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去事假的規定
⑴ 勞動合同法對事假的詳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沒有對事假做具體規定。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法定節假日包括三類。第一類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勞動節和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各1天。第二類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包括: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第三類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具體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在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的其他休假節日,也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⑵ 勞動法有規定公司請事假期限嗎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沒有規定公司請事假期限,通常事假規定是由用人單位自行制定,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要求,並經批准、公示後可以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⑶ 事假多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分析:關於事假多少天可以辭退勞動法中沒有明確的規定時間,這個事假多少天或曠工多少天辭退是公司章程或規章制度中規定的,一般情況下只有員工嚴重違反單位制度或者不能從事本人崗位等情況下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⑷ 新勞動合同法請事假怎麼算
單位不同規定不同吧,勞動法沒有規定一個固定數。
⑸ 勞動法有規定限制事假的期限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限制事假的期限,通常事假規定是由用人單位自行制定,只要不違反回法律法規要求,並經批准答、公示後可以實施。
《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⑹ 勞動法事假的規定
員工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的可以請事假,事假為無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時為計算單位。
員工請事假每天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0.92天;員工請事假每小時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0.92天/8小時。
⑺ 勞動法關於請事假的規定
事假:
員工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的可以請事假,事假為無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時為計算單位。 員工請事假每天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0.92天;
員工請事假每小時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0.92天/8小時。 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產假外,各地一般都規定了獎勵產假,各地獎勵產假的期限有所不同。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晚育的女職工,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獎勵假30天,獎勵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間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不休獎勵假的,按照女方一個月基本工資的標准給予獎勵。
(7)勞動合同法去事假的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
請假減發工資的情況:
(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
(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5)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
⑻ 事假與病假無區別,這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嗎
這個在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規定,一般是
事假:因個人自身問題或有事不能正常上班的請假叫事假。事假無工資發放
病假:因得病等不可抗拒需治療時期的請假叫病假。按勞動法病假不超過一個月工資須全額發放。超過一個月不超過三個月按80%發放。超過3個月按60%發放。等基本只要不是國企很難享受到此待遇!!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關於工資、病假、事假的規定
您的,因為您的問題太籠統,我只能向您做個簡單的解答。
我國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專依據國家規定和屬勞動合同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不包括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動保護、職工福利(職工生活困難補助費、上下班交通補貼、計劃生育補貼)、和職工教育費用等。
病假的工資支付: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⑽ 請事假規定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的
事假假條應該包含請假人、請假原因、時間、請假期間等內容。向單位提出申請。事假:員工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的可以請事假,事假為無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員工請事假每天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0.92天員工請事假每小時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0.92天/8小時。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產假外,各地一般都規定了獎勵產假,各地獎勵產假的期限有所不同。要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執行,或者雙方簽訂的合同進行扣減。對於勞動者請事假扣減工資,我國法律目前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由公司制定規章制度,或者根據勞動者和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的約定執行,但公司的規章制度不能逾越法律的強制性和原則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