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測量法缺點

社會測量法缺點

發布時間: 2022-02-15 03:47:55

㈠ 試析心理學研究中實驗法、測驗法、個案法等各有哪些優缺點。

1、實驗法

優點: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於研究心理過程和某些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缺點:對研究個性心理和其他較復雜的心理現象,這種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測驗法

優點

迅速。心理測試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潛在能力和他的各種指標。

比較科學。心理測試比較科學地了解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比較公平。員工招聘中往往會出現不公平競爭的傾向,但心理測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這種不公平性。

可以比較。員工素質的高低通過智力測試以後,測試結果可以比較,因為用同一種心理測試的方法得出的結果有可比性,而其他的方法往往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點,沒有可比性。

缺點

可能被濫用。心理測試雖然是一種科學的測量手段,但是也可以被人濫用。

可能被曲解。有的時候,測量了某一結果,曲解以後,對某人的心理活動和以後的行為都可能產生不良結果。

3、個案法

優點:它能充分包括個案信息。它可以證明或發現「規則例外」。個案研究往往顯得比較有權威和可靠。

缺點:它只描述行為而不探討行為的內部機制。個案研究涉及的是獨特個體生活中的獨特事件,因此,沒有理由期望在研究限定的條件之外,能夠得到同樣的結果。個案研究容易產生誤差。



(1)社會測量法缺點擴展閱讀

個案法特點

1、研究對象的個別性與典型性

個案研究的對象是個別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個別而是與其他個體相聯系的,是某一個整體中的個別。因而對這些個別對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個體和整體的某些特徵和規律。個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個個體的具體情況,但也要通過一個個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規律。

2、研究內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個案研究既可以研究個案的現在,也可以研究個案的過去,還可以追蹤個案的未來發展。個案研究可以做靜態的分析診斷也可以做動態的調查或跟蹤。由於個案研究的對象不多,所以研究時就有較為充裕的時間,進行透徹深入、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個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紹的追蹤法、追因法、臨床法和產品分析法等。但是,個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獨立的研究方法。為了搜集到更多的個案資料,從多角度把握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就必須結合教育觀察、教育調查、教育實驗、教育測量等多種研究方法,綜合各種研究手段。

㈡ 莫力諾人際關系測量法圖示這么看。互拒是怎麼表示的,領導和明星怎麼區分,求心理學大佬指教。

就是向團體中的每個成員提出針對某項活動的問題,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團體成員,然後,根據選擇結果用數字和圖來表示團體人際關系的方法。 社會測量法 ①由心理學家莫里諾1934年提出。 ②社會測量法:一種測量團體(特別是小團體)內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③社會測量法的基本假設是團體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個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組織,這種相互偏愛和疏遠的關系會對團體的士氣和效率產生顯著的影響。 定義: 社會測量法是一種測定團體人際關系的理論和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J.L.莫雷諾於1930年提出,後來許多心理學家參與研究形成莫雷諾學派,其成果發表在莫雷諾主編的《社會測量》(1937~1955)雜志上。 理論基礎: 莫雷諾的社會測量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性聯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情感性聯系的基本類型有吸引(喜歡)、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視)。通過對人們之間的情感性聯系的測定,可以了解到社會的各種人際關系。該理論不能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對人際關系的影響,並用團體中揭示出來的社會心理規律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但是,這種社會測量方法對於研究團體內的人際關系不失為一種有用的工具。 測量方法: 社會測量法是向一個團體中的成員提出一些問題,要求他們按照一定的標准選擇自己的朋友,再根據這些選擇來分析團體的人際關系。在設計社會測量時,研究者必須對下列3個問題作出決策:①向被試提出什麼樣的選擇標準的問題。②允許被試有多少個選擇。③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選擇的標准有強弱之分。例如,"畢業分配時你喜歡和班上的誰分到一起工作?"此問題對被試的生活較持久地起作用,屬於強標准。"你喜歡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遊?"此問題可能是臨時性、情境性的,屬於弱標准。問題也可以拒斥的方式提出。例如,"你不願意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遊?" 在社會測量中,允許被試的選擇數可以限定(如限定被試選擇喜歡或討厭者2~3人),也可以不限定。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雖無嚴格限制,但一般提3~6個問題者為多。 測量結果表示: 社會測量所得結果,通常用4種方法加以處理:①圖示法。以小三角形或圓形代表團體中的每個人,他們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用實線或虛線連結起來。這種圖稱為社會關系圖。②矩陣法。作一個□×□的方形表格(□表示一個團體的人數),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試的編號,以數值或符號在表格內記入團體各成員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③指數法。根據每個人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計算出如地位指數、凝聚力指數等,比較其數值的大小。④統計法。用統計的方法處理團體成員的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如求等級相關、機遇比率等。 優缺點: 社會測量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能直觀地以數量化的形式表明團體的內部結構和人際間的吸引和拒斥關系。缺點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時較低,難以查明人際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㈢ 心理學的實驗法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優點:實驗者總是帶著特定目的去進行實驗的,實驗者設置的實驗安排為他的觀察創造了最好的條件。實驗者設定了明確的實驗條件,別人就可以重復實驗,對結果進行獨立的檢驗。實驗者可以控制一切條件,使之恆定,只改變某一條件,看實驗結果是否就是這個條件引起的。

