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史際春
A. 朋友們!知道學法律專業都有什麼課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331101 課程名稱:中國法制史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自夏、商、西周至建國前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立法狀況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內容,旨在使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有個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歷代法制中有益的東西,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並打好法學歷史知識的基礎。教材: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鄭定,《中國法制史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 課程名稱:國際公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公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國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常識。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總論部分闡述國際法基本的理論問題,包括國際法的性質與基礎、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等。分論部分闡述國際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國際法原則、規則的規章制度,包括領土法、海洋法、空間法、國際法上的個人、國際組織法、外交和領事關系、條約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爭端法和戰爭法等。國際法的定義及淵源,國際法主體,國家領土,海洋法,空間法,外交及領事法,戰爭法等。教材: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周鯁生,《國際法》上下冊,商務印書館,1981 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 課程編號:0331103 課程名稱:國際私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並能據此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有關涉外民事法律問題。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國際私法的基本原理,講授國際私法的對象、范圍、性質、定義、原理及其發展,國際私法的基本規范——沖突規范,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講授涉外法律關系主題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法律,適用於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合同性債務的法律適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法律,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涉外繼承;涉外民事訴訟與商事仲裁,講授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管轄,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與國際司法協助,區際私法等。教材: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張仲伯主編,《國際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杜新麗主編,《國際私法教學案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4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和基本概念,並結合我國有關立法、司法實踐活動,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國際結算與支付法律制度、調整和管制國際貿易的法律制度、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保護、國際稅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姚梅鎮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趙秀文選譯,《國際貿易法文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5 課程名稱:知識產權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原則,系統論述了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操作的基本技能,並結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介紹了國際知識產權有關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趨勢,旨在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及其規定,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規定及發展。 教材: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鄭成思,《知識產權保護實務全書》,中國言實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6 課程名稱:合同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系統闡述了我國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民事、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同規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有關問題進行系統的討論。並具體介紹了有關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贈與、借款、融資、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行紀、居間等合同。 教材:陳小君主編,《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參考書目:崔建遠主編,《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阿蒂亞,趙旭東譯,《合同法導論》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新論總則》,2003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7 課程名稱:商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概括闡述了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和破產法等方面的概念、特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介紹我國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商法可以使學生對公司、票據、保險、證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教材:范健主編,《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董安生等著,《中國商法總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趙中孚主編,《商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史際春等著,《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論》(上卷),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8 課程名稱:勞動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勞動法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本課程,理解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勞動法的內容,並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解決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本課基礎上,可對國外勞動法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興,《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參材書目:關懷,《勞動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 課程編號:0331109 課程名稱:法律文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法律文書包括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和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本課程主要講授司法文書與民用訴訟文書,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基本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能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司法文書的作用、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機關的司法文書;檢察機關的司法文書;人民法院的司法文書;律師事物所常用的文書;司法機關的筆錄類文書等。教材:卓朝君 鄧曉靜,《法律文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材書目:寧致遠,《法律文書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10 課程名稱:公司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類企業,特別是公司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在各類企業(公司)管理中的應用;指導學生逐步學會利用法律知識來解決企業(公司)管理中的問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歷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問題、關聯公司、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法律責任、世界各國的公司法立法等。