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頻道間諜罪名的背後視頻

社會與法頻道間諜罪名的背後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2-14 17:46:46

Ⅰ 有關高爾基的故事

高爾基 瑪克西姆·高爾基是偉大的俄國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生於尼日尼·諾 夫戈羅德城(現名高爾基城),父親是細木工,早逝。高爾基由外祖母撫養成人。外 祖母家貧,十一歲的高爾基就不得不出外謀生。他曾在鞋店、聖像作坊當學徒,在輪 船上幫廚,做過腳夫、鋸木工、園丁、麵包師等等以維生計,少年時期曾參加傾向民 粹派的大學生秘密團體;這一切就是高爾基的「大學」。二十歲後,高爾基開始在祖 國各地流浪,目的在於「了解一下俄羅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樣生活的」。在長期 的流浪期間,他一面做工,一面組織秘密小組,進行革命宣傳。一八九二年九月高爾基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從此,一顆光芒奪 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國文壇。九十年代高爾基寫了許多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底層」社會(如《馬爾華》、《柯諾瓦洛夫》、《切爾卡斯》等)。在高爾基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傳說和寓言式的故事佔有重要地位,如《伊則吉爾婆婆的故事》、《鷹之歌》、《海 燕之歌》(1901年);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進軍的號角。九十年代末,高爾基的創作思想臻至成熟,這時期高爾基發表了第一部著名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1899),接著,《三人》(1900)也問世了。此外,高爾基還寫了許多具有極大社會意義的劇本,如《小市民》(1901)、《底層》(1902)、《消署客》(1904)、《太陽的孩子》(1905)、《野蠻人》(1905)、《仇敵》(1906)等等。 一九0六年高爾基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母親》問世。高爾基在許多作品中無情地抨擊了作為舊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識(如中篇小 說《奧古羅夫鎮》,1909;《馬特威·克日米亞金的一生》,1911)。第一次世界大 戰前夕高爾基發表的重要作品有《義大利的故事》、《俄羅斯漫遊記》等。在准備十月革命的年代裡,高爾基完成了自傳性的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 (1914)和《在人間》(1916),第三部《我的大學》於一九二三年寫成。十月革命後高爾基完成了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事》(1925),同時又創作了幾個劇本,其中著名的有《葉戈爾·布雷喬夫及其他》(1932)等。高爾基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詩式的不朽巨著。 高爾基不僅是語言藝術家,同時還是評論家、政論家和學者。高爾基的文學論文是對 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重大貢獻。此外高爾基還從事大量的社會活動,他曾擔任《紅色處 女地》雜志的編輯工作,組織「世界文學出版社」,領導一九三四年第一次蘇聯作家 代表大會工作,同時他還是國內戰爭史和工廠史寫作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在他的關懷 下,培養出整整一代的蘇聯作家。
1934年5月,高爾基的兒子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對他晚年的沉重打擊。隨後,高爾基的家庭醫生維諾格拉多夫死於秘密警察之手,對馬克西姆的死因調查中斷。克里姆林宮醫療局長柯多洛夫斯基在調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俄羅斯作家申塔林斯基在前蘇聯秘密警察(克格勃)檔案中,發現列寧和斯大林統治時期有關作家藝術家的大量秘密檔案,皆屬蘇聯政權的高度機密,多年被封鎖,申塔林斯基把這些史料整理成一本書,1993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1995年英國倫敦出版克羅福特譯自俄文的英文節譯本《克格勃文學檔案》,對了解斯大林時代蘇聯作家、藝術家遭受的種種迫害實情以及死亡的真實原因和日期,都是第一手史料;倍受贊揚、地位首屈一指的高爾基,雖未被監禁過,同樣受到克格勃的秘密監視,蘇聯秘密警察總部檔案室存有大量關於他的秘密材料。

