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什麼時候頒布的
㈠ 勞動合同法什麼時間出台的 為什麼出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修正。新勞動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1)勞動合同法什麼時候頒布的擴展閱讀:
一、勞動合同法適用對象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勞動合同法。
2、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執行。
二、勞動合同法的作用與意義
1、《勞動合同法》明確了保護勞動者的價值取向,有利於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關系雙方主體經濟地位的不平等決定了立法必須給予勞動者傾斜保護。《勞動合同法》旗幟鮮明地強調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在具體內容中強化了對勞動者保護的力度。
2、《勞動合同法》拓展了法律適用范圍,將除公務員以外的其他單位勞動者納入同一用人制度,建立起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同時,在進一步完善全日制用工規范的基礎上,對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兩種用工形式專門進行了規范,使不同就業形態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有效保護。
3、《勞動合同法》進一步明確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為保證勞動合同制度在各類用人單位切實得到執行,保護守法企業的積極性,《勞動合同法》加大了對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從而將有效改善企業勞動用工制度「法外運行」的尷尬局面。
因此,《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從法律層面督促企業健全勞動者保護機制,強制推動企業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有效改善當前我國在勞動報酬、勞動者素質、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㈡ 勞動合同法什麼時間頒布
現在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最新版本是什麼時候頒布
我國《勞動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屆人大通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版2007年6月29日第權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審議通過,並於2008年1月1日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被俗稱為新「勞動法
㈣ 現行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啥時頒布
《勞動法》的頒布時間為1994年7月5日,《勞動合同法》的頒布時間為2007年6月29日。
㈤ 中國第一部勞動合同法什麼時候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頒布日期】1994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頒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既包含有勞動合同的內容,也包含勞動時間等其他內容。
㈥ 請問我中勞動合同法是什麼時候頒布的在頒布勞動合同法之前應該是勞動合同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5]》是在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發布的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勞動法共分8章98條,包括:總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
勞動合同法是規范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屬於社會法。勞動合同在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的前提下,重在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6],被譽為勞動者的「保護傘」,為構建與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法律保障。作為我國勞動保障法制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有著深遠的意義。
這部重要法律在制定過程中經過廣泛聽取、認真吸收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合理地規范了勞動關系,是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又一典範,為構建與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
代理訴訟:[email protected]
㈦ 勞動法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勞動法》是1994年7月5日八屆人大通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審議通過,並於2008年1月1日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被俗稱為新「勞動法,對勞動合同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㈧ 勞動合同法最早的合同法頒布時間
當事人表述不清,嘗試回答如下:
一、如果當事人是1979年經勞動人事部門錄用參加工作,從1979年開始計算連續工齡,視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二、如果當事人是1979年到單位做臨時工,1980年經勞動人事部門錄用為正式工,直接錄用為做臨時工單位的,從1979年計算連續工齡,視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不是錄用為做臨時工單位的,從1980年開始計算連續工齡。
法律依據
國務院
《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國發[1995]6號
附件二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之二
一、基木養老保險費用的籌集
(二)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稱為「繳費年限」。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 年限。
勞動部工資局
《關於臨時工被錄用為長期工後的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
(64)中勞薪字第344號
關於臨時工在本單位工作期間被本單位錄用為長期工後的工齡計算問題,同意你局意見,即這些臨時工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臨時工的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與被錄用為長期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關於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
勞社廳函[2002]323號
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或繳費年限。
㈨ 勞動合同法什麼時候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回表大會常務答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0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