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及合同法律關系

合同法及合同法律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2-14 00:05:30

合同法調整哪些法律關系

不受合同法調整的主要關系類型
1)有關身份關系的合同
如婚姻合同(婚約內)適用《婚姻法》、收容養合同適用《收養法》等專門法。
2)有關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權的行政合同
例如政府特許經營合同、公務委託合同(如稅款代扣合同即是)、公益捐贈合同、行政獎勵合同、行政徵用補償合同等。
3)勞動合同
4)政府間協議

民法和合同法是什麼關系合同法屬於獨立的部門法嗎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回、變答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Ⅲ 合同法屬於哪種法律體系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Ⅳ 什麼是合同法律關系,如何從合同的法律關系來審查合同

一、什麼是合同法律關系
合同法律關系指由合同法律規范調整的當事人在民事流轉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怎麼從合同法律關系來審查合同
從合同法律關系來審查合同首先應明確合同法律關系是指當事人因合同的訂立、變更或消滅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它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要素組成。而審查合同主體是審查合同的基礎。合同的主體即合同的當事人,他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一)自然人
自然人包括中國公民以及在中國從事民事活動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民法通則》將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夥作為公民特殊形態而納入到自然人中。但個體工商戶具有依法登記核準的字型大小,並以該字型大小對外交往,也可歸到其他組織中。
在審查合同時,自然人做為合同主體的,就要審查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否適當。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分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自己訂立合同,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訂立合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自己訂立合同;限制行為能力人只能訂立與行為能力相適應的合同。《民法通則》第九至十三條對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合同法》第九條和第四十七條又近一步規定了自然人的行為能力的問題。
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夥,除了審查他們具有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外,還要審查他或他們是否具備農村承包經營的能力和合夥人的資格。
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要根據其所屬國或居住國的具體法律規定和行為地國的法律規定,審查其行為能力的效力。
(二)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又可以分為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企業法人訂立合同的情況比較普遍。下面僅以企業法人為例來說明。
企業法人作為合同當事人所涉及的以下幾個問題著重予以審查:
1、企業法人超營業范圍的合同效力問題。
企業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取決於其經營范圍,超越經營范圍的行為就是無權利能力和無行為能力的行為,由此訂立的合同是否當然地無效呢?根據最高人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能因此而認定無效。但是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審查超營業范圍的合同要重視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實性,當事人在合同中不違反法律規定,又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
2、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員超職權范圍訂立的合同問題。
企業法人在對外訂立合同時,由其法定代表人、工作人員或其他代理人代理其訂立合同。《民法通則》第63條至第68條對代理行為作出規定。《合同法》第48條、第49條、第50條對代表人和代理人的越權代理的效力作出了具體規定。法定代表人或者工作人員超越代理權范圍訂立合同的,除相對人知道越權的事實外,仍然由企業法人承擔責任;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訂立合同,除企業法人追認或者構成表見代理外,由代理人自負其責。
3、企業法人的民事責任承擔問題。
具有企業法人條件的企業應以該企業所有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有限責任。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或當事人有約定的以外,不能追究其他法人的連帶責任。
確定法人的條件,原則上應依工商登記為准。但雖經登記確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由其開辦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企業法人注冊登記時,投資不足的,且企業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在審理案件中,應判令投資方補足其投資用以清償債務。注冊資金不實的,由開辦單位在注冊資金不實的范圍內承擔責任。核准登記後,開辦單位,投資人或其他人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避免責任的,應依法追回。明確了上述問題在起訴時有利於明確被告及其訴訟請求范圍。
4、涉及企業法人、工作人員犯罪的合同責任承擔問題。
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進行經濟犯罪的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外,企業法人應承擔賠償責任。但他人明知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利用其職務之便進行違法犯罪而與之來往的除外。