跟列寧鬧翻

高爾基被前蘇聯當局譽為「無產階級文學之父」,也跟列寧有 「偉大的友誼」,但從克格勃檔案里看,高爾基與這位俄國「革命之父」之間發生過多次觀念和政治沖突,幾乎鬧到決裂地步。高爾基稍有搖擺,列寧就會批評他,高氏則報以詼諧一笑:「我知道我是一個很差勁的馬克思主義者。說來說去,我們這些藝術家都有那麼幾分傻勁兒……」。十月革命發生後,高爾基被事實震駭,在《新生活報》 (左派孟什維克辦的日報,1917年4月在彼得堡出版)發表文章,公開反對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認為這是俄羅斯的悲劇和毀滅,由此,1918年夏列寧則以一紙命令關閉了這家報紙。第二屆共產國際代表大會開幕時,列寧評論高爾基為此次會議寫的文章「毫無共產黨人氣味,卻有濃厚的反共性質。因此,這種文章絕不能在雜志上發表。」

到了1920年上半年,他們之間幾乎斷交,高爾基在列寧五十壽辰之際,把他同彼得大帝相比,說:「看見這個偉人,總讓人有那麼一種恐懼,他隨心所欲地擺弄我們這個星球上的歷史杠桿。」1922年, 秘密警察第七部在暗中准備整肅高爾基,他們從高氏的朋友和熟人那裡收集證據。此時,列寧和契卡總頭目捷爾任斯基依然在世。

列寧和高爾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20年10月20日,關於此次相見,有過一些戲劇化的描述,如電影《帶槍的人》(1938年)。這次相聚也是分手,列寧一再要高爾基移居國外:「如果你不走,那麼我們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這是對持不同見解者的一種驅逐方式,兩年之間有數十位知識分子被驅逐出國。可是蘇共卻不讓另一些需要出國的人走,1921年詩人布洛克重病,高爾基一次次催促列寧和盧那察爾斯基放布洛克去芬蘭治病,但詩人還是在得到護照前去世了。18天後,即8月25日,另一位詩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處決,罪名是白衛分子,盡管根本沒有證據,高爾基對此案的求情同樣毫無作用。這兩位詩人的死亡,開啟了作家受害的時代。

1921年10月8日,高爾基寫信跟列寧告別,離開蘇聯去了歐洲。 1922年夏他在德國北部一個小城,得知俄國社會革命黨的領袖們正在莫斯科受審,7月1日寫給蘇維埃政府首腦里科夫:「親愛的阿列克謝 :如果對社會革命黨人的這場審判以謀殺告終,那麼這將是一件有預謀的罪惡謀殺。我請求你把我的觀點告訴托洛茨基和其他人。我希望這不會使你驚訝,因為在整個革命期間,我已經向蘇維埃當局一千次指出,在我們這個充滿文盲、沒有教育的國家裡,毀滅知識分子是愚蠢和犯罪行為。我現在堅信,如果社會革命黨人被殺害,這一罪行將會使俄國在道德上自絕於社會主義歐洲。高爾基」。他7月3日也寫信給法朗士,希望在歐洲喚起公眾關注此事,流亡國外的孟什維克人士 主辦的雜志發表了高爾基這封信。兩封信都保存在克格勃總部。他寫給法朗士的信產生廣泛影響,驚動了克里姆林宮。列寧稱高爾基的信「卑鄙」,托洛茨基則指示《真理報》「就作家高爾基,寫一篇措辭溫和的文章,搞政治的人不會把這種文人放在眼裡,要用外文發表」。一篇題為「幾乎墮落到極點」的措辭嚴厲、猛烈批判高爾基的文章說:「從這種政治聲

Ⅱ 《安全365》間諜罪名的背後觀後感四百字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寫讀後感一般應做到三點: 1、要讀懂原文的內容.「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先讀後感.因此,讀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讀,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內容,才會寫出自己的真實體會. 2、寫自己體會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敘述的內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體會最深的內容來寫.體會不深,感想不豐富,讀後感就寫不成功.