教材:馮果,《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參材書目:雷興虎,《公司法新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1 課程名稱:婚姻家庭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依據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規定,主要講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婚姻的成立――結婚、家庭關系、婚姻的中止――離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通過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對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認知和分析運用的實際能力。教材:馬憶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銀河、馬憶南主編,《婚姻家庭法修改論爭》,光明日報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2 課程名稱:法理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簡述法的本質特徵,法的價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別是關於法律的創制、法律的運行以及法律監督的一般原理;關於法制和法治,法制現代化等問題。通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觀念,並為學習部門法打好基礎。教材:張文顯主編,《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參考書目:葛洪義,《法理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現代西方法理學》;《西方政治法律學說史》 課程編號:03311013 課程名稱:憲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憲法學是以憲法現象為研究對象,研究憲法產生、發展、演變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具體而言,憲法學以國家與公民這一憲法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憲法關系的特點及與普通法律關系的區別。憲法學的內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憲法制度。本課程將在原理講授的基礎上,結合憲法判例、事例或者實例,增強學生對憲法學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並學會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憲法學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憲法學的基本知識,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提高以憲法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教材:鄭賢君,《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許崇德、胡錦光主編,《憲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周葉中,《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韓大元主編,《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編號:03311014 課程名稱:民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法學是以研究民法及其發展規律為主要對象的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由於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學分為民法Ⅰ和民法Ⅱ兩部分。民法Ⅰ是民法總論的內容,主要介紹民法學中的一些基礎理論與制度,是對民法Ⅱ各編均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歷史發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制度和訴訟時效制度等內容。民法Ⅱ主要是關於各項具體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權制度、債權制度、人身權制度、繼承權制度、民事責任等內容。教材:王利明主編,《民法》,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版 張俊浩主編,《民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修訂版 課程編號:03311015 課程名稱:民事訴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事訴訟法學是以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民事訴訟的具體實踐及民事訴訟的運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的教學內容與體系安排:參照我國民事訴訟的立法體系結構,由導論(概括介紹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與訴權和民事訴訟模式和價值研究)、總論(重點講述我國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基本制度、訴訟主體和程序保障)、程序論(包括通常審製程序、特殊程序、執行程序、證據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概念、性質、任務、內容、特點、作用、意義及相互關系等)三部分組成。教學採用理論闡述、法條解釋、分析比較、法案結合、課堂討論等形式、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教材: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陳桂明,《訴訟公正與程序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畢玉謙,《民事證據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16 課程名稱:刑法學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刑法學分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內容。刑法總論研究刑法總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基本原理、原則。刑法總論系統而深入地論述犯罪總論、刑罰總論的刑法基本原理與刑法總則規范,並結合司法實踐闡述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原理、原則,刑法總論是學習和研究刑法分論的基礎。刑法分論則研究刑法分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各種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及其處罰。刑法分論是在刑法總論的基礎上,逐章論述了我國現行刑法分則規定的十類犯罪的共性問題和每種犯罪的罪刑規范及理論問題。教材: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張明楷,《刑法學(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下),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17 課程名稱:刑事訴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作為全國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刑事程序的規定,研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師等進行刑事訴訟的實踐經驗,研究有關刑事訴訟的一些基本理論。該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總論、證據論、程序論,主要介紹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刑事證據理論、管轄制度、迴避制度、辯護與代理制度、強制措施等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項刑事訴訟程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使學生熟悉刑事訴訟法律條文,培養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刑事訴訟問題的能力。教材: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學》(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樊崇義,《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九版 課程編號:03311018 課程名稱:行政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以及有關該學科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行政主體的發展、演變,以及行政相對人的范圍、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體體現,以及各種類別的行政行為運作的相關理論與制度(具體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強制、行政合同、行政復議)。教材:羅豪才,《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參考書目:王連昌,《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王名揚,《美國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 課程編號:03311019 課程名稱:經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經濟法通常被認為是調整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在當代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中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市場經濟和法律制度較為完善的國家中,經濟法與民法、商法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共同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成為現代國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經濟法主要研究和討論各類市場主體的組織機構、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產品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家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財政與稅收、對外貿易秩序等相關內容。