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澳洲婚姻法對於男女雙方的利於弊

澳洲婚姻法對於男女雙方的利於弊

發布時間: 2022-02-15 17:53:08

⑴ 新婚姻法對於女性的的利弊在哪兒,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男方出房,新發對於女性真正不利的一點就是「男人出軌」回 沒孩子的還好答說一些,看過太多例子都是女性在懷孕期間,男人的出軌率比例很重。法律對於這種情況應該詳細分析,不論男方女方出軌後都應該相應得到懲罰,如果是男人出軌,女人不至於婚後帶著孩子什麼保障都沒有;女性出軌後凈身出戶也別有什麼怨言;還有一點:父母那一輩都說男人離婚後好找女人一些,女人離婚後再婚基本就是大大降低自己標准找尋另一半(不信可以問你們父母,大多真的是這樣) 但是對女性也有好處,就是要自立,最好拒絕做婚後全職太太,不管結不結婚都要有自己的工作和空間,養成獨立的好習慣是對自己一生的好處,自立的女性才最美麗 再有一定要慎重考慮要孩子,除非真等離婚那天你自己能獨立養活孩子,也不要想著孩子推給男方,男人帶孩子永遠沒有你會細心照顧的,不要讓自己後悔

⑵ 如何解除與澳洲配偶的婚姻

如果雙方協商一致的,男女雙方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根據《婚姻登記條例》規定:
第十條 內地居民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第十一條 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的結婚證;
(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
辦理離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外國人除應當出具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證件、證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華僑、外國人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國際旅行證件。
離婚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⑶ 最新婚姻法對男女雙方的優劣

法律保護每一個人,新婚姻法也是保護夫妻個人財產,不一定女的就弱。男人首付夫妻共同還貸女人吃點虧,但是給女方加名男人就吃虧。雖然能得一些補償還是吃虧男女都一樣。制定婚姻法的又不是只有男人,它是各方代表共同產生

⑷ 新婚姻法其實真的是對於很多女性不利了

我不同意樓上有些朋友說這是一個進步。。。我對《新婚姻法》表示悲哀。。。雖然我是男的。
其實對男女都存在一種潛在的悲哀。愛情,婚姻將會變成赤裸裸的博弈談條件。 首先是女的這個不用說 從心裡上面沒有了安全感是肯定的。若是不提異議就結婚了 那麼婚後女方將是完全的被動,處處受制於男方,會很累,幸福的起來嗎?因為很明顯:1.離婚你分不到房產 2.離婚對男女是不平等的 男人離婚是個寶,女人離婚是個草。女人離了婚就不值錢了(不要把國外男女離婚的思想和中國混談,在中國女人離了婚身價驟降,而國外則不然,這點很關鍵!)。所以這個對於女人有很大的風險。
再看其次 就是男人的悲劇了 ,好 ,既然這樣的話 那女方在婚前就要爭取安全感了 她會說 你愛我嗎 你要是真的愛我 結婚前房產證上寫我們兩共同的名字,不寫就不結了。你是男人該做何感想?
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兩個局面:1.有錢的男人反倒越來越容易娶媳婦。(有錢人不在乎,婚前共同署名,離婚時分半套房子算什麼,男女誰也沒負擔。。)2.沒錢的男人或經濟能力一般的人娶媳婦將越來越困難和被動。(父母好不容易贊錢買的房子,你說為了女朋友為了愛情,萬一離婚了,父母一輩子的心血全沒了,但不答應吧 好不容易談的感情就這樣放棄嗎?)
所以,我說這樣的修改只是完全從法律的角度考慮,而沒有考慮到人們情感幸福的問題!你說他那好啊 可以使女性獨立?你開玩笑嗎?以中國現在的國情談女性獨立?美國發達國家女性獨立也只是相對的,其實根本沒有完全平等過 中國這才建國幾十年啊 法律還很不健全 各種保障制度都不完善 好多國家和性別歧視等問題還沒解決了 你想獨立?可能嗎。。。開玩笑吧!
這樣的修改只能導致 婚姻社會成本的升高和愛情幸福感的降低。
補充:
我覺得這次婚姻法的修改 有可能會像美國08年的金融危機 其出發點是好的 因為金融創新的好點子的出台 但最後可能導致危機。就像現在婚姻法修改很大層面上是為了高房價,但是最後有可能適得其反!進而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後果。。哎。。但願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⑸ 新婚姻法是對女方有好處還是對男方

