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調整的市場主體關系

經濟法調整的市場主體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2-16 03:17:50

經濟法調整的是哪幾種經濟關系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具有自己獨立的調整對象主要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主要有以下幾點:(1)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規范組織的法律,是為了防止壟斷組織的出現,從組織上保證市場經濟順利發展。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2)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進行干預是經濟法的重要調整方式,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3)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4)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此種經濟關系的特點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使經濟各部門運行協調,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平穩。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㈡ 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包括經濟主體關系,市場秩序關系,還有哪兩個啊

1、宏觀調控關系。
2、微觀規制關系。
3、國有參與關系。
4、涉外管制關系。
5、市場監管關系。

㈢ 經濟法主體與市場主體有什麼區別

經濟法主體與市場主體是不同的。
經濟法主體亦稱經濟法律關版系的主體,是權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依法享受權利(權力)和承擔義務的社會實體。它是經濟法律關系構成的基本要素,是經濟法律關系的直接參與者,既是經濟權利(權力)的享有者,又是經濟義務的承擔者,是經濟法律關系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
市場主體是指在市場上從事經濟活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和組織體。具體來說,就是具有獨立經濟利益和資產,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的可從事市場交易活動的法人或自然人。任何市場主體參與經濟活動都帶有明確的目的,以在滿足社會需要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㈣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宏觀調控關系,由於自由競爭存在諸多弊端,因此要求政府通過宏觀調控重點解決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結構、速度、均衡等問題。市場主體管理關系,市場主體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要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市場主體,充分的市場競爭表現為市場主體的多元化的競爭。市場規制關系,要建立一個健康的市場體系,僅僅靠市場本身是無法實現的,必須依靠國家的立法建設,加強調控才能實現這一目標,社會保障關系,指國家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上有困難的群體基本生活權利基於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

㈤ 經濟法的市場主體具有什麼特徵

經濟法主體是多種多樣的,其資格、能力、地位等都是不盡相同的,因而各類版經濟法主體所權從事的行為也各不相同。經濟法市場主體基本特徵
有1、范圍的廣泛性,2、地位的層級性,就是要「以責定權,以責定利」。3、角色的變動性
就具體的某個經濟法主體而言,由於其在不同經濟關系中「角色」的不同,也令其主體外在類型和內涵發生著各種交錯和轉換。

㈥ 經濟法的一些問題 求解 必有重謝~ 51、公司法作為經濟法,調整的是社會與市場主體的資格關系。 ( )

51、公司法作為經濟法,調整的是社會與市場主體的資格關系。 (F )
53、股份公司創立大會的決議事項規則為出席會議的認股人所持表決權過半數通過。
( T )
54、受要約人如果不想接受要約,有義務將拒絕的意思通知要約人。 ( F )
55、對於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受損害的一方合同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合同。 ( T )
56、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櫃台租賃期滿後,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 ( T )
57、設立商業銀行,應當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銀行業務。 ( T )
58、社會審計由審計署進行。 ( F )
59、對被勞動教養或監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 T )
60、某人將祖傳之名畫轉讓於他人,他交付名畫的債務是特定物之債。 ( T )
61、按照生效是否需要依賴其他法律行為的效力,經濟法律行為可分為( 主法律行為 )和( 從法律行為 )。
62、母豬所生的豬崽、樹上所結之果屬於中的( 天然孳息 )。
63、春蘭公司與夏荷公司達成合並協議,春蘭公司和夏荷公司解散,成立秋菊公司,這屬於公司合並中的( 新設合並 )。
64、合同保全中,撤銷權人應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權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這一期間的性質是( 除斥期間 )。
65、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 復議機關 )是被告。

㈦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包括( )。

A,B,C,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題考核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包括:市場主體調控關系;市場運行調控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社會分配調控關系。

㈧ 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包括經濟主體關系,市場秩序關系、( )和( )。

經濟法的來調整對象
是指經濟法所要源保護、促進、指導、限制、禁止的社會經濟關系。
受到國家性質、經濟基礎及法律結構的制約,包拮:
(一)、確認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所產生的經濟關系;
市場主體:是指市場生產經營活動的參與者和財產責任的承擔者(包括:經濟組織和個人);
法律地位:是指市場主體參加市場活動時在法律上所產享有的主體資格;
確認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所產生經濟關系:
一是確認市場主體在參加市場活動時的法律地位所產生的經濟關系,如:企業公司地位的關系;
二是確認市場主體在參加內部管理活動時所產生的關系。如:確認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二)、調整市場、維護市場秩序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市場秩序:是市場運行的狀態和情況的綜合(正常、不正常)
(三)為克服市場經濟的盲目性、限制其負作用,進行宏觀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
宏觀調控:
1計劃調控關系;
2投資調控關系;
3財政稅收調控關系;
4金融調控關系;
5其他宏觀調控關系。
(四)社會分配和社會保障關系
如:勞動法
(五)涉外經濟關系