經濟法課程是我國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在市場經濟完善的過程中對該課程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材:李昌麒,《經濟法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陳婉玲,《經濟法概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0 課程名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內容包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概述、發展、體系、其法學基礎理論以及其基本原則,環境權與資源權,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污染防治法,環境管理體制和監督管理制度,環境法律責任和國際環境法。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內容。 教材:金瑞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呂忠梅,《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
B. 電子商務法的地位與學科體系概念
電子商務法的地位與學科體系概念
電子商務法的地位是電子商務法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對這一問題的正確回答,有利於科學構建電子商務法學,指導我國的電子商務立法與司法。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整理的電子商務法的地位與學科體系概念,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部門法劃分標準的確定
要明確電子商務法是否是一個獨立法律部門,首先應明確一個歷久彌新的理論問題——部門法的劃分標准。形式邏輯的基本原理要求對事物進行分類的結果只能是在同一標准下才能產生一一對應的關系。事物分類的標准可能有多個,例如,依照性別標准可以將人劃分為男人和女人;依照年齡標准可以將人劃分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分類後產生的結果應該是一一對應的,而依照性別標准劃分出的男人無法對應依照年齡標准劃分出的成年人。部門法的劃分也是如此,如果在劃分部門法時交叉使用調整對象、調整方法等不同標准,就會使劃分出來的各個部門法的外延相互交叉,界限不清,不能使劃分出來的各部門法產生一一對應關系。就法的調整對象問題,恩格斯從經濟的角度作了如下概括:“在社會發展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的一種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後來便成了法律。”[1](P538~539)法的作用在於規范人們的行為,它通過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引導和約束,使人們的行為符合法律規范所設定的行為模式,從而實現創製法律的目的——構建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因此,人們的行為既是法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又是法運行過程本身,同時還是法運行過程的中介與結果。[2](P27)法並不直接作用於社會關系,而是通過規范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其社會關系調節器的功能。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某一類法律規范與它類法律規范的區別表現在主體權利義務的設定方式、法律後果和責任形式等不同,即主體的行為規則不同。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法的具體調整對象——主體的行為不同。主體的行為不同,行為規則當然不同。可以說,社會關系是法的一般調整對象,是抽象的;人們的行為是法的具體調整對象。筆者主張,應該以行為作為部門法劃分的標准。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人們的行為也日趨專業化,如專業從事政治活動、經濟活動、軍事活動、文教活動等。因此,各國立法者順應這種趨勢,將傳統行政法、民法和刑法乃至程序法的規范規定在同一部法律規范之中,從而達到對某一社會領域或具有某種相同內容的社會活動加以統一調整的目的,德國調整網路的《多媒體法》就是顯例。這不僅方便司法,也有利於人們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的其活動領域內的法律。部門法的劃分相對於立法來說是第二性的,因此,部門法的劃分應當最大程度地“回歸”立法實踐[3](P159)。法律體系的內部結構不是立法者和法學家任意架設的結果,而是一定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關系的反映[4](P72)。因而任何法律部門的形成都是社會運動的結果,它需要由社會環境造就出具有某種特殊性的人類活動的領域,這是法律部門形成的基礎。當客觀上出現了某種新的社會活動領域或具有新內容的社會活動,以至國家法律按照一定的宗旨對由該活動進行統一調整的時候,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結合體,就形成新的“法律部門”[3](P156)。
二、電子商務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電子商務法調整的行為符合特定性和獨立性的要求,能夠與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相互區分。所謂特定性是指作為具體調整對象的行為是確定的;所謂獨立性是指作為具體調整對象的行為與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相區別。
(一)特定性
電子商務法調整的電子商務行為具有法律上要求的特定性。電子商務法的具體調整對象,是人們通過電子手段實施的行為,這種行為就是人們已經熟知的電子商務。目前,對於電子商務有不同的理解。世界技術信息與服務聯盟認為,電子商務是指以數據化手段提供貨物、服務或信息的任何商業性交易,或任何幫助上述交易實現的數據化中介職能。經合組織認為,電子商務是指商業交易,它包括組織與個人基於文本、聲音、可視化圖像在內的數字化數據傳輸與處理方面的商業活動。國際商會1997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電子商務會議”認為,電子商務是指實現整個貿易活動的電子化[5]。世界貿易組織認為,電子商務是以電子的方式進行的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市場營銷、銷售或支付[6](P1)。可以看出,各國際組織和企業界所稱的電子商務就是通過電子手段來進行的商務活動,其核心是商務活動的電子化。這種電子商務的概念和法律體系中的概念並無一一對應關系,它不僅包括能夠納入民商法體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民商事行為,也包括一些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企業內部行為。
盡管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經濟學概念,但這並不影響電子商務在法學學科上的特定內涵。我國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是指運用各種電子通訊手段所進行的商事法律行為。此種主張認為,電子商務的核心是電子合同行為[7](P12),這是狹義的電子商務法的主張。筆者主張在法律體系內建立廣義的電子商務概念,從技術角度出發,電子商務採用的技術包括但不限於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件、電報、電傳或傳真[8];從行為的內容來看,包括但不限於商事活動。商事活動是以盈利為目的、具有營業性的民事行為,而電子商務中的“商務”並非名副其實,它不僅包括商事行為,而且也包括非商事行為,例如自然人之間的電子商務。如果將電子商務理解為通過電子手段所進行的商事行為,將會造成對非商事主體之間通過計算機網路所進行的民事活動的遺漏。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是指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所進行的涉及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活動。
(二)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對象區別於其他的部門法的調整對象。電子商務法調整的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所進行的活動有自己的特徵,同其它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既不交叉,又不重疊。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以網路為媒介所實施的行為,而不包括非以網路為媒介的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的活動,更不包括非平等主體之間的活動。主體地位的平等性使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對象區別於民商法以外的其它部門法的調整對象。
互聯網的興起,使人類進入了網路經濟時代。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人們藉以相互交流的新的空間——網路空間(Cyberspace)。所謂網路空間,就是用比特——0-1數字方式去代碼(表達和構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的一個獨立於現實世界又具有實在性的數字化的社會空間[9](P148)。網路空間打破了物理空間中的國界,是一個由電腦屏幕和密碼劃分的虛擬空間。網路空間的形成使人類活動的領域由物理空間延伸到了無形的虛擬空間。電子商務是發生在網路空間中的人類活動,是傳統民商事活動在網路空間的延伸和發展,其與傳統民商事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但是它不同於傳統的發生在物理空間中的民商事活動。電子商務與傳統民商事活動相比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它的獨立性也就是它不同於傳統民商事活動的特徵。
1、主體存在方式的虛擬性。與傳統的民商事活動相比,電子商務的主體具有明顯的虛擬性。傳統民商事活動中,當事人雙方無論是面對面的協商,還是通過信函進行遠距離的訂約洽談,各方均能清楚地感受到對方的實際存在。在網路空間,主體表現為一個比特信息,一個虛擬的存在。我們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以比特方式生成的數據或字元。甚至,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特定的自動信息系統也可以代表“當事人”發出要約,做出承諾,並實際履行合同。
2、信息傳遞的無紙化。羅馬法以來,法律主要調整通過紙張和聲音進行信息傳遞的民商事活動。電子商務的目的恰恰是使民商事活動脫離紙張的束縛,當事人通過發送或接收電子信息來實施民商事行為。電子計算機記錄取代了傳統的紙質合同、憑證、票據等紙面文件,整個過程實現了無紙化。
