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供用電合同
⑴ 供用電,供用水,供用氣合同的履行,標的物的所有權是否轉移
當然
供用水、供用氣、供用熱力合同與供用電合同一樣,都是一種常見的民事合同。合同的標的物就是水、氣、熱力。它們既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能源,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合同性質都是供應人向使用人供應水、氣或者熱力,使用人支付價款。雙方當事人的關系都是一種買賣關系。因此,供用水、供用氣、供用熱力合同在本質上都屬於特殊類型的買賣合同。
鑒於供用水、供用氣、供用熱力合同與供用電合同有許多共同點,因此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供用水、供用氣、供用熱力合同,參照供用電合同的有關規定。」例如,用水合同中供水方的責任,就可以參照《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供水方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供水質量標准和約定供水。如果供應的水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給用戶的健康造成損害的,供水方就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⑵ 供電局有權要求與企業簽訂供用電合同嗎,不簽會怎麼樣
這個不全是說的那麼不好,雖說有些條款有待商議,但簽供電合同時為了雙方把損失降到最低。簽訂合同供電局也要更好的確保供電質量。當供電局需要停電時可以及時通知客戶做好准備,避免客戶損失,或者因不可避免災害停電供電局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了。這是雙向的吧。
⑶ 供用電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供用電合同的內容:包括供電的方式、質量、期限、用電容量、地址、性質、計量方式、電價、電費的結算方式、供用電設施的產權分界及維護責任等條款。
⑷ 供用電合同的完整定義是
供用電合同是指供電企業裝表前與用戶簽訂的協議。
⑸ 經濟合同法第182條
第一百八十二條
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及時交付電費。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中止供電。
【釋義】本條是對用電人交付電費的義務和逾期交付電費的違約責任的規定。
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給電力,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供用電合同實際上是一種特殊買賣合同,即用電人向供電人購買電力以供使用,同時向供電人支付該電力的價款,雙方買賣的標的物是電力。在供用電合同中,支付價款是用電人的主要義務。電力的價款即電費,是電力資源實現其商品價值的貨幣形式,是供電人出賣電力的對價,用電人只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履行交付電費的義務,才能實現電力的商品價值,完成一次電力資源的買賣過程。
用電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付電費,主要是按照有關電力供應與使用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交費的義務。電力法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用戶應當按照國家核準的電價和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按時交納電費;對供電企業查電人員和抄表收費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應當提供方便。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用戶應當按照國家批準的電價,並按照規定的期限、方式或者合同約定的辦法,交付電費。用電人按照約定交付電費,主要是按照約定的電費結算方式、交付期限等履行交費的義務。
用電人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未交付電費,應當承擔遲延支付的違約責任。如果供用電雙方就遲延交付電費約定了違約金,則用電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違約金作為一種違約責任形式,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一方違約時生效的獨立於履行行為之外的金錢給付,約定違約金主要在於補償一方當事人因對方違約所造成的損失。有關電力供應與使用的行政法規和規章對遲延支付的違約金作出了規定。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用戶逾期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加收違約金,具體比例由供用電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供電營業規則第九十八條規定,用戶在供電企業規定的期限內未交清電費時,應承擔電費滯納的違約責任。電費違約金從逾期之日起計算至交納日止。每日電費違約金按下列規定計算:
1.居民用戶每日按欠費總額的千分之一計算;
2.其他用戶:
(l)當年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干分之二計算;
(2)跨年度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干分之三計算。
目前,供用電合同多採用格式條款訂立,供用電雙方一般按照上述規定約定遲延支付的違約金。
隨著電力供應的逐步市場化和利用非格式條款訂立供用電合同的現象的大量增加,雙方當事人可能沒有預先約定違約金,在這種情況下,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支付電費的逾期利息,以補償供電人因不能按期收回電費所受的損失。逾期利息從逾期之日起計算至交納日止。此逾期利息應只具有補償性。
