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三公原則是什麼
Ⅰ 什麼是證券法的三公原則三禁原則
依據證券法第3條、第4條的規定,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必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然、有償和誠實信用原則。公開是指有關證券發行、交易的信息要依法如披露、充分披露、持續披露,讓投資者在充分了解真實情況的基礎上自行作出投資判斷。貫徹公開原則的基本要求是,公開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信息公開要及時,要有使用價值。除了信息公開外,證券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也要公開,市場監管活動與執法活動也應公開。
公平是指證券市場的參與者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在市場中機會平等。貫徹公平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合格的主體都有進入證券市場的機會,每個參與證券發行和交易的當事人在事實上都享有同等的獲利機會和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
公正是指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執行統一的規則,適用統一的規范。貫徹公正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證券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同樣受法律保護,違法行為同樣受法律制裁。特別是證券市場的監管者和執法者應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職責,使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得以實現。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集中的市場,參與者眾多。為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僅必須要實行以上「三公」原則,而且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還應當遵守自願、有償和誠實信用原則。
只有這樣,才能依法化解風險,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Ⅱ 三公原則是什麼
「三公」這個說法,不知源頭何在,卻早已路人皆知。尤其在國字型大小的企業里,「三公」——公開、公正、公平——更是深入人心。「三公」作為一個原則,通常應用於企業實施改革和推行制度等管理活動。這個原則的立場和目的何在呢?站在企業的立場,「三公」原則的目的是要提高執行效率,兼顧組織和諧,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站在職工的立場,相對處於弱勢的地位,「三公」原則的目的側重於組織和諧,更關注自身利益的得失。站在國家政府的立場,「三公」原則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穩定。也就是說,立場不同,目的也不同。
Ⅲ 證券法三公原則是哪三公
公開、公平、公正。「三公」原則的具體內容包括:(1)公開原則,又稱信息公開原則。公開原則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即證券信息的初期披露和持續披露。(2)公平原則。證券市場的公平原則,要求證券發行、交易活動中的所有參與者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公平的保護。
(3)公正原則。公正原則是針對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行為而言的,它要求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在公開、公平原則基礎上,對一切被監管對象給以公正待遇。
拓展資料:
一、根據證券法的公開原則,要求公司和有關單位所披露的信息必須做到真實、准確、完整、充分、及時和可利用,不得有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從公開的過程來看,包括發行公開、上市公開、上市後其信息持續公開。從公開的內容看,主要是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及經營狀況和其他影響證券交易的重大事件。
二、此外,公平原則強調實體正義和實質正義,而公正原則則強調程序正義和形式正義。公平的核心是平等,公正的核心則是無私、中立[1]。因此,根據公正原則,首先要求立法者制定公正的規則,以實現市場各主體之間的利益平衡。其次要求執法者與司法者在法律范圍內,公正地執行法律,解決利益沖突與糾紛。我國《證券法》第4條規定:「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三、這一規定確立了誠信原則在我國證券法上的基本原則地位。這一原則在證券法中的具體體現,就是要求證券當事人在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中不欺不詐,以最大的善意從事證券活動,任何人不得濫用權利,禁止欺詐行為、禁止內幕交易、禁止操縱市場、禁止一切誤導、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 誠信原則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相互補充,共同構成證券法的基本原則。
Ⅳ 經濟法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經濟法三大原則包括社會本位原則、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一、社會本位原則
社會本位原則之所以能夠成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由經濟法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經濟法把社會本位作為自己的調整原則,就表明經濟法在對產業調節、固定資產投資、貨幣發行、價格水平、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產品質量控制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關系進行調整時都必須以社會利益為本位。與此同時,任何市場主體,在進行市場行為時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視對社會公共利益的關注,否則,也是對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背離。
二、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原則
(一)公平原則
經濟法上的公平,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主體地位平等。主體地位平等是經濟公平的前提條件,無主體地位的平等就無公平可言。
2、交易機會均等。交易機會均等是經濟公平的基本內容。它一方面要求經濟法所提供的交易機會必須向所有經濟法主體開放,另一方面要求經濟法不得為某一或某些主體提供獨占市場的機會。
3、權利義務對等。權利義務對等是經濟公平的核心內容。經濟公平要求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對等是權利和義務在數量上等值性的必然要求。
(二)效率原則
同公平原則一樣,效率原則也是經濟法的重要原則。這是因為任何一個公平、自由、正義、有序的社會也必然是一個高效的社會。沒有效率的社會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一個理想的社會。
作為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公平效率,既有相互促進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只要效率而不要公平,最終會降低效率;只要公平而不要效率,這種公平也很難維持長久。
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可持續發展,反映了當代人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生存環境和發展的反思,表達了當代人的一種發展觀,也反映了當代人的超前意識和憂患意識,以及當代人的社會責任感。
Ⅳ 經濟法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經濟法三大原則包括社會本位原則、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一、社會本位原則
