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2015年婚姻法房產最新規定

2015年婚姻法房產最新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2-01 05:56:57

❶ 2015年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是怎麼規定的

一般情況下婚前個人財產歸各自所有,婚後共同財產依法分割。
夫妻共同財產的界定: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或一方所得的財產稱為夫妻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和支配。夫妻共同財產主要包括下列財產:
(一)夫妻雙方或一方工資、獎金、津貼及其他工資性收入;
(二)夫妻雙方或一方生產、經營的收益所得;
(三)夫妻雙方或一方通過其知識產權獲得的收益。是指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四)夫妻雙方或一方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主要是指:
(1)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2)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3)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夫妻對上述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和支配權,這里的有平等的處理權和支配權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第二層含義是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根據法律的規定,只有過錯方有上述法定情節,無過錯方提起賠償請求,法院才可能會支持。

❷ 2015年新婚姻法中對於男方贈與女方房產是如何規定的

《婚姻法》沒有這樣的細致規定,實踐中是按相關原則和精神把握的。夫專妻間的相互贈與,屬應有合同約定,沒有合同的,按雙方認可或既成事實。如男方的婚前房產,結婚後,房產證上添加了女方的名字,盡管沒有訂立贈與合同,但添加名字是經男方同意的,視為贈與,該房產就成為夫妻共同財產。

❸ 2015年新婚姻法對於同居關系房產分割規定

1、2015年沒有新《婚姻法》出台,也就不存在有關同居關系房產分割的規定。
2、同居關系因未履行法定的婚姻登記程序而不受法律保護,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原則上按照誰主張誰舉證原則進行,房產如何分割,以有證據證明誰出資及出資多少來確定權屬,再依法分割。

❹ 2015年新婚姻法關於房產問題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的規定
一、誰首付,離婚後房子歸誰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
變化:彌補法律空白,明確婚前以一方個人名義購買,婚後共同使用的房子是個人財產,不是共同財產。

二、一方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
意見稿第八條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改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可以認定改不動產為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安份共有,但有證據證明贈與一方的除外。
變化:一方父母給買的房從夫妻共同財產變為了個人財產。

三、一方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同房屋給賣了,另一方很難要求追回來
意見稿第十二條規定:登記於一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將該房屋出售,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房屋屬於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
變化:假如一方偷偷把房子賣了,以前另一方可以要求追回來,現在不可以了。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一般不得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但另一方有嚴重損害婚姻共同財產利益之行為等重大理由的除外。

房產證上加名字流程

一、有房無貸在房產證上加名字流程:
1、帶好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房產證)正本及復印件。
2、去房屋所在地區的房地產交易中心,先在預檢窗口告知是來辦理房產證增加配偶姓名事宜的,窗口工作人員會審核提交的材料,如果材料齊全就給你們一個號碼,然後憑號碼去相關窗口辦理。
3、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110元手續費,明細如下:80元工本費、25元地籍圖費、5元貼花費,如順利20天後可拿到新的房產證。
4、新房產證可以設定密碼,房地產交易中心會告知你一個初始密碼,之後可自行更改。
二、有房有貸在房產證上加名字流程:
1、先去銀行辦理抵押變更手續(具體事宜請咨詢各銀行)。
2、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除支付上述110元手續費外,如貸款是純公積金的,還需另外支付100元;如貸款是組合形式的(公積金+商業貸款),還需另外支付200元。
3、其他步驟同「有房無貸」

❺ 婚姻法房產的最新規定

近日,看見不少 網友轉載一篇2015新婚姻法規定的條目和指責對女性的不公,例舉的規定條款如下:1,不管婚前婚後,如果由父母出資買的房,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則認定為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2,婚前買的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屬於個人財產,離婚時不進行分配。3,婚前買的房子,婚後房子的升值部分與配偶無關。4,婚前買的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如果夫妻雙方共同還貸,離婚時應考慮對方還貸部分進行補償。5,男方婚前買了房,婚後他擅自將房子賣掉,如果他的妻子想追回該房屋,法院不予支持。6,婚後夫妻以共同財產參與購買一方父母房改房時,離婚後該房子屬於一方個人財產,不參與財產分割。網友還奉勸女人別嫁給貸款買房的男人,女方不要出錢給男方裝修,等等,總之,就是對這些新規定的不滿。本人是普通平民,不是法律的制定及參與者,為此,談談我們普通百姓中庸的看法。首先,我們要看清楚,從改革開放以後,社會由於貧富懸殊的加大,婚姻的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經濟發展和金錢觀念的改變,人們選擇婚姻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把金錢、存款、住房、汽車等物質條件放在了選擇婚姻的重要標准位置,過度看重了物質條件;因此很多女人在選擇婚姻的時候都不想自己去奮斗,都想走捷徑,不管男人的人品如何?也不管是拆遷戶還是暴發戶,哪怕成天吃喝嫖賭,只要有車有房有存款,就會優先選擇,反正離婚以後都會有部分財產可分,這樣的法律和制度早已把人們帶入了歧途,不改變過去那種法律和制度,離婚率會更高,離婚以後對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就出現很多空白,家庭的教育和管理很多時候學校和社會是代替不了的,我國每天都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很多未成年人因無家庭的教育和監管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法律要糾正,如果2015新的婚姻法是這樣在糾正過去的偏差和錯誤,我非常支持;其次、越來越多的女人願意給官員當情人、當二奶,給富商當二奶、當情人,甚至有的女人是半情人半妓女;當今社會,這么些二奶和情人她們的選擇難道是真的為了情感嘛?答案是否定的,絕大多數都是為了錢財,為了能夠得到物質上的給予,不少人積極拆散他人家庭,成為「正房」;假如新婚姻法真的是這樣制定的,之前是誰的財產,離婚以後依然是誰的,這樣沒有了金錢上面的好處,就沒有多少女人願意去做這無謂的賭注與犧牲了;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生在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都沒有過過窮日子、苦日子,在金錢、物慾橫流發展的今天,人們過度的拜金主義思想與觀念,將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詬病與弊端;住房是我們每一個人居住所必須的條件與基礎,但不一定非得在城裡面有自己的產權才是住房,農村的宅基地所修的小洋樓同樣是住房,法律還應該配套收入分配方案等其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完善,以達到引領和糾正過去觀念與價值的偏差的作用。法律應該使社會回歸,回歸到人們選擇婚姻時以人品為重,以德為重,人們不能繼續停留在「官本位、商本位、錢本位」的價值體繫上面;夫妻共同創業發家致富,共同買房,共同擁有產權,少啃老;使婚姻家庭穩定,少離婚,減少對未成年的心理損害;在當前整頓官吏、改進作風,從黨風、政風開始糾正與轉變,民風也應該以法律約束的方式來改變;減少二奶、情人、更加減少妓女,使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穩定,這樣才是我們中國美好的大家庭所期盼的。

