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物權法優於合同法

物權法優於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1-19 14:39:36

『壹』 物權法和合同法的矛盾沖突問題

這是個很有趣的法律問題。這兩個條款基於各自所屬的法律的制訂出發內點不同而對同容一個法律關系的不同方面進行了法律上的解釋。合同法傾向於解決合同關系人之間的法律問題,而物權法則是傾向於解決可對抗契約關系的所有權的問題。
委託人A,被委託人B在委託許可權之外將A的物品出售給不知情的第三人C,這里存在三種法律關系,代理關系、效力待定的買賣關系和第三人的所有權益保護,合同法51條解決的是A、B之間的代理關系、買賣關系這樣的契約關系,而合同關系僅約束合同當事人,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所以,物權法106條對這種情況下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做出了保護性規定,即確立善意取得制度。

『貳』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問題~

lmsnoopy,你好。來

你的問題屬於正自式的法的淵源的效力原則的問題。同一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突原則包括:1.特別法優先原則 2.後法優先或者新法優先原則

此外,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叄』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關系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物權法主要貫徹的是物權法定原則。物權之所以要法定,對此學者的解釋各不相同:有的學者認為物權法定的原因在於其防止合同自由原則的濫用;有的認為,物權法定主義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這些觀點都是有道理的,但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物權具有強烈的排他性,能夠對抗第三人(例如物權人可以行使追擊權,而債權人不能向第三人追奪),物權具有優先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優先於債權),因此直接關繫到第三人的利益,而合同只是發生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第三人並不知道,如果允許當事人僅提高其合意便創設物權,必然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不僅是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就是具有物權性質的債權也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舉個抵押權的例子,抵押權必須有法律承認,才能成為物權,成為物權後,不允許當事人通過合同創設抵押權。當事人訂立抵押合同後,必須辦理抵押登記後才能成立抵押權,如果當事人訂立抵押合同,抵押權就成立,而無需法律規定,這樣就非常麻煩。假如我有一套房產,價值一百萬,欠了很多人的錢,我只想把這一百萬給張三,不給李四、王五,我就可能和張三之間訂立一個抵押合同,如果通過合同就可以隨意創設物權的話,張三就享有物權了,它可以優先於其他債權人受償,其他人什麼都得不到,這樣的話交易就沒有秩序。抵押權是財產的負擔,如果不符合規定條件,可能產生欺詐。物權法定是各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肆』 合同法的內容多還是物權法的多

合同法比較泛,各式各樣的都可以稱之為合同。
物權法的話比較全,主要集中於一部《物權法》

『伍』 法律優先順序例如:民法、合同法、物權法等 哪部法律優於哪部法律。村民組織法與物權法誰優於誰,我不懂才

你好,首先民法。合同法。物權法都是基本法。其法的階位是一樣的。村民組織法與物權法也是基本法。地位一樣。 一般是憲法(根本法)》法律(基本法)》法規(各地方行政法規)
橫向來看 人大制定的效力高於政府制定的。

『陸』 物權法比合同法晚出台的原因

應該是遞進關系。

首先,整個新興市場是沒有任何法律約束的普通市場,人們在其中,或許擁有自己的物品,或許擁有貨幣,或許擁有渠道。

再而,由於各方需求的變化,產生了交易的發生,這類買賣行為的增多,在這個時期,整體上人們對於交易中的自我保護意識是處於萌芽期,少數人意識到在交易中可能產生的各種不利因素。
但是隨著市場發展,交易量逐漸攀升,交易中的矛盾就越來越多了,為了防止矛盾激化,便於管理各類交易事項等原因,國家的管理員「政府」開始頒布法令,諸如《合同法》之類。

在長時間的管理過程中,市場逐漸形成了簽訂和合同交易的正規交易習慣,但是市場也隨之認識到,交易中,涉及的品種繁多,類別也很多,有交易所有權的,有交易使用權的,有交易撫養權的等等。所以,處於這種狀況下的市場,它的主要需求發生了升級,由「想受保護的進行交易」轉變為「想分門別類的對自己所擁有的一些東西進行交易」,而所有的市場交易中,占絕大部分量的交易從交易內容來講,都是物與物相互間關系的變化,貨幣與物相互間關系的變化。

所以,自然而然的,市場的需要就變成了「《物權法》」,這是市場主體的意識形態決定的。而國家管理員「政府」只是適時的整理信息,順水推舟罷了。真正需要「政府」主觀的進行整理或者說高效進行國家管理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要麼就是改革,要麼就是戰爭。

當然,這是針對從建國至今,我國基本國情來講的。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柒』 比較合同法和物權法異同,不需要那種從法條上進行全面分析的,要概括性的

簡言之,從兩部法律總則部分的規定,即可分辨出兩者的異同:
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為了保內護合同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物權法的立法目的: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物權法。

『捌』 《物權法》與《合同法》沖突的時候,應該依照哪個法阿

法律規定,新法舊法發生沖突時,新法優先
物權法為新法,故適用 物權法

『玖』 物權法和合同法哪個大

物權法和合同法,同屬於特別法,是同一位次的法律,沒有大小之分。

熱點內容
我國婚姻法上親子關系的種類及地位 發布:2025-08-15 19:32:27 瀏覽:769
經濟法基礎2017第四章 發布:2025-08-15 19:32:16 瀏覽:598
深圳特區規章 發布:2025-08-15 19:30:09 瀏覽: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5 18:35:13 瀏覽:91
法律顧問刑事辯護 發布:2025-08-15 17:56:55 瀏覽:458
澳大利亞公司法律體系 發布:2025-08-15 17:46:58 瀏覽:262
涉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8-15 17:45:51 瀏覽:217
經濟法休假天數 發布:2025-08-15 17:43:05 瀏覽:399
楊欣律師 發布:2025-08-15 17:39:53 瀏覽:518
怎麼樣東莞市維正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15 17:37:03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