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網路分析法結構洞

社會網路分析法結構洞

發布時間: 2022-01-11 08:51:38

⑴ 結構洞理論的理論基礎

伯特的結構洞理論被稱為極具創造性的理論,但是作為網路分析學派的一個分支,它仍然是在網路分析的框架內展開的,因此為了全面理解結構洞理論有必要對作為其理論基礎的網路分析法進行了解。
網路分析法有兩種不同的取向:第一種取向是以社會計量學的方法進行社會心理學的小群體研究,以林頓·弗里曼的研究為代表;第二種取向是以網路作為社會結構來看待社會網路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格拉諾維特、林南等的研究為代表。不難看出,結構洞理論屬於第二種取向,因此這里要著重了解第二種取向的網路分析法。
網路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米切爾·達弗爾姆將社會關系網路的概念界定為「某一群體中個人之間特定的聯系,其整體結構可以稱之為該群體中個人的社會行為」。從這一概念即可以看出,網路分析法不僅僅強調網路本身,還強調網路中的個人,即結構洞理論中玩家。雖然同樣強調個人行為來源於結構而非內在驅動力,但是相對於較為僵硬的制度學派的觀點,網路分析學派認為個人在受到網路結構制約的同時有較靈活的選擇空間。
網路分析學派的理論眾多,其中對於結構洞理論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幾種:科爾曼(Coleman)的社會資本理論。科爾曼是伯特的博生導師,他的社會資本理論很自然地對伯特的理論產生了影響。科爾曼認為,「社會資本由構成社會結構的要素組成,主要存在於社會團體和社會關系網中,只有通過成員資格和網路聯系才能獲得回報」,也就是說,社會資本並不為個人佔有,個人必須通過關系網路獲取它,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侑特強調「競爭是一個關系問題,而非玩家自身之間的競爭」。
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的弱關系力量假設。格蘭諾維特認為,由於擁有強關系的個體之間的同質性較高,他們擁有的資源也十分接近,因此個體不容易從強關系中獲得自己稀缺的資源,而弱關系則恰恰相反,由於彼此之間的異質性較大,雙方更可能擁有彼此稀缺的資源,因此個體能從弱關系中獲得更多。但是這其中就存在一個問題,弱關系中的雙方由於某種客觀或者主觀的原因存在著隔閡(這也正是他們是弱關系的原因),他們怎樣才能更加順暢地實現交換呢?而這正是結構洞理論所關注的地方,因此弱關系力量假設可以看作是結構洞理論的根基。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如果說弱關系力量假設是結構洞理論的根基,那麼強關系力量假設無時無刻不在動搖著這種根基,這也是結構洞理論受到的攻擊的一個重要來源。
懷特(white)的市場理論。懷特認為經濟學只是關注交換,沒有什麼市場理論,指出「市場是從社會網路發展而來的」「市場秩序是生產經營者網路內部相互交往產生的暗示、信任和規則的反映」。伯特利用結構洞理論對市場行為進行的分析正是從一個角度反映了這種市場觀。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網路分析法特別強調資源、市場、關系等實用且可操作的概念,有其適合用於經濟領域的研究,因此網路分析法成為了經濟社會學中的重要分析方法。

⑵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與實踐》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社會網路分析》(Maksim Tsvetovat)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密碼:2qm7

書名:社會網路分析

作者:Maksim Tsvetovat

譯者:王薇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6-1

頁數:177

內容簡介:

本書以基於Python的網路分析包NetworkX作為社會網路分析工具,但不是一本NetworkX使用手冊。作者將重點放在如何從龐大的社會網路分析學術積累中,挑選最精要與最實用的知識點,以幫助讀者形成關於社會網路分析的知識譜系圖。全書可以分為四部分。第1章和第2章是基礎知識,主要介紹社會網路分析的背景信息與圖論基礎知識。第3~5章主要介紹如何分析社會網路,分別從個體與群體兩個層面,介紹社會網路的主要測量指標與分析方法。其中第3章重點介紹社會網路節點層面的四個核心指標:

