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法經濟法

國際法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2-02-10 04:39:18

A. 簡述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的聯系

主流觀點:國際公法是調整國家、國際組織等國際主體之間的法律規范,是最典型回的國際法國際私法有國答內法和國際法二說,調整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客體或事實涉及外國),最典型的國際私法是沖突法,還包括國際經濟法中的調整平等主體民事關系的國際條約、慣例(這些條約和某些慣例同時又是國際公法)根據Jessup的觀點,國際經濟法已經從國際公法中獨立。不但有關於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還有調整個人與國際法主體之間的法律規范。因此:三者之間的關系既並列又交叉

B. 國際經濟法,國際商法和國際法三者之間的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國際商法是關於商務的國際私法。是指在具有涉外因素的商務關系中,通過選擇准據法來解決商務沖突,保障國際上商務民事往來的安全和順利進行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國際法指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規則的總體。

2、權利與義

務的主體不同:

國際商法的主體通常限於不同國籍的國民(含自然人與法人)以及各種民間性的國際組織機構。

而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既包括經濟領域中超越一國國界的「私法」關繫上的主體,也包括經濟領域中國際公法關繫上的主體。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組織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從事超越一國國界的經濟交往或經貿活動,它們才可以成為國際私法關繫上的主體。

3、客體的不同:

國際私法所調整的超越一國國界的私人間關系,可分為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兩大類。

而國際經濟法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以及不同國家的私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C. 請問各位法學考研經濟法和國際法,那個比較好啊,謝謝

你想上哪所學校的研究生?這個是不一樣的,像武漢大學的國際法是全國都有名的,你考武大國際法又能跟一個不錯的導師的話,就業會比較不錯。如果是其他學校的話建議考經濟法,像中國政法大學,我經濟法畢業的研究生同學就業相當不錯,主要去銀行,證監會,證券登記管理機構,總體感覺比國際法就業好。

D. 國際法和國際經濟法有什麼區別

我們國來家學的國際法主要源是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私法

國際公法主要是處理國家與國家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問題,而國際經濟法處理的是國家,國際組織,個人等主體在經濟,金融方面的問題,國際私法處理的是國際民商事關系。

概而言之,報了國際法就要學習以上三種學科。

E. 經濟法和國際法就業哪個好

經濟法專業就業情況應該更好,但是國際法專業的學習更有激情,使專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屬彩。
您這個問題很現實,但是多少讓人感到一些失望。因為真正影響您就業的並非是因的專業,更多的是自己的專業水平。只要努力,這兩個專業都是發展潛力巨大。
經濟法讓人覺得真的是更加趨利性和世俗性,當然這不是在貶低他,也不是刻意拔高國際法專業的崇高性。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還是要自己真正的去學習這兩個專業的相關知識,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而這是最重要的。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F. 國際法 民商法 經濟法

1、你首先要明白國際法與民商法、經濟法各自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國際法作為部門法之一,其分類級別高於民商法、經濟法,因為國際法主要是由國際公法、國際私法,以及國際經濟法這三個下一級的部門法所組成。

2、國際公法主要是調整各國之間,各個國際組織之間政治、外交、政府合作方面關系的法律,如聯合國的運作規范、條約法、外空間探索規范、外交關系規范等等。

3、國際私法主要是調整不同國家公民、組織之間的婚姻、家庭、財產、繼承等民事關系的法律規范,如異國夫妻結婚、離婚應當適用那一個國家的法律,發生糾紛應當在何國法院訴訟、仲裁等等。基於這些特點,國際私法又稱作民商事法律沖突法或私國際法。

4、國際經濟法主要是調整不同國家經濟組織之間的異地經濟交往行為的法律規范,一般由表現為國際慣例、相互承認的國際經濟條約、國內涉外經濟法律規范等。如不動產法律適用及法院管轄方面的國際條約,海運規則、提單、信用證、貨物對外貿易等方面的國際慣例及公約、條約。

5、在以上介紹中,大致也概括了民商法與經濟法之間的關系及區別。

6、在當前較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經營業務范圍和領域,基本上都會涉及國內、國際經濟事務;即使是單純的國內事務,許多法律操作規范幾方法,亦是大量借鑒、吸取了英美、大陸法系發達國家的許多先進規范。加上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大量存在的與國外投行、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投資、並購關系,由此,從事資產管理公司的法律工作,對國際經濟法的學習、精通是必不可少的。

7、基於此,作為資產管理公司的律師,應當系統學習國際經濟法,也就是說,應當去專修這個專業。同時,對於任何從事民商、經濟法律事務的律師而言,民商法(不要刻意區分國際、國內)是必備基本功。至於國際私法、國際公法,與這個職業沒有太直接關系,一般了解即可。

G. 法學專業研究生經濟法和國際法,刑法比起來哪個好考些

經濟法比較抄好考研,而且找工作比較容易。
經濟法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
經濟法專業是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
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經濟法總論、財稅金融法、企業和公司法、競爭法、涉外經濟法。

H. 國際法包括哪些

國際法,從學科分類上講,是一級學科,下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專三個二級學科。屬
一般意義上的國際法,即我們通常所稱的國際法乃是指國際公法,即「國家之間通過協議形成的,或者在國際交往中各國公認的,協調各國意志的,由國家單獨或集體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原則規則和規章制度的總體」。
從內容上看,現代國際法主要內容包括調整下列國家間關系的規則:
(1)領土法
(2)國際海洋法
(3)國際航空法
(4)外層空間法
(5)國際環境法
(6)外交關系法
(7)領事關系法
(8)國際條約法
(9)國際組織法
(10)國際人權法
(11)國際刑法
(12)國際爭端解決法
(13)戰爭法
國際法的內容有不斷擴張的趨勢,現有的國際法制度也在不斷完善,規則數量不斷膨脹,細化程度不斷提高。

