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押金合同法

押金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2-01 12:08:06

合同法中(押金)的司法解釋是什

合同的保證金,現在多用於加盟,承包工程等商業活動中。按合同法規定,在簽署商專業合同中,屬如合同條款中的約定中有提到合同保證金的事宜,此時合同中的合同保證金就屬於一種約定,是受法律保護的,在履行合同時需按雙方有效合同的約定處理。

⑵ 返還押金是合同法多少條

如果是普通合同的話,返還押金或者將押金抵扣交易款,肯定是符合《合同法》的原則內。特殊的交易容標的或者按照雙方的約定,用於質保的押金,可以不走合同履行完畢之後馬上返還,可以在約定的適當的質保期屆滿後返還。
合同更多的是體現雙方立約人的真實意思,以雙方共同的一致意見為准。所以什麼時候返還押金,提前約定好了就行,沒有固定的法律規定。

⑶ 租賃押金的法律規定

租房押金都是雙方協商的結果,押金怎麼交沒有明確的規定。
《合同法》第217條:承zh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對租賃物的使用方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租賃物的性質使用。
《合同法》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⑷ 中國的法律中哪條說到押金的定義

嚴格法律上沒有押金一說,只有定金,詳見合同法第115條

⑸ 合同保證金法律規定

合同法沒有規定保證金,但規定了違約金和定金,且規定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收取其中一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5)押金合同法擴展閱讀:

現貨黃金保證金交易通常有以下幾種保證金類型:

1、開戶保證金

開戶保證金是指交易商規定客戶在開設外匯保證金交易賬戶時,必須交納的最低存款金額。最低開戶保證金:100美元

2、交易保證金

交易保證金是指交易商規定客戶入市買入或賣出黃金時,即開盤買賣時客戶賬戶所必須具有的保證金。倫敦金:1000美元/手,倫敦銀:650美元/手

3、維持保證金

維持保證金是指在持倉過程中,客戶的保證金能夠維持交易賬戶繼續持有敞口頭寸的最小金額。當客戶賬戶的保證金比例為30%時,系統便會對其強行平倉。倫敦金:300美元/手,倫敦銀:195美元/手

4、鎖倉保證金

鎖倉指客戶做了產品相同、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交易。鎖倉保證金是指對鎖倉的頭寸部分所收取的保證金,系統中的鎖倉保證金是按單邊收取的。

5、可用保證金

可用保證金是指客戶賬戶的保證金凈值減去已用保證金的余額。

6、追加保證金

當客戶賬戶的保證金比例小於等於100%時,便會收到追加保證金的通知。

⑹ 新勞動法關於押金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已經明方規定了不能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的.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⑺ 合同法,押金

主要看你們合同里有沒有約定違約的罰則,當然你可以重新同房主簽訂租賃合同。
縱橫法律網
孫宏磊律師

⑻ 合同法上面押金有押多長時間

依合同約定期限。或者合同期限。
合同法沒有押金及其押金期間的規定。專
根據合同法屬精神和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合同雙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約定押金及其期限(法律有明確禁止的除外。如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
押金的期限應在合同中約定,沒有約定的,應為合同訂立至解除、終止合同期間。

⑼ 關於押金問題,勞動合同法對收取押金是怎麼規定的呢

勞動合同法規定:
1、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專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屬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這里的財物包括所謂的」押金「)
2、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500 元以上2 000 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武漢新條例 發布:2025-08-01 01:37:48 瀏覽:917
上海市司法鑒定人 發布:2025-08-01 01:32:02 瀏覽:35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 發布:2025-08-01 01:31:05 瀏覽:255
反駁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01 01:29:45 瀏覽:375
企業內部科室公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01 01:29:39 瀏覽:395
勞動法針對公司的工作指派 發布:2025-08-01 01:27:26 瀏覽:474
安徽大學民商法難考么 發布:2025-08-01 01:19:24 瀏覽:771
行政法查封扣押要有見證人嗎 發布:2025-08-01 01:09:59 瀏覽:96
在深圳當法官 發布:2025-08-01 01:02:26 瀏覽:619
全國法院工作會議 發布:2025-08-01 00:54:43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