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有關合同法保證的案例分析

有關合同法保證的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2-17 14:08:42

合同法案例分析

乙單位不構成違約。甲單位向乙單位去函是一個要約,而乙單位的回函不是承專諾,是一個新的要約屬,因為回函里的一個要件(價格)有改變,這意味著甲單位的去函失效,而甲單位對乙單位的回函保持沉默,沒有做出回應,則乙的回函的合同關系也不成立。因此,此案例沒有合同關系,也就不存在違約。

② 《合同法》及《擔保法》案例分析

借款合同,張三借給李四50萬元,並約定年利率為8%,一年後還本付息。王五作為李四的保證人,與張三簽訂了保證合同,但保

③ 合同法案例及分析,和在生活中有什麼運用!

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到服裝商店買衣服。衣架上衣服均標明了價格,你看中了某款服裝,提出專要以8折的屬價格購買,商店營業員同意了你的還價,並把服裝賣給你。這里,商店的標價行為屬於要約邀請,你的還價屬於要約,營業員的同意屬於承諾。
僅供參考。

④ 有關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正確答案]
(1)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雙方主體資格有效,訂立合同的程序、標的物均合法。
(2)卡車受損應由工廠承擔責任,因為根據《合同法》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本題卡
車尚未交付,受損的風險應由工廠承擔。
(3)甲不能請求雙倍賠償。因為甲與工廠之間的汽車買賣合同關系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
(4)甲有權要求退車,因為根據《合同法》111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5)甲不能既請求工廠支付違約金,同時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因為根據《合同法》116條的規定,不能同時選擇兩種罰則。
(6)甲可以請求工廠賠償經營損失。因為根據《合同法》113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
償額應相當於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7)甲可以同時請求工廠支付6000元的違約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因為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這兩種違約金分別
適用於不同的情形,對應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行為。

[考點集成]
合同的生效要件:主體合法;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違法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標的確定可能;訂立程序合法。合同的生效時間: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合同生效;(2)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合同,合同生效時間為辦理完畢批准、登記手
續的時間。(3)附條件的合同,合同生效的時間為條件成就時間;(4)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
限屆滿時失效。
違約責任應注意兩個原則:一是過失責任,即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只有其有過失,他才承擔賠償他人損失的責任。
二是填平原則,即經過救濟之後,沒有違約一方所得到的結果相當於合同已履行的結果,也即沒有違約一方當事人不能因為對方違約所獲得
的賠償超過合同實際履行可能給帶來的利益。

⑤ 合同法案例分析,急

你是什麼考試沒呢?法律是一個體系,這個問題不是單獨涉及《合同法》的,這里是法律對這種不動產買賣的特別規定,依照現在的規定,這種特殊性已經不存在。結論就是合同成立生效。按照我們國家以前的有關規定,此種買賣房屋的合同是需要過戶登記之後才生效的,現在通過物權法改掉這點,實現了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的分離。具體結論,你再看看,你要不理解,實在是無能為力。(看一下《物權法》15條,和《合同法》32,33,44條,應該能明白。)
首先,合同既成立了,也生效了。

吳某與丁之間存在的合同,不違反公共利益和法律的強制規定,依照我國現有法律規定,只要此合同形式內容合法,則,合同自合同書簽訂時成立,自成立時生效,但並不產生物權效果,我國實行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分離,故房屋仍歸吳某所有,但是同時吳某也必須承擔向丁過戶房屋的義務,如吳某拒絕過戶房屋,其必須承擔基於合同的違約責任,承擔此責任後,其仍可保留對房屋的所有權,這是物權優先性和無因性的要求,也是新物權法的明文規定。
不動產的產權確認,以房產登記為准,此房尚未過戶登記,所以房屋仍屬於吳,這是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必然要求。

⑥ <合同法>有關問題及案例分析

1中國對此採取折衷主義,合同法80條,通知對債務人產生效力
2買賣合同,其他三種的標的具有不可返還性。
3可以
4應付款,風險隨所有權而轉移,物已經特定化。

⑦ 有關合同法的案例分析,請解答一下

1、為要約邀請。這可以從合同法的要約邀請的定義獲知。「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回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答送的價目表......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2、乙的行為是發出要約,但甲沒有承諾,所以不構成合同。
3、甲丙之間為買賣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生效。但現在合同已經履行。所以,甲作為善意第三人,但有過錯,所以,應該可以退貨,但是,需要丙的父母賠償。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⑧ 合同法案例分析 擔保抵押案例

案例:某縣水泥廠和服裝廠達成一份聯營協議,約定由服裝廠向水泥廠注入資金200萬元,水泥廠每年支付給服裝廠利潤20萬元,兩年後歸還服裝廠的出資,並且服裝廠的利潤分配不受水泥廠盈虧的影響。協議達成後,為保證水泥廠能正常履行協議,水泥廠請當地化肥廠以其自有廠房向服裝廠提供抵押擔保,並就抵押事宜到有關登記機構辦理了抵押登記。 [問題]
1.抵押權是否已成立?為什麼?
2.如果化肥廠明知聯營協議有問題仍提供抵押擔保,應承擔什麼責任? 分析:抵押權的從屬性
解答:
1.抵押權並未成立。《擔保法》第5條規定:「擔保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本案中,由於水泥廠與服裝廠之間的協議明為聯營,實際上是借貸合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法人之間借貸是非法的,屬無效行為,因此主合同實際上是無效合同,抵押合同作為從合同自然也無效,抵押權不成立。
2.化肥廠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擔保法》第5條規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果化肥廠明知主合同有問題仍提供擔保,應認定其主觀上有過錯,並應根據其過錯程度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⑨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請寫詳細點

1、供電人權利義務: 1、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約定供電2、中斷供電的通知3、及時搶修
用電人權利義務: 1、支付電費。2、安全用電
2、應當賠償。供電人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臨時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通知用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給用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應當賠償水泥廠因斷電所造成的損失。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及時交付電費。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中止供電。
4、水泥廠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安全用電。用電人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安全用電,造成供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出版管理條例pdf 發布:2025-07-19 04:23:34 瀏覽:817
合同法第七章處罰 發布:2025-07-19 03:57:17 瀏覽:666
社會與法保姆趕走業主 發布:2025-07-19 02:58:44 瀏覽:89
會計稅法經濟法注會 發布:2025-07-19 02:53:50 瀏覽:454
民事訴訟法涉外與仲裁篇pdf 發布:2025-07-19 02:53:49 瀏覽:369
經濟法的地位是指經濟法在中的地位 發布:2025-07-19 02:10:46 瀏覽:97
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 發布:2025-07-19 01:54:41 瀏覽:534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速記口訣 發布:2025-07-19 01:53:22 瀏覽:555
電大合同法第四次任務 發布:2025-07-19 01:46:43 瀏覽:522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9 01:31:58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