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工資中含社會保險
Ⅰ 合同里規定工資里包含五險一金合理嗎
1.當然合理,工資收入本來就包括個人應繳的社保費用和公積金的,公司只是代扣代繳
2.你的合同完全合理合法,完全具有法律效應,不信你去當地勞動部門問問,看看公司是否違法了,只有不交社保才違法的
3.檔案也是合理的,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有人事管理權,沒有人事管理權的公司只能委託當地人才託管員工的檔案,費用由單位出比較合理
4.如果公司不負責託管檔案,公司沒有義務給你出證明的,只能你自己去人才存檔,費用自己負擔
補充:
如果是事業單位的話,那麼就需要看是否屬於在編人員和非在編人員了,非在編人員的話,工資包含個人交費部分那麼是合法的,但如果連單位部分也包含了,那麼就是違法的了,因為單位部分是單位應繳的,不能從個人工資中扣除的,你可以去當地勞動部門投訴
Ⅱ 公司現要求補簽勞動合同,但在合同里註明工資包含公司應繳納的五險部分是否合法
你提問的問題涉及勞動糾紛方面諸多問題,為你解答如下:
工資,是指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和加班等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因此,法定的工資中不應當包含「用人單位應當負擔的社會保險費「。該部分費用應當由企業從其管理費用中列支,屬於用人單位的應當支出的費用,不屬於「工資」的范疇。因此,法定的工資中不包括「用人單位應當負擔的社會保險費」。但生活中,類似的約定很多,當職工在合同上簽字確認後,在確定實際工資時,往往需要把約定的企業應負擔的社保費用從工資總額中扣除,扣除後的金額作為勞動者的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用人單位應當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是法定義務。如果按照你所說的在合同中約定工資包括單位應負擔的社會保險費,那麼也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你方仍可向單位主張。在補繳時,因單位應負擔的部分已經交付給你,所以實際費用應由你承擔。
如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應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有時效限制。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如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建議及時投訴,不要拖延時間。
勞動者在工作滿一年後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如未享受帶薪年休假,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受一年時效限制)。
根本違法的合同不會因為雙方簽字確認而被認定為合法。
綜上,個人建議暫拒絕簽訂該勞動合同,因此此時法律已經視為你們已經形成了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如用人單位無故扣發你工資,可投訴可申請仲裁。如果因拒不簽訂勞動合同,導致用人單位對你採取不利的措施,你方可向勞動監察投訴或者向勞動仲裁機關申請勞動仲裁。據你此前陳述,個人認為用人單位本身可能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一旦訴諸法律,其很可能會承擔不利後果(屆時,可帶齊資料,找律師當面咨詢)。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社會保險費能在勞動合同書工資條款里約定嗎
爭議焦點:1.勞資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工資條款是否合法。2.公司是否應該給張某繳納養老保險。評析:1.根據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和《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一九八九年九月三十日國務院批准,一九九○年一月一日國家統計局令第一號發布)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因此公司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包含單位養老保險,勞資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工資條款不合法。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和第二款規定: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應按各自義務繳納社會保險費。3.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所以,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從張某工資中代扣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加上單位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為其辦理繳納養老保險。啟示:1.用人單位不能將單位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列入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2.用人單位不能將單位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以貨幣形式發放給職工。3.用人單位應當從職工工資里代扣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加上單位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為職工辦理繳納社會保險。
Ⅳ 勞動合同法中:單位可不與非全日制用工簽勞動合同,但工資要含社保、醫保、失業保險。
這個是因視所在公司規定而異,應該不屬於勞動合同法規定范疇。勞動合同法只是規定啦必須有這些保障,但是形式上並沒有作出規定。
Ⅳ 最新勞動合同法 關於工資發放及社保的規定
嚴重違法
你可以去當地勞動部門舉報,必須交社保並且必須足額發工資
Ⅵ 勞動合同法中 社會保險金的繳納
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內月不滿一年未容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又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四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綜上所述:根據你的情況你應該從你用工之日起算起。並且你還可以使用法律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Ⅶ 新勞動法保險是否含在工資內
真正意義上的員工工資應為「應發工資」的概念,其中含保險、個人所得稅等;日常眾人常說的工資多指「實得工資」,即拿到手的工資,為應發工資扣除保險、個人所得稅等。因此,法律法規所指工資為應發工資
Ⅷ 勞動合同約定工資薪酬中包括單位應繳納的社會保險
這個約定違法。單位應當繳納的社保應由單位自己繳納,不得轉嫁到勞動者身上。工資薪酬中包括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社保這是正常和允許的。
Ⅸ 新勞動合同法後工資與保險問題
國家勞動部《最低工資規定》規定最低工資不包括:
1.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2.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3.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含社會保險費)等。
由此可知,你們同事的月工資應該不低於830-180=650元。
Ⅹ 勞動合同法中關於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
1、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回,繳納社答會保險費。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產生勞動爭議,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