新《婚姻法》實行婚姻自由,保障男女平等的婚姻。

根據《婚姻法》第二條,實專行婚姻自由、一夫屬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5)澳洲婚姻法對於男女雙方的利於弊擴展閱讀

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⑹ 澳門的婚姻法怎麼樣

1,中國澳門婚姻法介紹:

中國澳門地區現行的離婚法 ,集中規定在《澳門民法典》第四卷 " 親屬法 " 的第二編 " 結婚 " 編的第十一章中 ,共 21 個條文。其中不僅包括關 於離婚制度實體方面的規定,還有不少規范離婚程序的條款。一般規定、兩願離婚、訴訟離婚和離婚的效力等構成了澳門地區離婚法的主要內容。

《澳門民法典》第1628 條明確規定 :" 離婚可分為兩願離婚及訴訟離婚。 "

一、兩願離婚 兩願離婚指的是夫妻雙方同意的離婚。《澳門民法典》規定的兩願離婚包括三種情況 : 一是夫妻雙方同意離婚者 ,可以向管轄法院申請兩願離婚: 二是如果夫妻雙方同意離婚 ,又無夫妻兩人所生之未成年子女的 ,可以向有許可權的民事登記局申請兩願離婚 : 三是訴訟離婚轉化為兩願離婚。第→、三種情況應屬於司法裁決程序的兩願離婚 ,第二種情況應屬於行政登記程序的兩願離婚。

(1) 兩願離婚的條件 l。結婚時間條件雙方當事人結婚己滿法定時間是聲請兩願離婚的先決條件。《澳門民法典》第 1630 條規定 :" 結婚逾一年之夫妻 ,方得聲請兩願離婚。 " 這一 條件是否適用於訴訟離婚調解成兩願離婚的情況,法典未作規定 ,我們認為也應該適用。因為 ,如果不適用 ,當事人便可以先訴訟離婚 ,然後再雙方同意離婚 ,從而達到結婚未滿一年就解除婚姻關系的目的 ,這實際上是對法律的一種規避,使得第 1630 條規定的功能大打折扣。

2. 權利義務條件雙方當事人必須就向需要扶養一方提供扶養、對未成年子女行使親權及家庭居所的歸屬等問題達成協議,該協議所涉及的權利義務不僅對離婚後有效 ,也是離婚程序待決期間的臨時措施。由於行政登記程序的兩願離婚的前提條件是無夫妻兩人所生之未成年子女 ,所以其協議中不包括對未成年子女行使親權的內容。

( 二 ) 兩願離婚的程序

根據 { 澳門民法典》的有關規定 ,可將兩願離婚的一般程序歸納為聲請第一次會議、第二次會議、判決或決定等幾個階段。①

1. 聲請兩願離婚的雙方 ,應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或有許可權的民事登記局提出聲請,請求批准協議書。提出聲請時 ,雙方無須透露離婚理由。

2. 第→次會議

法官或民事登記官在接獲聲請後 ,應召集夫妻雙方舉行第一次會

議。在會上首先應試行調解其和好。調解不成時 ,法官或民事登記官應 在會議上對其協議進行審查。如發現協議不足以保障夫妻一方或子女的利益時 ,法官或民事登記官可採取以下措施 : ①在會上聽取夫妻雙方