❻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的規定有哪些

您好,新婚姻法有以下新規定:司法解釋的第八條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登記於一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將該房屋出售,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房屋屬於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的,離婚時另一方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

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一方在贈與房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已經辦理公證的除外。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可以認定該不動產為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有證據證明贈與一方的除外。

❼ 2015新婚姻法關於離婚房產的規定

2015新婚姻法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分割房產分割的是夫妻共同財產,所以房產的分割首先要明確什麼夫妻共同財產以及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接下來就來說說新婚姻法房產如何分割,怎麼分割房產的問題,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新婚姻法2015年規定,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此時,如果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哪怕是結婚很多年,只要是房產未過戶的,贈與一方也可以撤銷贈與,離婚時房產還是屬於贈與一方,不予分割。

(二)新婚姻法2015年規定,一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此時,婚後一方父母出資買房的,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與婚姻關系存儲期間的另一方沒有任何關系,離婚時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不予分割。

(三)新婚姻法2015年規定,雙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後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房屋,不管產權登記在哪一方名下,離婚時按照出資份額按份分割。

(四)新婚姻法2015年規定,一方婚前購買房屋,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此時,對於婚前購買的房屋,即使婚後共同還貸的,房子也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財產不予分割。

(五)新婚姻法2015年規定,以父母名義買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此時,雙方用共同財產以父母名義買房,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房子的產權屬於父母,離婚時不屬於夫妻財產,不能分割,只能按照出資情況,算作債權要求償還出資額。

(六)新婚姻法2015年規定,以按揭貸款的方式買的房屋,房產如何分割?以按揭貸款方式買的房屋所有權歸屬是有特殊性的。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是以共同收入來償還銀行貸款本息的,所以只能認定該套房屋的現有價值屬於夫妻共同所有。對於房屋產權的分隔,在實踐中,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當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財產的來源等情況,由雙方協議處理。根據我國《婚姻法解釋(二)》第21條也只規定了:「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但應當分兩種情況區別對待:一是在婚前,夫妻一方在婚前已付了房款,那麼這個房子肯定是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二是在婚後,償還房屋的按揭貸款是由雙方共同支付的,應當歸屬於雙方共同財產,按按揭的數額分割。

2015新婚姻法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新婚姻法房產分割,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的精神,增值部分基於一方個人財產投資在婚後取得的收益,這種收益法律也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對於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雙方有平等的處理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❽ 新婚姻法房產的最新規定

新婚姻法對房產的規定是,房產外加的名字沒有法律效率,離婚不能分房產,離婚時要看購房原始檔案上的名字,名字是誰房產歸誰。

❾ 新婚姻法對房產有哪些新的規定

您好,單從2015年新婚姻法下對於房產的規定

其中有六項內容為「新規定」:專

1、不管婚前婚後,屬如果由父母出資買的房,登記在自己子女的名字下的,則認定為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2、婚前買的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屬於個人財產,離婚時不進行分配。

3、婚前買的房子,婚後房子的升值部分與配偶無關。

4、婚前買的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如果夫妻雙方共同還貸,離婚時應考慮對方還貸部分進行補償。

5、婚前買了房,婚後擅自將房子賣掉,如果妻子想追回該房屋,法院不予支持。

6、夫妻以共同財產參與購買一方父母房改房時,離婚後該房子屬於一方個人財產,不參與財產分割。

前買房與婚後買房的區別如下:

婚前買的房子屬於個人財產,不因法律確定的婚姻關系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而婚後買房,除了夫妻雙方約定的屬於個人財產外均為夫妻共同財產。

由婚前夫妻一起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一起購買的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但是產權只登記在一個人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雙方結婚前,由雙方父母各自出錢為子女購買的房子為自己家子女的個人財產。而婚後,父母為雙方出錢購買的房子,為夫妻的共同財產。

熱點內容
法官主體責任制度 發布:2025-08-01 22:45:42 瀏覽:927
嚴國聯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4:42 瀏覽:438
鶴崗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1:26 瀏覽:301
工程建設法規ppt第一章 發布:2025-08-01 22:20:24 瀏覽:247
催收最新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01 22:20:24 瀏覽:316
法院工作照 發布:2025-08-01 22:19:43 瀏覽:747
村民大會決議法律效力依據 發布:2025-08-01 22:10:22 瀏覽:904
房地產亂收費法規 發布:2025-08-01 21:53:22 瀏覽:823
法院屬於什麼行業 發布:2025-08-01 21:53:04 瀏覽:731
社會與法閨蜜嫁到 發布:2025-08-01 21:52:57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