3、規則的國際性。網路空間是一個無領域疆界(territoriallybased boundaries)的空間[9](P14),在網路空間中,地理上的國界已經消失。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傳統的地緣、國界不復存在,計算機網路技術已經將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億用戶聯系在一起。用戶只要將其電腦連接到一個Web站點,就與互聯網相連,只要敲擊一下鍵盤或點擊一下滑鼠就可輕松地“出國”。網路的國際性使得電子商務活動往往具有涉外因素,在Internet上,電子商務規則“天然”是國際規則。
三、電子商務法的性質
目前,在涉及電子商務法性質的論述中較多的論點認為電子商務法具有公法和私法相結合的性質。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法調整的對象是一種私法上的關系,從總體上應屬於私法范疇,但其規范體系中又包含一些具有行政管理性質的規范,因此電子商務法應屬公、私法之融合[7](P25);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法中的電子交易法體現了交易主體的意思自治,電子商務法中的電子商務安全法是以國家的必要干預來實現交易安全的。電子商務的法律規范既有強制性的,又有任意性的`。違反電子商務法的法律責任既有民事責任,又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因此電子商務法具有公法和私法相結合的性質。”[10](P43)筆者認為,凡調整不平等主體之間、以公共利益為本位、採取命令與服從、管理與被管理等強制性調整方法的法律部門,屬於公法;凡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以私人利益為本位、以意思自治為核心的法律部門,則屬私法。電子商務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所進行的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雖然包含一些必要的公法規范,滲入了一些公力干預的因子,但這些公法規范都是以保護電子商務法主體的個體利益為出發點的,私法的核心原則——平等、意思自治其仍貫徹,例如電子商務法的中立原則是由民法的平等原則演進和嬗變而來的。因此公法規范的滲入並不能改變電子商務法的本質屬性,其仍屬於私法的范疇。
電子商務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所進行的活動,是傳統民商事活動在網路空間的延伸,因此電子商務法並未脫離民商法的范疇,屬於民事特別法。民事特別法是指適用於特殊領域、特殊主體、特別的民事活動和特別事項或適用時間上有限制的民事法律法規[11](P11)。電子商務法僅適用於發生在網路空間、當事人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所實施的民商事行為,因此,電子商務法是一種民事特別法。電子商務法雖是一種民事特別法,但這並不影響其作為獨立的部門法的存在,原因在於其有獨特的調整對象。
四、電子商務法學的學科體系
(一)電子商務法學的概念與地位
電子商務法的發展實踐,導致電子商務法學的迅速誕生。電子商務法學,是以電子商務法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科學,是法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美國,哈佛、伯克利分校等著名法學院均已正式開設電子商務法課程。
法學是專門以法律現實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的總稱。從認識論的角度,法學可以分為理論法學和應用法學。電子商務法學是對電子商務法這一法律部門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學科,因此,電子商務法學在法學體系中屬於應用法學。
有人認為網路法學和信息法學是電子商務法學的不同稱謂。筆者認為,網路法是調整與網路有關的各種社會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在美國稱為cyberlaw,包括網路憲法規范、網路刑法規范、網路行政法規范和電子商務法規范等,因此以網路法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網路法學與電子商務法學之間是屬種關系,網路法學是電子商務法學的上位概念。信息法是調整信息保密、公開、處理等方式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典型立法為1995年俄羅斯頒布的《俄羅斯聯邦信息法》,其調整所有電子信息的生成、存儲、處理與訪問活動[7](P58)。電子商務法,英國稱為electronic commercial law,其主要調整利用電子信息進行的商務活動,與信息法存在著交叉,例如個人信息保護均為二者的組成部分,但二者並不等同。
(二)電子商務法學的研究對象
電子商務法學以電子商務法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和研究大量的電子商務法現象,去透視和揭示電子商務法的規律。電子商務法學研究電子商務法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如電子商務法的概念、性質、地位及與其它部門法的關系,以及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等問題;同時,還要研究電子商務法的發展歷程、國內外電子商務法的發展狀況,並對各國的電子商務法加以比較研究;另外,電子商務法學不僅要研究電子商務法方面的理論問題,而且也要研究電子商務法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電子商務給傳統法律部門的理論與實踐帶來的沖擊與挑戰,以及如何建樹新的法學理論等等問題。
(三)電子商務法的體系
電子商務法的體系,是指電子商務法學的結構,也就是內部各組成部分的邏輯順序以及主要內容。科學的電子商務法學體系對電子商務立法、執法、司法以及法律教育、對外學術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學界對電子商務法的體系認識不一。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法應由數據電訊法律制度、電子合同的訂立、電子信息交易、電子簽名和認證以及電子支付等法律制度構成[7](P27);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法應由網路服務和網路管制立法、電子商務主體立法和市場管制立法、電子商務交易法、在線支付立法、網上商業行為(包括廣告、拍賣和證券等)的規制、電子商務稅收立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客戶資料利用規范與個人隱私的保護立法以及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機制等法律制度構成[12](P23~24)。還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法應該包括電子商務合同中的相關法律問題、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保護、隱私權保護問題、網上活動管制、法律適用、計算機犯罪以及國際私法等法律問題[13](P7~13)。第一種觀點是狹義電子商務法學說的主張,是以電子合同法律制度為核心而構築的電子商務法的具體制度,其體系的構建來源於聯合國貿法會《電子商務示範法》。這種觀點范圍過於狹窄,不能涵蓋消費者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基本法律制度。第二、第三種觀點是德國1997年《多媒體法》的體現,其雖然克服了狹義說的缺陷,但其將電子商務稅收、網路證券交易、網路廣告以及計算機犯罪等制度納入電子商務法體系,范圍過於寬泛。現有的證券法學、廣告法學、刑法學已形成制度精巧、結構嚴謹的學科體系,如果將這些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內容納入電子商務法學,則不僅有打亂現有學科體系之虞,還會使電子商務法學的內容過於龐雜,並會造成電子商務法學體繫上的混亂和立法上的困難。電子商務法學體系的構建必須以電子商務法學的研究對象為基礎,對電子商務法學的各組成部分及其邏輯順序予以科學界定。出於以上考慮,筆者認為,電子商務法學的體系應以電子商務法原理為統帥,以電子合同法律制度、電子簽名法律制度、電子支付法律制度、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網路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為核心內容。
(一)電子商務法基本原理。電子商務法基本原理是電子商務法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是各種電子商務法現象的普遍規律。主要內容包括網路的原理、電子商務的概念和特徵、電子商務法的概念、特徵、作用、調整對象、基本原則、性質、地位以及電子商務法的主體等。
(二)電子商務法的具體制度。電子商務法的這些具體制度都有其各自的特殊原理、體系以及具體的規定,對於這些具體制度的研究,可以形成電子商務法學的各個相對獨立的分支。
1、電子合同法。主要包括電子意思表示的定義、法律效力、歸屬、發出和生效的時間與地點、收訖確認和電子形式的書面性的要求,以及電子代理人制度、電子合同的訂立與效力和電子錯誤等法律制度。
2、電子簽名法。主要包括電子簽名的效力、安全電子簽名的要求、認證機構的設立條件、認證機構和用戶的權利和義務以及責任等。
3、電子支付法。主要包括電子支付與電子支付體系的界定、電子貨幣的性質、電子支付的安全程序與風險分擔、電子支付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電子支付的完成和基礎義務的履行等內容。
4、個人信息保護法。主要內容包括個人信息的定義與性質、個人信息保護的理論基礎、個人信息本人權利與處理者義務、個人信息收集、處理、傳輸、利用的法律要件和侵害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等。
5、網路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網路傳播權、資料庫的法律保護,域名的法律保護,軟體、電子商務商業方法的專利問題,超鏈接的侵權責任等。
一門學科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形成,標志著這門學科的建立。電子商務法學理論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法學學科的誕生。電子商務法學的研究在我國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其理論體系的確立與完善還有賴於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Z]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姚建宗.思考與補正:論法的調整對象[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4).
[3]史際春.經濟法的地位問題與傳統法律部門劃分理論批判. 史際春.《經濟法研究》(第1卷)[C].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郭春發.論教育法地位的獨立性[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5]http://www.cgos.com:8888/book/103.htm
[6]WTO,ElectronicCommerce and the Role of the WTO, 1998.
[7]張楚.電子商務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 , Article 2(a).