的意見後 ,對協議作出修改 : ②要求夫妻雙方在指定期限內修改協議內 容,如不修改 ,則駁回離婚請求。指定修改協議的截止日期不能後於第 二次會議舉行之日 ,以便於在第二次會議上對其修改後的協議進行審查。第→次會議是兩願離婚的必經程序。自第一次會議舉行日起 ,夫妻雙方中止同居義務 ,但雙方不堅持離婚意圖的除外。經過第一次會議 ,可能出現三種結果: 第一 ,經調解夫妻和好 ,即撤 銷聲請。第二 ,調解不成 ,雙方仍要求離婚 ,有關協議經審查修改後通 過 ,法官即可作出判決或民事登記局局長即可作出決定 ,判決或決定中應包括宣告離婚及對協議的認可。如果認為雙方還有和好的可能,也可不立即作出判決或決定 ,等待舉行第二次會議。第三 ,協議經審查未獲通過 ,在會上也未能作出修改 ,要求夫妻雙方在指定日期內作出修改 ,等待召開第二次會議。

3. 第二次會議《澳門民法典》第 1632 條規定 : 如有夫妻兩人所生之未成年子女 ,或在第一次會議中雙方未以明確方式表明彼此無和好可能 ,則法官或民事 登記宮須在 3-6 個月內召集舉行第二次會議 ,並在會議上再次試行調解 夫妻雙方和好。如果調解不成 ,法官或民事登記官須對有關協議再次進行審查 ,根據情況作出判決或決定 ,或者駁回當事人的離婚請求。可見 ,第二次會議不是兩願離婚的必經程序。

4. 判決或決定 法院的判決或民事登記局局長的決定可能在兩願離婚程序的不同階段作出,但都是對准予解除婚姻關系和有關協議的一種認可 ,而且認可協議是准予離婚的前提。民事登記局局長的決定與法院的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訴訟離婚

夫妻雙方若堅持離婚而又不能就有關問題達成協議 ,只有通過訴訟

離婚。

(1)法定的訴訟離婚理由

《澳門民法典》第 1635 條規定 :" 夫妻任一方均得因他方在有過錯下邊反夫妻義務 ,且該違反之嚴重性或重復性導致不可能繼續共同生活 ,而聲請離婚。 " 所謂 " 在有過錯下違反夫妻義務 ",是指和當事人的主觀意志有關系 ,例如 ,夫妻一方經常毆打虐待他方 ,使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 ,或侵犯配偶他方的榮譽、聲譽和感情 ,從而違反了夫妻間的尊重義務: 夫妻 -方與第三者通姦 ,從而違反了夫妻間的忠實義務 : 夫妻一方無 正當理由而經常離家出走 ,從而違反了夫妻間共同生活的義務: 夫妻一協在家庭生活的各項事務中承擔應承擔的責任 ,從而違反了夫妻間的合作義務 : 夫妻一方在另一方生病或健康狀況不佳時不給予關心 ,和在 後者若有困難時不予其應有的幫助,從而違反了夫妻間的幫助義務。

《澳門民法典》第 1637 條又規定 ,下列各項亦為訴訟離婚之理由 :

l) 事實分居連續 2 年的。夫妻雙方不共同生活,且雙方或一方具有 共同生活的意圖時 ,即視為事實分居 :

2)一方失蹤且音訊全無滿 3 年

3)對方之精神能力發生變化逾 3 年,且因其嚴重性導致不可能繼續共同生活 ,如果夫妻一方有下列情況之一 ,則不能獲准離婚 : ①曾唆使對方作出對被其援引作為請求離婚理由的事實,或曾故意製造有利於該事實發生的狀況 ,②在發生有關事實後,從其本身的行為,從其本身的行為 ,尤其透過明示或默示的原諒,表現出其不認為對方作出的事實會妨礙共同生活的 ,除非該 配偶雖然原諒了另一方 ,但另一方仍然繼續有某種行為 ,如繼續故意違 反夫妻義務。

