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婚姻法誰起草的王明
A. 王明簡歷
王明(1904-1974),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領導人,原名陳紹禹,又名陳紹玉,字露清,安徽六安金家寨(今屬金寨縣)人,1904年4月出生於小商人家。 王明資質聰穎,6歲入私塾,8歲能為鄉鄰寫春聯。後入大王廟小學讀書。1920年考入六安第三農業學校,民國13年,他和進步同學共同組織豫皖青年學會。翌年入武昌商科大學預科學習。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並擔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宣傳幹事。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得到中山大學校長米夫的賞識。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為教條主義宗派的首腦人物,1929-1930年間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條主義者陸續從蘇聯回國。12月米夫以共產國際東方部部長身份來華。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於1931年1月召開六屆四中全會。王明在這次會議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實際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蘇聯,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書記處候補書記。1931年到1934年間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領導權,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推行教條主義、「左」傾冒險主義,使中國革命事業遭到嚴重危害。1935年1月遵義會議批評了這種錯誤,結束了他們在中共中央的統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由蘇聯回國,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主張對國民黨只要團結、不要斗爭,使他領導地區的革命事業又受到嚴重損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長江局,免去他的書記職務。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他受到了嚴厲批評。1945年4月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作出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當時王明給全會寫信對決議表示「完全同意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央法律委員會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此期間,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制定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同時,也借鑒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婚姻法》,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1956年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但已去蘇聯就醫,從此拒不回國。60年代及70年代他寫了許多文章和小冊子,先後撰寫、發表了《論中國事件》、《列寧、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等書,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攻擊毛澤東,攻擊中國共產黨。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
B. 王明的建國之後
1949年9月,王明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新中國建立後,王明任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此期間,王明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1950年負責主持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
1950年6月9日,黨的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王明同志的決定》。三中全會認為,王明同志至此時為止,對於他過去所犯的錯誤是拒絕反省的,對黨中央所採取的態度是不誠懇的,對不遵守二中全會決定向政治局寫聲明書的行為是無紀律的行為。因此,三中全會決定,王明同志仍應執行二中全會的決定,對於他在內戰時期及抗日時期所寫的各種文章、小冊子和其他文件中所犯的原則錯誤,作一次深刻的反省,藉以證明他自己是深刻地認識了並承認了自己所犯的錯誤,而在思想上行動上真正有所改正。
同年9月上旬,王明突然向中央提出去蘇聯治病的請求。按理只有當他寫完聲明書,經中央審閱合格後才能去蘇聯。但黨中央和毛澤東考慮到他確實有病,所以在同蘇聯方面交涉獲准後,同意了他的請求。1950年10月25日,王明和他的夫人孟慶樹、兩個孩子王丹芝和王丹丁以及中央派遣的保健醫生陳鋒禹、保姆陳啟珍一行六人,在警衛秘書田書元的護送下,由北京乘火車出發,經東北去往蘇聯。 11月初順利到達莫斯科。
王明第一次赴蘇養病一呆就是三年多。病情好轉後,1953年12月9日,王明回到國內,繼續在法制委員會工作,仍舊住在北京孟公府胡同2號寬敞幽靜的四合院里。1954年4月,他的舊病復發,住進了北京醫院,此後一直在靜心養病,再沒有工作過。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決定將政務院改名為國務院,並精簡調整撤銷了一些部委,法制委員會也在撤銷之列。自此,王明在政府中再沒有擔任任何職務。1955年10月,黨的七屆六中全會召開,會前,王明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請他轉交中央,稱自己因病不能出席,並主動提出因長久不能工作,請求中央解除自己中央委員的職務。中央雖批准了他的假,但並未撤銷他中央委員的職務。這時,王明身體十分不好,於是他再次提出赴蘇治病的請求。經中央同意,王明和夫人、孩子等一行於1956年1月30日從北京乘飛機出發,2月1日抵達莫斯科。中央在王明赴蘇時專門派了保健護士、警衛員和保姆,後來又派了兩名針灸大夫赴蘇達半年多,協助蘇聯方面給王明治病。
