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布局

社會與法布局

發布時間: 2022-02-06 03:21:30

❶ 為什麼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不同氣候條件下廣泛使用這種四合院的布局方法

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圍牆等將四座建築連接起來,成為封閉性較強的整體。這種布局方式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下,便於安排家庭成員的住所,使尊卑、長幼、男女、主僕之間有明顯的區別;同時,也為了保證安全、防風、防沙,或在庭院內種植花木,造成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至於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滿足統治階級對不同性質的建築在功能上和思想性、藝術性等方面的要求,只要將庭院的形狀、大小與木構架建築的體形式樣、材料、裝飾、色彩等加以變化,就能夠得到解決。因此,從商朝後期起,在漫長的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在氣候懸殊的遼闊土地上,廣泛使用這種四合院的布局方法。

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形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斷豐富發展的結果,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這五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

(2)社會與法布局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五大建設要協調推進,統籌兼顧,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單兵突進。

其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思想是一種辯證的思想,它告訴我們五大建設之間是有普遍聯系的,不能孤立地就經濟建設談經濟建設、就政治建設談政治建設、就文化建設談文化建設、就社會建設談社會建設、就生態文明建設談生態文明建設。

再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於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意義重大。

資料來源:人民網: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布局是什麼

四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 。
十七大通過的新黨章,在總綱第九自然段中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現階段奮斗目標時,增寫了「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內容。這就在執政黨的章程中,明確了「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十七大對黨章做這樣的修改,有利於全面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奮斗目標、具體任務更加明確;有利於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和社會各個階層更好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利於指導和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四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是黨的十六大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中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格局的發展。由「三位一體」發展為「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充分地體現了我黨對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上的不斷深化,按歷史發展的規律治黨治國,按歷史發展的規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已成為執政黨的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的顯著標志,是我黨越來越成熟,始終體現先進性的重要標志,更是我黨「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戰略理念的直觀體現。「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在黨的章程中充分體現出黨的建設與社會發展與時俱進,使黨的奮斗目標階段性步驟更加具體,更加明確。 為使全黨同志都能正確認識和全面理解「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黨章總綱第十四至十七自然段分層分別詳盡論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內涵。經濟建設,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治建設,就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文化建設,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 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社會建設,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同時,為了實現「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黨章第九自然段還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增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執政黨「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中以人為本的全新觀念。 「四位一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四位一體」,是黨領導人民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構想。

❹ 什麼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列布局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的重要意義如下:

「五位一體」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這一戰略布局,是科學發展的總體布局,有原則要求,有政策安排,有舉措方法,更加清晰地指明了中國綠色發展、綠色跨越的道路,為中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提供了重要指導。

「四個全面」之間有機聯系、相互貫通,以全面小康凝聚力量,以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依法治國規范秩序,以黨的建設提供保證。四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戰略統籌,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

(4)社會與法布局擴展閱讀

「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的具體內涵如下:

1、「五位一體」

(1)經濟建設中,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

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2)政治建設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3)文化建設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4)社會建設中,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5)生態建設中,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和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2、「四個全面」

(1)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理論基礎。

「四個全面」是從中國國情出發,從中國現階段改革開放面臨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出發,回應新時代提出的新機遇新挑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的統一,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哲學基石。

「四個全面」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典範。這里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是指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發展的共同規律,包括社會發展與人民幸福的發展目標,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發展規律。

(3)系統理論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重要科學方法。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是治國理論的大系統,其中包括四個子系統。從系統理論方法進行研究,既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大視野大格局大謀略,又可以對「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豐富內容進行具體地深入細致地解析,以利於推動「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實施和貫徹執行。

(4)相互聯系的「合力理論」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重要創新方法。

「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包括發展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動力(全面深化改革)、發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國)、發展關鍵(全面從嚴治黨)。四者之間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形成了由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產生了一個「合力」,推動著整個社會健康有序地前進。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內涵、意義與實現路徑

❺ 中國有哪些法制欄目

1、《今日說法》是由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推出的日播法制欄目。節目以「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服務百姓」為宗旨,全力打造「中國人的法律午餐」。

節目於1999年1月2日起每周一至周日中午12:35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由李曉東、路一鳴、元元主持。

(5)社會與法布局擴展閱讀:

