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有效合同
㈠ 請問下,合同有效與合同生效有什麼區別,是否是同一意思 謝謝
合同有效和生效是二個概念,比如你去菜場買東西,老闆青菜10元錢一斤,你說太貴了8元可以嗎?老闆說OK。老闆問要幾斤,你說10斤,老闆說OK。那麼這個合同算是有效的,但是生效了嗎?還沒有。只有老闆給你青菜,你付了錢了,才算生效了。還有勞動仲裁案子,仲裁裁決書下來了,你贏了,但是裁決書最後有一段話說任何一方如有不服,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起訴,那麼你會問這個裁決書有效嗎?當然有效,但是你知道它生效了嗎?沒有,生效是有條件的,只有在雙方在15天內都不向法院起訴才能生效。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嗎
民法典生效後,原合同法就會失效。合同法會被民法典代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㈢ 怎樣的合同才算有效合同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對此有明確規定,即:「民事法律行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條件。
對於合同的生效時間,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合同的生效,原則上與合同的成立是一致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同民法通則以及合同法的規定是一致的,即合同在當事人在承包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時開始生效。
對承包方何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農民在法律規定和承包合同約定的范圍內對於農民集體所有或者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一種土地使用權,具有物權的屬性,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設立,不以登記作為生效的必備要件,土地承包經營權自承包合同生效時設立,登記只是作為對土地使用權確認的程序。對此,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中規定,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㈣ 合同法還有效嗎
法律分析:民法典生效後,就會失效。會被民法典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廢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㈤ 合同合法的有效條件
有效合同,是指抄依照襲法律的規定成立並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徵。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
有以下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是民事行為能夠合法的一般准則,當然也應適用於當事人簽訂合同這種民事行為。所以,合同有效的條件也應當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只不過是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民法通則》中的「不違反法律」具體表現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結合到《合同法》第10條等規定來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還要求合同必須具備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以上四個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從《合同法》第44條來看,就是要「合法」。當然以上四個條件也都是《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會有「有效」的可能。
㈥ 有效合法合同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推薦您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15號,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總則」的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的相關規定。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一般應具備下列條件:一是簽訂合同的程序要合法(怎麼簽?);二是簽訂合同的主體要合法(誰來簽?);三是各方的意思表示要真實(要誠實信用);四是合同的內容要合法(不能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
現將有關規定附後,供查閱和學習。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
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
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
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
,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
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
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
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
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
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
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
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
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
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
權。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
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
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
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
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
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㈦ 合同法的有效期有多長
1.當事人採用信復件、數據制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
如雙方沒有約定生效的時間,通常是以合同簽訂之日起生效;
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成立之日即為生效時間;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2.如合同中未約定生效時間,但對合同的生效有附加條件限制,則以該附加條件達成時為合同生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