Ⅳ 如何理解合同與合同法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Contract),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法律是關於市場交易規則的法律,不僅與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密切相關,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而是"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之一。在法律院校、系的教學計劃中,計劃沒有不設合同法課程的。在非法律院校、系的教學計劃中,也經常設置合同法課程。合同法律是民事法律制度的組成部分,將其作為獨立的課程來設置,說明了合同法律的重要性。
《合同法》是高職高專系列教材的一種。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為依據,系統、全面地介紹、闡釋了合同法基本原理、基本規則。該書的特色是:第一,緊密聯系中國實踐。該書每章都設置了因例,通過因例,使學生產生興趣、進入角色,並在教材中對因例作了簡要說明;每章之後,又以案例的方式提出思考題,使學生能夠對法律現象有直觀的了解、加深對法律規則的理解。第二,針對性強。該書充分考慮到了高職高專的特點和應當具有的知識結構,既闡述了法律的一般規定,也介紹了一般理論,注意了基本知識、基本觀點、基本技能的傳授和訓練,使讀者對中國合同法能有正確的認識,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文筆簡潔、流暢,篇幅適當。

Ⅵ 合同法中的合同關系與普通的民事合同的關系分別適用的法律方法有什麼不同

凡是法律所規定的條款,均具有法定的法律效力,合同法優於普通的合同,如果普通合同中的有關內容與合同法相違背,則普通合同服從合同法,被視為無效的合同內容。如某些壟斷行業的霸王條款,其實那是無效的。

Ⅶ 《合同法》與《債權法》之間有什麼關系

其實不是來債權法,,是債法。
中國民自法一般學理通說為五分法。即人身法、物法、債法、繼承法和侵權責任法。
合同法是屬於債法的一個主要內容,主要規范合同行為及權利義務的。而債的發生除了合同的原因導致外,還包括如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
所以,合同法是債法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部分。

Ⅷ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關系

物權法與合同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物權法主要貫徹的是物權法定原則。物權之所以要法定,對此學者的解釋各不相同:有的學者認為物權法定的原因在於其防止合同自由原則的濫用;有的認為,物權法定主義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這些觀點都是有道理的,但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物權具有強烈的排他性,能夠對抗第三人(例如物權人可以行使追擊權,而債權人不能向第三人追奪),物權具有優先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優先於債權),因此直接關繫到第三人的利益,而合同只是發生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第三人並不知道,如果允許當事人僅提高其合意便創設物權,必然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不僅是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就是具有物權性質的債權也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舉個抵押權的例子,抵押權必須有法律承認,才能成為物權,成為物權後,不允許當事人通過合同創設抵押權。當事人訂立抵押合同後,必須辦理抵押登記後才能成立抵押權,如果當事人訂立抵押合同,抵押權就成立,而無需法律規定,這樣就非常麻煩。假如我有一套房產,價值一百萬,欠了很多人的錢,我只想把這一百萬給張三,不給李四、王五,我就可能和張三之間訂立一個抵押合同,如果通過合同就可以隨意創設物權的話,張三就享有物權了,它可以優先於其他債權人受償,其他人什麼都得不到,這樣的話交易就沒有秩序。抵押權是財產的負擔,如果不符合規定條件,可能產生欺詐。物權法定是各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Ⅸ 合同法調整哪些法律關系

不受合同法調整的主要關系類型
1)有關身份關系的合同
如婚姻合同(婚約)適用內《婚容姻法》、收養合同適用《收養法》等專門法。
2)有關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權的行政合同
例如政府特許經營合同、公務委託合同(如稅款代扣合同即是)、公益捐贈合同、行政獎勵合同、行政徵用補償合同等。
3)勞動合同
4)政府間協議

熱點內容
一建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發布:2025-07-21 06:39:36 瀏覽:104
旅行社政策法規 發布:2025-07-21 06:33:59 瀏覽:615
基金外包法規 發布:2025-07-21 06:33:52 瀏覽:185
鄉村法律服務講話 發布:2025-07-21 06:32:26 瀏覽:538
我國稅收法治建設中的不足 發布:2025-07-21 06:32:16 瀏覽:667
依法治國十 發布:2025-07-21 06:31:30 瀏覽:589
行政法誰舉證 發布:2025-07-21 06:30:03 瀏覽:738
審計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層次 發布:2025-07-21 06:30:03 瀏覽:227
2018年執業葯師法規真題 發布:2025-07-21 06:18:38 瀏覽:316
類似道德經 發布:2025-07-21 06:18:37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