王明在「八大」上仍被選舉為中央委員,不過在97名中央委員中,他的得票最少。從此,王明長期留居蘇聯。
自60年代起,王明在蘇聯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化名馬馬維奇、波波維奇等,先後撰寫、發表《論中國事件》《列寧·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等書,攻擊毛澤東、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王明被戴上了「機會主義頭子、蘇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漸斷了聯系。但中央對他再沒有作出任何決議,也沒有開除他的黨籍。
當國內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時候,得到蘇聯支持的王明開始在國外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大肆攻擊黨和毛澤東,逐漸走上了與黨完全對立的道路。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王明已是病魔纏身。但王明即使躺在床上也沒有停筆。1971年,他相繼發表了《中國共產黨五十年》、《「整風運動」是「文化革命」的演習》等文章。《中國共產黨五十年和毛澤東的叛逆行為》是王明抱病編寫的最後一部作品,約20萬字。全書主要圍繞「文革」展開,否定毛澤東思想。
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於莫斯科,葬於新聖女公墓,終年70歲。
C. 王明的起草法律
毛澤東對王明可謂仁至義盡,在中共七大上,親自提議讓他繼續擔任中央委員。終於,王明在44名當選中央委員中,以選票倒數第一當選。這再一次說明毛澤東一以貫之的思想與氣度: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決定讓王明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王明並不是學法律的專才,但當年他在延安分管婦女工作,後來又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干婦女工作還是頗有一套的。中央十分重視婦女工作,專門成立了中國女子大學,創辦了《中國婦女》雜志,這兩件事全由王明辦。毛澤東認為把婦女工作交給王明來抓,由他來領銜起草《婚姻法》的草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當然,王明上面還有法律科班出身的董必武掛帥,這《婚姻法》的工作交王明去具體操作,還是可以放心的。
王明是屬於學院派的理論家,要辦什麼事,先得找理論依據,他要求法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很快熟悉這一方面的馬列論著;同時,與同志們一條一條地審理中共在戰爭年代制定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中共在奪取全國政權前的20多年裡,對婚姻問題向來重視,制定過一系列有關法規和條例。這些都成為王明起草新中國婚姻法的基礎。同時,也照搬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
據說,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書記錄。那天,王明一口氣述了17個小時,邊述邊改,17個小時一氣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顯示了王明的才氣。在起草《婚姻法》的工作中,王明是特別「順」,一是對工作非常投入,二是對中央領導言聽計從,表現出很好的合作態度。
歷經41稿,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了。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會議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並作了「草案」起草經過和起草理由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這部8章27條的《婚姻法》。毛澤東主席隨即發布中央政府主席令,《婚姻法》在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D. 為什麼首部《婚姻法》帶來了全國的離婚潮
首部婚姻法規定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度,那些原來在老家娶了老婆,鬧革命過程中又娶了小老婆的人,以及想另找對象的人,就只能與家裡原來的老婆離婚。然後跟小老婆結婚才合法。而之前的社會制度是允許娶幾個老婆的,很多娶了幾個老婆的人也只好選擇其中一個辦理新的結婚證,其餘的老婆就都要離婚了。
E. 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什麼法
新中國第一部法律,這樣出台
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部法律是哪一部?答案是《婚姻法》。1950年5月,新中國成立才半年多,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就頒布實施了。
新生的共和國,百業待舉。何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拿出這么一部關繫到五億中國人民婚姻家庭生活的法律?起草這部《婚姻法》的是些什麼人?起草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故事?黃傳會著、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天下婚姻———共和國三部婚姻法紀事》一書,披露了其中的內幕。
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