㈨ 經濟法是如何調整經濟關系的

經濟法:調整一定范圍內的經濟關系,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責權利效相結合原則:責即責任,義務,權即權力,權利,利是物質利益,效主要指經濟效益.四者關系:責字當先,權由責定,利由責生,效是中心。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企業等,社會組織,都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盡責,享權,獲利.原則是經濟法中最基本的原則,是最能體現經濟法本質的基本原則
經濟法是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對方的法: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的對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永恆話題。在現代市場經濟生活中更是一對突出的經常左右全局的矛盾。現代經濟法是在它們的對立統一中產生的,也是在它們的對立統一中存在和發揮作用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了解決舊體制,的過度,大力發揚社會主義經濟民主。確立企業組織的獨立的地位和利益,同時仍保持國家有效的宏觀調控和必要的經濟集中,這樣才產生了經濟法。在經濟法出現形成之後,都在大力運用經濟法這一法律手段,不斷地調整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的關系,為實現自己的經濟目標服務。其基本目標是要管活經濟,」管而不死,活而不亂」這是經濟法功能發揮的最佳狀態。我們必須從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的對立統一中去認識經濟法的產生,去把握經濟法的本質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指對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及經濟法制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都具有指導思想和基本准則1.遵循和綜合運用經濟規律的原則2.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和保護多種經濟形式合法發展的原則3.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原則5.責權利效相統一的原則。
經濟權利的種類:所有權,經營管理權,經濟職權,經濟債權,工業產權。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在參加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作過程中發生的,由經濟法律、法規確認和調整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存在和運行的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相統一的關系。特點:1.它是組織管理要素與財產要素相統一的法律關系2.它是國家意志與企業等組織的意志直接協調結合的法律關系3.它的主體多為「組織」,個人只能地法定情況下,在參加生產經營性質的經濟關系時,才能進入經濟法律關系,成為經濟法主體4.它一般就採用較為嚴格的法律形式和法定的程序。
經濟法律關系的管理和保護的顯著特點:可概括為全面、系統綜合:1.經濟法由里及外地全面地管理和保護經濟法律關系2.它自始自終的系統地管理和保護經濟法律關系3.它對經濟法律關系采作多種手段予以綜合地管理和保護。
經濟法律關系三要素之間的關系:構成要素有主體、內容和客體。它們是構成經濟法律關系最基本、最必需的要素,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主體是經濟關系形成的啟動者,是權利義務的隨者,有此主體的特殊性還常常決定著經濟法律關系的性質,主體是構成經濟法律關系的第一要素。經濟權利和義務是經濟關系的實體內容,是確定主體之間關系的性質和量度的,是聯系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紐帶。客體是經濟法主體通過經濟關系所追求的經濟目標和經濟利益。經濟權利和義務也只有通過客體才能得到落實和體現。

㈩ 經濟法為什麼要調整市場主體關系

經濟轉型經常伴隨著經濟秩序的混亂。市場本身不能自動產生良好的秩序,秩序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必須也只能由政府來提供。企圖單純依靠民事法律制度,依賴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就能達致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是對市場迷信式的崇拜,註定是水中月、鏡中花。營造良好的經濟秩序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政府也必須改變以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一時的暴風驟雨只能沖走地表的浮土和污穢,卻無法沖跨滋生混亂的深層土壤,更不能培育出一個井然有序、生機勃勃的萬花園。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經濟法已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首先,我國頒布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經濟法法律。這些法律是適應國家經濟調節的需要而頒行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總體結構和運行,而且同其他部門法性質的法律規范相分離,獨立組合為性質較純一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其次,我國已確立了經濟法基本法律制度。如國家介入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國家干預、調節的總的法律原則,被國家立法所確立;建立了經濟法體系構成中的重要的具體經濟法法律制度;已頒行的各種具體經濟法規范及已建立的各種具體經濟法制度,相互協調、配合,貫徹著共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共同執行規范和保障國家經濟調節的使命。

熱點內容
郭峰律師 發布:2025-07-21 02:22:57 瀏覽:120
法官員額年 發布:2025-07-21 02:22:20 瀏覽:537
醫事法治研究中心 發布:2025-07-21 02:21:41 瀏覽:759
合同法的四個特徵 發布:2025-07-21 02:00:18 瀏覽:65
民法龍衛球 發布:2025-07-21 01:58:00 瀏覽:185
勞動合同法選擇題解析 發布:2025-07-21 01:47:50 瀏覽:466
我的依法治國夢 發布:2025-07-21 01:39:54 瀏覽:393
人事檔案是否屬於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7-21 01:39:19 瀏覽:753
北京理工大學法律碩士2020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1 01:35:03 瀏覽:378
論語下道德 發布:2025-07-21 01:24:00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