Ⅲ 澳籍人員楊軍涉間諜罪在北京被捕,被境外間諜盯上應該如何脫身

被境外間諜盯上,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是無論涉不涉案,都要保持心情平靜,要相信祖國,相信政府,可以通過自己比較信任的人,在適當的時機,向有關部門說明情況,不要被那些間諜組織們忽悠了,要懂得及時止損,千萬不要越陷越深。

所以無論是何種情況,你一定要記住,你的身後有一個偉大的祖國,還有十四億中國人民,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遵紀守法,迷途知返,即使被境外間諜盯上,祖國和人民永遠是你背後的力量。

Ⅳ 高爾基的成長經歷

瑪克西姆·高爾基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過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在飢寒交迫的生活中,高爾基通過頑強自學,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只上過兩年小學的高爾基在24歲那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報》上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小說反映了吉卜賽人的生活,情節曲折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報紙編輯見到這篇來稿十分滿意,於是通知作者到報館去。當編輯見到高爾基時大為驚異,他沒想到,寫出這樣出色作品的人竟是個衣著襤褸的流浪漢。編輯對高爾基說:「我們決定發表你的小說,但稿子應當署個名才行。」高爾基沉思了一下說道:「那就這樣署名吧:馬克西姆·高爾基。」在俄語里,「高爾基」的意思是「痛苦」,「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從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為筆名,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

Ⅳ 間諜罪名的背後在哪一台。

涉嫌間 諜罪,根據《刑法》第110條的規定:有下列間諜行為之一,危害國家安全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參加間諜 組織或者接受間 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
(二)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的。

Ⅵ 關於觀看間諜罪名的背後的觀後感

目前這類觀後感素材較少,這里有幾篇比較短的《間諜背後的罪名觀後感》你可以結合一些間諜案例擴展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Ⅶ 高爾基的簡介

高爾基

(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斗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並充滿激烈內心沖突的人物。

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斗,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斗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贊。

1905年革命前夕,高爾基的創作轉向了戲劇,1901~1905年,他先後寫出了《小市民》、《底層》、《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和(野蠻人》等劇本。特別是《小市民》、《底層》展現了現實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與新的精神面貌,表現了他們為自己權利而斗爭的決心與樂觀情緒,它們的上演,在當時俄國的劇壇上引起了轟動。

1906年高爾基寫成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志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母親》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而斗爭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列寧肯定了它的現實意義。

1905年革命失敗後,高爾基赴美國及義大利寫了一系列政論文章,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充斥於思想、文學界的形形色色反動思潮。1908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懺悔》流露出唯心主義的造神論思想,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並得到他的熱情幫助。盡管如此,高爾基的主導傾向仍然是積極的,富於革命的戰斗精神。對新的無產階級文學創作方法的特徵從理論上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觀點。他在兩次革命之間的創作成果頗豐,如《奧古洛夫鎮》(1909)、《夏天(1909)、《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義大利童話》(1911~1913)、《俄羅斯童話》(1912~1917),以及稍後完成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人間》(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後的十年間,高爾基因健康欠佳,僅寫了關於列寧及一些作家的獨具藝術風格與重要文獻價值的回憶錄及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我的大學》(1922~1923)、《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1924~1925)等幾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寧忠告,到國外養病。1931年回國之後,從1925年起著手創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詩氣魄的長篇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還寫了《蘇聯游記》(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劇作《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薩·日烈茲諾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藝理論、文學批評和政論文章,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他組織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並主持召開了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Ⅷ 羅伯特·漢森的人物生平

