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作業4案例

國際經濟法作業4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1-11 07:26:19

① 急!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1不可以,信用證的無因性和文義性
買賣合同無效,向B主張返還不當得利

② 國際經濟法案例,麻煩給看看!

1。成立,甲公司發出的要約為附期限的要約,為不可撤銷的,甲、乙雙方均不可撤版銷。就是說在權期限時間內答復均屬合同成立。
2。成立,乙公司的復電屬於承諾,甲方不用答復,找乙方承諾合同成立
3。成立,兩個月內不答復視為接受訂單,已經是兩人長期以來的訂立合同的慣例,所以甲方在收到訂單時沒有回復,可以按照習慣推定為合同成立
4。不成立,但是乙方應該賠償甲方的損失,因為乙方違約 在先(這道題我也不太清楚,拿不準)

③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產生和發展
國際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國際經濟法,是泛指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它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法律規范的總稱。 何謂國際經濟關系?學者界說可分為兩大類。一說認為國際經濟關系專指國家政府之間、國際組織之間或國家政府與國際組織之間由於經濟交往而產生的各種關系;其主體,限於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在國際公法上具有獨立人格的其他實體。另一說則認為國際經濟關系不僅包含上述內容,而且包含屬於不同國家的個人之間、法人之間、個人與法人之間以及他們與異國政府或國際組織之間由於經濟交往而產生的各種關系;其主體,包括在國際民商法、國際私法上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或組織,即屬於不同國家的國民個人(自然人)及各種法人。 國際經濟法,就其廣義的內涵而言,是各國統治階級在國際經濟交往方面協調意志或個別意志的表現。各國的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總是盡力把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秩序建立起來和固定下來,使它具有拘束力、強制力,於是就出現了各種法律規范。法律就是秩序創建的固定化和強制化。法律與秩序兩者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是具有普遍性的。為維護各個歷史時期的國際經濟秩序制訂了具有一定約束力或強制性的國際經濟行為規范,即國際經濟法。它是鞏固現存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進變革舊國際經濟秩序、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 衡諸歷史事實,上述第二種見解是可以接受的。迄今為止 ,國際經濟法經歷了萌芽、發展、轉折更新三大階段,而每一個大階段又可劃分為若干個時期。

④ 國際經濟法案例

信用證要求的貨物為「XX產地XX品種XX等級大米」,而發票中確寫成「XX產地XX等級版大米」——這個權屬於不符點,因為某某品種構成標的物的區分標志,沒有寫明則無法區分;1000噸-998噸這個不屬於不符點,因為在允許的誤差范圍。
銀行有權拒付。

⑤ 國際經濟法有哪些經典案例

一、國際經濟法的三個層次

私人之間跨國商事交易關系——跨國鋼材進出口合同——違約
政府與私人之間跨國經濟管制關系——美國政府保障措施——關稅
國家之間跨國經濟交往關系——GATT/WTO多邊世界貿易協定體系——保障措施條約

二、三個層次的法律問題
進出口當事人是否有效?是否是不是違約?出口方如何得到救濟?進口方如何抗辯?涉及哪些法律?
美國政府的保障措施決定是否符合其國內法?受到影響的國內國外當事人是否可以提出申訴?涉及哪些法律?
中國是否可以向美國提出質疑?是否能夠從國家間爭議角度解決?涉及哪些法律?

三、三個層次的法律解決

首先,看合同是否成立,涉及到中美合同法規則和國際合同公約,可以認定合同已經有效成立,那麼,進口方的行為就屬於違約,可以追究其違約責任,但是,進口方可以抗辯,主張美國政府行為構成情勢變更,這樣,就可能免責。

其次,美國政府採取進口保障措施是基於其1974年貿易法第201條款,其中規定外國進口導致美國相關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其威脅則有權進行調查,如果進口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則可以由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建議,由美國總統決定是否採取進口保障措施。因而,美國政府的做法是有國內法依據的。至於外國受到影響的私人當事人,根據美國法律,卻沒有申訴權,所以,無法從美國國內法尋求救濟。

⑥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題

1、紐約公司A向巴黎公司B采購一批物品,貨款結算方式為信用證,紐約花旗銀行2015年5月內4日開出一份信用證,編號為L/C3426。本容筆業務發票編號為95E03LC001,價值為10000.00美元,約定出票後30天付款,2015年5月13日B公司開具一張以紐約花旗銀行為付款人的遠期匯票。
(1)請根據以上內容製作一張匯票
(2)請以花旗銀行名義對這張匯票進行承兌。
(3)B公司將這張匯票背書轉讓給了法國的C公司,請幫助B公司做一個記名背書。

⑦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急!!!!

同意樓上的意見,但如果發出的「要約」中包含了以簽訂確認書為準的那就又不版一樣了(因為權這種要約實際上是要約邀請)。我國外貿公司在發出要約是常常是這樣要求的(合同法第33條)。這樣的話合同就沒有成立。個人意見,請LONGpk兄指點。

⑧ 跪求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答案

1.玉米買賣合同、運輸合同、乙丙買賣合同。
2.適用。該公約適用條件是營業地位於不同國家的經營者之間。
3不適用。理由同上。適用我國合同法即可。
4.CIF術語的中譯名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在目的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義務有提供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賣方必須自擔風險和費用,取得任何出口許可證或其他官方許可,並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辦理貨物出口貨物所需的一切海關手續,賣方必須給予買方說明貨物已按照規定交貨的充分通知,以及要求的任何其他通知,以便買方能夠為受領貨物採取通常必要的措施。
5.乙丙之間達成合意即告合同成立,風險即發生轉移。屬於在途運輸合同的特殊規定。

⑨ 急!~國際經濟法案例!

1、沒有成抄立
B公司對A公司的發盤作了實質性變更,將裝船時間由四個月變為立即。
合同法規定了四種發盤(要約)失效的情況,以上情形屬於第四種。
由於A公司的發盤已經失效了,所以B公司的還盤不能視為承諾,只能作為針對A的新的發盤。只有承諾之後,合同才能成立。

2、要求不能成立。因為合同沒有成立,因此不存在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
社會工作研究生是法碩嗎 發布:2025-08-21 02:50:31 瀏覽:570
把員工外派到分公司勞動法 發布:2025-08-21 02:49:36 瀏覽:48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探望權 發布:2025-08-21 02:42:37 瀏覽:403
菲律賓移民法 發布:2025-08-21 02:14:02 瀏覽:157
國外公司法 發布:2025-08-21 02:12:03 瀏覽:171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2:06:46 瀏覽:843
法學難過 發布:2025-08-21 01:59:28 瀏覽:208
汽車維修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1:59:25 瀏覽:273
道德9年級 發布:2025-08-21 01:58:07 瀏覽:130
最高人民法院的級別 發布:2025-08-21 01:58:00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