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債權人起訴
① 丈夫欠債,債權人可以起訴欠債人的妻子嗎
請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來判斷
法釋〔2018〕2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 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② 債權人可否起訴撤銷夫妻離婚協議中一方放棄
上面的問題,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對此有如下規定:
1、夫妻婚前債務
《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三條規定: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因此婚前債務原則上屬於個人債務,由債務人個人承擔,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的應當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2、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所負債務
《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由此可以看出離婚時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屬於法定的共同債務,應由夫妻雙方承擔償還義務,如果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由法院判決確定各自的承擔比例,但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協議清償和判決承擔只對夫妻之間產生約束力,不能對抗第三人。換言之債務人起訴要求償債義務,仍然要按照共同債務處理,夫妻中實際承擔還款義務一方有權要求另一方按協議或法院判決分擔相應份額。
3、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產生的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上述兩個規定表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或債權人明知夫妻約定財產各自管理的,那麼未欠債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對抗債權人的請求。
從司法實踐看,離婚時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主要有因個人違法行為所負債務、未經對方同意而負的專屬個人的債務(如夫妻一方擅自做變性手術所負債務)等。
③ 債權人對債務人配偶可否另行起訴
不能。因為是同一案由,而一案是不再理的。
如果當時的判決書明確了唐的借款是夫妻雙方共同債務的話,這事就沒有理由搞成這樣。推斷起來當時判決書沒有認定唐的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
即使如果能起訴唐的丈夫,訴訟請求是認定債務是共同債務,推斷起來也應當是過了訴訟時效,應為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你這怎麼算也過了2年了。
④ 假離婚逃避債務,債權人該如何維權
離婚無法逃避債務。債權人可以起訴離婚的雙方當事人主張債權。《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⑤ 夫妻債務債權人只起訴了出條方,另一方是否承擔償還義務
如果是夫妻共同債務,理應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還款義務,如果是個人債務,個人承擔即可。
《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⑥ 夫妻共同債務債權人可否只起訴夫妻一方
可以只起訴夫妻一方,對於夫妻共同債務,在執行程序中能追加其配偶為被執行人。
1、認定為共同債務的法律依據: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將夫妻一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對外所負債務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這一規定適用的前提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均無法證明該筆債務是否用於債務人夫妻共同生活或生產。根據材料,公司為夫妻公司,夫妻二人的公司股東,該筆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或生產,屬於共同債務。
2、追加配偶為被執行人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夫妻「共同償還」的責任是連帶的清償責任,不論雙方是否已經離婚,均得對共同債務以夫妻共同財產、自己所有的財產清償。
債權人有權向夫妻一方或雙方要求清償債務的部份或全部,它不分夫妻應承擔的份額,也不分先後順序,夫妻任何一方應根據債權人的要求全部或部份承擔債務,一方財產不足以清償時,另一方負有清償責任。
(6)婚姻法債權人起訴擴展閱讀:
案例:
夫妻共同債務咋認定共同生活是實質標准
【案情】王某、董某婚後經常爭吵,選擇離婚,後考慮到孩子成長,兩人復婚並約定,經濟收入及債務各自獨立。復婚後夫妻關系仍然不和,在孩子中考後的第二天協議離婚。在第二段婚姻存續期間,王某與陳某合夥經營鐵礦,並欠後者承包金等款項。
陳某認為,涉案債務發生在兩人婚姻存續期間,董某應承擔連帶責任。法院審理後認為,涉案債務不具有夫妻共同生活的特性,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董某不承擔連帶責任。
【說法】本案爭議焦點是涉案債務是否構成夫妻共同債務,即董某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如果債權人主張的債務發生在婚姻關系存續期內,可基本認定是夫妻共同債務。
審理法院認為,婚姻關系存續期只是一個簡單的外在判斷形式。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夫妻共同債務應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夫妻共同生活是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的實質性要素。
同時,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三條規定,如果個人婚前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生活的,配偶應承擔連帶責任。由此可見,夫妻共同生活應當是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實質標准。本案中,董某與王某的夫妻關系長期存在較嚴重問題,並且約定收入及債務各自獨立。
綜合來看,二人缺乏正常夫妻之間應有的相互扶持與依靠,對家庭生活缺乏共同經營的意向與努力。因此,陳某所稱二人為逃避債務離婚不能成立,涉案債務並不具有夫妻共同生活的實質,不能構成夫妻共同債務。
⑦ 2015年新婚姻法:夫妻離婚以後,債權人起訴,但債務人一方根本不知情的有關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就一版方婚前所負權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⑧ 我被債權人起訴,對方不讓按揭,還用婚姻法起訴我老婆,如果沒能馬上償還,對我老婆會有影響嗎
不知所謂的陳述。
是不同意你分期償還,且作為共同債務,將你老婆作為被告了吧。
抓緊還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