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合同變更
Ⅰ 勞動合同變更要注意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變更勞動合同必須在勞動合同有效期內進行。
二、必須遵循相關法律規定的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變更原則。
三、必須遵循法定程序,首先由一方當事人依法向對方當事人提出變更勞動合同的建議,並說明變更的理由和修改的條款,請求對方限期答復;然後由對方當事人在限期內給予答復,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變更,或者建議再協商解決;最後經雙方當事人充分協商達成一致協議後,簽訂書面協議,雙方簽字蓋章,變更協議即行生效。
四、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時,須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
五、變更勞動合同後,原條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仍然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Ⅱ 勞動合同怎麼變更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協商一致變更。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Ⅲ 簡述民事合同變更和勞動合同變更的異同點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屬於民事合同的一種, 那麼,勞動合同無疑具有民事合同的一般特徵。但是,勞動合同作為民事合同的特殊形式,必然具有自身的特點。總的來說,二者還是具有十 分明顯的區別:(1) 兩者存在的社會領域不同:勞動合同存在於勞動力使用權的轉 讓領域,涉及勞動過程的發生與實現。民事合同調整的則是平等主體之 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民事合同注重的是商品流通過程,相對而言,很少關注商品生產過程。(2) 合同雙方當事人不同:勞動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必須是用人單 位,另一方必須是勞動者;而民事合同則沒有這樣嚴格的要求,雙方當 事人沒有限制,可以同時或者分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團體等。(3) 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同:勞動合同是關於勞動者和用 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該關系經過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而成為勞動合同 法律關系;而民事合同一般不存在勞動關系,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所具有的管理上的從屬關系。 (4) 合同的內容不同:勞動合同中有關勞動和勞動條件、工作環境等的條款,在一般的民事合同中不會出現。(5) 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動合同是由《勞動合同法》來加以調整 的。作為具有社會性的勞動合同,其合同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由法律進 行了預先的規定,雖然也主張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對於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協商性條款,法律規定了較多的強行性限制,所以在 意思自治方面不像一般民事合同體現得那麼明顯。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條 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Ⅳ 勞動合同可以更改內容嗎
法律分析: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更改。勞動合同更改,即勞動合同變更,是指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後,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畢之前,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對勞動合同內容作部分修改、補充或者刪減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的變更是原勞動合同的派生,是雙方已存在的勞動權利義務關系的發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Ⅳ 勞動合同法變更與續簽的區別是什麼
勞動合同到期前延長合同期限不屬於續訂,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如果未履行完畢仍然有效。但是履行完畢的就需要按照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在必備條款上做了很多新的要求,所以舊的勞動合同在內容上是不完善的。如果內容每按照法定得來,等同於無。勞動合同書上是有關與勞動合同續簽的欄次,通過對勞動合同法的解釋,如果簽訂了兩次,同樣可以適用勞動合同法關於簽訂兩次就與企業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這種情況一般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而不屬於續簽.因為勞動合同期限屬於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當然也要看補充協議的具體內容的,如果協議內容的意思是提前續簽勞動合同,那就屬於續簽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Ⅵ 勞動合同法中重大事項變更內容
勞動合同中的任何事項變更都必須雙方協商一致,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變更書。
勞動合同法的變更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
Ⅶ 勞動合同變更的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1)在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情況下,雙方協商一致的;(2)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經合同雙方協商一致的;(3)由於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完全履行的。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所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戰爭等。;(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已修改的;(5)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勞動能力喪失或部分喪失、所在崗位與其職業技能不相適應、職業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級等,造成原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繼續履行原合同規定的義務對勞動者明顯不公平;(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由於勞動法未明確規定勞動合同變更需採用書面形式,實踐中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的現象比較嚴重,如隨意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隨意降低勞動者工資標准,嚴重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了規范勞動合同變更行為,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Ⅷ 勞動合同法人變了需要重簽嗎
法律分析:不一定需要重簽。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