作者簡介:

maksim tsvetovat是一個跨學科的科學家、軟體工程師和爵士音樂家。他從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組織和社會方向的博士學位,專注於社會網路進化、信息和態度擴散、集體智能發生的計算機建模。

⑶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與實踐》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與實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taji

書名:社會網路分析方法與實踐

豆瓣評分:7.2

作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副標題:方法與實踐

原作名: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Startups

譯者:王薇/王成軍/王穎/劉璟

出版年:2013-6-1

頁數:177

內容簡介:

本書以基於Python的網路分析包NetworkX作為社會網路分析工具,但不是一本NetworkX使用手冊。作者將重點放在如何從龐大的社會網路分析學術積累中,挑選最精要與最實用的知識點,以幫助讀者形成關於社會網路分析的知識譜系圖。全書可以分為四部分。第1章和第2章是基礎知識,主要介紹社會網路分析的背景信息與圖論基礎知識。第3~5章主要介紹如何分析社會網路,分別從個體與群體兩個層面,介紹社會網路的主要測量指標與分析方法。其中第3章重點介紹社會網路節點層面的四個核心指標:

程度中心性:哪些是明星人物?哪些是邊緣者?程度中心性回答類似問題。這是最為人們理解的社會網路測量指標。以微博為例,程度中心性就是粉絲的數量,那些程度中心性高的人就是微博中的明星。

親近中心性:親近中心性通過點與其他點的距離來測量。那些在社交網路中經常與人互動、人際關系頗好的人,比如公司中的八卦傳播者,往往親近中心性得分較高。

居間中心性:節點的居間程度,表示一個網路中經過該點最短路徑的數量。在網路中,節點的居間程度越大,那麼它在節點相互之間的信息傳播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在兩個社會網路之間的人,比如跨界者,往往擁有較高的居間中心性。

特徵向量中心性:那些在社交網路中沉默卻擁有極大權力的人物,如《教父》中的主人翁柯里昂。社會網路研究者將他們稱為「灰衣主教」。特徵向量中心性就是找出他們的辦法。基本原理是,一個有著高特徵向量中心性的行動者,與他建立連接的很多行動者往往也被其他很多行動者所連接。在社交網路中,有這樣一種人,很多明星與其做朋友,即使他沉默不語,也可能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社會網路分析不僅僅在節點層面測量。第4章、第5章介紹如何分析群體。其中,第4章主要介紹社群劃分的基礎知識:如何將龐大的社會網路劃分為小的組塊?如何利用社會網路中的結構洞牟利?如何進行三元組普查與分析?例如,如何通過島嶼方法逐步找出推特上埃及革命的成千上萬條轉發的核心人物?又如,如何評估埃及革命中一個人的信息傳播能力?顯然,如果你的朋友們相互信任,將比那種一個明星發言,粉絲們單純收聽的星形網路傳播能力更強。第5章主要介紹二模網路與多模網路的基礎知識。關系還會存在於不同類型的主體之間,比如公司僱傭員工、投資者購買公司股票、人們佔有信息與資源等。這些關系稱為二模關系。現實生活中的關系往往是二模或多模。比如在微博上,可以通過你的興趣、地域、使用的標簽來為你推薦新的朋友,或者基於你對一些公共事件的看法,將你劃分到特定政治群體中,這些都是基於二模或多模網路的分析得出的。

第6章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關注信息如何傳播,初步展示分析動態社會網路發展的建模技巧。一條微博如何從一兩個人關注突然成為流行用語?作者在實驗中發現,當網路密度接近7%的時候,將從線性增長(每次增加一條連接)轉化為病毒式擴散,也就是說,如果轉發一條微博、加入一個網路社群等的人數比例達到7%,其他人將會在關鍵階段馬上跟進。這是一個推動臉譜走出哈佛大學的神奇數字。臉譜一步一步地躍遷,總是遵循一個規則——在一個社群里到達飽和點之後才移入一個更大的社群。作者通過手寫Python演算法,為讀者打開動態社會網路與網路模擬的大門——我們如何用演算法來模擬人類社會各類關系的變遷?有了自己親手實踐演算法的經驗,讀者未來使用netlogo等網路模擬軟體,將更加得心應手。

