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經濟法基礎
Ⅰ 經濟法基礎重點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版2)經濟糾紛的解權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Ⅱ 關於房產稅和印花稅的問題
有關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據(合同)是否需要貼(繳納)印花稅的問題,在兩個時間段有不同的規定。
1、國稅發[1991]155號文規定(1991年10月9日發布),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據(合同),不屬於印花稅列舉征稅的憑證,不貼印花。
2、 財稅[2006]162號文規定(2006年11月27日發布),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3、根據以上兩項規定,納稅人應區分不同的時間段,分別適用印花稅的徵收規定。
Ⅲ 關於印花稅如何做會計分錄
1、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企業交納的印花稅如果金額比較小,如果金額小購買時直接減少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即可。會計分錄:實際繳納的印花稅:借:管理費用(印花稅)。
比如定額貼花的營業賬簿和產權許可證照等,不需要預計應交數的稅金,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關鍵點)。會計分錄: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2、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實際工作中,這時很多企業就會先通過「應交稅費」計提本月的印花稅,很多地方采購合同和銷售合同印花稅是根據實際采購、銷售或購銷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乘以稅率直接計算繳納的,次月實際繳納時再沖減應交稅費科目。
比如,依照「購銷合同」稅目徵收印花稅。當然,不同的省份規定是不一樣,根據豫地稅發〔2005〕第43號文件《河南省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購銷業務,分別按實際采購、銷售或購銷總額70%的比例核定計稅依據,所以企業在實際計算繳納印花稅的時候一定要先查詢當地的相關規定。
計提本月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
借:管理費用——印花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實際交納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3、繳納以前年度印花稅的處理。按照《小企業會計准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應做如下分錄:
借: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注釋:按照《小企業會計准則》,印花稅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而《企業會計准則》是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3)印花稅經濟法基礎擴展閱讀
1、印花稅納稅單位的各項應稅憑證在書立、領受時貼花完稅。同時須自行設立印花稅專用登記簿,將合同名稱、簽訂日期、稅率、對方單位名稱、應稅憑證所載計稅金額、按日、序時逐筆記載,以便於匯總申報及稅務部門監督檢查。
2、印花稅納稅單位應認真填寫印花稅納稅申報表,在規定期限內報當地主管稅務機關。
3、對實行印花稅匯總繳納的單位、按規定報送印花稅納稅申報表,對應稅憑證的管理仍執行原辦法,可不按日序時逐筆登記。
4、印花稅納稅申報工作均由納稅單位的財務部門負責,並指定專人負責各項應稅憑證的管理、印花稅的貼花完稅工作、按規定填報印花稅納稅申報表。
5、印花稅納稅單位使用印花稅票貼花完稅的,使用繳款書繳納稅款完稅的,以及在書立應稅憑證時由監督代售單位監督貼花完稅的,其憑證完稅情況均應進行申報。
Ⅳ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備考重點
1.學習思路要轉變。
1月份初級會計考試經濟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學習內容全部都是大稅種的內容。在每年的考試中,大稅種考查往往側重於整體框架性的計算,稅收優惠很少結合計算題考查,大多單獨設置記憶性試題考查。不過,2月份開始,除了個人所得稅外,其他稅種全部都是小稅種的內容。在以往年度的考試中,小稅種由於本身內容簡單,往往會雜糅各種優惠政策結合考查小計算,特別是每年的最新政策要高度關注。因此,本月在學習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小稅種時,我們要順勢而為,特別要注意學習各個小稅種的稅收優惠。否則,學錯了方向,就很難達到學習效果。
1. 最新政策要把握。
通過最近幾年初級會計考試的稅收政策變化情況看,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內容變化較大,尤其是個人所得稅法,整個稅法體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先的分類所得稅制轉變為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所得稅制。盡管2019年已經考查過一年新個人所得稅法,但重難點很多,比如:匯算清繳的情形、綜合所得的范圍與計算等等,新的內容仍然有很多尚未進行考查。本月在學習個人所得稅時要高度重視。此外,小稅種最近幾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變化較大,幾乎年年都會有變化,例如:房產稅、印花稅、城建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往年度未通過的考生在學習上述內容時,務必要掌握最新政策。
3. 不可輕視小稅種的學習。
很多初級會計考試考生在學完個人所得稅相關內容後,都會長長舒一口氣。這是因為第6章的內容除了土地增值稅外,其他稅種本身幾乎沒有理解難度,計算相當簡單,步驟簡化很多。這就導致部分考生在學習小稅種時,往往較為輕視,學習速度過快,囫圇吞棗,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在此,特別要提醒各位考生,小稅種雖然內容簡單,易於理解,但真正考試時,往往會結合其他內容提升考題難度,學習時要融會貫通,由點及面的學習,深入理解與把握。別讓小稅種考題成為你通過考試的絆腳石。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的學習之旅沒有回程票,雖然在旅途中困難繁多,但只要我們向前看,拼搏到底,不辜負時光,一定能夠通過考試。祝願大家早日取得證書!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Ⅳ 經濟法基礎中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已經計入管理費用的印花稅不許扣除,那怎麼去辨別題目中的印花稅
土地增值稅稅金扣除項目不允許扣除的印花稅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繳納的印花稅回,因為答房地產開發企業繳納的印花稅已經計入了管理費用,再扣除會形成重復扣除。計算土地增值稅時,題面會告訴你是不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非房地產開發企業繳納的印花稅可以扣除。
Ⅵ 求: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章節的詳細目錄
2011年的:
會計基礎:第一章
資產
第一節
貨幣資金
第二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第三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第四節
存貨
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
第六節
固定資產及投資性房地產
