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債務

合同法債務

發布時間: 2022-02-19 06:01:40

A. 合同法上的債務與責任是什麼意思

合同法上的債務是指因合同的成立、變更、終止,債務人要向債權人履行的義務。而責任是指,由於債務人不按約定履行義務或者不履行義務,要向債權人承擔的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B. 合同法中針對債務轉移條款有何規定

《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內人的,應當經容債權人同意。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指基於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情形。一、合同義務轉移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徵:(一)債務是可以轉移的,但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二)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三)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債務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債務轉移後的合同關系產生;(四)合同主體已經變更,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二、合同義務轉移包含著兩種形態:(一)將合同義務全部轉讓給第三人,即債權人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債務轉讓的協議,由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承擔全部債務,原債務人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合同關系。這種通常被稱為「免責的債務承擔」。(二)合同義務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則通常被稱為「並存的債務承擔」,是指原有債務人並沒有脫離原有合同關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合同關系,與原債務人一起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合同義務。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債權人同意】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C. 合同法對債務相互抵消是怎樣規定的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內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容。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D. 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八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五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E. 合同法上的債務與責任具體指什麼

債務與責任具體指:按照合同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而應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義務;責任則是指違反合同義務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賠償損失、賠禮道歉、返還原物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第五百零一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F. 合同法的主要債務怎麼確定

一個簡單的判來定標准:影自響到當事人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債務就是合同的主要債務。若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可能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經守約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違約方仍未履行的,守約方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解除合同。當然,守約方應當舉證證明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證據、向對方當事人催告其履行合同的證據及對方當事人接到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證據。至於合理期限,法律沒有具體規定,應當根據具體的情況及誠實信用原則來決定合理期限,給予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G. 合同法中所述的債權和債務都有什麼內容

合同法中的債權債務的規定有: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根據轉讓標的的性質及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除外;
2、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履行通知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條
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熱點內容
經濟危機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18 19:30:07 瀏覽:604
船舶停靠法規 發布:2025-07-18 19:03:05 瀏覽:745
新勞動法辭退賠償基本工資 發布:2025-07-18 18:34:37 瀏覽:228
二審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8 18:34:30 瀏覽:3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英文對照 發布:2025-07-18 18:34:23 瀏覽:278
期刊論文造假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18:27:35 瀏覽:546
13年二建法規考試用書 發布:2025-07-18 18:18:57 瀏覽:96
海事法院及派出法庭 發布:2025-07-18 18:13:56 瀏覽:260
專業交通律師 發布:2025-07-18 17:52:33 瀏覽:646
聽法治報告會有感 發布:2025-07-18 17:52:32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