對於初學者來說,第4~6章這三章有一定難度,需要同時理解社會科學與編程技巧兩方面知識。第7章則簡單明了,主要介紹獲取網路數據的入門知識。如果希望深入了解,可以閱讀作者推薦的相關資源。附錄A介紹收集社會網路分析所需數據的傳統方法、倫理准則與相關API。附錄B介紹如何安裝本書涉及的相關軟體,如NetworkX、matplotlib等。

總而言之,作為一本技術非常新穎的入門讀物,本書通俗易懂,基於Python進行分析使得其靈活性變得更高。可以說,本書令學習者從一開始就具有上手實踐的能力,除介紹網路數據獲取技巧、網路抽樣方法、網路在個體與群體兩個層面的基本屬性之外,還涉及目前日益熱門的網路模擬方法,融合基礎理論與演算法於一身。簡約卻不簡單,上升空間非常大!無論你是對社會網路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還是社會網路的專業研究者、開發者,相信本書都會在社會網路的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給予啟發!

作者簡介:

maksim tsvetovat是一個跨學科的科學家、軟體工程師和爵士音樂家。他從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組織和社會方向的博士學位,專注於社會網路進化、信息和態度擴散、集體智能發生的計算機建模。目前,他在喬治·梅森大學教授社會網路分析。他還是deepmile networks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該公司聚焦於社交媒體影響的圖形化。maksim還教授社會網路分析的管理人員研討班,包括面向創業公司的「社會網路」和面向決策人員的「理解社交媒體」。

alexander kouznetsov是一名軟體設計師和架構師,具有從數據倉庫到信號處理的廣泛技術背景。他為業界開發了大量的社會網路分析工具,從大規模數據採集到在線分析和演示工具。alex在得克薩斯大學獲得數學和計算科學學士學位。

⑷ 社會網路分析工具netdraw和UCINET,請問,哪位高手會使用,會使用的高手能否給予幫助。

文章的話你可以看下【姜春林, 陳玉光. CSSCI數據導入Bibexcel實現共現矩陣的方法及實證研究版. 圖書館雜志. [G250.7]. 2010 2010-05-31(4):58-63.】,裡面有些介權紹和步驟。
如果你構建矩陣有困難,可以使用我新作的軟體生成共現矩陣,然後直接導入兩個可視化軟體,會自動生成知識圖譜,當然你也可以自行進行相關設置。
我在博客里直接把基本步驟也寫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http://hi..com/liuqiyuan/blog/item/054d4aed316297ccb21cb147.html

⑸ 什麼是社會網路分析法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是由社會學家根據數學方法、圖論等發展起來的定量分析方法。

社會網路分析是對社會網路的關系結構以及屬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規范和方法。它又被稱為結構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

社會網路分析不僅是對關系和結構加以分析的技術,還是一種理論方法--結構思想。

社會網路分析是社會學領域比較成熟的分析方法,該方法可以解決一些社會學的問題。

社會網路要素:

①行動者,在社會網路中用節點表示;

②關系,在社會網路中用劍線表示,關系的內容可能是友誼、借貸或是溝通,其關系可以是單向或雙方,且存在關系強度的差異,關系不同即構成不同的網路

社會網路分析的原理:

  1. 關系紐帶經常是不對稱地相互作用著的,在內容和強度上都有所不同

  2. 關系紐帶間接或直接地把網路成員連接在一起;故必須在更大的網路結構背景中進行分析

  3. 社會紐帶結構產生了非隨機的網路,因而形成了網路群(network clusters)、網路界限和交叉關聯

  4. 交叉關聯把網路群以及個體聯系在一起

  5. 不對稱的紐帶和復雜網路使稀缺資源的分配不平等

  6. 網路產生了以獲取稀缺資源為目的的合作和競爭行為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數學表達式:

①圖論法和矩陣法,這是社會網路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②二方關系圖和三方關系圖

③圖的矩陣表達

④反應行動者的關系圖。通過網路密度、結點度、割點、橋等指標進行具體測量距離,行動者之間的距離越小,意味著他們之間的聯系越密切,交流互動越充分。由此可以了解一個網路中行動者之間的分化與差異

