是因為,當事人在同居期間形成的財產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是屬於法律保護的民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給予保護。
無效婚姻制度,是婚姻法修改後新增加的內容。我們在《解釋(一)》中已經作出了許多規定。這次的司法解釋根據審判實踐的需要,又對一些具體操作性問題作出了相關規定。比如對於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關系分別受理了請求宣告婚姻無效和請求離婚的不同案件時,應當先對無效婚姻案件進行審理,而離婚案件的審理則應當在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後進行。再如,無效婚姻關系當事人死亡後一年內,生存一方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除此之外,《解釋(二)》對無效婚姻的其他一系列規定,對於規范無效婚姻訴訟也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關於彩禮應否返還的問題。我們深入各地調研時發現,結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在我國許多地區還相當普遍。彩禮,有的地方也稱為聘禮、納彩等。由於各地情況不同、當事人條件的差異等因素,彩禮的數額也不盡相同。在廣大農村及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許多家庭為了給付彩禮而全家債台高築,負擔較重。這次司法解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群眾意見最多、最集中的,就是對這個問題應當如何規定。我們認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男女雙方結婚應當以愛情為基礎,不主張也不支持結婚以給付彩禮為條件。但是鑒於現在我國許多農村地區給付彩禮的情況較為普遍,如果對彩禮問題完全不管,可能會使一些當事人的財產權益受到嚴重損害。根據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情況,我們在《解釋(二)》第十條中規定了可以要求返還彩禮的幾種情形:一是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是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是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解釋中規定的第二和第三兩項,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盡管作出了上述規定,我們依然呼籲廣大青年和他們的家長們,要大膽破除給付彩禮的舊風俗,樹立社會主義男女平等的新風尚,使我們的婚姻關系能夠建立在幸福美滿的愛情基礎之上。
(三)關於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金、知識產權的財產性收益等款項的認定問題。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出現的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等款項,在離婚分割財產時應當如何認定?是認定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夫妻共同財產,還是認定為個人財產?按照這次司法解釋的規定,這些款項及費用,如果屬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或者應得的部分,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除此之外,則應當認定為個人財產。另外,知識產權取得後,因知識產權權利本身的取得與財產性收益的實現並不同步,判斷財產性收益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標准很難掌握。針對這一情況,這次司法解釋作出規定,屬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四)關於房屋價值及歸屬問題雙方達不成協議時如何處理的問題。目前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對房屋問題的爭議,多集中在帶有福利政策性質的房改房上。隨著國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行,當事人購買原來分給職工的房屋的情況已經十分普遍。由於當事人購買此類房屋時享受了國家規定的福利政策,所花費的購房費用遠遠低於同類房屋的市場價格。離婚時,雙方對這類房屋的價值及歸屬問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認定房屋的價值並解決房屋的歸屬呢?為解決這一問題,這次司法解釋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了明確規定:一是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應當按照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不宜以當初購房時的房款為依據,取得房屋一方給對方相對應的補償;二是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歸自己的,如果雙方同意,可以由雙方競價取得,未得到房屋的,可以獲得相對應的補償;三是雙方都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房屋進行拍賣,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五)關於夫妻間債權債務處理問題的規定。審理離婚案件時,對夫妻債權債務問題的處理,是困擾法官的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點,這次司法解釋作出了一系列規定。例如,對於一方婚前以個人名義所欠外債,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個人債務,債權人向其配偶主張權利的,除非債權人能夠舉證證明該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否則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再如,對於一方以個人名義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負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共同償還。《解釋(二)》之所以要作出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婚姻法對這個問題的立法本意是:既要保護夫妻的共同財產,也要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既要保護夫妻的共同利益,也要維護男女雙方的個人利益。
除上述內容外,《解釋(二)》還在協議離婚分割財產、軍人離婚分割財產、夫妻分割企業中的財產、離婚訴訟保全、親屬財產贈與等方面作出了相關規定。
三、《解釋(二)》出台的意義