《今日說法》以群眾身邊的真實案例為切入點進行普法宣傳,作為社會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講述者,這個講述者根據一定的敘述方式給觀眾「講法律故事」,並且穿插情景再現和采訪目擊者或知情人的畫面來把觀眾牢牢吸引住。

從「講故事」的方式來看它採用不同的敘事方法,多為倒敘或是作鋪墊,在節目開頭設置懸念,拋出疑問等,使電視敘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讓觀眾不再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節目最後的專家點評也是亮點,從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對案情條分縷析,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網路-今日說法

網路-普法欄目劇

❻ 如何從「四個方面」戰略布局高度,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重在治理公權力,就是要把權力放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它受約束,讓它規范行使,讓它受到監督。
「全面依法治國」有標志性意義
治國理念與方式的重大轉變
「我們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而且是全面法治的轉變。」談到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王公義認為,這是我們治國理念和治國方式的重大轉變。他向記者談到,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創造,因為從過去重視以政治手段治理管理社會,到這次以法律手段管理社會是中國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轉變。同時,他認為,全面依法治國標志著以法治來治理社會取得重要進展,因為中國歷史上雖然也講過依法治國,但是都是人治下的法治,現在講全面的法治,這是歷史的很大進步。
全面理解「全面依法治國」
重點把握四個關鍵
如何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作用,甄貞認為,可以從四個關鍵來理解和把握。首先是中國特色,因為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成果,也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方式,我們黨選擇依法治國,實際上代表我們要走一條法治的治國之路。各個國家在治國的理念上選擇依法治國是理念的一種進步,但是具體方式應該結合各國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所以,我們國家要走的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之路。

第二個關鍵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整個依法治國在四中全會的《決定》中已經做了非常全面的部署,實際上包括了公民的守法,國家的科學立法,政府的依法執政,司法的公正司法,再有就是加強法律監督,這五大任務實際上在推進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這次推進依法治國關鍵是要從問題入手,要從解決這些已經存在的問題入手,使得依法治國更加深入。
依法治國重在治理公權力,這是需要把握的第三個關鍵。就是要把權力放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它受約束,讓它規范行使,讓它受到監督。所以依法治國的重點應該是重在治權。為了重在治權,我們既要強調權力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比如享有公權力的部門之間要互相的監督和制約。同時也要讓老百姓的私權力對公權力形成制約和監督,治權應該是依法治國的根本。
最後一個關鍵體現為中國特色的法律監督。檢察機關負有法律監督職責,而且《憲法》對國家的檢察機關也是這樣定位的,它是一個法律監督機關,對於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負有不可推卸的職責,在推進依法治國的時候,加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作用,也是讓依法治國之路更有中國特色的一種表現。
「四個全面」相互促進
重點打好依法治國之「基礎」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國與其他三個全面之間的關系,王公義在訪談中談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過程中如同「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兩個同時發展才能夠推動社會前進,小康社會才能實現。
如何認識依法治國與從嚴治黨二者關系,他認為,它們是唇齒相依、相輔相成的關系。因為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者,是依法治國的政治保障,也是「四個全面」之魂,如果沒有黨的領導,這「四個全面」很難實現的。所以沒有全面嚴格依法從嚴治黨的話就不會有全面依法治國,當然沒有全面依法治國也難以做到全面從嚴治黨,這是相輔相成,因為中國共產黨是我們領導的核心是先鋒隊,中國能不能建設好關鍵在黨,依法治國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底線最基本的要求,而治黨一定比依法治國要求要高。
「中國的事兒要辦好,沒有黨的領導,沒有黨率先從嚴治黨、依法治黨的話,中國的建設是很難辦的。」王公義談到。依法執政非常關鍵,從嚴治黨才能保證依法執政。從嚴治黨治好了,依法執政搞好了、依法治國才能實現,否則這是實現不了的。談到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他認為,依法治國、深化改革、從嚴治黨是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基本動力、最基本的保障和最基本的支撐,如果沒有全面的依法治國實現不了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可設想一個全面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法治社會,是一個秩序比較混亂的,那不是小康社會,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它是一個基礎。 他們內部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都是有影響和促進的。

❼ 如何理解"全國依法治國"戰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

1、「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3個『全面』的關系,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適應經濟新常態,把握穩與改的張力,保持質與量的平衡,需要高超的方法論;
3、讓改革和法治互相助力,以法治思維推進改革、以改革魄力完善法治,需要縝密的辯證法;
4、讓經濟與生態價值合流,在量化的標准中體現出人的尺度、在人的全面發展中自然達成社會財富的累積,這是深刻的發展觀;
5、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中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包蘊著寬闊的歷史視野、睿智的哲學判斷。

