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第9天第三款

婚姻法第9天第三款

發布時間: 2022-02-06 09:08:54

㈠ 中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三款四項說的是什麼

中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四項規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中華人民共內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容二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㈡ 新婚姻法中第十八條第三款是什麼意思

你好,你上面所問涉及到第十七條第四項的問題。根據第十七條第(四版)項的規定,因繼承權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即沒有明確指定的繼承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本條是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願,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麼,該財產就歸一方個人所有。

㈢ 婚姻法第九條第三款中,因服務期問題而導致房產權利受影響的事實尚未發生的。是什麼意思呢

《婚姻法》第九條:「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沒有第三款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三款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一款第三款司法解釋:撫養子女既是父母應盡的義務,也是子女應享有的權利。撫養是指父母撫育子女的成長,並為他們的生活、學習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規定,父母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可見,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同時子女對父母也有贍養扶助義務。贍養是指子女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扶助則是指子女對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關心、幫助和照料。贍養人的義務具體還應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或者租賃關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二是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其收益歸老年人所有。三是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僅要贍養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關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給予扶助。當年老、體弱、病殘時,更應妥善加以照顧,使他們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需要贍養的父母可以通過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在處理贍養糾紛時,應當堅持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通過調解或者判決使子女依法履行贍養義務。對負有贍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情節惡劣構成遺棄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以上為部分解釋,希望能幫到你。

㈤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

確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屬於夫妻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可以考慮以下兩個標准:1、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2、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盡管夫妻事先或事後並沒有共同舉債的合意,但該債務發生後,夫妻雙方共同分享了該債務所帶來的利益,則同樣應當視其為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夫妻為家庭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2、夫妻一方或雙方為履行法定撫養義務所負的債務;3、履行法定贍養義務所負的債務;4、為支付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教育、培訓費用所負的債務;5、為支付正當必要的社會交往費用所負的債務;6、夫妻共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7、夫妻協議約定為共同債務的債務。

而夫妻個人的債務則是指夫妻約定為個人負擔的債務或者一方從事無關家庭生活的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實踐中主要包括:1、夫妻一方的婚前債務;2、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沒有撫養義務的人所負的債務;3、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生產或者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並且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的;4、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附隨此份遺囑或或者贈予合同的債務也應當視為個人債務;5、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承擔的債務;6、夫妻一方因個人不合理的開支所負的債務,或者夫妻分居期間所負的債務;7、其他依法應當由個人負擔的債務。

如果夫妻間的債務約定沒有作公證,債權人不知道該協議內容且無過錯地認定該筆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的的,債權人有權利將夫妻作為共同被告起訴要求還款。雙方須負連帶責任,不過,如果證明該筆債務滿足上面個人債務的條件的,把債務向債權人清償以後,無責任方可以另行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

㈥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如何解釋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第五項為: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凡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結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發生性行為,且難以治癒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結婚,婚後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難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後經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騙對方,或者在結婚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結婚證》的。
5.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後,未同居生活,無和好可能的。
6.包辦、買賣婚姻、婚後一方隨即提出離婚,或者雖共同生活多年,但確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滿2年,確無和好可能的,或者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又分居滿1年,互不履行夫妻義務的。
8.一方與他人通姦、與他人同居,經教育仍無悔改表現,無過錯一方起訴離婚,或者過錯方起訴離婚,對方不同意離婚,經批評教育,處分,或在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過錯方又起訴離婚,確無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對方提出離婚的。
10.一方好逸惡勞、有吸毒、賭博等惡習,不履行家庭義務、屢教不改,夫妻難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處長期徒刑,或其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傷害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下落不明滿二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
13.受對方的虐待、遺棄,或者受對方親屬虐待,或虐待對方親屬,經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諒解的。
14.一方有家庭暴力行為的。

㈦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是說什麼

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可知第三款的內容指的是夫妻雙方婚姻關系存回續期間可以就答夫妻共同財產,以及債務問題進行書面的約定,該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債權人知道夫妻雙方有該約定的,那麼即便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也應該認定為個人債務。

