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中的買賣不破
㈠ 根據合同法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合同法理論稱此現象為
根據抄合同法規定租襲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合同法理論稱此現象為買賣不破租賃。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二十九條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㈡ 合同法 案例分析 考試急用!!
19 錯 不是合同無效,而是可以請求法院撤銷
20 對 是優先購買權的問題
21 錯 這是買賣不破租賃的問題
㈢ 合同法買賣不破租
這樣的。
房屋的買賣涉及的是物權的變更(房屋產權變更了),房屋的租賃不涉版及物權,是合同的權債權(只是房屋的使用權通過合同出租)。
對某一財產,物權和債權同時作用時,一般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及物權的效力>債權的效力。比如:甲要買乙的房子,並且訂了合同付了錢,但還沒過戶;結果乙卻把房子以更高價格賣給了丙,過戶了。這時甲是拿不到房子的,只能要求賠款。因為丙的物權效力大於甲的債權效力。
但是有例外,就是「買賣不破租賃」。《合同法》第229條規定:房屋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簡單點說,你先租了房子,房東再賣掉房子,這時新的房東不能以房子以買賣為由,要求你歸還房子,原來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
㈣ 買賣不破租賃合同能使用合同法的規定嗎
買賣不破租賃的法律規定有:
1、租賃期限內,房屋出租人轉讓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受讓人應當繼續履行原租賃合同的規定;
2、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因買賣、贈與或者繼承發生房屋產權轉移的,原租賃合同對承租人和新房主繼續有效;
3、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
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㈤ 買賣不破租賃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8條規定:「出租人出賣房屋,應提前3個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出租人未按此規定出賣房屋,承租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宣告該房屋買賣無效。」
2、《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出租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間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3、《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11條規定:「租賃期限內,房屋出租人轉讓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受讓人應當繼續履行原租賃合同的規定」;「房屋所有人出賣出租房屋,須提起三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19條第二款規定:「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因買賣、贈與或者繼承發生房屋產權轉移的,原租賃合同對承租人和新房主繼續有效」。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條租賃房屋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承租人請求房屋受讓人繼續履行原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租賃房屋具有下列情形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設立抵押權,因抵押權人實現抵押權發生所有權變動的;
(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
(5)根據合同法中的買賣不破擴展閱讀:
2011年7月,潘甲從兄弟潘乙處購得房屋一套。其後,潘甲發現王某曾於2009年以王某霞(潘甲、潘乙之母、王某岳母)之名與孫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將涉案房屋租賃給孫某使用,租期3年,自2009年9月起至2012年9月止,租金為每年2.4萬元,保證金為5000元。
潘甲認為,王某無權處分涉案房屋,與孫某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無效,且王某收取租金以及約定租金過低的行為侵害了其權利,主張賠償租金差價,經商未果,起訴至法院。
㈥ 根據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按相關法律規定,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是指,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二十九條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㈦ 《合同法》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買賣不破租賃,即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即使出租人將租賃物讓與他人,對租專賃關系也不產生任何屬影響,買受人不能以其已成為租賃物的所有人為由否認原租賃關系的存在並要求承租人返還租賃物。
原則是:租賃關系先於買賣關系成立。
㈧ 買賣合同中有關《合同法》及相關法條是怎麼樣的
第一百三十三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向買受人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七條下列情形,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同法所稱「交易習慣」:
(一)在交易行為當地或者某一領域、某一行業通常採用並為交易對方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做法;(二)當事人雙方經常使用的習慣做法。
對於交易習慣,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第一百四十一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
第一百四十二條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七條出賣人按照約定未交付有關標的物的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買受人承擔;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交房通知,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八條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第一百六十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支付價款。對支付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出賣人的營業地支付,但約定支付價款以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為條件的,在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的所在地支付。
第一百六十一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
第一百六十三條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第一百六十七條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的,出賣人可以要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賣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買受人要求支付該標的物的使用費。
㈨ 在合同法中買賣合同的風險應當如何承擔
1、交付之來前出賣人承擔,交付後買受人自承擔;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四十二條【標的物的風險負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