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關於同居時的借款

婚姻法關於同居時的借款

發布時間: 2022-02-03 12:26:15

A. 情侶在同居期間的債務如何處理

律達網:
李某與張某在大學期間戀愛,畢業後李某與張某未婚同居期間,李某向大學同學王某借款2萬元未還。李某向張某分手道別後不知去向。王某起訴張某要求歸還借款2萬元。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1條的規定:「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這條解釋表明,同居期間一方以自己的名義對外負債,另一方是否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關鍵在於負債一方的舉債目的用於是否用於同居雙方生產、生活所需。如果是,則應該作為雙方共同債務,否則推定為個人債務。
因此,本例中要認定李某在王某處所借的款項是否屬於李某張某的共同債務,必須有證據證明該筆借款是用於了他們共同的生產、生活,
新問題來了,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針對同居男女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所負債務,債權人主張是同居男女共同債務的,應負有舉證責任。如無法舉證或舉證不足的,認定為同居一方個人債務。
本案因債權人王某無法證明該筆借款是用於同居雙方李某張某共同的生產、生活,被認定為已出走的李某的個人債務。最終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
如何防範此類風險?
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不在借條上約定,債權人很難證明借款資金使用用途。在債務人李某出具借條之時,債權人王某基於其與李某之間的同學關系,處於主動地位,如當時知道借款用途為同居生活所需,可以要求張某在借條上簽名,或者在借條上寫明資金使用用途為李某張某同居期間的共同生產、生活。這樣就可以無爭議地認定該2萬元借款為李某與張某同居期間的共同債務

B. 同居期間一方所欠債務,屬於同居雙方共同債務嗎

同居期間一方欠下的債務,有可能是共同債務,由於同居關系不同於夫妻關系,不能按照婚姻法相關規定來處理,一般個人借的錢由借款人自己償還。但是如果借錢是用於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的債務,則屬於雙方共同債務,債權人可以向雙方主張債權。例如,一方同居期間借錢購買汽車,而用於與女朋友合夥的店鋪拉貨,這欠的錢如果男方不還,債權人是可以要求女方清償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若干意見>》第11條規定,「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期間為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由此可知,無論各種債務,涉及共同償還的可能性的時候需要分清是否屬於共同債務,然後再確定應由誰來承擔,一般來說債務不會因為債務人的身份關系而改變。

C. 同居關系的債務怎麼處理

雖說戀人同居不受法律保護,但雙方一起生活難免會被他人誤以為是夫妻,如果一方找人借錢,還債時往往會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尤其在解除同居關系的時候,但是即使戀人解除同居關系,債務並不都是由雙方承擔。如果想要知道戀人解除同居關系的時候債務怎麼分配,第一步要弄到你們所欠的債務是什麼債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1條的規定:「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也就是說,同居期間形成的共同債務由雙方共同承擔。如果是同居期間一方以自己的名義對外負債,另一方是否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這個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負債一方的舉債目的用於是否用於同居雙方生產、生活所需。如果是,則應該作為雙方共同債務,否則推定為個人債務。

D. 婚姻法中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是如何界定戀愛期間的借貸問題的

沒有戀愛期間,只有同居期間。同居期間債務如果用於共同同居生活,可以視為共同債務

E. 同居期間財產糾紛如何處理

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對同居期間的財產、債務的處理作了如下具體規定:
1、分割財產時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考慮財產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過錯程度,妥善分割。
2、同居期間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
3、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4、解除同居關系時,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未治癒,分割財產時,應予適當照顧,或由另一方給予一次性的經濟幫助。
5、同居生活期間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繼承死者遺產,且符合繼承法第14條規定的,可以根據扶助的具體情況處理。 2001年修改後的《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度作出了重大調整,實行夫妻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夫妻財產制度,並第一次提出了夫妻個人財產制這種新型財產制度。 關於同居期間財產及債務的處理,有上述專門規定的,可適用上述專門規定;沒有專門規定的,實踐中一般是參照《婚姻法》的規定處理。參照《婚姻法》的規定,處理同居期間的財產及債務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6、同居期間,雙方關於財產、債務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無約定的,解除同居關系時,應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在分割財產時,要把同居雙方共同財產與下列的財產區別開來:一是與同居雙方個人所有的財產區別開來,約定同居期間歸各自所有的財產以及法定屬於同居一方所有的財產,不能參與與分割。二是與子女的財產區別開來,子女通過繼承、受贈所得的財產或者其他歸子女個人所有的財產,不參與分割。三是與其他家庭成員的財產,即雙方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個人所有的財產區別開來。四是與全體家庭成員共有的財產,即屬於全體家庭成員共同所有財產區別開來。 同居期間所負的債務,是指雙方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以及一方或雙方治療疾病等需要所負的債務。同居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等財物已轉化為雙方共同財產的,為購置財物借款所負債務屬共同債務。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所負的債務,屬於雙方經營的,以雙方共同財產承擔責任的,也屬於雙方共同債務。
7、下列財產,可以認定為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 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是指由雙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用於債務清償的財產。
下列財產屬於同居雙方共同財產:
(1)工資、獎金;
(2)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婚姻法第18條第3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雙方共同財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必須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同居以前一方所得的財產,解除同居關系後一方所得的財產,以及一方死亡後另一方所得的財產,都不屬於共有財產。二是必須依法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並非當然歸雙方共同所有,法律規定歸一方所有的財產,或者雙方約定歸各自所有的財產,不屬於共同財產。
以下財產屬於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同居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它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另外,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0條規定:「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

F. 同居期間的債務誰承擔

同居期間男女開銷難以控制,有時候會因為錢不夠用而進行借款,很多時候往往是男方一方去借款,而女方不知道,如果說男方無力承擔債務,那麼女方是否應該承擔,關於同居期間的債務誰來承擔的問題關鍵在於判斷錢用哪去了,是否屬於共同債務。關於未婚同居期間產生的債務誰來承擔的問題,主要是認定如何是共同債務還是個人債務,具體看債權、債務產生的原因:1、因共同生產、生活形成的債權、債務為共同的債權、債務。可以確定份額的,依份額享有和承擔。2、因撫養共同的子女所形成的債務為共同債務,因撫養各自的子女及贍養形成的債務為義務人個人債務。說白了就是如果同居雙方中一起借錢用於一起生活支出,或者生產投入,比如借錢給房租,購置傢具,購買運營車輛等,這些債務即使不是雙方一起借款也是由雙方共同承擔的。但是如果能夠證明是一方個人債務,那麼就不用承擔起債務。

熱點內容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29 10:30:41 瀏覽:979
棗庄市薛城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9 10:30:39 瀏覽:343
思想道德治理 發布:2025-07-29 10:30:08 瀏覽:676
婚姻法大學論文 發布:2025-07-29 10:24:52 瀏覽:630
村民理事會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9 10:23:40 瀏覽:6
商法營利性的體現 發布:2025-07-29 10:23:37 瀏覽:631
天津律師劉銘 發布:2025-07-29 10:22:12 瀏覽:799
恭城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29 10:01:24 瀏覽:51
提前離職勞動法 發布:2025-07-29 09:43:19 瀏覽:679
勞動法怎樣規定三八婦女節假日 發布:2025-07-29 09:41:47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