[9]齊愛民,劉穎.網路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0]田文英,宋亞明,王曉燕.電子商務法概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11]余能斌,馬俊駒.現代民法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12]楊堅爭,高富平,方有明.電子商務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梅紹祖,范小華,黎希寧.電子商務法律規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C. 楊東的代表性成果
論文類
《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載《中國法學》2015年第3期
《日本眾籌融資立法新動態及借鑒》,載《證券市場導報》2015-04-10刊,第二作者 《論我國股權眾籌監管的困局與出路--以<證券法>修改為背景》,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 《互聯網金融的法律規制——基於信息工具的視角》 ,載《中國社會科學》2015第4期(《新華文摘》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合理監管促進中國股權眾籌發展》,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3-04刊,第一作者
《中國式股權眾籌發展建議》,載《中國金融》第3期,第一作者 《高等教育投入立法的構想》,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第1期,第二作者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Reform of China』s Financial Law》,載《Hongkong Law Journal(SSCI收錄雜志)》/Vol 44, 2014,5。
《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亟需擴大證券概念》, 載《法制日報》2014年4月9日理論版。
《股權眾籌平台的運營模式及風險防範》,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第一作者)
《互聯網金融視閥下我國股權眾籌法律規制的完善》,載《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第一作者)
《股權眾籌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載《中國證券報》2014年3月31日。
《互聯網金融監管體制研究》,載《中國金融》2014年第4期。
《互聯網金融推動金融法體系變革》,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月22日。
《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壟斷協議規制情況分析》,載《中國物價》2013年第11期。
《金融服務統合法:金融法制發展的必然趨勢》, 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9月19日。
《中國會社における法定代表者の越権行為の位置づけに関する分析》,載【日】《國際商事法務》2013年第5期。
《資產運用契約をめぐる判例分析》,載【日】《New Business Law》2013年第3期。
《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統合立法體系的構建—以日本的立法經驗借鑒為視角》,載《社會科學》2013年第8期。
《論金融法的重構》,載《清華法學》2013年第4期。
《金融申訴專員制度之類型化研究》,載《法學評論》2013年第4期。
《香港金融糾紛解決機制的新發展及其對內地的啟示》,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第一作者)
《論我國證券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創新—證券申訴專員制度之構建》,載《比較法研究》2013年第3期。
《論金融服務統合法體系的構建——從投資者保護到金融消費者保護》,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政府主導型金融申訴專員制度評介》,載《政法論壇》2013年第3期。
《日本金融ADR制度的創新及其對我國的借鑒》,載《法律科學》2013年第3期。
《市場型間接金融:集合投資計劃統合規制論》,載《中國法學》2013年第2期。
《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及法律調整》,載《政法論壇》2012年第1期。
《論金融衍生品消費者保護的統合法規制——高盛「欺詐門」事件的啟示》,載《比較法研究》2011年第 5 期。
《新經濟條件下相關市場界定的法律問題》,載《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第7期。(第一作者)
《論金融危機與反壟斷執法、競爭政策之關系》,載《月旦財經法雜志》2010年第12期。(第一作者)
《投資法人制度的導入和投資者保護》(第一作者),載《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第9期。
《後金融危機時代金融統合法研究》,載《法學雜志》2010年第7期。
《英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新發展——以銀行業改革為中心》(第一作者),載《銀行家》2010年第7期。
《我國金融業統合監管體制的實現路徑分析》(第一作者),載《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6期。
《高盛「欺詐門」》,載《方圓法治》2010年第10期。
《日本反壟斷法的經驗及其對中國反壟斷法實施的借鑒價值和對策研究》(第二作者),載史際春主編《經濟法學評論》第九卷,2009年9月
《論次貸危機對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的影響》(第一作者),《社會科學》2009年第9期
《論日本法中的股份交換和股份轉移制度》,載劉俊海主編《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評論》第二期,2009年6月
《論金融法制的橫向規制趨勢—以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為中心》,載郭鋒主編《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證券市場法治》,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5月
《由「三菱麗陽收購璐彩特」案透析政府「救濟」策》、載《法制日報》2009年6月11日第8版
《日本金融機構何以能集體抗擊金融海嘯》、載《法制日報》2009年5月7日第8版
《論金融法制的橫向規制趨勢》,載《法學家》2009年第2期
《推動金融體制改革 提升金融體系安全性》,載《中國證券報》2009年4月22日
《傳導反壟斷法專業知識、培植我國市場競爭文化》,載《法制日報》2009年3月26日第8版
《對收購可能形成的壟斷,反壟斷法該出手!》,載《檢察日報》2009年3月30日
《依據合夥合同進行投資的法律規制研究——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集團投資計劃》,載王保樹主編《非公司企業法制的當代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論災害對策立法》,載《法律適用》2008年第1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9年第5期全文轉載)
《「富國強法」之路—2005年日本公司法制現代化改革評述》,載朱建榮主編《日本人是天生勤奮的嗎?—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的啟示》,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10月
《論反壟斷法與行業監管法的協調關系》,載《法學家》2008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論上市公司收購與公司社會責任》,載《法學雜志》2008年第3期
《一個投資者保護的無縫隙立法例——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集團投資計劃》,載王利明、祝幼一主編《 物權法與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律出版社2008年6月
《日本的災害對策體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載《中州學刊》2008年第5期
《感受日本的災害對策體制》,載《法學家茶座》2008年4月總第22期
《2005年日本公司法制現代化的意義》,載《東北亞研究》2008年第一期
《中國企業並購法制的現狀與課題》載楊棟梁主編《東亞經濟發展與區域合作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試論依法減持國有股―兼議加入WTO後的我國的證券立法》,載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全球化下的中國與日本―海內外學者的多元思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日]《中國典型並購判例分析》,載《NEW BUSINESS LAW》2008年第6期,總第882號
[日]《論中國新公司法證券法的並購制度改革》,載《青山法學論集》2008年3月
[日]《評析中國外資並購新法規》,載《東亞經濟研究》2008年1月第66卷第2號
[日]《中國國有股改革的最新動向和課題》,載《同志社法學》2007年11月
[日]《外資並購中國上市公司法律問題研究(上、中、下)》,載《國際商事法務》2004年3月。本論文獲得日本研究企業並購(M&A)領域最著名的雜志《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port Review》的優秀論文獎(第四屆RECOF獎)
[日]《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法律問題分析》,載《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port Review》2005年9月
[日]《中國所有制度的變容研究》,載《一橋研究》第29卷第4號2004年12月
[日]《中國國有股的法律問題研究》,載《一橋研究》第28卷第3號2003年10月
著作類
《金融服務統合法論》,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金融消費者保護統合法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日]《中國的並購法制—制度運用和實證分析-》(獨著),中央經濟社2007年版
《最新日本公司法》(譯著、第二譯者),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實用經濟法案例(第2版)》(副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卞耀武、胡煒總顧問·黃來紀、布井千博主編:《中日公司法比較研究》(參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D. 自考經濟法視頻教材,自考經濟法本科需要考哪幾科
今天教務老師給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經濟法視頻教材,自考經濟法本科需要考哪幾科的相關問題解答,還有免費的自考歷年真題及自考復習重點資料下載哦,以下是全國我們為自考生們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對你考試有幫助!
