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合同法的影響
⑴ 疫情在合同法中算不算不可抗力因素
疫情是可以算成不可抗力因素的,實際情況根據合同的實際約定決定。
⑵ 受疫情影響造成的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因疫情影響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根據疫情的影響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違約方的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並且當事人受到影響的,要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受疫情影響的證明。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⑶ 大連疫情原因影響合同怎麼辦你好
如果因為疫情的原因影響到合同的履行,這個往往是屬於不可抗力的因素,可以甲乙雙方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法院起訴解決
⑷ 大連疫情原因影響合同怎麼辦
疫情屬於不可抗力。若合同對不可抗力有約定,按合同約定處理。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和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在本次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當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的,需盡快評估即將到期或已到期而不能履行的合同情況,如果是因不可抗力(如疫情暴發被採取強制措施等),要盡快取得有關證明(特別是涉外合同),書面通知對方當事人,告知對方解除合同還是延期履行合同,並收集相應的證據。如果未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當事人應對擴大損失部分承擔賠償責任。
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第五百九十條 【不可抗力】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