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根據合同法寄送的價目表屬於

根據合同法寄送的價目表屬於

發布時間: 2022-02-19 23:57:08

Ⅰ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屬於要約邀請的包括( )。

正確答案為:A,B,D選項
答案解析:
招標公告是要約邀請,投標文件是要約,中標通知書是承諾。招投標屬於要約與承諾的特殊形式,單一買方設定標的,從中擇優,中標可視為一種特殊的交易方式參見教材。

Ⅱ 請問,以下內容屬於要約、要約邀請還是承諾啊 1商場有獎銷售 2價目表 3商業廣告

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只是引誘他人發出要約,不能因相對人的承諾而成立合同。在發出要約邀請以後,要約邀請人撤回其邀請,只要沒給善意相對人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要約邀請人一般不承擔責任。

要約邀請,又稱要約引誘,是邀請或者引誘他人向自己發出訂立合同的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可以是向特定人發出的,也可以是向不特定的人發出的。要約邀請與要約不同,要約是一個一經承諾就成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約邀請只是邀請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自己如果承諾才成立合同。雖然在理論上,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很大區別,但事實上往往很難區分。當事人可能原意是發出要約,但由於內容不確定只能被看作是一個要約邀請。當事人可能願意是發出要約邀請,但由於符合了要約的條件而會被判定為是一個要約。要約是以訂立合同為目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意思表示行為,一經發出就產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而要約邀請的目的是讓對方對自己發出要約,是訂立合同的一種預備行為,在性質上是一種事實行為,並不產生任何法律效果,即使對方依邀請對自己發出了要約,自己也沒有承諾的義務。因此,要約邀請本身不具有法律意義。在實際生活中,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都為要約邀請。

Ⅲ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屬於要約邀請的包括( )。

A,B,D
答案解析:
[解析]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並不是合同回成立過答程中的必經過程,它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在法律上無須承擔責任。在實踐中,要約邀請一般表現在:廣告、商品價目表、商店標價陳列商品等。在建設工程合同簽訂的過程中,發包方發布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的行為也是一種要約邀請行為。

Ⅳ 問。合同法中下列那個是要約;;1寄送的價目表 2拍賣公告 3招標公告 4商業廣告

《合同法》第15條明文規定:商業廣告,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等為要約邀請。

沒有要約

Ⅳ 關於要約!價目表,招股說明書,是不是要約不是的話那是什麼

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接收要約的一方稱受要約人。
成立條件:
1.要約人應是具有締約能力的特定人
2.要約的內容須具體、確定
3.要約具有締結合同的目的,並表示要約人受其約束
4.要約必須發給要約人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受要約人
5.要約應以明示方式發出
6.要約必須送達於受要約人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公告都屬於要約邀請。

但商品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則視為要約。因為要約邀請只是作出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約邀請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發出,也不需要在要約邀請中詳細表示,無論對於發出邀請人還是接受邀請人,都沒有約束力。

(網路http://ke..com/view/31680.htm#refIndex_1_31680)

望採納~~

Ⅵ 根據《合同法》規定,下列行為中不屬於要約邀請的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Ⅶ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公告都屬於要約邀請~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問題

^是要約邀請哦。 ^_^ 說白了就是引誘(要約)。

以下參考內容。

要約邀請,又稱回為引誘要答約,根據《合同法》第15條之規定: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如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但商品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則視為要約。因為要約邀請只是作出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約邀請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發出,也不需要在要約邀請中詳細表示,無論對於發出邀請人還是接受邀請人,都沒有約束力。
要約與要約邀請的比較
①要約是當事人主動願意締結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約邀請(要約引誘)是當事人表達某種意願的事實行為,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②要約中含有當事人願意承受拘束的意旨;要約邀請本身無任何法律意義。
③要約的內容要具備訂立合同的必要條款;而要約邀請則不必具備。

要約邀請的常見形式
1、寄送的價目表
2、拍賣公告
3、招標公告
4、招股說明書
5、商業廣告

祝你好運。

熱點內容
道德經第五章及譯文 發布:2025-07-17 20:07:26 瀏覽:894
關於聘用法律顧問的程序 發布:2025-07-17 20:00:34 瀏覽:383
民法繪畫 發布:2025-07-17 19:45:23 瀏覽:311
看不見的客人錄音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7 19:41:38 瀏覽:568
10法規一建 發布:2025-07-17 19:18:33 瀏覽:384
虎門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7 19:13:29 瀏覽:293
金融公司跑路員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19:12:51 瀏覽:59
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修改 發布:2025-07-17 19:11:05 瀏覽:478
刑事訴訟法三百五十八 發布:2025-07-17 19:06:51 瀏覽:813
保證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2025-07-17 18:59:43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