1966年在蓋爾斯堡的諾克斯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後來在西北大學攻讀牙科專業直到1968年。1971年他獲該校會計碩士學位,1973年成為注冊會計師。1971年—1972年,漢森在一家芝加哥公司任初級會計師。當時他加入了該市警察局的一個反貪特別小組,擔任調查員,負責監視警官。
漢森於1976年1月加入聯邦調查局,開始在印地安那州供職,後來因任務關系穿梭於紐約和華盛頓總部兩地。
據美國政府稱,漢森同前蘇聯和俄羅斯的關系由來已久。早在1985年,他被派往聯邦調查局在紐約的分局時,他們的關系就開始了。聯邦調查局說,他接受過良好的訓練。優秀的職業素養使他能夠潛伏10年為莫斯科從事間諜活動而不暴露。漢森也經常檢查聯邦調查局裡關於自己的安全系統,看當局是否對他產生過懷疑———直到去年,這種事都沒有發生過。
1995年2月直至今年1月,漢森都是聯邦調查局駐國務院外交使團辦公室的高級代表,他在那裡負責部門間反情報小組的工作。
漢森的落網得益於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國務院和司法部自艾姆斯間諜案以來長期緊密合作的結果。
1994年,美國中情局高級反間諜官員奧爾德里奇.H.艾姆斯間諜案和他的妻子羅莎里奧為蘇聯從事間諜活動特大案件在查處過程中,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隱隱約約覺得在這起間諜案的背後似乎還隱藏著一隻更大的「鼴鼠」,因為美國人從克格勃內部搞來的情報都不是艾姆斯夫婦提供的,而這只「鼴鼠」不是在聯邦調查局就是在中情局內部,如何挖出這只「鼴鼠」成了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的當務之急。聯邦調查局隨即秘密抽調最出色的外國情報官和反間諜情報分析專家,其中包括漢森的同事展開秘密調查。中央情報局則想方設法讓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潛伏間諜搞到相應的證據。
1999年,當中情局的間諜把從俄羅斯內部搞到的更多秘密文件弄回美國時,調查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終於,漢森作為最大的嫌疑者浮出了水面,因為所有的秘密文件都能追溯到漢森那裡。
然而,漢森不愧為聯邦調查局訓練出來的老牌特工,他的反偵察能力讓聯邦調查局的同事們咋舌,所以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沒有逮著他的任何把柄。直到美國國務院竊聽器案件曝光後,漢森與俄羅斯間諜聯系的方式終於被聯邦調查局的踴躍人員發現了。2月18日傍晚5點鍾,最後攤牌的時刻終於到了。漢森跟往常一樣挾著個小包慢悠悠地踱進弗吉尼亞維也納小鎮弗克斯通公園里。覺得一切正常後,他把一個小小的包裹丟下了小木橋。聯邦調查局特工後來在這個包裹里找到了大量的機密文件。當漢森繼續向公園另一處踱去的時候,早就埋伏在四周的特工一下子把他按住了。特工們隨後在公園的另一個隱秘地點發現了50000美元的現金,顯然是外國間諜機構給漢森的。
-老特工見利忘義
1985年,聯邦調查局總部因漢森工作能力強,將其提拔為聯邦調查局紐約分局外國反情報組組長。在這之後不久,漢森給蘇聯克格勃寫了第一封信,表示他希望當上克格勃間諜的願望。
前蘇聯克格勃喜出望外,指示克格勃駐美國分部盡一切可能滿足漢森的要求,並且全力配合漢森的間諜行動。克格勃為漢森取了個間諜代號「拉蒙」。
90年代初期,由於前蘇聯一夜之間瓦解,克格勃也隨之解體,俄羅斯對外情報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這期間,艾姆斯間諜案的曝光差一點連帶出了漢森,然而,由於漢森在聯邦調查局裡實在是太讓人信任了,所以最後還是沒有被任何人懷疑,不過,漢森也因此蟄伏了好幾年沒有活動。1995年,漢森被調派到美國國務院外國任務辦公室工作,仍不時能接觸到敏感和保密的情報。於是,當俄羅斯對外情報局重新恢復與漢森接頭時,漢森毫不猶豫地披掛上陣,直到被捕當天還在為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
漢森充當間諜的動機主要是受金錢的驅使,他從前蘇聯克格勃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那裡獲得的情報活動經費和獎金,總額加起來超過140萬美元,其中包括60萬美元的現金。對於自己當間諜的動機和所要冒的風險,漢森心裡非常清楚,他在一封寫給克格勃間諜官的信中十分坦率地表示:「美國法律對我這種行為處罰的嚴厲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我所乾的一切就是為了錢。」
-賣情報觸目驚心
在漢森長達15年的間諜活動中,由於他前後出任多個直接關繫到美國國家安全的職位,所以他可以合情合理地接觸到大量與前蘇聯和俄羅斯有關的絕密情報,甚至是美國政府內部最敏感最機密的情報,這為他獲取大量絕密情報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所以漢森向前蘇聯克格勃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出賣的情報不論是從數量來說,還是質量來說都非常地觸目驚心。
