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不是社會法調整的范圍的是

不是社會法調整的范圍的是

發布時間: 2022-02-05 21:15:32

① 社會關系是法律調整的對象,但並非所有的是社會關系都是法律調整的對象,這句話對不對,如何把握作為法律

在認識法律的抄調整對象時,一般應注意的是:社會關系只有表現為通過人們的意志而形成的思想關系時,才能成為法律的調整對象;並非所有的社會關系都是法律的調整對象。法律的調整對象是已被法律調整的或客觀上要求法律調整的具體的意志社會關系。或者說法律的調整對象是客觀上能夠「接受」法律調整,而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又有必要對之進行法律調整的意志社會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調整的對象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為某些社會關系可能會從生活中消失,或者雖未消失但已喪失進行法律調整的必要,而某些新社會關系產生,則迫切要求法律對其予以調整。法律調整對象的主要發展傾向是擴大和加深。這里所說的「擴大」,是指法律調整對象范圍的擴大。而「加深」則是指對法律調整的質的要求提高,即要求法律上有更為准確、系密的規定,要求法律的可操作性進一步增強。

②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與道德調整的范圍可能會發生轉化對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3

③ 何種協議不屬於合同法調整范圍

《合同法》已經失效,現基本的協議屬於《民法典》調整范圍。但是有特別法調整的,應當按照特別法的規定進行調整,例如,勞動合同由《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調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④ 物權法是屬於社會法的范疇嗎

不屬於。
物權法屬於民法范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平等」主體有強弱之分嗎?

⑤ 法律和道德調整范圍的關系是().A.兩者完全

任何社會都離不開硬控制和軟控制,所謂硬控制,是指通過強制力來保證實現,如專法律、軍隊、警察、屬監獄等;所謂軟控制,是通過思想政治道德的教化來控制。人具有生物的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其中,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人們要想在社會中很好地生活,就必須要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這種行為規范,有的屬於法律范疇的,但更多的是屬於道德范疇的。雨果說:「對於人民來說,惟一的權力是法律;對於個人來說,惟一的權力是良心。」 在禮教社會,道德就相當於今天的法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越來越復雜了。傳統的道德觀念已不足以約束所有人的行為,人們不肯為了講究「劃地為牢」之類的「信譽」而去犧牲生命了,這時法律便應運而生了。法律和道德都是行為規范,所不同的是法律具有強制性。

⑥ 以下哪些社會關系不屬於勞動法的調整范圍,a,社會救濟 b,集體合同爭議 c,軍

集體合同爭議
集體合同爭議肯定是勞動法調整,社會救濟應該是包括五險一金內容吧,但是不屬於,軍有關的都不是

⑦ 急!!!「社會法的調整范圍」 是什麼意思誰能解答下啊如果作為論文應該怎麼寫啊

現代大陸法系的國家首先提出了「社會法」的概念。社會法是什麼呢?比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金融法、計劃和產業政策法、國有企業法,等。這些現代法律主要是解決經濟規劃、環境保護、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性的問題。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會法」的提法。
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社會法是與社會主義制度最為契合的法。社會法在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和諧社會的建立尤其離不開社會法的發展。隨著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被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社會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傳統的法律部門中,民商法和經濟法主要調整一國的經濟生活,側重於保護公民的民事權利;憲法和行政法主要規范國家的政治生活,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傳統的法律部門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作為與經濟相並列的社會領域的事務需要法律的調整和保護,公民政治權利和民事權利之外的權利(可以稱之為「社會權利」)的保障也需要新的法律部門加以保護,社會法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社會法的主旨在於保護公民的社會權利,尤其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在社會關系中,有天生的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之分,而且市場經濟會自發的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此時如果沒有公權力的介入來保護弱者的利益,將使社會關系的失衡狀態加劇並最終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法治途徑即制定和完善社會法是改變這種失衡局面的必然選擇,尤其在當前我國深化改革而社會法理論與實踐又比較薄弱的環境下,完善社會法,保障公民的社會權,使人們實現真正的解放——社會解放,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當然,社會法的概念、定位和體系、社會法不同內容之間的相關性、社會法的基本制度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取得一致,社會法可謂任重而道遠。

熱點內容
根據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關於離婚 發布:2025-07-28 02:52:37 瀏覽:562
雙方簽名的談話筆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8 02:51:51 瀏覽:648
行政法錄音 發布:2025-07-28 02:49:49 瀏覽:850
實際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8 02:48:55 瀏覽:704
青島免費律師 發布:2025-07-28 02:34:11 瀏覽:29
信用卡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8 02:33:35 瀏覽:316
首都律師查詢 發布:2025-07-28 02:27:20 瀏覽:583
公司法七十五條 發布:2025-07-28 02:26:28 瀏覽:164
主題法治字 發布:2025-07-28 02:16:30 瀏覽:768
工會如何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8 02:16:24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