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科學與定量研究法

社會科學與定量研究法

發布時間: 2022-02-11 19:27:04

Ⅰ 概述為什麼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在人文社會科學現代化進程中日益統一起來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定量研究是對定性研究的細化,定性研究只有在與准確的定量研究結合在一起時才能增強其理論力量,定量研究只有在與科學的定性研究結合住一起時才能顯示其作用;在人文社會科學現代化的進程中,由學科分化與綜合導致的系統化研究概念,強有力地推動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日益統一起來。

Ⅱ 社會科學中的定性與定量研究怎麼樣 好不好

1、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是科學研究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在自然科學領域,定性與定量方法是結合在一起的。隨著社會科學從主要使用自然語言逐漸轉到運用與自然語言相結合的概念語言、邏輯語言、數學語言等,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也由定性分析轉變為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
2、定性與定量在客觀事物的研究中不是互相排斥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定性分析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定量研究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檢驗,二者互為補充。從定性到定量,又從定量到定性,是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3、實現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還要堅持多學科方法的運用,以克服單學科方法的局限。只有多學科方法並用,才能改變單一學科方法的狹窄性,為處理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創造條件。

Ⅲ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有哪些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3)社會科學與定量研究法擴展閱讀

馬克思曾預言:「科學只有從自然科學出發,才是現實的科學。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現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正像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統一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頁)。

一百多年來,人類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尤為突出,不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觀領域、宇觀領域和微觀領域,還深入發展到了人類機體(包括大腦)和人類社會領域,而且這兩個方面仍在不斷地進行相互滲透、相互整合。

社會科學(包括思維科學)越來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已經卓有成效地應用於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之中,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科學的發展。社會科學的這種不斷地採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稱之為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

Ⅳ 社會科學定量研究 方法包括哪些

定量研究一般是為了對特定研究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而進行的。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診斷性和預測性等特點,它並不追求精確的結論,而只是了解問題之所在,摸清情況,得出感性認識。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與幾個人面談的小組訪問,要求詳細回答的深度訪問,以及各種投影技術等。在定量研究中,信息都是用某種數字來表示的。在對這些數字進行處理、分析時,首先要明確這些信息資料是依據何種尺度進行測定、加工的,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將尺度分為四種類型,即名義尺度、順序尺度、間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Ⅳ 淺談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區別與結合

一、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哲學基礎不同
定量研究秉承實證主義的觀點,實證主義是以經驗的確切資料為科學基礎的哲學系統。所以,定量研究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強調客觀性、操作化和概括化,要求研究者採取價值中立的立場。定性研究以本體論、個人主觀意義及經驗為主體的知識論和價值理性為哲學基礎,認為對於社會現象的理解取決於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關系,很難做到價值中立。定性研究強調,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類自覺的或經過反思的行為」。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目的不同
定性研究比較注重參與者的主觀感受,旨在解釋社會現象, 著眼於從整體上理解和詮釋被研究對象,關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義。而定量研究通過對社會事實的測量,從中發現社會規律,旨在確定被研究對象的因果關系和相互影響,更多地注意個別變數和因素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指導實踐。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依據和研究路徑不同
定量研究依據的主要是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定性研究的依據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經驗材料。研究路徑上,定量研究通常從既有的理論出發,提出理論假設,然後通過問卷等工具收集經驗證據來驗證預想的模型、假設或理論,這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自上而下的演繹過程,突出的是對既有理論的驗證或推廣。而定性研究更偏向於一個創立理論的過程,通過訪談和個案等方法收集相關資料,側重於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從許多不同證據之間的相互聯系中概括出論題、論斷或理論,是一個從個別到一般、自下而上的歸納過程。
四、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表述形式不同
定性研究主要是敘述性的說明,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的形式比較靈活,通常包含了多種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強調標准化研究程序和預先設計,用數字或測量而不用文字來描述事物或現象,主要通過數據、模式、圖形等來說明統計結果,表達研究結論。

隨著社會科學不同領域的交織與融合不斷擴大,科學哲學和科學方法論不斷發展,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出現了兼容和整合的趨勢。特別是21世紀以來,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結合使用已經成為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新的發展趨勢,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開始有意識地在自己的研究中採用結合的方法,以改善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提高研究的質量。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要做好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

Ⅵ 社會學定量研究的具體方法是什麼

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調查法
調查法是一種古老的研究方法,是指為了達到設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計劃全面或比較全面地收集研究對象的某一方面情況的各種材料,並作出分析、綜合,得到某一結論的研究方法。

相關法
相關法是指經由使用相關系數而探求變數間關系的研究方法。相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確定變數之間關系的程度與方向。變數關系的程度,有完全相關、高相關、中等相關、低相關或零相關等;而變數關系的方向有正相關和負相關等。

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操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變數,並且控制研究環境,藉此衡量自變數與因變數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實驗法,另一種是實驗室實驗法。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區別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兩種對立的研究範式,兩者在研究目標、對象及方法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首先,研究目標上,定量研究重視預測控制而定性研究重視對意義的理解;其次,研究對象上,定量研究強調事實的客觀實在性而定性研究強調對象的主觀意向性;第三,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注重經驗證實而定性研究注重解釋建構。

由於方法論上的不同取向,導致了在實際應用中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存在明顯的差別。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著眼點不同

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定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處的層次不同,定量研究是為了更准確地定性。

③依據不同

定量研究依據的主要是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定性研究的依據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經驗材料。

④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運用經驗測量、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則主要運用邏輯推理、歷史比較等方法。

⑤學科基礎不同

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論、社會統計學等為基礎,而定性研究則以邏輯學、歷史學為基礎。

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模式、圖形等來表達;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確定量的根據下准確定性。

熱點內容
2015新法規速遞網 發布:2025-07-22 22:23:22 瀏覽:13
社會監督勞動保障法 發布:2025-07-22 22:04:25 瀏覽:6
學校法律知識競賽記錄 發布:2025-07-22 22:03:38 瀏覽:200
汽車音響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2 21:59:53 瀏覽:477
山東政法學院2015 發布:2025-07-22 21:58:51 瀏覽:376
2016道德模範人物事跡 發布:2025-07-22 21:54:47 瀏覽:472
偷情關於婚姻法怎樣定 發布:2025-07-22 21:54:11 瀏覽:24
社會與法手機直播 發布:2025-07-22 21:53:06 瀏覽:817
全省職工法律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22 21:51:30 瀏覽:342
龍鳳胎法官 發布:2025-07-22 21:50:40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