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關於利息損失

合同法關於利息損失

發布時間: 2022-02-14 04:20:57

『壹』 實際利息損失是如何計算的

設與A1對應的數據是B1,與A2對應的數據是B2,與A對應的數據是B,A介於A1和A2之間,按照(A1-A)/(A1-A2)=(B1-B)/(B1-B2),計算出A的數值。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
當r=9%時,
59×3.8897+1250×0.6499=229.4923+812.375=1041.8673>1 000元
當r=12%時,
59×3.6048+1250×0.5674=212.6832+709.25=921.9332<1000元
現值 利率
1041.8673 9%
1000 r
921.9332 12%
(1041.8673-1000)/(1041.8673-921.9332)=(9%-r)/(9%-12%)
r=10%

『貳』 買賣合同逾期付款利息法律規定

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准計算
一,買賣合同是一方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款的合同。轉移所有權的一方為出賣人或賣方,支付價款而取得所有權的一方為買受人或者買方。
二,買賣是商品交換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典型的有償合同。根據合同法第174條、第175條的規定,法律對其他有償合同的事項未作規定時,參照買賣合同的規定;互易等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合同,也參照買賣合同的規定
三,買賣合同是有償合同。買賣合同的實質是以等價有償方式轉讓標的物的所有權,即出賣人移轉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方,買方向出賣人支付價款。這是買賣合同的基本特徵,使其與贈與合同相區別。是有償民事法律行為。
四,買賣合同是雙務合同。在買賣合同中,買方和賣方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的義務。而且,其權利和義務存在對應關系,即買方的權利就是賣方的義務,買方的義務就是賣方的權利。是雙務民事法律行為。
五,買賣合同是諾成合同。買賣合同自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可以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標的物為合同的成立要件,當事人交付標的物屬於履行合同。買賣合同一般是不要式合同。
六,通常情況下,買賣合同的成立、有效並不需要具備一定的形式,但法律另有規定者除外。買賣合同是雙方民事法律行為
七,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中,出賣財產的一方稱為出賣人或賣方,接受財產並支付價款的一方稱為買受人或買方。在一般情況下,所有權人是最經常的出賣人,但也有例外(如行紀人、代理人、擔保物權人、人民法院等)。
八,合同法對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的主體資格並未作特殊要求。因而,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均可作為買賣合同的任何一方當事人。當然,對某些特殊物為標的物的買賣,法律亦對主體進行一定限制。另外,法人或其他組織還要受其經營范圍的限制。

『叄』 合同違約,要求賠償利息怎麼計算,請高手指點!!!!

  1. 合同違約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2. 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裁定後被執行遲延履行的,應當按照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的二倍支付利息。


《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
交易習慣確定。


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
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
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
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293.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294.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指在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

『肆』 合同法利息規定有哪些

關於利息的規定有,利息不能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否則應按照實際的借款數額還本付息;禁止高利放貸;以及借款的合同中未約定利息的,視為沒有利息等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條
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第六百七十條
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伍』 起訴賠償損失,利息怎麼計算

賠償人按規定時限賠付,可以支付一般債務利息,即合同規定的利息,如果延遲賠付,則需要加倍支付債務利息。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一般債務利息,是指在生效法律文書中,根據實體法規定(如合同法)所確定的利息。例如:一份判決確定,債務人應支付自雙方簽訂合同之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按雙方合同約定的日萬分之五的利率計算的利息。那麼,按照日萬分之五計算的利息就是一般債務利息。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是指在強制執行程序中,被執行人因遲延履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而應多支付的利息。計算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基數、起止時間、利率等計算;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根據本解釋規定的方法計算。

(5)合同法關於利息損失擴展閱讀:

在計算和認定可得利益損失時通常應運用三個規則:

1、要適用可預見規則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違約方在締約時應當預見的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理預見的損失數額和根據對方身份所能預見到的可得利益損失類型。例如,守約方是生產企業,那麼通常違約方應當預見到生產利潤損失,而不應預見到轉售利潤損失。

2、要適用減損規則

應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衡量守約方為防止損失擴大而採取的減損措施的合理性,守約方的減損措施應當是可根據當時的情境可以做到且成本不能過高的措施。

3、要運用損益相抵規則

當守約方因損失發生的同一違約行為而獲益時,其所能請求的賠償額應當是損失減去獲益的差額。運用該規則旨在確定受害人因對方違約而遭受的凈損失。

『陸』 關於合同法利息的計算。

可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損失可以利息計算,可版實際給付之日

『柒』 合同無約定可否主張利息損失

日前有一位朋友咨詢,雙方簽署借款合同已經到期,對方延遲一年至今仍未還款,且合同中沒有約定利息,其想起訴主張對方還款及利息,可以嗎?一、主張利息損失不必然要求合同約定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及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之規定,損失賠償不是必然要約定的,如合同中未約定損失賠償,但,違約方給守約方造成損失的,仍應當賠償。對於金錢給付義務中,因遲延支付,最直接也最易被預見的應當就是利息損失,即該筆款項被佔用後,債權人無法進行存款獲取利息收入等增值行為,或債權人因急用該筆資金未得而不得不向第三人借款而必須支付利息。二、利息損失的計算標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題的批復》(法釋[1999]8號)規定:對於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中國人民銀行調整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時,人民法院可以相應調整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4號)第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准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7號)第十七條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可以參照以下標准確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03]251號)規定:逾期貸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還款的借款)罰息利率由現行按日萬分之二點一計收利息,改為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因此,利息損失計算的標准至少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

『捌』 合同法利息怎麼規定的

合同法中,關於合同利息的規定有:1、利息不能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否則應按照實際的借款數額還本付息;2、禁止高利放貸;3、借款的合同中未約定利息的,視為沒有利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條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第六百七十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第六百八十條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玖』 合同法對借款利息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第二百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2、第二百零一條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3、第二百零四條辦理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

4、第二百零七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5、第二百零八條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6、第二百一十一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9)合同法關於利息損失擴展閱讀:

民間借貸利息

民間借貸可以是有償(有息借款)也可以是無償(無息借款)的,是否有償(有息)由借貸雙方約定,年息36%內受國家法律保護,超過36%無效。

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了利率標准後又發生爭議的,可以在最高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的標准內確定其利率標准。 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網路-民間借貸利息


熱點內容
交通法規怎樣是闖紅燈 發布:2025-07-21 05:45:37 瀏覽:926
經濟法基礎輕松過關1pdf 發布:2025-07-21 05:17:55 瀏覽:400
經濟法廣告法知識總結 發布:2025-07-21 05:17:50 瀏覽:412
法院盧金滿 發布:2025-07-21 05:17:49 瀏覽:23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解 發布:2025-07-21 05:16:29 瀏覽:693
深圳勞動法急辭工 發布:2025-07-21 05:15:09 瀏覽:771
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 發布:2025-07-21 05:08:08 瀏覽:483
法治河北答案 發布:2025-07-21 05:04:02 瀏覽:454
勞動法對於簽訂合同規定 發布:2025-07-21 04:53:31 瀏覽:832
抱拳人法院 發布:2025-07-21 04:52:44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