跪求!!自考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講解視頻你好自考資料可以網上找找看,或是單獨購買模擬題或其他輔導書。自考書籍資料主要是教材、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
自考經濟法概論,財經類00043考試的時候如何拿高分?自考的難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難的,主要是考試重點無法把握,復習世仿范圍比較大,但只要掌握復習方法,想要拿高分是沒有問題。自考經濟法概論,財經類00043的復習方法:
1、網上下載歷年試搜凳纖卷和考試大綱,把答案在教材書上找出來。因為自考試題是從題庫中出來的,往往會反復考到,只要把這些題目都背下來,一般及格沒粗悄有問題。
2、根據大綱復習,要求識記和掌握的重點背下來,就可以有好的成績。
3、考試時,要把名詞解釋當簡答題回答,凡是能記住的內容只要卷面允許,都寫上去。
4、自考的題目范圍廣,但難度不大,所以要記住的內容比較多。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經濟法基礎教材和注會經濟法教材區別大嗎?初級的經濟法內容比注會教材里的少好多,也簡單不少。初級的叫經濟法基礎,就是注會經濟法其中比較重要幾章的泛泛之談,像公司法證券法這樣的,比如外商投資企業法票據法初級就沒有的
經濟法哪本教材好?根據我的學習經驗和學習習慣,推薦楊紫烜、史際春、潘靜成、張守文,這四位老師分別編著的教材均可以作為學習經濟法的參考教材。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E. 關於山西財經考研
山西財經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目
整理日期:2008-09-15
考試科目
參考書名
出版社
作者
199MBA聯考綜合
《2009年MBA聯考考前指導(綜合能力)》
機械工業出版社
全國工商管理碩士入學考試研究中心編
299MBA聯考英語
《2009年MBA聯考考前指導(英語)》
機械工業出版社
全國工商管理碩士入學考試研究中心編
211日語
《新編日語》(1—3冊) 1999年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陳小芬
212法語
《簡明法語教程》(上下冊)1991年版
商務印書館
孫輝
213俄語
《大學俄語》1995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任力、蔣宗燁等
601法律綜合
《法理學》2004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孫國華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04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正釗
《刑法》2004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作富
《國際經濟法》2006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郭壽康
《民法》2006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利明
60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2004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先達
603情報學理論
《信息管理學基礎》2005
武漢大學出版社
馬費成
604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2004
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保忠、張正河
605英語綜合水平測試
現代大學英語(1-6冊)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楊立民
801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2004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維達
《西方經濟學》2004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鴻業
802管理學
《管理學》2005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三多
803經濟法分論
《經濟法》2005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潘靜成、劉文華
804環境法學
《環境法》2005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周柯
805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2004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徐志宏
806管理經濟學
《管理經濟學》2007
中國金融出版社
楊俊青、梅莉
807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2001
經濟科學出版社
黃梯雲
808社會保障理論
《社會保障理論》2007(第二版)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李珍
809翻譯寫作
《實用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2006
機械工業出版社
郭麗萍
《英語寫作手冊》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
850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2004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維達
851中國經濟思想史
《中國經濟思想史簡編》1997
立信會計出版社
胡寄窗
852經濟史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2003
河南人民出版社
趙德馨
《主要工業國家近現代經濟史》2005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穆良平
853西方經濟學說史
《西方經濟學說史》2005
復旦大學出版社
尹伯成
854世界經濟概論
《世界經濟概論》2004
機械工業出版社
杭言勇
855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概論》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馬中
856宏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2004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鴻業
857區域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2003
科學出版社
吳殿廷
858財政學
《財政學》2005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譚建立
859金融學
《金融學》2004精編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黃達
860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2005
復旦大學出版社
楊公僕
861國際貿易原理和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貿易原理》2002
《國際貿易實務》2006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中國商業出版社
呂春成
張雲
862勞動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2002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馬培生
863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2002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趙曼
864國民經濟統計學
《國民經濟統計學》2001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邱東
《國民經濟統計學》2000
中國統計出版社
錢伯海
865經濟計量學
《經濟計量學教程》2000
中國統計出版社
賀鏗
《計量經濟學》2000
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子奈
866經濟法總論
《經濟法總論》及教學參考書2001
法律出版社
史際春
867毛澤東思想概論
《毛澤東思想概論》2004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庄福齡
868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道德修養》2003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夏偉東
869語言學、文學
《語言學教程》英文修訂版2001
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
《英國文學選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守仁
《美國文學選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陶潔
870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2001
科學出版社
白中英
871資料庫系統概論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四版)20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珊、薩師煊
872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亞鈞
873會計綜合
《財務管理學》2004
中國物價出版社
郭澤光
《財務會計學》
中國物價出版社
李玉敏
《會計理論研究》2007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李端生
《審計學》2003
中國物價出版社
吳秋生
874管理實務
《市場營銷學》2006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邰薴等編著
《戰略管理》2007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陳忠衛
《人力資源管理》20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廖泉文
875旅遊經濟學
《旅遊經濟學原理》2004
旅遊教育出版社
張輝等
876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修訂版)2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梯雲
877農業經濟學
《農業經濟學》2005
山西經濟出版社
譚向勇
878 教育管理學與教育經濟學
《教育經濟學》2001第三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靳希斌
《教育管理學》2005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陳孝彬
879房地產經濟學
《房地產經濟學》2002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王全民
880信息檢索、程序設計與資料庫系統
《信息檢索》2003
科學出版社
盧小賓、李景峰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四版)20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珊、薩師煊
《C語言程序設計》1998
清華大學出版社
譚浩強
F. 復旦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目
這個也是要分專業的,不同的專業,考的科目不同,書目也不一樣
一般是法學概論和所考的專業
2008年法學院法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027法學院(55664978)
專業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30101法學理論
01法哲學
02法律社會學
03法律方法論
04 比較法
5
① 101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326法學概論
④ 434法理學
本院僅提供參考書目,不負責購書及相關咨詢。
030102法律史
01中國法制史
02外國法律制度
03特別行政區法律制度
7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435中外法制史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01憲法學
02行政法學
6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436憲法與行政法學
030104刑法學
01刑法學
02犯罪學
4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437刑法學
030105民商法學
01民法學
02商法學
03 金融法學
04知識產權法學
13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3日語或214德語或215法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438民商法學
030106訴訟法學
01刑事訴訟法
02民事訴訟法
03證據法與司法鑒定
7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439訴訟法學
030107經濟法學
01經濟法學總論
02金融法
03競爭法
3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2法語或203日語或214德語或215法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 經濟法學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1國際環境法學
02中國環境法學
2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806環境法
030109國際法學
01國際公法
02國際貿易法與知識產權法
03 國際經濟法
04國際金融法
05國際私法
06海商法
16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2法語或203日語
③326法學概論
④440國際法及沖突法
參考書目:(以下書目僅供參考,不負責購書及相關咨詢)