婚姻法是一部涉及千家萬戶的法律,社會覆蓋面極廣。這次《解釋二》的出台,對於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司法為民的要求,正確、合法、及時解決婚姻家庭糾紛,穩定婚姻家庭、保護兒童和婦女以及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這次《解釋二》的出台,對於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司法為民的要求,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統計,在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每年受理的各類訴訟案件總件數中,民事案件所佔的比例接近90%。而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所佔比例相當之高。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如果當事人因婚姻家庭問題發生糾紛不能得到及時合法和妥善的解決,其後果不僅僅是婚姻的破裂,家庭的解體,而且影響到公民的工作和生活,影響到人的全面發展,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這次《解釋二》的出台,實際是將司法為民的思想轉化為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具體措施,是「三個代表」思想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它對於促使家庭這一社會細胞的和諧穩定,促進我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這次《解釋(二)》的出台,有利於正確、及時、合法解決婚姻家庭糾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在這一大的社會背景下,人民法院審理的大量婚姻家庭案件,也不斷出現新的類型,即使是傳統的婚姻案件也不斷出現新的特點。在這一新的社會條件下,如何貫徹落實新婚姻法的精神,解決現實的婚姻家庭糾紛,是擺在人民法院面前的重要任務。由於這次《解釋(二)》是根據已經發生變化的我國婚姻家庭的現實制定的,能夠合法有效地解決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例如,根據我國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個人擁有公司股票、股份的現實,這次司法解釋就作出了夫妻離婚時如何處理企業財產、股票和股份的規定;根據房改的精神,我們對如何認定房屋的價值,如何解決房屋的歸屬作出了具體規定;根據中國目前的國情,我們作出了在什麼條件下可以返還彩禮的規定。在《解釋(二)》正式實施後,將給人民法院正確、合法、及時解決婚姻家庭糾紛提供更加統一、明確的依據,有利於法制的統一,有利於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再次,這次《解釋(二)》的出台,有利於維護兒童和婦女的合法權益。在現代社會中,如何維護弱者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維護兒童和婦女的合法權益,是衡量一個社會是不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國婚姻法明確把對子女及女方合法權益的維護作為一項重要原則。我們這次制定司法解釋時,也比較注意貫徹落實這一原則。比如在分割夫妻財產時,考慮到現實生活中,婦女往往在經濟上不佔據主導地位,對於家庭財產的經營管理等介入不多,而在家務勞動、照顧老人及孩子等方面付出較多等情況,在財產處理時都注重對女方權益的保護。再如,在涉及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問題時,我們在考慮軍人財產的特殊性的同時,對婦女的合法權益也給予了充分的考慮。我們的這一做法,不僅得到軍隊同志的支持,也得到全國婦聯同志的支持。我相信,《解釋(二)》正式實施後,兒童和婦女的合法權益將會得到有效的維護。
『肆』 婚姻法上所說的「子女」包括哪些類型
婚姻法中所指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共分為8章,包括原則、專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屬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
『陸』 婚姻法學 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內務等。從調整對象的性容質看,婚姻法既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關系,又包括由此而產生的夫妻財產關系。
婚姻法的內容多數為強行性規范,概念上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婚姻法的調整對象除婚姻外,還包括家庭關系,其名稱是在擴大意義上使用的,如1950年和198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既有結婚、夫妻關系和離婚的規定,又有關於父母子女和其他家族成員間權利義務的規定。其內容較親屬法窄,但較狹義的婚姻法寬,實際上是婚姻家庭法。狹義的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僅限於婚姻關系,其名稱是在嚴格意義上使用的,如《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婚姻和婚姻中的法律關系由本法規定」,不涉及其他事項。
『柒』 婚姻法屬於民法一類的嗎、
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僅限於婚姻關系,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從調整對象的性質看,婚姻法既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關系,又包括由此而產生的夫妻財產關系。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故婚姻法應該是獨立法,應該不屬於民法!
『捌』 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全文共分為6章,包括總則、結婚、家庭關系、回離婚、救助措施與法律責答任。微信小程序搜索包小黑,它能智能匹配和用戶指定兩種方式專家執業律師服務。通過用戶的問題描述,結合平台的律師畫像,從律師擅長類型、勝訴情況等進行匹配推薦;用戶可選擇指定律師進行服務。可在線電話和圖文咨詢,也可進行案件代理。
『玖』 婚姻法屬於民法一類的嗎
是的。婚姻法屬於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范疇,總歸於民法。
『拾』 婚姻法的法律規范可分為哪三類
婚姻法的法律規范分為三類:
(1)授權性規范。是指規定人們有權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規范,授權性法律規范是確定婚姻家庭關系主體的權利的。如「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2)命令性規范。是指規定人們必須做或應該做什麼的規范,是一種積極義務性規范。婚姻法的大部分規范屬於命令性規范。如「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3)禁止性規范。是指規定人們不得做什麼或禁止人們做什麼的規范,也是規定人們必須不為一定行為的規范,也可稱為消極義務性規范。如「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