實驗是人為的再現物質變化的過程,實驗要有目的的控制物質變化的溫度等外部條件。

(3)社會測量法缺點擴展閱讀:

心理學實驗法注意事項: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實驗是人為的再現物質變化的過程,實驗要有目的的控制物質變化的溫度等外部條件。

同樣的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可能會生成不同的物質,因此要控制變數。

在進行實驗之前要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原理實驗用品安全保障措施和實驗步驟等。

實驗中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並實事求是的做好實驗記錄,而不是根據主觀去記錄。

㈣ 社會測量法的介紹

社會測量法是心理學家莫里諾(J.L. Moreno)於1934年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它主要用於研究團體內(特別是小團體)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謂社會結構,通過社會測量,人們可以了解人的人際知覺方式、團體凝聚力等團體特徵。

㈤ 社會測量法的原理與假設

莫里諾認為,在每一個群體中,成員與成員之間由於存在著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回關答系,所以,他們的心理上必然會產生相互影響,而這種相互影響也一定會反映在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上。那麼,如果考察成員之間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選擇行為或行為意向,就應該能夠了解成員之間的心理聯系狀況。
比如,成員相互之間進行肯定選擇,那就意味著他們之間在心理上是相互接納的關系,如果他們之間進行否定的選擇,那就說明他們之間在心理上是相互排斥的關系。所以,可以假設,在一個群體中,成員在不同評價意義上進行肯定或否定選擇的時候,就反映出了這些成員之間在該評價意義方面的人際關系狀況。
因此,只要測定成員在群體中對其他人的選擇和他自己被選擇的情況,就可以了解成員與他人關系狀況,也可以了解該成員在群體中的地位以及整個群體的結構狀況。

㈥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各有何利弊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於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系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於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於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里。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系、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後,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志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後,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後,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並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繫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於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後,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後,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斯密斯等人對1979年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的文章作過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歸因及態度和態度改變,論文達50篇以上;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以及認知過程,達40篇以上。
隨著社會心理學的日益發展,研究課題也日益豐富和擴大。從早期的社會促進研究發展到社會惰化的研究從順從的研究發展到反順從和獨立性的研究,從侵犯的研究發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從吸引的研究發展到愛情的研究,從人際知覺的研究發展到歸因的研究,等等。顯示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正日益廣闊和深入。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有所改變。主要表現在:認識到實驗方法的局限性,重視現場研究,重視應用研究,重視以現場應用研究去檢驗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修正、補充和發展。今天的社會心理學家強調,從現場研究到實驗室研究,或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場研究,往復循環、相互論證。同時,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也為處理從現場獲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動了社會心理學的進步。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應當是多元的,以「問題為中心」的,即依據所要研究的課題而選取相應的研究方法。美國的主流社會心理學過分強調的實驗方法,已經受到歐洲和美國國內學界的挑戰。有人貼切地批評這種實驗程序乃是「真空中的實驗,宏大的社會現實被彎曲為人為的實驗室中漠不相關的個體之間虛假的社會互動」[4]。認為只有「科學的」、定量的方法才能用於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所得結果才能真實可靠,這種觀點未免過於偏激。心理學界前輩陳立教授在反思心理學研究方法時指出,不能認為只有實驗室的實證方法才能用於心理學研究之中,其它的方法也是可以使用的,兩條腿走路總比獨腿跳要安全些和有效些[5]。普通心理學問題的研究尚且如此,社會心理學問題的研究就更應當這樣了。翻開大量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實驗報告,除卻有「真空中的實驗」的弊端外,用所謂精細的實驗設計、煩瑣的統計分析得到一條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過的可靠經驗的例子並非鮮見。這樣的研究實在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所謂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意指除了恰當地應用實證法之外,還可以應用人文主義取向的方法,如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精神產品分析的方法等,它們對於揭示人的社會心理實質常常是很有效的。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為著中國社會心理學學科的發展,不得不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尋找問題方面,但這絕不意味著否定中國的社會心理學業已得到的發展。實際上,近20多年中,靠著學者的努力,中國的社會心理學有著諸多上乘的研究成果問世。這正是中國社會心理學正在不斷發展的標志,也是增強中國社會心理學者信心的力量所在。