⑹ 社會網路分析法的研究方法

社會網路分析抄法是一種社襲會學研究方法,社會學理論認為社會不是由個人而是由網路構成的,網路中包含結點及結點之間的關系,社會網路分析法通過對於網路中關系的分析探討網路的結構及屬性特徵,包括網路中的個體屬性及網路整體屬性,網路個體屬性分析包括:點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網路的整體屬性分析包括小世界效應,小團體研究,凝聚子群等。該方法目前在教育領域應用比較廣泛,主要探究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者所構成網路的特點,以及在此基礎上對於該網路的改進策略。

⑺ 社會網路分析法與文獻計量法的區別與聯系

知識圖譜可以通過文獻計量學方法和社會網路分析法來得到,這兩個方法是同一層面,不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

⑻ 社會網路分析法的介紹

《社會網路分析法》是2007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斯科特。社會是一個內由容多種多樣的關系構成的巨大網路。如何研究關系?視角當然多種多樣,既可以像林語堂的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對關系進行細致的刻畫,又可以像黃光國等社會心理學家那樣對人情、面子和關系網進行質的描述,更可以用社會網路分析法對關系進行量化的表徵,從而揭示關系的結構,解釋一定的社會現象。社會網路分析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對各種關系進行精確的量化分析,從而為某種中層理論的構建和實證命題的檢驗提供量化的工具,甚至可以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橋梁。本書就像一本手冊,引導讀者進入社會網路分析的研究領域。它既適用於社會網路分析的初學者,也適用於對社會網路分析有所了解的人士。

