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對七十年代人有何沖擊
『壹』 新婚姻法能追溯以前發生的事情嗎
已經判決了,就不能再適用新婚姻法解釋了,但之前已經將房子判由雙方所有,則男方無權將房子全部過戶到小三及其兒子名下。
但女方應該早點將房子問題給處理,始終放在那兒不管肯定是不利的。
詳細情況可電話或QQ聯系
北京婚姻家庭 劉大來律師
『貳』 新婚姻法帶給我們什麼思考
新婚姻法給我帶來最大的思考就是現在婚姻的忠誠度已經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婚姻的忠誠度竟然需要法律來約束了。
我始終覺得婚姻應該是彼此忠誠的,這是婚姻的一個前提,但是新婚姻法的出台有一條新的法律是以往沒有的,那就是多了一個重婚罪,也就是說一個有了婚姻的人是不能夠在結婚期間與他人同居的,這就算是犯了重婚罪,是需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這也讓我們有了一個深刻的反思。
將法律第三條第二款修改為: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在法律責任一章,修改後的婚姻法規定,對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修改後的婚姻法在離婚一章中明確規定,因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修改後的婚姻法還規定,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叄』 新婚姻法出台後對中國家庭的影響有哪些
2015年,我國未對婚姻法進行修改,因此無所謂新《婚姻法》。現行婚姻法仍然是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該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4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修訂,修訂的部分同日起施行。以後沒有對婚姻法進行修訂。
我國婚姻家庭法,仍然貫徹執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制度;依法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婚姻法》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肆』 中國新婚姻法有什麼變化
1997年—1998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青年中,有近.8%的人對婚前性行為持肯定態度;3—4成的青年對結婚和生兒育女的價值持懷疑或否定態度。有近5萬的青年贊成離婚。有半數的人對「婚前財產公證」表示認同。
對21世紀婚姻的展望
許多學者認為:下世紀婚姻將呈多元化趨勢,家庭形式將更為豐富。男人和女人都將不依賴他人而生存,個人的權利將受到尊重,生活將趨於個性化。
中國具有明顯的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婦女解放程度也不同步,因此,城鄉婚姻掌握的數據和綜合一些專家學者的意見,具體來說,在城市:
1.核心家庭繼續增加。目前核心家庭已達60%,還會繼續上升。家庭結構小型化,每家3—4人。
2.晚婚晚育人數增加,單身不婚者增多,自願不育者有上升趨勢。
3.婚前性行為不會減少,隨著封建「貞操觀」影響的削弱,試婚有可能增多。
4.擇偶更注重情趣相投,經濟條件重要性降低。同居數量有可能上升。
5.婚姻質量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使多數家庭不再湊合。婚姻調適能力的提高,將使家庭生活更豐富、新鮮和幸福。婚姻中男女更加平等,家庭暴力減少,丈夫將與妻子共同承擔家務。
6.家務勞動強度降低,時間縮短,夫妻因家務勞動導致的矛盾減少,家務勞動將社會化、家用電器普及化。
7.協議離婚、試離婚將成為離異的首眩離婚率會呈上升態勢。知識、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情感越豐富,對愛情要求越高,因此會越不幸福,越痛苦,離婚可能性越大。
8.社會對婚外戀繼續保持寬容的態度,人們對婚姻的責任感更多的是自我認識、自我約束、自我修正,而不是迫於外在壓力。隨著我國對個人自由的管理放寬,機會增加,婚外戀會增加。
9.民眾婚姻自由度增加,婚姻不再是從眾行為,結婚與否是個人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單身不婚、單親家庭等生活方式可能成為人們多樣化選擇的內容。
在農村:
1.婚姻自由將隨著經濟改善而提高,女性將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尤其是「打工妹」,她們的眼界開闊了,有了自立能力,必然更要求婚戀自主。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她們的要求與農村強大的傳統勢力之間還在較量。
2.早婚多育現象將隨著婦女地位提高、農村經濟條件的好轉、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健全而減少。
3.由於貧困和性別比例失調,仍有相當數量的農村男性難以成家。
4.離婚在農村仍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牽涉到承包地等生產資料,易使離婚女性及子女生計無著。參加鄉鎮企業勞動的女性比較而言有更多的自主權。
5.婚外戀對於農村婦女既是一種誘惑又包含著危險,往往導致她們承受動盪不安的生活和悲劇的結果。
總之,21世紀的婚姻變遷,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將朝著多元的、理性的、進步的、以人為本的、男女更加平等的方向發展。
『伍』 七十年代結婚的要求
1950年的婚姻法第四條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始得結婚。
然後就是1980年的婚姻法第五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http://www.xmtv.com.cn/news/article/news_wz/529.htm
當時中共中央成立一個修改《婚姻法》領導小組,由康克清任組長,另外找了各有關單位的領導,包括最高人民法院、解放軍總政、民政部、國家民委、團中央、總工會等。這些領導參加領導小組,楊大文在辦公室做具體工作。起草工作於1978年底開始,匯集了數百位專家開展工作,新《婚姻法》在1980年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通過,從此取代了1950年《婚姻法》。
和1950年《婚姻法》相比較,1980年新《婚姻法》在原則部分增加了實行計劃生育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內容,對結婚條件做了若干修改,把法定結婚年齡從1950年《婚姻法》的男20歲、女18歲改成男22歲、女20歲,增加了禁止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的規定。1980年《婚姻法》還擴大了對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調整,將親屬關系的調整范圍擴大到了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間。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1980年《婚姻法》對離婚的法定理由做了一個實體性的規定。這是一個新突破。1950年《婚姻法》對離婚只有一個程序性的規定:如果夫妻一方要求離婚,可以由區人民政府調解,如果調解無效,可以起訴到基層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決。1980年《婚姻法》增加了一個實體性規定:如果夫妻感情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這一條款在起草時,成為爭議最大的一條。有的專家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但也有人認為,應該忠於愛情,不能輕易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