法條依據:《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釋義】 本條作了修改,規定了婚姻法所禁止的行為。
一、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堅持婚姻自由原則,就要反對包辦婚姻和買賣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包辦婚姻,是指第三人違反婚姻自主的原則,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買賣婚姻,是指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強迫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買賣婚姻往往表現為第三人向男方要嫁女的身價以及販賣婦女與人為妻。借婚姻索取財物是指除買賣婚姻以外的其他以索取對方財物為結婚條件的違法行為。
包辦婚姻和買賣婚姻都是違反婚姻自由的原則、強迫他人婚姻的行為。它們的區別在於是否以索取錢財為目的。包辦婚姻、買賣婚姻都是剝削社會婚姻制度的產物,是和社會主義婚姻制度根本不相容的,必須堅決禁止。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也在法律禁止之列。對於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人和拐賣婦女的人販子,要嚴加懲辦。
買賣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財物都是以索取一定數量的財物為結婚的條件,二者的區別是:買賣婚姻是把婦女的人身當作商品,索取嫁女的身價或者販賣婦女,包辦強迫他人的婚姻;借婚姻索取財物,則不存在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問題。借婚姻索取財物有多種表現,譬如,雙方婚事基本上是自願的,但女方認為不要彩禮就降低了「身價」,於是就向男方要許多東西。又如,有的女方父母向男方索取一定財物,作為同意女兒出嫁的條件。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往往給當事人的婚姻和婚後生活帶來困難,也腐蝕了人們的思想,敗壞了社會風氣,故亦為婚姻法所禁止。至於父母、親友或者男女雙方出於自願的幫助、贈與,則不能認為是買賣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因為這種贈與不是婚姻成立的條件。
二、禁止重婚
實行一夫一妻制就必須反對重婚。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謂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有配偶的人,未辦理離婚手續又與他人登記結婚,即是重婚;雖未登記結婚,但事實上與他人以夫妻名義而公開同居生活的,亦構成重婚。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登記結婚,或者雖未登記結婚,但事實上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也構成重婚。不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姘居關系,不能認為是重婚。重婚是剝削階級玩弄異性、壓迫婦女的罪惡行徑,故婚姻法明令禁止重婚。對於重婚的,不僅要解除其重婚關系,還應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責任。
納妾指有配偶的男子又娶女子為偏房。妾是舊社會一夫多妻的產物。納妾是一種重婚行為,應當堅決取締。近年來出現的包「二奶」,妻與「二奶」同堂的,相當於納妾,應當予以懲治。
三、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除重婚外,其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也在禁止之列。其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指有配偶者與第三人未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如姘居關系。
近幾年在有些地方「包二奶」、養情人現象呈增多趨勢,已嚴重破壞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嚴重違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敗壞社會風氣,導致家庭破裂,甚至發生情殺、仇殺、自殺,嚴重影響社會安定,還影響計劃生育。這次修改,增加規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上述現象構不成重婚的,可依照這個規定處理。同時增加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對於其他違反一夫一妻制的行為,由於情況比較復雜,還應當通過黨紀、政紀、道德、教育等多種手段、多種渠道予以解決。這樣修改,有利於加大對上述現象的遏制力度,更好地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四、禁止家庭暴力、禁止虐待和遺棄
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就必須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成員間的虐待,是指用打罵、凍餓、有病不給治療等方法摧殘、折磨家庭成員,使他們在肉體上、精神上遭受痛苦的行為。虐待家庭成員,破壞了家庭的和睦生活,違背了社會主義道德准則,亦為法律所不容。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即構成虐待罪,要受刑法所制裁。
除禁止家庭成員的虐待外,也要禁止其他形式的家庭暴力。是將家庭暴力含於虐待中禁止,還是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是修改婚姻法中爭論的一個問題。考慮到虐待和家庭暴力雖有重合之處,但虐待不能包括有的家庭暴力行為,如夫妻之間吵架,丈夫一怒之下失手打死妻子,像這種行為,屬於家庭暴力,但不屬於虐待,在刑法上適用過失殺人罪,不適用虐待罪。因此,修改婚姻法時單獨規定禁止家庭暴力。
家庭成員間的遺棄,是指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贍養、撫養或扶養義務的人不履行其義務的行為。家庭成員間的遺棄,主要包括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而遺棄老人,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而遺棄子女,丈夫不履行扶養義務而遺棄妻子或者妻子不履行扶養義務而遺棄丈夫等行為。遺棄家庭成員是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反映,是違反社會公德的可恥行為。遺棄家庭成員情節惡劣構成遺棄罪的,要依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的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㈨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是什麼意思

一、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是什麼?
第十九條【夫妻財產約定】夫回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答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三款指的就是: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二、離婚財產分割注意什麼?
1、確定分割的原則和標准;
2、婚姻存續期間,承擔義務較多的,可以要求補償,多分些財產;
3、對方如存在重婚、與他人同居等過錯,無過錯一方,可以要求賠償;
4、離婚後一方生活有困難,可以從幫助的角度多分些財產;
5、跟子女的一方、婦女一方,在分房、財產可適當照顧;
6、財產分割最好找一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或律師做中證人,主持分割。

㈩ 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款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第十八條【夫妻一方的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超過六個月未執行 發布:2025-07-27 23:55:54 瀏覽:104
越南公司法 發布:2025-07-27 23:54:07 瀏覽:608
法理學法律責任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27 23:51:27 瀏覽:820
民事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 發布:2025-07-27 23:50:39 瀏覽:74
職業道德的標准 發布:2025-07-27 23:49:57 瀏覽:924
三定規定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7 23:33:23 瀏覽:535
慈善法中社會服務機構 發布:2025-07-27 23:31:09 瀏覽:381
南山法院警告 發布:2025-07-27 23:25:17 瀏覽:211
法院發放款 發布:2025-07-27 23:19:15 瀏覽:883
公司法律責任責任書 發布:2025-07-27 23:17:26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