⑼ 結構洞理論的案例分析

1.數據獲取
關於結構洞理論文獻的調查方法涵蓋了實驗室研究、文獻分析、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等。另外Barkey(1990)對法國和土耳其農民起義研究採用了歷史事件法,提出土耳其的蘇丹利用結構洞進行議價,激起起義土匪之間的競爭,而法國國王忽視了這一戰略,因此兩國起義對中央政權的沖擊存在差異。
網路數據的獲取主要通過姓名生成(namegenerator)和姓名解釋(name interpreter)兩個過程。姓名生成過程中,被調查者通常需要回答以下問題:經常與之討論業務問題、消磨業余時光的共事者,匯報對象,最有潛力的下屬,在企業內對其幫助最大的聯系人,最不想接觸的聯系人,跳槽時首選的商議對象等。姓名解釋過程中,受訪者則需回答他們同每一位聯系人的聯系強度,用Liken 7點量表進行測量。
2.結構洞的測量
Burt在1992年提出了網路約束系數(NetworkConstraint Index)。該系數越高,結構洞越少,網路閉合性越高。該系數需要首先計算自我與他人相連所受到的約束程度。 C)ij=∑(1 −∑PiqPqj)Jq(1) i—自我,j—他人,q—另一個關系人。Pi是自我在他人身上的關系的關系投資。Piq是自我在q身上關系的比例強度,Pqj是q在他人j身上關系的比例強度, ∑PiqPqjq只i是i在j身上的間接關系投資。而Cij,是i在j身上投資時間精力和,即約束。 Ci=∑Cijj(2)
Ci是自我網路中的約束總和,當j是i的唯一聯系人時,網路約束達到最大值1,當i和j之間沒有其他間接聯系人時,網路約束達到最小值。獲取的網路數據通常使用UCINET(社會網分析軟體)進行計算。
3.研究層次
以結構洞為中心展開的分析涵蓋多個層次,包含了網路參與者個體、團隊、公司和產業等分析單位。 (1)個人層次 Burt等人以大型銀行組織的部門為研究對象,證明開放網路中的個人更可能獲得出色的評價;他還將1989年某大型電子製造商中的男性高級經理作為研究樣本,提出網路限制與晉升時間負相關。
Burt調查了1993年大型金融組織中的銀行家為研究對象,得出網路限制和分紅之間負相關的結論(Burt,1997);他還研究了1997年間法國大型化學制葯公司中跨職能部門的高級經理的網路數據,認為同等條件下跨結構洞的經理會獲得更高的薪資(Burt,Hogarth&Michaud,2000)。Geletkanycz和Hambrick認為當高層經理掌握跨越企業以及產業邊界的關系時,企業更易獲良好績效(Geletkanycz&Hambrick,l997)。 (2)團隊層次 Rosenthal以使用全面質量管理(TQM)的製造型企業中的團隊為研究對象,證明那些網路跨越結構洞的個人所組成的團隊更容易被認可是成功的(Rosenthal,1996) ;Hansen等人提出當計算機新品研發團隊由那些具備跨團隊非冗餘聯系人的成員構成時,任務完成速度更快(Hansen,Podolny and Pfeffer,2000)。 (3)組織層次 Ahuja提出當組織處於行業內合作企業網路中或聯盟上層且占據經紀人位置時會獲得更多的專利產出(Ahuja,1998);Stuart和Podolny認為當半導體公司與自身技術領域之外的企業建立聯盟時,創新的可能性更高(Stuart&Podolny,1999);McEvily和Zaheer證明當小型職介公司能接觸到更多非冗餘咨詢資源時,更容易獲取有競爭力的主意(McEvily&Zaheer,1999)。 4.占據結構洞企業的多重績效目標 結構洞是否會幫助企業實現所有績效目標成為部分學者關注的焦點。Shipilov和「 拓展了占據結構洞企業的經營目標,認為企業在市場績效的基礎上還需實現地位累積。這兩種績效目標的實現相應需要兩種信息——商機和合作夥伴。他們以1992—2001年間的英國投行為研究對象,驗證了開放網路確實便於商機信息的獲取,但企業之間缺少信任,不利於資源共享,只能通過試錯來甄別和避免機會主義行為,從而限制了合作夥伴信息的獲得。最終得出結構洞有助於企業的地位累積但不利於集中精力去協作提高市場績效的結論。另外他們還提結構洞的兩個績效目標——地位累積和市場績效之間產生資源整合和暈輪效應,存在正向的互惠關系(Shipilov&Li,2008)Burt以美國大型電力公司里2001年負責供應鏈的經理為例,提出在社會結構中靠近結構洞的人們更容易有好主意。但好主意的產生不在於其源頭,而在於思想的交匯。他同時闡述了相對於群體之間的觀念和行為,群體內部更具同質性,所以占據結構洞位置的中介者將會更熟悉另一個群體的觀念和行為,從而將經濟行為變為社會資本,因此那些經常與其他團隊的經理探討供應鏈信息的經理們會獲得更高的報酬,更積極的工作評價,跟容易被升職(Burt,2007)。 5.結構洞對企業的權變價值 Podolny和Baron提出了結構洞的權變觀點,結構洞是否能生成社會資本要依賴於網路內容即參與者之間關系的性質。他們以高科技企業中的員工為研究樣本,提出在不同的關系類型中,結構洞的表現也不同。對於以職位為核心的資源網路來說,職業經常變動,結構洞理論的價值是成立的;但對於作為規范期望和身份認同渠道的關系網路來說,結構洞對職業流動和晉升具有負面影響(Podolny&Baron,1997)。