030101法學理論:
①《中國法律概論》張光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②《民法總論》(修訂本)王全弟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③《法理學導論》張光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④《法理學導論》楊心宇主編上海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⑤《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030102法律史: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中國法制史》葉孝信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⑤《中國法律思想史》張國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⑥《中國法制史》郭建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⑦《外國法律制度導論》李昌道等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⑧《憲法學(外國部分)》許崇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行政法學》董茂雲等人民出版社2005⑤《憲法》周葉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⑥《外國憲法》韓大元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030104刑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理論刑法學》陳浩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⑤《應用刑法學》總論陳浩然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⑥《應用刑法學》分論陳浩然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030105民商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債法概論》王全弟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⑤《物權法》梁慧星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⑥《中國商事法》王保樹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⑦《知識產權法》劉春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等2003⑧《現代侵權損害賠償研究》劉士國法律出版社1998⑨《民國商事立法研究》季立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030106訴訟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民事訴訟法新論》(修訂本)章武生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⑤《民事訴訟法教程》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⑥《刑事訴訟法學》謝佑平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⑦《刑事訴訟法學》陳光中等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030107經濟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經濟法》史際春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⑤《經濟法理論的重構》張守文著人民出版社2004《需要國家干預;經濟法視域的解讀》單飛躍等著法律出版社2005《經濟法學》李昌麟等著法律出版社2007《經濟法原論》呂忠梅等著法律出版社2007《比較視野中的銀行破產法律制度》艾娃·胡普凱斯著季立剛譯法律出版社2006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環境法學》金瑞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⑤《生態環境法論》周珂法律出版社2001
030109國際法學:
①②③同030101①②③④《國際法》王鐵崖主編法律出版社1995⑤《國際私法新論》韓德培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⑥《國際經濟法》董世忠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⑦《新編國際經濟法導論》(第二版)張乃根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⑧《國際法原理》張乃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G. 大學里學法律專業都有哪些課程一般上幾年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331101 課程名稱:中國法制史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自夏、商、西周至建國前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立法狀況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內容,旨在使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有個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歷代法制中有益的東西,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並打好法學歷史知識的基礎。教材: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鄭定,《中國法制史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 課程名稱:國際公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公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國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常識。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總論部分闡述國際法基本的理論問題,包括國際法的性質與基礎、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等。分論部分闡述國際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國際法原則、規則的規章制度,包括領土法、海洋法、空間法、國際法上的個人、國際組織法、外交和領事關系、條約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爭端法和戰爭法等。國際法的定義及淵源,國際法主體,國家領土,海洋法,空間法,外交及領事法,戰爭法等。教材: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周鯁生,《國際法》上下冊,商務印書館,1981 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 課程編號:0331103 課程名稱:國際私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並能據此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有關涉外民事法律問題。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國際私法的基本原理,講授國際私法的對象、范圍、性質、定義、原理及其發展,國際私法的基本規范——沖突規范,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講授涉外法律關系主題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法律,適用於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合同性債務的法律適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法律,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涉外繼承;涉外民事訴訟與商事仲裁,講授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管轄,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與國際司法協助,區際私法等。教材: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張仲伯主編,《國際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杜新麗主編,《國際私法教學案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4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和基本概念,並結合我國有關立法、司法實踐活動,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國際結算與支付法律制度、調整和管制國際貿易的法律制度、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保護、國際稅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姚梅鎮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趙秀文選譯,《國際貿易法文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5 課程名稱:知識產權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原則,系統論述了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操作的基本技能,並結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介紹了國際知識產權有關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趨勢,旨在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及其規定,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規定及發展。 教材: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鄭成思,《知識產權保護實務全書》,中國言實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6 課程名稱:合同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系統闡述了我國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民事、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同規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有關問題進行系統的討論。並具體介紹了有關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贈與、借款、融資、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行紀、居間等合同。 教材:陳小君主編,《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參考書目:崔建遠主編,《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阿蒂亞,趙旭東譯,《合同法導論》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新論總則》,2003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7 課程名稱:商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概括闡述了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和破產法等方面的概念、特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介紹我國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商法可以使學生對公司、票據、保險、證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教材:范健主編,《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董安生等著,《中國商法總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趙中孚主編,《商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史際春等著,《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論》(上卷),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8 課程名稱:勞動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勞動法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本課程,理解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勞動法的內容,並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解決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本課基礎上,可對國外勞動法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興,《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參材書目:關懷,《勞動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 課程編號:0331109 課程名稱:法律文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法律文書包括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和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本課程主要講授司法文書與民用訴訟文書,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基本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能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司法文書的作用、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機關的司法文書;檢察機關的司法文書;人民法院的司法文書;律師事物所常用的文書;司法機關的筆錄類文書等。