社會本位原則之所以能夠成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由經濟法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經濟法把社會本位作為自己的調整原則,就表明經濟法在對產業調節、固定資產投資、貨幣發行、價格水平、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產品質量控制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關系進行調整時都必須以社會利益為本位。與此同時,任何市場主體,在進行市場行為時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視對社會公共利益的關注,否則,也是對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背離。
二、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原則
(一)公平原則
經濟法上的公平,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主體地位平等。主體地位平等是經濟公平的前提條件,無主體地位的平等就無公平可言。
2、交易機會均等。交易機會均等是經濟公平的基本內容。它一方面要求經濟法所提供的交易機會必須向所有經濟法主體開放,另一方面要求經濟法不得為某一或某些主體提供獨占市場的機會。
3、權利義務對等。權利義務對等是經濟公平的核心內容。經濟公平要求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對等是權利和義務在數量上等值性的必然要求。
(二)效率原則
同公平原則一樣,效率原則也是經濟法的重要原則。這是因為任何一個公平、自由、正義、有序的社會也必然是一個高效的社會。沒有效率的社會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一個理想的社會。
作為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公平效率,既有相互促進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只要效率而不要公平,最終會降低效率;只要公平而不要效率,這種公平也很難維持長久。
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可持續發展,反映了當代人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生存環境和發展的反思,表達了當代人的一種發展觀,也反映了當代人的超前意識和憂患意識,以及當代人的社會責任感。
Ⅵ 證券法的三公原則
一、證券法的三公原則是什麼?
三公原則是證券法基本原則,是證券法的立法精神的體現。
「三公」原則指公開原則、公平原則和公正原則:
1、公開原則
是證券法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要求證券市場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要實現市場信息的公開化;
2、公平原則
是指在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中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法律待遇平等、法律保護平等,以及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機會平等;
3、公正原則
是指在證券發行和交易中,應制定和遵守公正的規則,證券監管機關和司法機關應公正地適用法律法規,對當事人應公正平等地對待,不偏袒任何一方。
二、證券法的基本原則
1、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我國證券法將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作為「立法宗旨」,這充分體現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2、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公開原則是指發行人發行證券時必須依法將與證券有關的一切真實情況向社會公布,以供投資者投資決策時參考。只有以公開為基礎,才能實現公平和公正。
公平原則是指在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中,發行人、投資人、證券商和證券專業服務機構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其合法權益受到同等保護。只有實行公平原則,才能夠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確立平等競爭的市場機制。
公正原則是指證券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履行職責時,應當依法行使職權,對一切從事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市場主體給予公正的待遇。
3、平等、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證券法第4條規定,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4、合法原則。
證券法第5條規定,「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這體現了在證券市場上的一切發行和交易活動都必須具有合法性。
5、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
證券法第6條明確規定,證券業和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這一原則的目的在於禁止證券業與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之間業務混合,禁止銀行、信託、保險等機構從事高風險的證券業務,以利於實現金融業管理的規范化,降低銀行、信託和保險資金的風險。
6、國家集中統一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原則
證券法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設立派出機構,按照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在國家對證券發行、交易活動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設立證券業協會,實行自律性管理。
國家審計機關對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Ⅶ 三公原則是什麼
三公原則
編輯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三公」這個說法,不知源頭何在,卻早已路人皆知。尤其在國字型大小的企業里,「三公」——公開、公正、公平——更是深入人心。「三公」作為一個原則,。這個原則的立場和目的何在呢?站在企業的立場,「三公」原則的目的是要提高執行效率,兼顧組織和諧,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站在職工的立場,相對處於弱勢的地位,「三公」原則的目的側重於組織和諧,更關注自身利益的得失。站在國家政府的立場,「三公」原則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穩定。也就是說,立場不同,目的也不同。
Ⅷ 三公原則是什麼謝謝各位了
一、助理公共衛生管理師:1、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學生;2、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應屆畢業生並有相關實踐經驗者;二、公共衛生管理師:1、已通過助理公共衛生管理師資格認證者;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歷應屆畢業生;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三、高級公共衛生管理師:1、已通過公共衛生管理師資格認證者;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Ⅸ 什麼是證券法上的三公原則
公開、公正和公平是證券法的「三公」原則,是體現社會本位的經濟法原則。三原則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相互評價,是世界各國證券市場法律制度的精神和靈魂。三公原則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方面去維護證券市場次序。公開原則是公正、公平原則的前提,公正、公平原則是公開原則所追求的目標。公開原則的實現是為了使證券市場有一個公正的交易環境,使投資者不因信息不對稱而處於被動地位,從而取得公平的交易。
Ⅹ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一)資源優化配置原則;
(二)國家適度干預原則;
(三)社會本位原則;
(四)經濟民主原則;
(五)經濟公平原則;
(六)經濟效益原則;
(七)可持續發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