( 二 ) 訴訟離婚的請求權

以一方故意違反夫妻義務 ,致使夫妻雙方不可能繼續共同生活為理

由的訴訟離婚 ,僅受害方為離婚請求權人。如受害方因精神失常而被宣 告禁治產 ,則請求權人為其法定代理人 ,但該法定代理人須先取得親屬會議的許可。如果受害方的法定代理人是被訴方,則經親屬會議許可的受害方的直系血親或三親等內的旁系血親可以受害方的名義提起離婚 訴訟。

如果夫妻事實分居己連續 2 年 ,雙方都有權提起離婚訴訟。

以上述第 2) 、 3)項為理由聲請離婚的 ,請求權人僅為指出他方失蹤或精神能力發生變化的一方。離婚請求權不因死亡而轉移 ,但如原告或被告在案件待決期間死亡 ,有關訴訟得由其繼承人繼續進行。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財產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澄清事實、分清婚姻破裂的責任。

離婚請求權的除斥期間為 3 年 ,自夫妻中受害方或其法定代理人知

悉可作為請求離婚理由的事實起開始計算。

( 三 ) 調解是訴訟離婚的必經程序

在澳門地區 ,調解不僅是兩願離婚的必經程序 ,而且也是訴訟離婚的必經程序。《澳門民法典》第 1629 條明確規定 :" 在離婚訴訟中 ,必須試 行調解夫妻雙方。 " 如果調解不成 ,法官應盡力使夫妻雙方同意兩願離 婚。 " 試行調解 " 顯然是指調解雙方和好撤訴。而且 ,在訴訟離婚程序進 行中的任何時候 ,當事人雙方都有權選擇採用兩願離婚方式解除其酬關系 ,從而使訴訟離婚轉化為兩願離婚。

如果調解不成 ,又存在法定的訴訟離婚的理由 ,則法院應依法判決 准予離婚 ,對通過審理所認定的夫妻一方或雙方有過錯或一方是主要過錯人的事實 ,應在判決內記載清楚 ,作出宣告。過錯的認定對當事人的配偶權利有直接的影響。

三、離婚的效力

《澳門民法典》第 1643條 規定了離婚的效力的一般原則 :" 離婚解銷婚煙 ,且具有相同於因死亡而解銷婚姻之法律效力 ,但屬法律規定的例外情況者除外。 " 據此 ,在澳門地區 ,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 ,兩願離婚和訴訟離婚的效力相同。但是 ,離婚效力開始產生的時間 ,不同的離婚案件不同,同一離婚案件又因人身效力和財產效力而異。對此 ,《澳門民法典》第 1644 條有明確規定 : 離婚效力 ,自有關判決確定或有關決定成為確定性決定之日起產生 ,但對於夫妻間之財產關系 ,離婚效力追溯至程序開始之日。如在有關程序中證實夫妻已不同居 ,則任一方均得要求將離婚 致力追溯至完全或主要因他方之過錯而造成終止同居之日,該期日應在離婚判決中確定。離婚在財產上的效力 ,僅自有關判決或決定被登記之 日起 ,才可以對抗第三人。

《 澳門民法典》在 " 離婚 " 一章中雖然以專節對 " 離婚的效力 " 作了規定 ,但實際上 " 親屬 " 卷的其他部分 ,如第一章 " 親屬法律關系 " 、第三編 " 親子關系 " 等部分都有屬於離婚的效力的內容。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一) 夫妻人身效力

離婚解除了婚姻關系 ,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間的人身方面的權利義

務隨之而消滅 ,具體如配偶之間的尊重、忠誠、同居、合作等義務消滅 : 家庭事務管理權消滅 : 雙方再婚自由權恢復等。但是,與因婚姻當事人死解銷婚姻的效力不同的是 ," 婚姻因死亡而解銷時 ,姻親關系並不因此終止 ; 但姻親關系隨離婚而終止。 " ①關於姓名權 ,在宣告離婚後 ,若配偶同意或法院批准 ,夫妻任一方可在自己姓名中保留已使用的對民但是 ,如果其使用嚴重損害前配偶或其家庭的精神利益,前配偶則提請法院剝奪其該權利。②根據《澳門民法典》第 1539 條的規定:配偶一方保留對方配偶的姓氏 ,將產生一種間接的法律效果 ,即當其再婚時 ,不能在其姓名中加上現婚配偶的姓氏 ,除非其放棄前配偶的姓氏。