㈦ 社會測量法的應用

社會測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體內部三個方面的問題:即了解群體中最受歡迎的人,回群體中有答無非正式小群體,了解群體內部的人際關系整體狀況。
這種方法,可以把群體成員心理上的結合加以數量化,而且揭示出的群體內的人際關系狀況是不被當事人所覺察的,比如成員之間的好感或情緒方面的聯系等。
另外,運用這種方法了解一個群體內的人際關系狀況相對比較節省時間,因而,社會測量法一經問世,就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廣泛注意,被廣泛運用於工廠、機關、學校等團體的各個方面的人際關系測查和人員選拔、人事推薦等。大量的研究者還為社會測量法的發展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測量方法的改進措施,如現在被廣泛運用於兒童群體人際關系測量的同伴提名法,用於測查群體成員選擇動機和被成員所重視的人員范圍的「參照測量法」和「關系測量法」等。

㈧ 社會測量法的特點

社會測量法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涉及社會性的變數。它主要研究人際關系及人際結構特徵,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
(2)社會測量是對人的某種評價,因此,它容易引起被測人較強的興趣與動機。
(3)測量結果特別適合於小團體研究。在研究團體效率和凝聚力方面等具有很強的應用性。

㈨ 社會測量法的實施過程

1.在確定標准時,需要考慮標準的性質、數目以及可以選擇的數目。標準的多少根據研究的要求而定,一般情況下不宜太多。因為太多、太嚴的標准將會給被試的選擇帶來困難,如找不到可選的對象。
2.如果按標準的重要性,可以將它們分成強標准和弱標准。
強標準是指對於工作或生活有重要意義和長期影響的標准,例如一起工作、一起學習等;弱標准往往是臨時和短期的活動或任務,比如,讓受測人選擇與誰在一起參加某次活動。
3.選擇標准時,應注意使標准盡可能具體,讓受測者充分了解標準的內容,如說明一起參加什麼工作或活動,避免由於理解不同而導致的偏差。
4.標准可以用積極方式,也可以用消極方式提出。積極方式如:「你喜歡與誰一起討論工作計劃?」消極方式如:「你不希望與誰一起參加某一活動?」消極方式容易引起受測者的焦慮和不安,因而要謹慎使用。
5.每次測量一般使用一個標准;只有在有特殊需要時,才用多個標准和更多選擇。 有明確的指導語,指出測量目的;
讓受測者在自願基礎上參加測量,並向他們說明,將不公開測量結果,使他們無拘束地參加測量,避免影響正常團體氣氛和成員之間關系;
讓受試者在限定范圍內選擇適當對象。同時,根據研究目的和任務,向被測人說明測量意義,熟悉他們的情況,建立融洽的合作關系,使測量順利進行。
根據要求,社會測量常用以下幾種方式。
(1)等級排列法。將團體其他成員按喜愛程度排出等級順序;然後,對等級順序進行加權記分。例如,給「最好」的同伴記3分,給「第二好」的同伴記2分,給「第三好」的人記1分。再以這些分數乘以被選次數,得出每個人的等級分數。
(2)靶式社會圖。這種方式以靶圖方式標出被選頻次,靶心為頻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被人選擇的次數越少。
(3)「猜測」技術。這種方法給受測人呈現一些有關積極或消極特徵的簡短描述,讓他們列出與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後根據這些選擇做出分析。

熱點內容
黨課兩准則四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9:37 瀏覽:357
CF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5:25 瀏覽:754
淺談婦女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7-21 01:04:20 瀏覽:79
抵押人由過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1 00:59:26 瀏覽:422
美國婚姻法違憲 發布:2025-07-21 00:57:15 瀏覽:658
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法律 發布:2025-07-21 00:55:26 瀏覽:51
貫徹政法條例會議 發布:2025-07-21 00:54:44 瀏覽:54
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金融開放 發布:2025-07-21 00:53:44 瀏覽:741
某案被法院宣判 發布:2025-07-21 00:53:39 瀏覽:471
法官員額制入額條件 發布:2025-07-21 00:47:10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