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張守文經濟法讀書筆記

張守文經濟法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 2022-02-15 08:27:38

『壹』 在全國,經濟法法學碩士排名前幾位的學校有哪些

北京大學 北大法碩復,對廣大的貧下制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 4 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住的比較分散,有的住本部,有的在萬柳公寓
中國人民大學 實力雄厚人大每年報的人在 2500 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公費分數線在 370 左右.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
對外經貿大學 硬體很好學費不貴,就業不錯.
武漢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另:經濟法:
北 大: 劉劍文 劉瑞復 張守文
法 大: 經濟法學(含基礎理論、現代企業法律制度、金融法、涉外經濟法律制度、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等方向) 徐 傑教授 李曙光教授 符啟林教授 徐曉松教授 楊 帆教授
人 大:劉文華 史際春 徐孟洲 吳宏偉
這些教授都不錯

『貳』 張守文的研究成果

著作:《市場經濟與新經濟法》(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反不正當競爭的理論與實務》(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法學》(合著)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稅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規制與發展》(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稅法的困境與挑戰》 廣州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新論》(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稅法通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財稅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疏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經濟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經濟法總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論文:1 《經濟法學的法律經濟學分析》。 《法學研究》1992年第5期2 《中國「新經濟法理論」要略》 《中外法學》1993年第1期3 《德國的<經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 《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4期。4 《略論經濟法的宗旨》 《中外法學》1994年第1期。5 《中日競爭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2期6 《商號及其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1995年第3期7 《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及其法律保護》 《中外法學》1996年第1期8 《論稅收法定主義》 《法學研究》1996年第6期9 《社會法論略》 《中外法學》1996年第6期10 《論稅收的一般優先權》 《中外法學》1997年第5期11 《略論納稅人的退還請求權》 《法學評論》1997年第6期12 《經濟法學發展中的若干問題》 《中外法學》1998年第3期13 《經濟法的時空維度描述》 《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14 《「第一稅案」與財稅法之補缺》 《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15 《稅權的定位與分配》 《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16 《略論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 《稅務研究》2000年第8期17 《論經濟法的現代性》 《中國法學》2000年第5期18 《略論經濟法上的調制行為》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5期19 《論稅法上的可稅性》 《法學家》2000年第5期20 《略論對第三部門的稅法規制》 《法學評論》2000年第6期21 《「內部市場」的稅法規制》 《現代法學》2001年第1期22 《宏觀調控權的法律解析》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3期23 《稅法的普適性及其局限》 《中外法學》2001年第5期24 《我國反欠稅制度的整合》 《法學》2001年第10期25 《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 《現代法學》2001年第6期26 《收益的可稅性》 《法學評論》2001年第6期27 《稅收權利的性質及其法律保護》 《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28 《稅收逃避及其規制》, 《稅務研究》2002年第2期。29 《宏觀調控法的周期變易》 《中外法學》2002年第5期30 《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2期31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與創新》 《法學論壇》2003年第2期32 《經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 《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33 《稅收行為的范疇提煉及其價值》 《稅務研究》2003年第7期34 《財政危機中的憲政問題》 《法學》2003年第9期35 《經濟法的政策分析初探》 《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36 《經濟法學方法論問題芻議》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37 《稅法變革與私法秩序的協調》 《法學家》2004年第5期38 《經濟法學的有效發展》 《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39 《發展法學與法學的發展》 《法學雜志》2005年第3期40 《發展非公經濟的經濟法解讀》 《法學家》2005年第3期41 《稅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稅務研究》2005年第2期42 《經濟法體系的結構分析》 《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43 《「二元分化」的稅收調控及其合法性》 《稅務研究》2006年第3期44 《經濟法研究的「合」與「同」》 《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45 《論經濟法的「特異性范疇」》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46 《企業集團匯總納稅的法律解析》 《法學》2007年第5期47 《經濟法院的經濟法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5期48 《企業所得稅法統合的內在局限》 《稅務研究》2008年第2期49 《論「促進型」經濟法》 《重慶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50《貫通中國經濟法學發展的經脈——以分配為視角》,《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叄』 經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張守文讀後感

經濟法屬於現代經濟與社會生活之產物,在中國更屬於後生之法律。受傳統的和內現實的多種容因素影響,經濟法及其理論研究自始即面臨困境與挑戰。[1]因此,經濟法責任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突破,無疑將有助於從整體上改變經濟法的生存環境。經濟法責任問題...

『肆』 張守文的經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讀後感800字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

『伍』 有沒有師兄師姐分享北大經濟法考研的參考書目和資料

綜合卷:來
王磊老師《憲源法司法化》《選擇憲法》
張千帆老師《憲法學導論》
郭自力《中國刑法論》
陳興良《規范刑法學》
魏振瀛老師《民法
潘劍鋒《民事訴訟法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學》
姜明安的《行政法學》
專業卷:
經濟法總論:
《經濟法學》張守文主編
《經濟法學》張守文著
《經濟法總論》史際春、鄧峰
啟道考研提供,供參考採納。