關於家庭居所 ,兩願離婚時 ,雙方的協議中應包括家庭居所的歸屬 ; 訴訟離婚時 ,法院應考慮夫妻雙方的需要、子女利益及其他因素,根據任何一方的請求而命令將家庭居所的房屋租給該方 ,並以合同的形式加以規定 ,而不論此房屋是雙方共有還是他方個人所有。如果以後情況變 化 ,應出租人的要求 ,應該終止該租賃合同。

( 二 ) 夫妻財產效力 1. 扶養義務

《澳門民法典》第 1555 條規定 :" 夫妻間人身關系及財產關系消滅 ,因婚姻解銷或結婚被撤銷而終止 ,但不影響本法典中有關扶養規定之適用。 " 某些情況下的離婚 ,使得一方在離婚後仍有權請求對方扶養 ,如兩願離婚中雙方都可向對方提出扶養請求 ,都有權接受對方的扶養 ,兩願離婚的協議中必須有一方向需要扶養方提供扶養的內容: 訴訟離婚中無過錯或非主要過錯一方有權請求對方扶養 ,也有無過錯或非主要過錯一方向對方負扶養義務的特殊情況存在。至於扶養費的數額 ,由法官根據法律視雙方的具體情況而定。法官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應提供扶養一方的經濟收入和有權接受扶養一方的 實際需要 : 配偶雙方的實際工作能力及取得工作的資格與能力 ; 配偶雙方的健康狀況 : 行使親權的能力及其承擔的撫養子女的義務的多少等。 在配偶一方有義務提供扶養而又不主動履行時 ,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強制執行。如果接受扶養的一方再婚或從道德上考慮扶養己不必要時 ,應終止扶養。

2. 財產分割

離婚必然會導致夫妻財產的分割。離婚後 ,每一方可以取得其本費

自有財產及其在夫妻共有財產中有權享有的部分。然而 ,其自有財嚴戴 產有多少 ,其在共有財產中究竟有權享有多大份額 ,則取決於其所選擇的夫妻財產制度。而且," 夫妻中被宣告為惟一或主要過錯人之一方 ,在財產分割中所取得之財產 ,不得多於如按共同財產制結婚時會取得的財產。 " ①過錯原則貫穿財產效力的各個方面。根據《澳門民法典》第 1646 條 的規定 ,夫妻中被宣告為惟一或主要過錯人之一方 ,離婚時將喪失從他方或第三人處收取或將收取的一切基於該婚姻而產生的利益,而且 ,不論導致產生這些利益的約定系先於或後於結婚行為。但是 ,夫或妻基於所採用之財產制而擁有的權利 ,或依社會習慣而接受的捐贈 ,均不視為利益。無過錯或非主要過錯人之一方,保留其從他方或第三人處收取或 將收取的一切利益 ,即使該利益是以互惠條款訂定的亦然。不過 ,該無過錯或非主要過錯人之一方可以放棄這些利益 ,但如夫妻兩人有所生之憂 ,則推定其放棄利益是為了使該子女取得有關利益。

3. 損害賠償

《 澳門民法典》第 1647 條規定 : 被宣告為惟一或主要過錯人之一方和以對方精神能力發生變化為理由請求離婚的一方 ,應彌補他方因離婚而造成的非財產損害。該損害賠償的請求應在離婚訴訟中提出。

( 三 ) 離婚後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根據《澳門民法典》的規定 ,在父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內 ,親權由父頓方行使。父母離婚後 ,親權的行使必然發生變化。