❽ 法治中國的內涵與總體布局

內涵 「法治中國」的內涵
目前對「法治中國」的內涵主要有五種不同層面和角度的闡釋與解讀:一是從國家法治、地方法治、行業法治三大重點板塊的層面和角度;二是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治四環節的層面和角度;三是從健全民主、完善法制、制約權力、尊重人權、保障公正的法治五要素的層面和角度;四是從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層面和角度;五是從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統一的層面和角度,等等。應該說這五種觀點各有各的理論優勢,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含義:
1.法治國家。即與「警察國家」相對稱,要求國家權力必須法治化。其主要標志,一是人權保障,尊重人的自由和平等權利,並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保障;二是良法之治,即「已經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三是人民主權,依憲確立分權與制約的國家權力關系,依法執政;四是民權保證,切實保護公民的各項權益,維護國家穩定和社會和諧;五是司法公正,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
依法執政是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要推進執政黨依法執政,就必須建立和完善保障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依法明確黨與人民代表機關、政府、司法機關的關系;確保黨的決策、執政行為公開透明;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依法追究黨內腐敗和濫用權力行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2.法治政府。即政府依法行政,將決策、執行及監督過程都納入法制化軌道。其基本特徵,一是有限政府,政府權力是受到法律嚴格限制的,其邊界是確定、明晰的;二是責任政府,政府權力與責任是統一的,政府違反法律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三是誠信政府,政府必須履行其對公眾承諾的責任,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四是服務政府,政府「以人為本」,明確並履行好其服務的職責;五是陽光政府,全面、准確、及時公開政府信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並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行政是法治中國的重點環節。要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就必須控制政府權力的范圍和邊界,健全行政權力行使的組織、程序、法制監督和問責機制;加強人大對政府的監督,以及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司法審查;推進政府廉政、勤政建設。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公民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真正實現,逐步擴大票決民主並發展協商民主。
3.法治社會。即相對於國家和政府,政黨和其他社會共同體(甚至包括市場經濟組織)行使社會公權力的法治化。其基本要求,一是法律信仰,社會公眾對法律均有一種心悅誠服的認同感和依歸感;二是守法自覺,社會成員自覺履行法定權利和義務;三是社會自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自我管理自治體的公共事務;四是社會監督,公民、社團、輿論自下而上地維護法律秩序、捍衛民主法治權威;五是社會安定,社會呈現運轉有序、解紛機制健全、人民安居樂業的狀態。
法治社會是法治中國的基礎工程。要實現法治社會,就必須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要依法推進國家公權力向社會轉移,做到不越俎代庖、不幹預、不包攬取代;要制定社團法,依法保護和規范社會組織、團體,確保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培植和發展更多的社會組織、團體,形成大社會、小政府的機制;要建立健全激勵和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體制、機制,依法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總體布局:建設法治中國的總布局簡單地說就是「兩個堅持」。
一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級政府的基本准則,這三方面要共同推進,其中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和建設法治中國的核心和關鍵。
二是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其中法治國家是主體,主要是規范和約束國家權力;法治政府是重點,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最多的是政府;法治社會是基礎,全民都要守法、依法辦事。只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都建成了,我們才能說在960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上全面建成了法治中國。

❾ 怎樣理解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格局

科學立法是龍頭環節嚴格執法是法律權威在於實施公眾司法公正是法制的生命線是司法活動的最高價值准求公正司法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全民守法法律的權威源自於人民真心的擁護和真誠的擁護。

熱點內容
律師表白 發布:2025-07-28 13:19:13 瀏覽:780
計量技術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8 13:12:56 瀏覽:68
農村土地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8 13:10:53 瀏覽:638
司法鑒定結案 發布:2025-07-28 13:10:36 瀏覽:69
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的聯系 發布:2025-07-28 13:10:34 瀏覽:604
冠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8 13:05:31 瀏覽:553
婚姻法換鎖 發布:2025-07-28 12:35:56 瀏覽:674
民法典重要法條 發布:2025-07-28 12:16:15 瀏覽:565
新編物業管理法規教程 發布:2025-07-28 12:09:19 瀏覽:409
行政訴訟法專家咨詢意見 發布:2025-07-28 12:04:28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