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明顯不合理的價格合同法

明顯不合理的價格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2-09 02:47:28

1. 什麼樣的價格是《合同法》意義上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9 條規定,對於《合同法》第74 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70% 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30% 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74 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2. 合同法實施法第七十四條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合同法現在已經失效,第七十四條已經被《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取代,其中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是指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的百分之七十。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3.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司法解釋,對明顯不合理低價的判決

您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九條 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本條第2款對「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提出了一個一般的參考示範標准:「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但是,因為轉讓財產的行為和轉讓財產的性質具有復雜性,很難用一個標准予以衡量。季節性產品和易腐爛變質的時令果蔬在臨近換季或者保質期將屆滿時,為回籠資金大幅甩賣,轉讓價格可能低於市價的70%,不能一概認為其「明顯不合理」。在市場疲軟、有價無市、資金佔用利息損失巨大的情況下,低於市價的70%轉讓財產有利於挽回經營損失時,也不能一概認為其「明顯不合理」。反之,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即使以市價的70%甚至80%、90%轉讓財產,如果造成債務超過以致支付不能,且債務人與受讓人對此均有認知,亦未必不能認定其構成詐害行為,而任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有鑒於此,本條規定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70%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一般」意味著排除特殊情形,如前述的換季或保質期前回籠資金的甩賣;「可以」意味著應視具體情形而定,不作剛性約束;「視為」是立法上使用的法律擬制用語,債務人、受讓人可以提出相反事實和證據予以推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4. 如果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但受讓人是不知情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行

既然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了,那麼受讓人作為一個有正常生活常識和經驗的人怎麼會不知道購買價格的正常與否。只要債權人能證明成交價格的不合理,就可以推定受讓人知情,有惡意之嫌。

5.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害,受讓人不知情的,債權人不可以行使撤銷權嗎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要依據《合同法》第74條行使撤銷權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 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債務人已經放棄了到期的債務不能償還,債務人沒有其他財產可執行,沒有其他生意和喪失勞動能力無法償還債務的。

  2. 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債務人以不合理的價格轉讓財產,並且提供的市場價格對於出讓人和受讓人來說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才行。

  3. 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受讓人知道債務人沒有處分財產的權利,受讓人知道債務人外面有債務沒有清償的情形。(比喻說,債務人出讓財產時產權上沒有抵押、擔保及查封哪你就無法證明受讓人知道該情形)

    應該說要把這三個條件的證據拿出來,不是一般撤銷權人所能做到的。

6.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這里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有什麼標准嗎

現實困惑

張某做生意時欠下王某50萬元,現還款期限將至。由於生意失敗,張某現在基本沒有什麼積蓄,就只有一套商品房(不是自己住的),如果必須還款的話,張某必須將該房轉讓。但張某心有不甘,便計劃將房產低價賣予表哥趙某,以便自己能夠少還一部分錢。之後王某收到張某30萬元還款。王某得知張某房產是低價出售的,便決定提起撤銷權之訟。法院告知王某撤銷的必須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如果張某所售房屋的市場價格大約是60餘萬,那麼,張某所賣30萬元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嗎?

律師答疑

案例中張某將房屋售賣至30萬元的價格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案例中張某房屋的市場價格約為60萬元,而售賣價格卻只有30萬元,相當於市場價格的百分之五十,根據上述規定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因此,債權人王某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張某低價售賣房屋的行為。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九條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法理薈萃

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或者高價交易,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了有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規制。

7. 如何認定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

現實困惑
張某做生意時欠下王某50萬元,現還款期限將至。由於生意失敗,張某現在基本沒有什麼積蓄,就只有一套商品房(不是自己住的),如果必須還款的話,張某必須將該房轉讓。但張某心有不甘,便計劃將房產低價賣予表哥趙某,以便自己能夠少還一部分錢。之後王某收到張某30萬元還款。王某得知張某房產是低價出售的,便決定提起撤銷權之訟。法院告知王某撤銷的必須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如果張某所售房屋的市場價格大約是60餘萬,那麼,張某所賣30萬元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嗎?
律師答疑
案例中張某將房屋售賣至30萬元的價格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案例中張某房屋的市場價格約為60萬元,而售賣價格卻只有30萬元,相當於市場價格的百分之五十,根據上述規定屬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因此,債權人王某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張某低價售賣房屋的行為。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九條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法理薈萃
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或者高價交易,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了有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規制。