《澳門民法典》第 1760 條規定 : 在離婚、事實分居或撤銷婚姻的情況王子女由父母何方撫養、子女應受之扶養及扶養方式,均由父母協議確 A 該協議必須經法院認可 :如協議不符合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包括子 ,不直接扶養自己的父或母一方保持密切關系的利益,法院須拒絕給 4 到 ; 如協議不成 ,則法院須作出符合未成年子女利益的裁決 ,並得將 子女交由父母任一方照顧。如未成年子女的安全、健康、道德培

( 育受危害 ,但又不屬於禁止行使親權的情況時 ,法院得應檢察院

再子女的任何血親的聲請 ,將該子女交託第三人或適當的公共或第七章離婚法私人機構照顧 ,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子女利益為原則。一般情況下,親權由獲交託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行使 : 雙方也可 協議各行使一部分親權 ,比如一方行使對子女的人身親權 ,另一方行使 對子女的財產親權 : 子女被交託第三人或機構的,該第三人或機構即具有為適當履行其職責所需之各項屬父母擁有的權力及義務。法院可以為不行使親權的一方規定探訪子女的制度 ,但探訪權可因不利於子女利 益而被剝奪。不行使親權的一方有權監督子女的教育及生活狀況。在兩願離婚時,夫妻雙方須就如何對未成年子女行使親權達成協議 ,該協議須經法院認可 : 如未達成協議或協議不符合子女的利益 ,則法 院可駁回其離婚申請。另外 ,《澳門民法典》還規定:規范親權行使的裁判或認可有關親權行使的協議的裁判 ,必須到有管轄權的民事登記局辦理登記 ,未經登記 ,則不得援引對抗善意第三人。

⑺ 澳大利亞婚姻法

澳大利亞采儀式制與登記制結合的結婚程序,體現了嚴格的形式主義特徵。
澳大利亞沒有可撤銷婚姻制度,而只有無效婚姻制度。其無效婚姻制度重視對當事人意思表示自由和真實的維護。 澳大利亞的關於事實伴侶關系的法律是與結婚制度相關的重要內容。首先筆者介紹了澳大利亞事實伴侶的基本情況並指出澳大利亞法院認定事實伴侶關系所考量的因素。
在澳大利亞,事實伴侶關系的成立需要符合一定的標准,標准主要由判例所提出來,各州制定法中也有一些規定,其中主要的是同居關系持續的期間。
澳大利亞各州和地區相繼制定了關於規制事實伴侶關系的法律。各州和地區的《事實伴侶關系法》一般包括事實伴侶關系的定義、事實伴侶關系的確定、事實伴侶關系協議。新南威爾士州、塔斯馬尼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北部地方以及首都直轄區的《事實伴侶關系法》規定了事實伴侶扶養,但是對此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沒有規定。事實伴侶關系的糾紛主要發生在事實伴侶關系結束時因財產利益、撫養孩子問題產生的分歧。