2001年8月24日,我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第7版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決定讓王明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王明並不是學法律的專才,但當年他在延安分管婦女工作,後來又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是屬於學院派的理論家,要辦什麼事,先得找理論依據,他要求法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很快熟悉這方面的馬列論著,與同志們一條一條地審理中共在戰爭年代制訂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同時,也借鑒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
據說,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書記錄。那天,王明一口氣述了17個小時,邊述邊改,17個小時一氣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顯示了王明的才氣。
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會議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並作了「草案」起草經過和起草理由的報告。會議通過這部八章27條的《婚姻法》。
毛澤東主席隨即發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令,《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三十年,到1980年才修改。
時隔不久,《人民日報》(海外版)又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同志:您好。
我閱讀了你報2001年8月24日發表的《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一文,我認為文中有一部分是事實,但關於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部分不是事實。
當時王明是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他看過這個稿子是事實,但沒有參與起草,也沒有參與討論,送中央政府之前,有沒有提意見,我不了解,但決不是他起草的。
F. 王明為什麼死在國外
因為王明的日子不好過了,無可奈何花落去。
實際上,遵義會議已經間接終止了王明在中共的領導權,但王明並不甘心。抗日戰爭開始後,王明又回到國內,他力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要求國共精誠合作,結果遭致黨內尖銳的批評。
自此日子不好過了。1942年延安開展整風運動,王明首當其沖受到了嚴厲批判。整風運動時,王明態度惡劣,拒絕入會。 然而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親自提議讓王明繼續擔任中央委員。王明沒想到在44名當選中央委員中,他的選票倒數第一!
形勢不由人。盡管王明在解放戰爭時期還出色完成了制定陝甘寧邊區憲法草案、全國性的憲法草案等工作,盡管建國後他又出色地制定了全國性的婚姻法草案等工作,但他基本上只能帶著耳朵聽報告,畢竟他與毛澤東的關系亦日趨惡化了。
1956年,王明赴蘇聯治病,至死不願再回國
1950年6月9日,黨的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王明同志的決定》。會議認為,王明同志至此時為止,對於他過去所犯的錯誤是拒絕反省的,對黨中央所採取的態度是不誠懇的,對不遵守二中全會決定向政治局寫聲明書的行為是無紀律的行為。
此後,王明萬念俱灰。1955年10月,黨的七屆六中全會召開,會前,王明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請他轉交中央,稱自己因病不能出席,並主動提出因長久不能工作,請求中央解除自己中央委員職務,讓他赴蘇養病。
經反復周折,中央最終同意王明可以和夫人、孩子一行前往。1956年1月30日王明全家從北京乘飛機出發,2月1日抵達莫斯科。此時,王明已下定決心至死不回國了。
G. 中國第一部法律是
新中國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1950年5月,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頒布實施。人們驚訝於在建國短短7個月,國家在盪滌塵埃、百業待舉之際居然這么快就出台了這樣一部與人民生活密切聯系的法律,卻不知道起草法律背後的故事。《婚姻法》誕生過程(簡述) 1949年3月23日,中央婦委隨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一起進京。 《婚姻條例》草案,又經過一番修改,1950年1月21日,由中央婦委呈送黨中央,並附鄧穎超一封親筆信。 中央立即將該婚姻條例草案分別送各民主黨派、中央人民政府、全國政協、法制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以及政務院政務委員會議,各有關司法機關、群眾團體徵求意見。 一個星期後,法制委員會便向中央呈報了修改意見。 1950年4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提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公布。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紹禹(王明),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起草的經過和起草的理由。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H. 新中國婚姻法一夫一妻制何時頒布
解放後,第一次部婚姻法就規定一夫妻了,1950年生效。
I. 歷史上的王明的資料
王明(1904—1974)
原名陳紹禹,安徽六安人。