I. 國際經濟法是經濟法領域的國際法嗎

國際經濟法是指抄調整國襲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

J.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國際法包括後三者。

國際私法主要是解決各國民商事關系中發生的各種法律沖突。以選擇性的條款居多。

國際公法則涉及國家主權方面的內容,如領海的劃分,各國權力的行使之類的。

國際經濟法顧名思意是調解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各種法律關系。

一:國際私發基本原則:

1、主權原則。

2、平等互利原則。

3、國際協調與合作原則。(有約必守原則)

4、保護弱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原則。

二、國際公法是一個特殊的法律體系,與國內法相比,它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1、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同時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還包括類似國家的政治實體和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在某些特殊狀況下,個人也能夠成為國際法的主體。

2、國際法是國家之間的法律,不是國家之上的法律。即不存在超越國家之上的立法機關來制定法律然後強加於各國。國際法中對國傢具有拘束力的原則、規則和制度是由國家通過協議制定的。

3、國際法不存在超越國家的強制實施法律的機關,國際法的實施主要依靠國際法主體本身的行為。當國際法遭到破壞、國際法主體的權利遭受破壞時,國際法主體通過自助或集體制裁,以捍衛國際法主體的合法權益,保障國際法的實施。

三、國際經濟法特點:

1、首先,就國際經濟法的主體而言,除了包括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經濟實體。

2、其次,就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而言,是廣義上的國際經濟關系。

3、再次,國際經濟法的規范,是表現為一國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立法,以及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中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4、通過以上對國際經濟法特徵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正是由於國際經濟法有其獨特的主體,調整對象和與此相適應的法律規范,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即獨立的司法體系。

(10)國際法經濟法擴展閱讀

國際法概括為7個基本原則:即主權、承認、同意、信實、公海自由、國際責任和自衛。

1、主權

(1)、依照國際法,共處的各主權國家一律平等。它們只能對在其領域內的人和事行使管轄權,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從領海到公海的緊追權或者報復權)才被允許對在其領域外的人和事行

(2)、使管轄權。各個國際法主體除受普遍適用的國際習慣法的規則約束外,不經它同意,不得令其承擔任何外加的國際義務。

2、承認

(1)、承認的主要作用是,承認一個實體作為國際法主體而存在,或者承認它的首腦為該國的代表並希望與之維持外交關系。承認的主要形式是承認一個國家或政府在一塊領土上行使事實上的或法律上的管轄權,簡稱為事實上的承認和法律上的承認。

(2)、承認可以是無條件的,也可以是有條件的;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承認也可能並不是全面的,而只限於承認一群人為交戰團體或叛亂團體,如果這些叛亂者事實上已經控制了該國部分領土。承認在原則上是可以自行斟酌決定的,但過早地承認別國的交戰團體或叛亂團體是和該國專有的國內管轄權不相容的,因而也是非法的。

3、同意

(1)、國際法主體在訂立協定時,在不損害第三者權利的情況下,可以修改和補充國際習慣法的某項規則或者為各文明國家所承認的一般法律原則。遵循國際法的要求所作出的同意,為締約雙方確定了相互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經締約雙方同意所訂立的協定,其中止、修改和終止也應經締約各方的同意或默認。

4、信實

在國際法發展的早期階段,所謂信實主要是指不背信棄義。以後,信實的含意逐漸與公平合理、符合常識的要求一致起來。締約雙方或者應對自己的單方面行為負責的一方,必須恪守信義地解釋和執行協定。

5、公海自由

公海航行自由的規則不準許任何國際法主體佔用公海的任何部分。在和平時期,一個國家只能對有權懸掛該國國旗的船舶行使管轄權;而在戰爭時期,則可根據海戰規則和捕獲法規干擾敵國及中立國的航運。對於公海、公海上空和海床的利用,必須合理照顧其他國家的利益。海盜行為和販運奴隸都是對公海的非法利用。

6、國際責任

關於國際責任的規則要有兩個前提。

(1)國際法主體的下屬機構違反國際義務,構成了不法行為或國際侵權行為;

(2)、這種國際侵權行為引起賠償的責任。這些規則所規定的義務是獨立於任何個別的國際法主體的意志之外的,但是它們是可以經過同意和默認加以修改,它們也可以用雙方同意的規則規定類似國內刑法的那種處罰來加以強化,或者通過默認和不行使權利而予以放棄(也稱消滅時效)。

7、自衛

國際習慣法允許國際法主體對其他國際法主體的不法行為採取自衛措施,也可以對不受任何其他國際法主體保護的個人、船舶或飛機的行為採取自衛措施。自衛必須是迫不得已、刻不容緩的。只有為了擊退即時的、緊迫的入侵才有權採取自衛行動。

熱點內容
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4 06:15:06 瀏覽:977
科教園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24 06:00:01 瀏覽:931
公民幾歲要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4 05:59:23 瀏覽:786
依法治國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發布:2025-07-24 05:57:18 瀏覽:623
上法院訴訟 發布:2025-07-24 05:57:13 瀏覽:888
屬於地方性法規的 發布:2025-07-24 05:55:44 瀏覽:892
公司法85條 發布:2025-07-24 05:55:40 瀏覽:590
勞動合同法退休知網 發布:2025-07-24 05:52:46 瀏覽:233
員工的行為代表公司法律規定 發布:2025-07-24 05:47:09 瀏覽:138
勞動法意見 發布:2025-07-24 05:46:59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