在制定法沒有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法官處理這些糾紛時一般適用禁止反言原則和信託法,其主要作用就在於公平地在事實伴侶之間分配經濟利益和負擔。澳大利亞對於同性伴侶的保護晚於異性伴侶。從1999年開始,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西澳大利亞州以及首都直轄區已經將《事實伴侶關系法》的調整范圍擴展到同性伴侶。但是同性伴侶獲得結婚權仍需要等待相關立法出台。
第三部分:對澳大利亞的結婚及其相關制度的評析。首先,分析結婚制度的特點。在結婚實體法方面有如下特點,即第一,移植和繼受英國的法律。澳大利亞結婚制度的諸多規定體現了與英國的一致性。第二,在結婚年齡的立法上,逐漸提高法定婚齡、統一男女法定婚齡、規定結婚年齡的豁免。澳大利亞《結婚法》規定的男女法定婚齡年齡分別為18和16周歲,1991年《反性別歧視法》修正案是男女法定婚齡統一為18周歲,為避免結婚年齡限制嚴苛,未成年人只要獲得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即可結婚。第三,儀式制與登記制結合的結婚程序。澳大利亞仿效英國法的規定,也採取儀式制與登記制結合的結婚程序。第四,緩和無效婚姻的法律後果。澳大利亞《家庭法》規定,無效婚雙方在配偶扶養和財產分割方面被給予與合法婚姻當事人同樣的權利。在程序法上,澳大利亞專門設立了家庭法院,由其處理與婚姻有關的案件。 其次,分析事實伴侶關系法律的特點。第一,澳大利亞逐步給予事實伴侶與婚姻配偶同等的保護,即事實伴侶關系與婚姻關系的法律後果逐步趨同。第二,多種方式結合調整事實伴侶關系,澳大利亞各州和地區對事實伴侶關系的立法規制沒有單采某一種模式,而是兼采了多種模式,既有就家庭夥伴式的立法規制,也有契約式立法模式。第三,州法律各具特色,澳大利亞六個州和兩個地區的八部《事實伴侶關系法》之間有兩個明顯的不同。一是法官在決定財產分配時所考慮因素的范圍不同,二是制定法所保護的事實伴侶關系的類型不同。第四,擴大事實伴侶關系法律的調整范圍,澳大利亞的一些州和地區已將《事實伴侶關系法》擴展到同性伴侶。 第四部分:澳大利亞結婚制度對完善我國結婚立法的啟示。首先,分析了我國結婚領域面臨的新情況和問題。進而結合我國實際,借鑒澳大利亞的結婚制度有益的立法經驗;提出一些修改完善我國立法的建議。我國結婚領域面臨的新情況和問題主要有:變性人婚姻問題凸現;男女法定婚齡不一致,不利於男女平等國策的貫徹;可撤銷婚姻制度忽視對意思表示真實的維護;非婚同居發展迅速,亟待法律保護與規制。因而相應的完善我國立法的建議包括:對結婚要件作部分調整,增補有關變性人婚姻的規定;建議統一男女的法定婚齡;完善可撤銷婚姻制度,增加可撤銷婚姻制度的內容,原則上,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形成的婚姻都應為可撤銷婚姻;增補有關非婚同居的法律規定,非婚同居應該包括異性同居和同性同居,使法院處理非婚同居時有法可依,保護當事人及其子女的利益。