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中止供電。供用電合同是一種持續供給合同,供電人按照約定向用電人持續供應電力,用電人按期支付電費,因而屬於雙務合同。如果供電人供應了電力,用電人不交付電費,供電人為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就可以拒絕繼續供電。但中止供電前,供電人負有催告義務,並應給用電人一個合理期限以作準備,這是合同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該期限的具體時間,視具體情形而定。此外,供電人中止供電,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辦理。用電人交付電費和違約金後,供電人應當及時恢復供電。
⑹ 還沒交房,開放商讓去簽供電合同!供電合同需要業主簽嗎
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業主自己去簽,這是更好的選擇。如果是開發商代表業主簽訂的,可以由業主們授權;如果開發商直接簽訂的,業主只能在購房時,無條件接受了。
一、《合同法》
1、第一百七十六條 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
2、第一百七十七條 供用電合同的內容包括供電的方式、質量、時間,用電容量、地址、性質,計量方式,電價、電費的結算方式,供用電設施的維護責任等條款。
二、《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
1、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2、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3、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6)合同法中的供用電合同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四條 安全用電
1、供電方供電設施的計劃檢修、校驗和試驗工作應統一安排,需要對用電方停電時,35千伏以上的每年一般不超過一次;10千伏每年一般不超過三次。計劃檢修停電應在7天前通知用電方。
2、用電方應定期進行電氣設備和保護裝置的檢查、檢修和試驗,防止電氣設備事故的發生;用電方的電氣設備危及人身和運行安全時,應立即檢修;多路電源供電的用電方應加裝連鎖裝置,並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進行調度操作;裝有自備發電機組的應向供電方備案,並應採取保安措施,防止在電網停電時向電網反送電。
用電方發生人身觸電傷亡,主要電氣設備損壞及因用電方的原因引起電網停電等事故時,應立即向供電方報告,並在___天內提出事故分析報告。
3.用電方與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方式,應相互配合,並按照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規程進行整定和檢驗。由供電方整定、加封的繼電保護裝置及其二次迴路和供電方規定的繼電保護整定值,用電方不得自行變動。
⑺ 合同法第176條內容和179條內容是什麼
一、《合同法》第176條: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內電費的合同。
二、《合同法》第容179條:供電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供電人未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⑻ 民法典第650條與合同法第178條是否同樣意思
這兩條內容為:《民法典》第六百五十條 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按照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八條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按照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
可以看出,這兩條法律條文內容一模一樣,都是關於供用電合同履行地點的規定。合同履行地點是指合同雙方約定或根據法律確定的履行合同義務的地點,合同履行地點直接關繫到合同標的物所有權轉移及風險轉移、合同糾紛訴訟管轄等。供用電合同履行地點首先應當根據合同雙方的約定來確定。合同當事人的約定既包括事前約定,即供用電雙方可以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該履行地點;也包括事後約定,即合同沒有約定合同履行地點或規定不明,在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可以協議方式補充約定合同履行地點。既沒有事前約定,也沒有事後約定,或者有約定但約定不明確,以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
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的確定,對於履行供用電合同、確定供電設施的維護管理責任,具有重要作用。供用電雙方根據供電設施的產權歸屬,承擔供電設施的安裝、維護、檢修和管理責任。
《供電營業規則》中雖沒有規定「產權分界處」,但規定了 「責任分界點」:(1)公用低壓線路供電的,以供電接戶線用戶端最後支持物為分界點,支持物屬供電企業。(2) 10千伏及以下公用高壓線路供電的,以用戶廠界外或配電室前的第一斷路器或第一支持物為分界點,第一斷路器或第一支持物屬供電企業。(3) 35千伏及以上公用高壓線路供電的,以用戶廠界外或用戶變電站外第一基電桿為分界點。第一基電桿屬供電企業。(4)採用電纜供電的,本著便於維護管理的原則,分界點由供電企業與用戶協商確定。(5)產權屬於用屍且由用戶運行維護
的線路,以公用線路分支桿或專用線路接引的公用變電站外第一基電桿為分界點,專用線路第一基電桿屬用戶。(6)在電氣上的具體分界點,由供用雙方協商確定。在供用電合同對履行地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且雙方未能就履行地達成補充協議的情況下,以上規定和觀點可為供用電履行地的認定提供參考。
⑼ 供用電合同中供電人的權利和義務
1.依據<合同法>第十章的相關規定,供電人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法>第179條至第183條規定,請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