8. 明顯不公允的價格轉讓房產合同可撤銷嗎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撤銷權是民法中債的保全措施之一,是指當債務人濫用其財產處分權而損害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行為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一、要了解構成撤銷的事由
從《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來看,構成撤銷的具體事由有三個:債務人單方放棄到期債權;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且受讓人知道的。因此,只要債務人的行為具備以上三種事由之一,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有權行使撤銷權。
二、要掌握行使撤銷權的方式
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因而撤銷權是通過訴訟的方式行使的。債權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三、要把握行使撤銷權的時間
《合同法》第七十五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法律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是除斥期間,即在期間內債權人享有撤銷權,期間經過後撤銷權歸於消滅。債權人不得再行使撤銷權,債務人的處分行為也不再發生變化。因此,債權人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及時行使撤銷權,避免因期間屆滿權利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權人只能通過人民法院行使撤銷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華律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9. 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給善意第三人,債權人是否可撤銷.如果撤銷是否需要給予適當補償

依據《合同法》第74條的精神,所謂不合理低價,系指資產轉讓的價格明顯低於根據當時市場交易的一般情況所能接受的價格。認定是否為不合理低價,首先需要確定「合理價格」的底線,這必須藉助於在交易發生特定時空背景條件下,同類交易所形成的價格,並充分考慮該項交易所特有的性質,如資產的整合利用前景、交易雙方的博弈能力、復合對價支付體系等因素。


不合理低價的產生也要考察交易中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主觀意願,確認是否存在不正當的利益交換,反映在客觀上就是是否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合理價格的交易只是轉變了對債務負擔的形式,由企業資產變化為所取得的對價,對債權的實現沒有任何損害,甚至變得更容易,如以固定資產換取貨幣即省卻了債權人拍賣、變賣的麻煩。但是,如果交易所獲取的對價沒有及時償付債務,這說明是債務人沒有恰當地履行其應盡的義務,該惡意逃避債務的行為不是資產轉讓的必然後果,不能以此認定交易損害了債權人利益,更不能推導出交易價格不合理的結論。

何為「不合理低價」那個法官、律師及評估公司能做出准確的答案。

依據《合同法》第74條行使撤銷權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 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債務人已經放棄了到期的債務不能償還,債務人沒有其他財產可執行,沒有其他生意和喪失勞動能力無法償還債務的。

  2. 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債務人以不合理的價格轉讓財產,並且提供的市場價格對於出讓人和受讓人來說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才行。

  3. 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受讓人知道債務人沒有處分財產的權利,受讓人知道債務人外面有債務沒有清償的情形。(比喻說,債務人出讓財產時產權上沒有抵押、擔保及查封哪你就無法證明受讓人知道該情形)

    應該說要把這三個條件的證據拿出來,不是一般撤銷權人所能做到的。

熱點內容
浙江海寧法院 發布:2025-07-26 21:23:23 瀏覽:109
KPI受勞動法保護嗎 發布:2025-07-26 21:20:52 瀏覽:465
最新電力工業技術管理法規 發布:2025-07-26 21:20:52 瀏覽:924
民法典專訪 發布:2025-07-26 21:09:10 瀏覽:161
法治的紅線 發布:2025-07-26 21:04:30 瀏覽:74
什麼著道德 發布:2025-07-26 21:02:52 瀏覽:133
吉林泰合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7-26 21:00:03 瀏覽:293
襄陽劉道德 發布:2025-07-26 20:54:02 瀏覽:837
勞動法13條 發布:2025-07-26 20:44:08 瀏覽:556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人身自由以 發布:2025-07-26 20:43:13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