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之贈予
① 贈與合同是不歸合同法之內嗎
贈與合同由合同法第十一章進行詳細規定,所以贈與合同可以適用合同法相關規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一章贈與合同
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一百八十八條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條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條贈與可以附義務。
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第一百九十一條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三條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四條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第一百九十五條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② 贈與合同贈與人的撤銷權如何行使
贈與合同中的撤銷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實,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正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華律網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這二條規定,是對贈與合同中的撤銷權的規定,如何理解贈與合同中的撤銷權,對於正確處理贈與合同糾紛案件,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此條規定的是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是指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後贈與人基於自己的意思表示而撤銷贈與。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的行使實現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1、贈與物權利未轉移交付。
2、贈與人有撤銷與的意思表示。
同時,對當事人的任意撤銷權也附加了限制,有二種贈與合同,即使贈與物的權利未轉移,亦不能撤銷,這二種贈與合同為:
1、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
2、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在行使任意撤銷權時,應注意如何確認財產權利轉移的標准。對於贈與財產權利的轉移,一般以存的物的交付為准。對於須依法登記方能轉移所有權的標的物,必須在辦理完登記後方能視為權利轉移。
《合同法》第192條規定了贈與人撤銷贈與的法定條件,期限。即贈與在以下三種情史下確有以撤銷:
1、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3、不履行贈與合同的約定義務的。
③ 合同法 贈與
贈與合同是諾誠合同,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贈與方有贈與義務,受贈方有接受義務,但是在動產轉移之前、不動產登記之前,贈與方有任意撤銷權。但是經過公證的、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可撤銷。另外即使已經轉移和登記,贈與人也有法定撤銷權。因此,
1、贈與甲的電腦可以撤回,因為動產未交付;
2、贈與乙的電腦已經公證不可撤銷;
3、贈與丙的電視機因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的近親屬,可撤銷,行使的是法定撤銷權,權利的行使期限由規定,須在知或應知之日起1年內行使;
4、可以不再履行。雖然按照法律規定,教育屬於社會社會公益的內容,對教育的贈與屬於不可撤銷的贈與,但是法律也規定了贈與人的贈與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即當發生贈與人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的,可以就沒有履行的贈與部分不再履行贈與義務,已經履行的無權要求返還。老王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嚴重影響家庭生活,5萬元尚未轉移,因此可以解除贈與合同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④ 合同法贈予如何撤
贈與分為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
任意撤銷是指在合同成立後,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依據自己的意思撤銷贈與。但是經過公證的贈與或者出於道德上的贈與則不能適用。如果你還沒用把東西給對方的話還可以撤銷,不需去法院。
另外,法定撤銷的條件可參考民法通則的190-193條,我用手機不方便一一打出來。
贈與的撤銷應向受贈人做出意思表示就可以生效,不必要以訴訟方式。
⑤ 贈與合同需要受贈與人表示接受嗎
贈與合同需復要受贈與人表制示接受才可以完成贈予,且具有法律效力。贈予合同是需要受贈人的簽字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5)合同法之贈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⑥ 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情形包括____
我國《合同法》規定,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情形包括:(一)受贈人嚴重侵回害贈與答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的規定,如果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五條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⑦ 在合同法的贈與合同中,什麼是混合贈與請舉例
你好,解答如下:
混合贈與合同是指含有有償行為贈與,即受贈人負有一定對價給付義務回的贈答與合同。這里的對價給付,可以是金錢的支付,也可以是其他物的交付,還可以是勞務的提供。即
一部分贈與,一部分互易;一部分贈與,一部分給付勞務報酬;一部分贈與,一部分出賣等。比如,甲以半賣半送的意思,將價值2萬元的畫以1萬元出售於乙。甲的給付既屬於買賣合同,又屬於贈與合同。這種類型融合的合同,其構成部分之所以同時屬於不同的合同類型,是因為當事人雖然僅僅只作出了一個意思表示,但是這個意思表示卻包含了出賣和贈與的兩部分內容。
⑧ 關於合同法贈與的法定撤銷
問題一、侵害贈與人或近親屬的人身權;問題二:除斥期間指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無中斷、中止、延長等情形)因不行適而消滅;問題三、財產滅失的,折價賠償。 記得採納喲
⑨ 《合同法》對贈與的任意撤銷有何限制
對贈與的任意撤銷,《合同法》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撤銷贈與。」根據該規定,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1)贈與的財產已轉移其權利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根據《合同法》規定,任意撤銷,是指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如果贈與的財產一部分已交付並已轉移其權利,任意撤銷贈與僅限於未交付並且未轉移其權利的部分,以維護贈與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
(2)贈與合同訂立後經公證證明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也就是說,可以任意撤銷的贈與合同限於未經公證的贈與合同。而贈與合同訂立後,當事人交由公證部門公證,表明其贈與意願的表達已十分慎重,因此經過公證證明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
(3)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不論是否經過公證,也不論贈與的財產是否已轉移其權利,贈與人均不得任意撤銷。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主要是指為了救災、扶貧、助學等目的或為了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所為的贈與。此類贈與的公益性質,決定了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履行道德義務的贈與,由於當事人之間有著道義上的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則與道義不符。因此,此類的贈與也不得由贈與人任意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