⑻ 我是中國人,與澳洲人結婚,在中國登記,會按照澳洲的婚姻法保護我嗎

澳洲法律怎麼規定的不太清楚,但如果是在中國起訴離婚,就會按照婚姻締結地法律進行適用,就是用中國法律

⑼ 澳洲婚姻法的財產問題

澳大利亞結婚及其相關制度之立法。本部分較全面地介紹了澳大利亞的結婚要件,結婚程序、無效婚姻,以及有關事實伴侶關系的法律規定。澳大利亞采儀式制與登記制結合的結婚程序,體現了嚴格的形式主義特徵。澳大利亞沒有可撤銷婚姻制度,而只有無效婚姻制度。其無效婚姻制度重視對當事人意思表示自由和真實的維護。 澳大利亞的關於事實伴侶關系的法律是與結婚制度相關的重要內容。首先介紹了澳大利亞事實伴侶的基本情況並指出澳大利亞法院認定事實伴侶關系所考量的因素。在澳大利亞,事實伴侶關系的成立需要符合一定的標准,標准主要由判例所提出來,各州制定法中也有一些規定,其中主要的是同居關系持續的期間。 澳大利亞各州和地區相繼制定了關於規制事實伴侶關系的法律。各州和地區的《事實伴侶關系法》一般包括事實伴侶關系的定義、事實伴侶關系的確定、事實伴侶關系協議。新南威爾士州、塔斯馬尼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北部地方以及首都直轄區的《事實伴侶關系法》規定了事實伴侶扶養,但是對此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沒有規定。事實伴侶關系的糾紛主要發生在事實伴侶關系結束時因財產利益、撫養孩子問題產生的分歧。在制定法沒有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法官處理這些糾紛時一般適用禁止反言原則和信託法,其主 要作用就在於公平地在事實伴侶之間分配經濟利益和負擔。澳大利亞對於同性伴侶的保護晚於異性伴侶。從1999年開始,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西澳大利亞州以及首都直轄區已經將《事實伴侶關系法》的調整范圍擴展到同性伴侶。但是同性伴侶獲得結婚權仍需要等待相關立法出台。 第三部分:對澳大利亞的結婚及其相關制度的評析。首先,分析結婚制度的特點。在結婚實體法方面有如下特點,即第一,移植和繼受英國的法律。澳大利亞結婚制度的諸多規定體現了與英國的一致性。第二,在結婚年齡的立法上,逐漸提高法定婚齡、統一男女法定婚齡、規定結婚年齡的豁免。澳大利亞《結婚法》規定的男女法定婚齡年齡分別為18和16周歲,1991年《反性別歧視法》修正案是男女法定婚齡統一為18周歲,為避免結婚年齡限制嚴苛,未成年人只要獲得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即可結婚。第三,儀式制與登記制結合的結婚程序。澳大利亞仿效英國法的規定,也採取儀式制與登記制結合的結婚程序。第四,緩和無效婚姻的法律後果。澳大利亞《家庭法》規定,無效婚雙方在配偶扶養和財產分割方面被給予與合法婚姻當事人同樣的權利。在程序法上,澳大利亞專門設立了家庭法院,由其處理與婚姻有關的案件。 其次,分析事實伴侶關系法律的特點。第一,澳大利亞逐步給予事實伴侶與婚姻配偶同等的保護,即事實伴侶關系與婚姻關系的法律後果逐步趨同。第二,多種方式結合調整事實伴侶關系,澳大利亞各州和地區對事實伴侶關系的立法規制沒有單采某一種模式,而是兼采了多種模式,既有就家庭夥伴式的立法規制,也有契約式立法模式。第三,州法律各具特色,澳大利亞六個州和兩個地區的八部《事實伴侶關系法》之間有兩個明顯的不同。一是法官在決定財產分配時所考慮因素的范圍不同,二是制定法所保護的事實伴侶關系的類型不同。第四,擴大事實伴侶關系法律的調整范圍,澳大利亞的一些州和地區已將《事實伴侶關系法》擴展到同性伴侶。 第四部分:澳大利亞結婚制度對完善我國結婚立法的啟示。首先,分析了我國結婚領域面臨的新情況和問題。進而結合我國實際,借鑒澳大利亞的結婚制度有益的立法經驗;提出一些修改完善我國立法的建議。我國結婚領域面臨的新情況和問題主要有:變性人婚姻問題凸現;男女法定婚齡不一致,不利於男女平等國策的貫徹;可撤銷婚姻制度忽視對意思表示真實的維護;非婚同居發展迅速,亟待法律保護與規制。因而相應的完善我國立法的建議包括:對結婚要件作部分調整,增補有關變性人婚姻的規定;建議統一男女的法定婚齡;完善可撤銷婚姻制度,增加可撤銷婚姻制度的內容,原則上,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形成的婚姻都應為可撤銷婚姻;增補有關非婚同居的法律規定,非婚同居應該包括異性同居和同性同居,使法院處理非婚同居時有法可依,保護當事人及其子女的利益。

熱點內容
當兵退伍婚姻法 發布:2025-07-20 20:33:30 瀏覽:655
行政訴訟法關於中止審理的規定 發布:2025-07-20 20:33:18 瀏覽:76
我國司法圖 發布:2025-07-20 20:06:49 瀏覽:945
社會與法卧底最新七 發布:2025-07-20 20:05:41 瀏覽:729
法官是神 發布:2025-07-20 19:58:25 瀏覽:605
民法第145 發布:2025-07-20 19:57:50 瀏覽:982
被炮炸傷有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20 19:47:39 瀏覽:821
新刑事訴訟法指認現場的規定 發布:2025-07-20 19:42:38 瀏覽:369
1979年刑事訴訟法證明標准 發布:2025-07-20 19:37:41 瀏覽:520
外商投資企業公司法 發布:2025-07-20 19:31:31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