早年參加過學生運動,在五卅運動中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5年去莫斯科孫中山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回國。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又隨米夫去蘇聯,在莫斯科孫中山大學任教。在這期間,他在米夫支持下,搞宗派斗爭,打擊異己,逐漸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其思想「左」傾主義、教條主義嚴重。
1929年10月回國後,任《紅旗》編輯,發表「左」傾思想的文章。
1930年底借批立三路線,提出一個比立三路線更「左」 的政治綱領。
1931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四中全會上,在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的支持下,選入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補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取得了中央領導權。
1931年6月,總書記向忠發被捕叛變,米夫以國際名義指定由王明為代理書記。黨內開始了第三次「左」傾錯誤的統治。同年9月,黨中央機關遇到破壞,王明隨米夫去蘇聯,任中共駐國際代表。王明去蘇聯前指定中央由博古負責,博古執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給革命帶來很大的危害。
抗日戰爭開始後,王明又回到國內,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否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主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放棄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抗戰初期在武漢任長江局書記時給黨帶來很大損失。
1942年黨整風運動時,王明態度惡劣,拒絕參加整風。中共七大時為了團結他,仍選他為中央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明任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副主任。
1956年去蘇聯定居,以後化名「馬馬維奇」、「波波維奇」撰文歪曲我黨歷史,攻擊毛澤東思想。
1974年3月27日病逝於莫斯科。
王明對國家和人民的一點貢獻(原題: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
毛澤東對王明可謂仁至義盡,在中共七大上,親自提議讓他繼續擔任中央委員。終於,王明在44名當選中央委員中,以選票倒數第一當選。這再一次說明毛澤東一以貫之的思想與氣度: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決定讓王明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王明並不是學法律的專才,但當年他在延安分管婦女工作,後來又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干婦女工作還是頗有一套的。中央十分重視婦女工作,專門成立了女子大學,創辦了《中國婦女》雜志,這兩件事全由王明辦。毛澤東認為把婦女工作交給王明來抓,由他來領銜起草《婚姻法》的草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當然,王上面還有法律科班出身的董必武掛帥,這《婚姻法》的工作交王明去具體操作,還是可以放心的。
王明是屬於學院派的理論家,要辦什麼事,先得找理論依據,他要求法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很快熟悉這一方面的馬列論著;同時,與同志們一條一條地審理中共在戰爭年代制定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中共在奪取全國政權前的20多年裡,對婚姻問題向來重視,制定過一系列有關法規和條例。這些都成為王明起草新中國婚姻法的基礎。同時,也借鑒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
據說,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書記錄。那天,王明一口氣述了17個小時,邊述邊改,17個小時一氣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顯示了王明的才氣。在起草《婚姻法》的工作中,王明是特別「順」,一是對工作非常投入,二是對中央領導言聽計從,表現出很好的合作態度。
歷經41稿,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了。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會議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並作了「草案」起草經過和起草理由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這部8章27條的《婚姻法》。毛澤東主席隨即發布中央政府主席令,《婚姻法》在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這部《婚姻法》,本應該成為王明進入新的政治生命的開端。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有一個明確的決議,要求王明對自己的錯誤有一個書面檢查,但王明始終沒有作出書面檢查,他企圖以起草《婚姻法》之「功」來抵消錯誤。但中央不允許,工作是工作,錯誤是錯誤,兩者不可相抵。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王明同志的決定》,要求王明對自己的錯誤「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在「思想上行動上真正有所改正」。毛澤東在一份指示中寫道,「王明的聲明書應在11月上旬七屆四中全會開會以前寫好,並送交政治局」。王明根本就不想回應,一旦要他作檢查,他就推說自己有病,要求去蘇聯治病。中央政治局很重視,得到肯定的答復後,批准了王明的赴蘇請求。誰知,王明竟一去不復返。
王明一到蘇聯就發泄,趁國內「文化大革命」爆發,便在蘇聯出版了《中共五十年》,對毛澤東大肆攻擊,還出版了一本自命比毛澤東詩詞還要高明得多的,收有30多首詩的《王明詩歌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