教材:卓朝君 鄧曉靜,《法律文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材書目:寧致遠,《法律文書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10 課程名稱:公司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類企業,特別是公司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在各類企業(公司)管理中的應用;指導學生逐步學會利用法律知識來解決企業(公司)管理中的問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歷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問題、關聯公司、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法律責任、世界各國的公司法立法等。教材:馮果,《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參材書目:雷興虎,《公司法新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1 課程名稱:婚姻家庭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依據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規定,主要講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婚姻的成立――結婚、家庭關系、婚姻的中止――離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通過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對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認知和分析運用的實際能力。教材:馬憶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銀河、馬憶南主編,《婚姻家庭法修改論爭》,光明日報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2 課程名稱:法理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簡述法的本質特徵,法的價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別是關於法律的創制、法律的運行以及法律監督的一般原理;關於法制和法治,法制現代化等問題。通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觀念,並為學習部門法打好基礎。教材:張文顯主編,《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參考書目:葛洪義,《法理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現代西方法理學》;《西方政治法律學說史》 課程編號:03311013 課程名稱:憲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憲法學是以憲法現象為研究對象,研究憲法產生、發展、演變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具體而言,憲法學以國家與公民這一憲法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憲法關系的特點及與普通法律關系的區別。憲法學的內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憲法制度。本課程將在原理講授的基礎上,結合憲法判例、事例或者實例,增強學生對憲法學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並學會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憲法學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憲法學的基本知識,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提高以憲法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教材:鄭賢君,《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許崇德、胡錦光主編,《憲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周葉中,《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韓大元主編,《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編號:03311014 課程名稱:民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法學是以研究民法及其發展規律為主要對象的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由於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學分為民法Ⅰ和民法Ⅱ兩部分。民法Ⅰ是民法總論的內容,主要介紹民法學中的一些基礎理論與制度,是對民法Ⅱ各編均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歷史發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制度和訴訟時效制度等內容。民法Ⅱ主要是關於各項具體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權制度、債權制度、人身權制度、繼承權制度、民事責任等內容。教材:王利明主編,《民法》,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版 張俊浩主編,《民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修訂版 課程編號:03311015 課程名稱:民事訴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事訴訟法學是以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民事訴訟的具體實踐及民事訴訟的運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的教學內容與體系安排:參照我國民事訴訟的立法體系結構,由導論(概括介紹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與訴權和民事訴訟模式和價值研究)、總論(重點講述我國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基本制度、訴訟主體和程序保障)、程序論(包括通常審製程序、特殊程序、執行程序、證據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概念、性質、任務、內容、特點、作用、意義及相互關系等)三部分組成。教學採用理論闡述、法條解釋、分析比較、法案結合、課堂討論等形式、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教材: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陳桂明,《訴訟公正與程序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畢玉謙,《民事證據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16 課程名稱:刑法學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刑法學分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內容。刑法總論研究刑法總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基本原理、原則。刑法總論系統而深入地論述犯罪總論、刑罰總論的刑法基本原理與刑法總則規范,並結合司法實踐闡述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原理、原則,刑法總論是學習和研究刑法分論的基礎。刑法分論則研究刑法分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各種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及其處罰。刑法分論是在刑法總論的基礎上,逐章論述了我國現行刑法分則規定的十類犯罪的共性問題和每種犯罪的罪刑規范及理論問題。教材: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張明楷,《刑法學(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下),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17 課程名稱:刑事訴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作為全國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刑事程序的規定,研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師等進行刑事訴訟的實踐經驗,研究有關刑事訴訟的一些基本理論。該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總論、證據論、程序論,主要介紹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刑事證據理論、管轄制度、迴避制度、辯護與代理制度、強制措施等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項刑事訴訟程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使學生熟悉刑事訴訟法律條文,培養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刑事訴訟問題的能力。教材: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學》(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樊崇義,《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九版 課程編號:03311018 課程名稱:行政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以及有關該學科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行政主體的發展、演變,以及行政相對人的范圍、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體體現,以及各種類別的行政行為運作的相關理論與制度(具體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強制、行政合同、行政復議)。教材:羅豪才,《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參考書目:王連昌,《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王名揚,《美國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 課程編號:03311019 課程名稱:經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經濟法通常被認為是調整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在當代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中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市場經濟和法律制度較為完善的國家中,經濟法與民法、商法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共同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成為現代國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經濟法主要研究和討論各類市場主體的組織機構、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產品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家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財政與稅收、對外貿易秩序等相關內容。經濟法課程是我國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在市場經濟完善的過程中對該課程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材:李昌麒,《經濟法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陳婉玲,《經濟法概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0 課程名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內容包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概述、發展、體系、其法學基礎理論以及其基本原則,環境權與資源權,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污染防治法,環境管理體制和監督管理制度,環境法律責任和國際環境法。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內容。 教材:金瑞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呂忠梅,《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