第七節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第二章
負債
第一節
短期借款
第二節
應付及預收款項
第三節
應付職工薪酬
第四節
應交稅費
第五節
應付股利及其他應付款
第六節
長期借款
第七節
應付債券及其他應付款
第三章
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
實收資本
第二節
資本公積
第三節
留存收益
第四章
收入
第一節
銷售商品收入
第二節
提供勞務收入
第三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第四節
政府補助收入
第五章
費用
第一節
營業成本
第二節
營業稅金及附加
第三節
期間費用
第六章
利潤
第一節
營業外收入
第二節
所得稅費用
第三節
本年利潤
第七章
財務報告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六節
附註
第七節
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第八節
綜合舉例
第八章
產品成本核算
第一節
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節
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
第三節
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第四節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
第九章
產品成本計算和分析
第一節
產品成本計算和分析概述
第二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第三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第五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綜合運用
第六節
產品成本分析
第十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第一節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概述
第二節
資產和負債
第三節
凈資產
第四節
收入和支出
第五節
會計報表
第十一章
財務管理基礎
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第二節
資金時間價值
第三節
風險與收益
經濟法基礎: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法律基礎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二章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節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二節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節
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五節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六節
勞動爭議的解決
第七節
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
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營業稅概述
第二節
營業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第三節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
第四節
營業稅稅目和稅率
第五節
營業稅計稅依據
第六節
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
營業稅起征點和稅收減免
第八節
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地點、納稅期限
第九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
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個人所得稅概述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和扣繳義務人
第三節
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和稅目
第四節
個人所得稅稅率
第五節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
第六節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
個人所得稅稅收的減免
第八節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納稅期限與納稅地點
第五章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
契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
車船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
第五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第六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第七節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六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第二節
稅務管理
第三節
稅款徵收
第四節
稅務檢查
第五節
稅務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
第六節
稅收法律責任
第七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第三節
銀行卡
第四節
結算方式
第五節
票據的一般規定
第六節
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第七節
結算紀律和法律責任
Ⅶ 經濟法基礎和中級經濟法中的稅法部分可以代替注冊稅務師稅法一、二中的相關章節嗎
不能替代。
稅復1稅2計算多制一些,掌握知識點比經濟法多,所以書和習題都要看,省不了。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大章節必須花大量時間的學習。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
稅務師考試中稅法的講解要更為細致一些。如果學習了注會的稅法然後再考稅務師的稅一、稅二,還是要多下功夫看稅務師教材的,畢竟稅務師考試更為細致,好多內容是注會教材中沒有具體介紹的。如果是學習了稅務師的稅一、稅二去考注會的稅法,相對要容易一些,只需要注意對於同一內容,兩本教材規定不一致的地方就可以了。
Ⅷ 基礎經濟法關於印花稅的有關習題
按保管費用金額的千分之一計算繳納倉儲保管合同印花稅,100,000.00×5‰=500元,立合同雙方都要繳納,各繳納500元。
Ⅸ 計提印花稅時 計稅依據是什麼 我公司一會用所有收入 一會用主營業務收入 一會又用主營業務收入加原材
宇越會復計培訓溫馨提示:制
印花稅不用計提,支付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
你之所以不懂,原因是對國家印花稅的規定不熟悉,建議看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或者看一下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的教材。
因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不同,有的按營業收入計算,有的按合同金額計算,有的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 計算。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