企業間網路的最優結構首先取決於其嵌入的環境。Burt等研究者近來關注了網路結構,提出產業特性、產業發展階段等環境因素是網路結構的權變因子(Burt,1997)。Ahuja以倡導科技合作的國際化學工業為樣本,驗證了合作的收益遠大於結構洞帶來的信息多樣性利益, 因此增加的結構洞對以專利數量量化的創新產生消極影響(Ahuja,2000a)。Ahuja還提出企業特徵(技術和商業資本)和結構特徵統統影響產業結盟的戰略選擇(Ahuja,2000b)。Hargadon和Sutton以美國最大的產品開發企業IDEO中的工程師和技術支持為研究對象,得出結論:同一行業的網路結構特徵是競爭者之間的合作和資源共享;而跨行業網路中,獲取經紀人的地位才是當務之急(Hargadon& Sutton,1997)。Rowley等人以半導體行業和鋼鐵行業內的企業為研究對象,認為產業環境是結構洞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權變因素, 因此半導體行業的不確定性提升了企業所跨越的結構洞和弱關系的價值,而強關系對於鋼鐵行業內的企業更為重要, 可見結構洞的影響隨產業環境而改變(Rowley,Behrens,andKrackhardt,2000)。Walker等人以生物技術創業公司為例,說明閉合網路中社會資本的形成和培育影響了網路的形成和產業的成長,從而驗證了結構洞理論更適用於市場交易的網路環境的觀點(Walker,Kogut,and Shan,1997)。
最優的網路結構還取決於企業的目標(Lawrence&Lorsch,1967), 對某些行為目標有利的社會結構或許無利於其他目標(Podolny&Baron,1997)。因此並不存在一個普適的答案。Gargiulo和Benassi探討了社會資本的網路結構機制,利用總部在美國的計算機軟硬體跨國製造商義大利子公司的一個新設部門的數據,證明了閉合網路中的經理不能適應新任務的協作要求。可見結構洞有助於尋找先機卻不利於既有的合作和規范,而閉合網路不利於在既存組織之外維持合作,因此網路選擇過程中應該在網路閉合的合作「安全性」與富於結構洞網路的「彈性」 中取得平衡(Gargiulo&Benassi,2000)。
Burt以美國電子元件和計算機設備領域一家大型企業的男性高管為研究對象(Burt,1997),認為同伴數量是決定作為社會資本的結構洞價值的權變變數,而同伴數量的權變效應主要是通過競爭和合法化實現。職級越高, 同伴越少,因此結構洞對績效的影響越明顯。另外,結構洞的社會資本效應對組織的邊緣角色更為重要。Burt綜合研究了美國電子工業中的供應鏈經理、大型美國金融組織中的高管和大型美國金融組織中的高級分析師,從而得出結論——網路富含結構洞時只有成功的可能而非成功的必然(Burt,2007)。
Burt以美國電子元件和計算機設備的最大製造商中的女性經理為研究對 ,提出結構洞的合法性問題。女性與近似背景的男性相比,會被更早提升至某個崗位但晉升的途徑明顯不同。對於女性來說,提前晉升同結構洞負相關;對於男性來說,提前晉升同結構洞正相關。由此可見對於女性和其他少數群體(新晉職業人等)來說,處於層級網路而非企業家網路,而只有通過從戰略夥伴哪裡借來的社會網路,才能享有社會資本帶來的收益(Burt,I998)。
肖知興等通過對中國四家科技型企業的數據研究發現,為占據第三者的地位而努力保持結構洞的存在,甚至阻撓其他兩者聯系的行為,在強調合作文化的高承諾企業中,並不能促進企業和個人績效的發展。他提出優秀的企業應該在管理中鼓勵員工去努力填補「結構洞」 ,使員工之間盡量保持相互聯系、相互溝通的狀態,通過增進團隊合作的方式來促進企業和個人的績效的良性增長。其結論說明了「結構洞」 理論在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以及高承諾企業中並不適用,證明Burt的結構洞理論不具有普適性,從而支持了Burt的老師Coleman對社會資本的定義(Xiao&Tsui,2007)。
另外,組織變革(Gargiulo& Benassi,2000)、網路的時間維度(Soda,Usai&Zaheer,2004)也影響了結構洞社會資本效應的普適性。

熱點內容
社會工作研究生是法碩嗎 發布:2025-08-21 02:50:31 瀏覽:570
把員工外派到分公司勞動法 發布:2025-08-21 02:49:36 瀏覽:48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探望權 發布:2025-08-21 02:42:37 瀏覽:403
菲律賓移民法 發布:2025-08-21 02:14:02 瀏覽:157
國外公司法 發布:2025-08-21 02:12:03 瀏覽:171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2:06:46 瀏覽:843
法學難過 發布:2025-08-21 01:59:28 瀏覽:208
汽車維修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1:59:25 瀏覽:273
道德9年級 發布:2025-08-21 01:58:07 瀏覽:130
最高人民法院的級別 發布:2025-08-21 01:58:00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