籠統地說,漢森提供給克格勃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的情報包括:潛伏在前蘇聯和俄羅斯境內,尤其是克格勃內的美國間諜名單,美國對蘇聯和俄羅斯的間諜行動技術,美國的反間諜技術、資源和手段,美國對俄羅斯間諜案的調查絕密情報等,真可謂無所不包。
最讓美國政府和情報部門震驚的是漢森提供了潛伏在克格勃內部的美國間諜的身份。當年,美國情報部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在蘇聯駐華盛頓大使館內將兩名克格勃高級官員拉進自己的陣營,為美國政府充當間諜。這兩名背叛了自己祖國的克格勃高級官員給美國情報部門和美國政府送去了極為可觀的情報,美國政府一度得意地稱這兩名克格勃官員是「楔入克格勃心臟的兩枚釘子」!就在美國最得意的時候,這兩名克格勃高級官員突然被緊急召回莫斯科,並且一去不復返。美國間諜機構後來才知道,這兩個傢伙剛到莫斯科機場就被直接拉進了克格勃的審訊室,經查間諜罪名屬實後立即被槍決了。美國政府幾十年來實在想不通到底是誰把這兩名克格勃官員的身份透露給了蘇聯克格勃,現在終於知道讓他們痛失這「兩枚釘子」的正是漢森。
對於漢森提供這些情報造成的危害,美國聯邦調查局認為漢森間諜活動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叛國行為,對美國國家利益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間諜案影響深遠
漢森間諜案的曝光和其造成的危害在美國上下和國際社會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美國總統布希是在飛往聖路易斯途中的「空軍一號」專機上接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揪出一隻特大「鼴鼠」報告的。深感震驚的布希說:「對於熱愛美國的人來說,今天是尤其艱難的一天。我要警告那些背叛自己祖國的人,他們遲早會被抓住,並且受到嚴厲處罰的!」
聯邦調查局局長弗里奇表示,漢森間諜案再度說明,美國政府公務員背叛自己國家的風險任何時候都存在,所以聯邦調查局將不得不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防止間諜事件的再度發生。
漢森間諜案的曝光勢必會對俄羅斯與西方,特別是俄美關系造成巨大的影響。美國政府頑固地認為,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間諜大戰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趨於激烈。特別是克格勃出身的普京當上總統後,俄羅斯的對外情報更加受到重視,就在漢森落網的同一天,瑞典警方也宣布逮捕一名向俄羅斯出賣情報的高級間諜,這就是例證;而美國為了保持其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的絕對優勢,其間諜活動同樣只會加強不會削弱。而日益激烈的俄美間諜活動肯定會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摩擦。
2001年2月18日,聯邦調查局拘捕漢森;20日,漢森正式被指控涉嫌間諜罪。
2002年5月因長期為原蘇聯和俄羅斯提供情報,10日在美國一家聯邦法院被判處終身監禁,不得保釋。

Ⅸ 歷史高手。。。。。。。。。。。。。。

樓主好回答你問題:

1.珠海的歷史http://www.cnr.cn/zhfw/csyx/cxjs/200611/t20061122_504332490.html

2.相關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D6%E9%BA%A3%C0%FA%CA%B7

3.相關視頻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D6%E9%BA%A3%C0%FA%CA%B7

望採納!

熱點內容
黨課兩准則四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9:37 瀏覽:357
CF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5:25 瀏覽:754
淺談婦女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7-21 01:04:20 瀏覽:79
抵押人由過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1 00:59:26 瀏覽:422
美國婚姻法違憲 發布:2025-07-21 00:57:15 瀏覽:658
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法律 發布:2025-07-21 00:55:26 瀏覽:51
貫徹政法條例會議 發布:2025-07-21 00:54:44 瀏覽:54
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金融開放 發布:2025-07-21 00:53:44 瀏覽:741
某案被法院宣判 發布:2025-07-21 00:53:39 瀏覽:471
法官員額制入額條件 發布:2025-07-21 00:47:10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