『陸』 張守文的經濟法研究有幾卷

淘寶一搜就知道了

『柒』 經濟法與社會法的比較

經濟法與社會法具有重要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法與社會法最本質區別在於經濟法的經濟性和社會法的社會性。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基本法律形式,經濟法調整的范圍是需要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經濟性是經濟法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包括調整對象的經濟性、法益目標的經濟性、運行機制的經濟性、效果評價的經濟。社會法的社會政策目標與社會法的社會效益指標決定了社會法具有鮮明的社會性。
(二)經濟法與社會法的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的對象是具有全局性和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其調整對象是經濟性的社會關系,這表明經濟法在經濟生活中發揮作用,針對的是全局性和社會共同性的經濟關系。同時,並非所有全局性和社會共同性的經濟關系都由國家干預,國家僅在需要時對這些關系進行干預。而社會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則是顯著社會意義事項,其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並不局限於經濟領域,例如教育權利保障關系就涉及文教領域等非經濟領域,即社會性的社會關系。
(三)經濟法與社會法的目標不同。由於經濟法與社會法的調整對象及根本屬性的不同,導致其目標的存在屬性也不同,經濟法起源於市場失靈以及原有法律解決能力的欠缺,其目標在於通過國家的適當干預而解決市場失靈以及政府失靈問題,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社會法的目標主要在於救助弱者、反對歧視。經濟法側重於在經濟領域實現社會公平、社會正義,社會法側重於在社會領域實現社會公平、社會正義。
(四)經濟法與社會法的公平觀不同。經濟法倡導積極公平觀,而社會法主張消極公平觀。
經濟法認為只有經濟發展了,增量利益增加了,弱勢群體才會得到更多的利益。而社會法的公平觀主要關注的是對已形成的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扶助,因為它是一種弱者保護機制,是一種利益分配的平均正義立場。
(五)經濟法與社會法的調整方式不盡相同。經濟法的調整方式似乎更為復雜和多樣化,主要通過指令性調整方式、指導性調整方式和以私法主體身份介入經濟關系進行干預等。社
會法則主要通過傾斜待遇、團體契約、強制性最低標准等方式進行調整,例如對貧困人員提供廉租房等等。
經濟法與社會法存在以上的區別,這對於我們釐清兩法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啟發價值,對於立法和司法實踐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另外,科學的全面的認識經濟法和社會法的關系,還應關注兩者的共同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社會性和現代性。
(一)經濟法與社會法都具有社會性。包括以「社會公共利益」位本位,經濟法與社會法在各自領域中, 通過不同方式協調各種利益關系, 以達到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法律責任的社會性,。隨著法律的「社會化」進程, 傳統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三者相互融合, 出現了以實現社會安全、社會公平、社會公益和可持續發展為價值目標的社會責任;調節機制的社會性,在人類社會中, 不僅需要以市場調節機制為特徵的競爭機制, 更需要以社會調節機制為特徵的合作機制,以實現社會生活的健康、穩定和有序。所謂社會調節機制, 是指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或社團(非政府組織) 以社會公信力為媒介完成的一種社會生活交往模式。
(二)經濟法與社會法都具有現代性。經濟法與社會法, 同其他傳統部門法相比, 具有獨特的「現代性」。換言之,,伴隨著從物質到精神、從制度到觀念的現代化變遷,,整個社會中的現代性因素不斷增加;法作為一種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和符號系統,必然會對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反應。在此背景下產生的經濟法與社會法, 自然有著不同於傳統部門法的現代性特徵。主要包括形成背景的現代性、法域歸屬上的現代性、制度構成上的現代性。這三方面都源於現代社會的屬性特徵,體現反應現代社會的要求的。

『捌』 張守文的經濟法05跟08版有什麼區別

從大家網論壇能下載北大東奧或者會計網校的基礎班、習題班音頻課件和講義。
能聽聽這些老師的講課,理解掌握經濟法知識的確事半功倍。

『玖』 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的《經濟法》教材用的是哪本

經濟法:張守文《經濟法》(2006年版)北大版;張守文《經濟法理論的重構》人民版;

『拾』 中國農業大學網路遠程教育 《經濟法》課程論文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了下列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1)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行為。

(2)虛假標識行為。即經營者採用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使用與其相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的;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的;在商品上偽造、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行為。

(3)濫用優勢地位行為,是指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公平競爭的行為。

(4)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在賬外暗中給對方單位、個人以回扣等其他人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購買商品的行為。

(5)強行搭售行為,是指經營者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銷售商品的行為。

(6)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包括三類,即欺騙性有獎銷售、借機推銷質次價高商品的有獎銷售、最高獎金超過5000元的抽獎式有獎銷售。

(7)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經營者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主要表現為3種: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權利人的職工或者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

(8)濫用行政權利行為,是指對市場經營活動有影響力的行政主體,出於地方利益或小集團利益,違反法律或公認的市場規則故意對市場進行干預,妨礙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也指來自經營主體外的直接或間接行政權利作用下的強買強賣的行為。

(9)虧本銷售行為,是指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

(10)商業誹謗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和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物的行為。

(11)串通招標投標行為。我國《招標投標法》規定,在招標投標活動中招標人不得有下列行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的投標人;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名稱、數量以及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條件;泄露標底;強制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限制投標人之間的競爭等。投標者不得有下列行為:投標人之間串通投標報價;與招標人串通投標,各投標人或者評價委員會成員行賄謀取中標;以低於成本的報價競標;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熱點內容
民法總則梁慧星視頻 發布:2025-07-20 21:35:17 瀏覽:501
嚴格道德養成 發布:2025-07-20 21:34:47 瀏覽:917
民法法諺 發布:2025-07-20 21:08:01 瀏覽:521
民法典自願實施救助 發布:2025-07-20 21:02:24 瀏覽:383
司法迷情 發布:2025-07-20 20:52:20 瀏覽:140
網路污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0 20:52:16 瀏覽:58
瑞典司法制度 發布:2025-07-20 20:50:40 瀏覽:730
法院節目形式 發布:2025-07-20 20:44:57 瀏覽:751
找河南律師 發布:2025-07-20 20:41:47 瀏覽:793
食品安全方面行政法 發布:2025-07-20 20:37:24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