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套路貸視頻
Ⅰ 12個套路貸團伙被端,如何防止被「套路貸」
宜信不易信!黑貸,套路貸,暴力催收!
Ⅱ 「套路貸」與民間借貸如何區分
實踐中,區分「套路貸」和民間借貸主要有這么幾點:
第一,看有無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目的,這是「套路貸」與民間借貸的本質區別。民間借貸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息收益,借貸雙方主觀上都不希望發生違約的情況,出借人希望借款人能按時還款,而「套路貸」是以借款為幌子,通過設計套路,引誘、逼迫借款人壘高債務,最終達到非法佔有借款人財產的目的。比如,有的案件中,被告人為了佔有借款人的房產,就誘使他人先借款5萬元,然後以種種借口約定5年內歸還借款本息19萬元。隨後被告人採用肆意認定違約、虛假轉單平賬等手段壘高債務,將借款人的房產強行抵押、最終變現,最後非法佔有借款人的財產達102萬元。可見,「套路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取約定的利息,而是為了非法佔有被害人的財產。
第二,看是否具有「詐騙」的性質。民間借貸是雙方真實意願下的借貸行為,而「套路貸」都具有騙的性質。行為人處心積慮設計各種套路,製造債權債務假象,非法強占他人財產。例如,有的犯罪分子往往會以低息、無抵押等為誘餌吸引被害人「上鉤」, 以行業規矩為由誘使被害人簽訂虛高借款合同,謊稱只要按時還款,虛高的借款金額就不用還,然後製造虛假給付痕跡,採用拒絕接受還款等方式刻意製造違約,通過一系列「套路」形成高額債務,達到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第三,看討債手段是否具有強制性。「套路貸」製造虛高的借款金額,違背被害人的意志,被害人不可能自願還債,所以「套路貸」行為人往往軟硬兼施索債,通常以暴力、「軟暴力」、滋擾或者藉助訴訟等方式,迫使被害人還債。
需要注意的是,區分「套路貸」和民間借貸,要根據案件事實和證據綜合評判,不能只關注某個因素、某個情節。例如,不能僅僅看有無暴力討債行為來區別二者,民間借貸活動也可能誘發非法討債行為,如討債時以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脅。如果這一行為構成故意傷害或者非法拘禁等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因民間借貸引發的暴力討債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要定相關的罪名,但不能認定為「套路貸」案件中的惡勢力犯罪。
Ⅲ 套路貸可以報警么報警了警察會管么
套路貸可以報警,報警了警察會管,被騙3000元就夠立案標准,警察就會立案處理,套路貸是以詐騙罪來定罪處罰,因為套路貸的本質特徵是犯罪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侵佔借款人的合法財產。
套路貸報警前提是保留好證據,警察才會立案處理,如果什麼憑證都沒有,公安機關不會立案處理。要保留好以下證據:
1、錄音:每次與貸款機構見面談條件、簽合同、催收、聊天等對話都錄下來;
2、簡訊、微信:留下所有與貸款機構溝通的信息,如果對方發送暴力、威脅、恐嚇、滋擾等信息給借款人或家人,也統統保留;
3、任何合同、協議、書面文字、轉賬憑證;
4、視頻錄像:因為大部分套路貸都是口頭談條件,簽虛高借條,如果有必要,可以隱蔽的錄下相關視頻。
(3)社會與法套路貸視頻擴展閱讀:
「套路貸」的實質是一個披著民間借貸外衣行詐騙之實的騙局。對「套路貸」共同犯罪,確有證據證明3人以上組成較為嚴密和固定的犯罪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實施「套路貸」犯罪,已經形成犯罪集團的,應當認定為犯罪集團 。
「套路貸」假借民間借貸之名,通過「虛增債務」「製造資金走賬流水」「肆意認定違約」「轉單平賬」「虛假訴訟」等手段,達到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目的。由於「套路貸」隱蔽性強,且利用公權力「掃尾」,被害人很容易上當,警方提示市民盡量通過正當渠道貸款,特別要警惕「空白合同」。
「套路貸」在本質上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即高利貸本金及法定利息受法律保護,超過法定的高額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