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事法里的社會團體
Ⅰ 社會團體法人所承擔的具體法律責任是什麼
法人(社團)也是民事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和自然人一樣,負有經濟責任。
單位犯罪,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在追究刑事責任過程中,一般追究法人單位經濟責任,法人負責人自由刑或經濟刑。
Ⅱ 物權法68條里,「企業法人以外的法人」,指的是什麼
我國法人的分類,除了企業法人外還有:
1、機關法人
機關法人是指依法行使職權,從事國家管理活動的各種國家機關。包括國家各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事機關等。
國家機關只在進行民事活動時才成為法人,才是民事的主體。只能以自己的名義,而不能以國家的名義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只能以平等民事主體,而不能以法定管理職能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只能以本機關所必需的後勤服務保障為限,而不能從事商品生產經營等營利性活動。
機關法人不以登記方式成立,而依法以決議、命令、決定等方式成立。
2、社會團體法人
社會團體法人又稱社會團體。我國的社會團體是由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具備法人條件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以外的組織可以作為單位會員加入社會團體。
社會團體包括:人民群眾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如基金會),行業協會(如科協、商會、書畫社等),學術研究團體(如各種學會),宗教團體,各種俱樂部等。
3、事業單位法人
事業單位法人又稱事業單位法人、事業單位,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具備法人條件的社會服務組織。
Ⅲ 民法通則中的「社會團體法人」與法人分類中的「社團法人」是兩個不同概念
大陸法系把法人分為公法人和私法人,國家管理機關等依照公法設立的法人屬於公法人,依照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私法人又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所謂社團法人是指以人的集合為基礎的有民事權利能力並以章程作為活動依據的社會組織,社團法人以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社員)為要素;財團法人指法律上對於為特定財產集合賦予民事權利能力而形成,並以捐助目的和設立章程為活動依據的法人。
大陸法系的社團法人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營利性社團法人,主要指企業和公司,等同於我國的企業法人;二是指公益性社團法人,主要指以公益為目的的法人,如政治、宗教、學術、技藝、社交等非經濟目的的法人,與我國現有的大多數社會團體法人性質類似;三是指非營利性也非公益性的法人,也叫中間法人,如合作社法人及其它既非營利也非公益性的法人等。
社會團體法人是我國民法通則的分類,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願組成,從事社會公益、文學藝術、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各類法人。我國的社會團體法人包括基金會等財團法人。
Ⅳ 民法通則中的「社會團體法人」與法人分類中的「社團法人」是兩個不同概念
大陸法系把法人分為公法人和私法人,國家管理機關等依照公法設立的法人屬於公法人,依照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私法人又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所謂社團法人是指以人的集合為基礎的有民事權利能力並以章程作為活動依據的社會組織,社團法人以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社員)為要素;財團法人指法律上對於為特定財產集合賦予民事權利能力而形成,並以捐助目的和設立章程為活動依據的法人。大陸法系的社團法人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營利性社團法人,主要指企業和公司,等同於我國的企業法人;二是指公益性社團法人,主要指以公益為目的的法人,如政治、宗教、學術、技藝、社交等非經濟目的的法人,與我國現有的大多數社會團體法人性質類似;三是指非營利性也非公益性的法人,也叫中間法人,如合作社法人及其它既非營利也非公益性的法人等。社會團體法人是我國民法通則的分類,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願組成,從事社會公益、文學藝術、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各類法人。我國的社會團體法人包括基金會等財團法人。
Ⅳ 中國共產黨及各級黨委組織是屬於什麼樣的民事主體是社團法人嗎是否可以作為獨立的訴訟主體
屬於社會組織。從法理上講,可以作為訴訟主體。
Ⅵ 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是什麼意思
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指的具備法人資格的是社會團體在設立時無需登記。
譬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工會法)的規定,產業工會社團法人資格的取得是由工會法直接規定的,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基層工會只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規定的條件,報上一級工會批准成立,即具有社團法人資格。
(6)什麼是民事法里的社會團體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十四條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是由於它們具備了社會團體法人的條件。這里稱的產業工會,是指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根據需要建立的全國的或者地方的產業工會。
我國現有的產業工會包括:教育、農林、水電、機械冶金、煤礦地質、石油化學、海員、國防、財貿、建設建材、紡織、輕工業、郵電、民航、金融工會、鐵路總工會等和中直機關、國家機關兩個工會聯合會。
《民法通則》:
第五十條 有獨立經費的機關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
具備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目前,我國基層工會共有九十多萬個,包括國有企業工會,集體企業工會,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資企業工會,機關工會等,這些基層工會情況千差萬別,並不是全部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
以企業來說,大中型國有企業和小型企業就有很大差別,故規定基層工會組織要依法取得法人資格。這就是說,一個基層工會組織是否能夠取得法人資格,要依據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予以確定。
Ⅶ 公司法人是什麼意思
公司法人是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在資本主義國家中也稱為商事公司,是依照商法或有關法律成立的營利為目的的企業組織,包括無限公司、有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公司以及股份兩合公司等。
英美法中的公司法人與大陸法有所不同,既包括營利性的也包括非營利性的,且僅指有限責任公司。我國目前的公司形式多樣,大體上分為集資型和非集資型兩種。
集資型公司類似西方國家的公司,是由股東投資而成立,為企業聯營的一種重要形式,非集資型公司屬單一企業性質,如鞍山鋼鐵公司等。
公司法人的特點
我國公司法人的特點在於:
由出資人或股東以法律行為設立;
以營利為目的;
設立人不限,可以是國有財產授權投資或經營單位、其他類型法人及個人;
其規范依據,特殊的主要為《公司法》等。
(7)什麼是民事法里的社會團體擴展閱讀: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徵: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
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Ⅷ 民事訴訟法58條「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問題
民事訴訟法新修訂的第58條只是說三類可以作為代理人的群體,沒有任何文字禁止其他公民版作為民事權案件的代理人。
第58條僅稱三類人可以作為代理人,並非強制規定必須僱傭此三類人作為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68條明確規定,除此三類人外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代理。因為公民有委託自由。民法通則規定的委託權依然存在,沒有被廢止,法院也無權廢止。
另,(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離婚是普通的民事案件,你朋友出具正式的委託書委託你為代理人,並向法院提交委託書復印件、你的身份證件,你就可以出庭啊,用得著那麼復雜研究什麼「有關社會團體」嗎?
你是法律工作者,這個基本的法律條文也糾結?如果法院不允許就涉嫌濫用職權,你朋友可以向法院或者其上級法院提出復議。
Ⅸ 什麼是社會團體法人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社會團體可以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以非營利為目的這兩類。社會團體法人是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社會組織。它的宗旨是謀求社團成員的共同利益,主要包括:各種政治團體、人民群眾團體、社會公益團體、文學藝術團體和學術研究團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十四條 第二款規定,基層工會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Ⅹ 民法中有對於社會團體的法律性質做出規定嗎
有規定。社會團體既有法人性質的,也有非法人性質的。
社會團體是指我國公民行使結社權利自願組成的,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會團體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但必須都是依法成立的。
根據《民法通則》第50條的規定,具備法人條件的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