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糾紛與工人工資

合同法糾紛與工人工資

發布時間: 2022-02-20 05:09:59

A. 合同法最多能壓工人多久工資

依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資條例,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結清勞動者的報酬回,且必須以貨幣形式結算
因單位統答籌安排等,應當在30天以內結清報酬
因此,俗稱的「壓工資」法律規定是不允許的,但允許因單位統籌等原因有不超過30天的延遲期,所以實際上,壓工資1個月是不違法的,但超過1個月即可視為欠薪

B. 勞動合同中對於工資應該怎樣約定

要想對工資的約定合法,必須了解法律對於工資的相關規定。工資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的: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需要注意的是,合同中的「工資收入」的約定,一般不包含「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以下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根據《意見》第53條規定,(1)單位支付給員工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生活困難補助費等;(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員工的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稿費、講課費、翻譯費及國家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等。員工知道了這條規定,在雙方約定工資條款時,若用人單位將車貼、誤餐補助等福利費用納入工資總額,顯然違法,員工可予以糾正,若用人單位在工資條款中沒寫明獎金,那麼員工最好要求在工資條款中寫明獎金的分配方式,以免發生爭議時口說無憑。 工資應每月支付一次,支付日期由用人單位與員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如遇法定休假節日或休息日,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不得推遲支付工資;直接發放工資的,應提前支付工資。對實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兌現工資的員工,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按不低於最低工資的標准預付工資,年終或考核周期滿時結算。 ,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對勞動者發放勞動報酬 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應一次性付清工資。就是說,在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按規定辦理退工手續,開具退工單;開具退工單後,一次性全部付清員工應得的工資。如果員工與企業之間在退工時有其他未處理完的經濟糾紛或應予賠償等事宜,經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可以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企業不得剋扣應付的工資。

C. 關於勞動合同上的工資爭議怎麼判定

你有交接工作的書面證明,已經證明了你已經完全的交接好了工作,拖著工資不給,肯定是不行的
你合同上簽署的工資是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如果你單位幫你購買了社保,社保肯定是按你最低工資標准購買的,跟你實際工資不匹配,光這一點,你可以仲裁你公司的
你可以找個律師咨詢一下,也可以找八法維薪來線上幫你仲裁
希望能幫到你

D. [勞動法常識]怎樣解決勞動合同中工資約定不明確引起的糾紛

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
》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員工正常時間工資未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實際支付的工資高於當地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實際支付的工資視為與勞動者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
在勞動合同中,應這樣與員工約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
》第8條笫一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依法約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約定的工資不得低於所在地政府公布的本年度最低工資標准。
根據以上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應為月工資的具體數額,不能在勞動合同中僅籠統地約定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如遇到休假日或休息日,員工工資應這樣發放: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
》第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支付勞動者工資;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督促程序,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向債務人發出的限期履行給付金錢或有價證券的法律文書。債權人對拒不履行義務的債務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發布支付令,通知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不提出異議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債權人可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十條第二、三款規定實行月、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時確定。
實行計件工資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務計發工資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計件或者完成工作任務情況約定,但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
所謂剋扣工資,就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拖欠工資,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根據《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
》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拖欠或剋扣員工工資,將由勞動保障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E. 勞動工資糾紛

勞資糾紛也稱為勞動爭議,是指勞動者(員工)與投資者(用人單位)之間由於種種利益沖突而發生的糾紛。
僱工與僱主因工資,工時,勞動條件,解僱等原因所產生的糾紛。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矛盾的產物,嚴重時往往以罷工形式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私營企業中也有勞資糾紛,中國共產黨與人民政府根據"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予以解決。現階段,外資企業、私人企業中存在的勞資糾紛,納入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予以解決。
未簽勞動合同主張2倍工資,有在此工作期間的證據充分的勝率視仲裁的人定性,應法規定的勝率為99~100%;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可一並主張加付賠償金,有在此工作期間的證據充分的勝率同上。權主張給付拖欠工資的,可向管轄法院申請支付令給付就行,支付令即限期15日內給付的命令,否則可申請執行給付(勞動爭議類訴訟費10元);主張全部的,應提請仲裁(不收費),對仲裁結果有異議的才提起訴訟,這樣就定性為勞動爭議案件。不論是提請仲裁還是提起訴訟,都得提供證據,所述事項的證據主要是證實在此工作的期間,(如書證,考勤記錄、工資花名冊及報表、銀行代發工資憑條等;人證,三個及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實材料或是出庭證言;視聽資料證據,如與用人單位負責人以事項全過程「主要是工作期間」對話錄音),證據取一項就行,但還是越多越好,多了行成證據鏈就確鑿及抵賴不了,欠發工資事實可由用人單位舉證。仲裁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前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內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提起訴訟的向其屬地管轄權法院。
參考現行法律規定:
(1)現行「勞動法」相關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現行「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F. 工程發包方終止了合同,包工頭也跑了,工人工資和損失由誰來承擔

公司錢給包工頭了,包工頭跑了,工人的工資可以找公司去支付,隨後向包工頭進行追償。公司應當之間將工資發給農民工本人,嚴禁發放給「包工頭」或其他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

根據《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第七條 企業應將工資直接發放給農民工本人,嚴禁發放給「包工頭」或其他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企業可委託銀行發放農民工工資。

第十二條 工程總承包企業不得將工程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



(6)合同法糾紛與工人工資擴展閱讀:

《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 企業應當根據勞動合同約定的農民工工資標准等內容,按照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約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資,並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具體支付方式可由企業結合建築行業特點在內部工資支付辦法中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

G. 用公司跟業主方簽的合同 發生糾紛了 工人可以去勞動局嗎 要求業主方給工資

如果是你公司的員工,人家肯定是要跟公司要錢的,因為工人又沒和業主簽合同,他們沒理由替公司討賬。

H. 企業因和員工在工資方面有了糾紛後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嗎

單位依法按程序解除勞動合同的,是合法的。否則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承擔不利法律後果。

I. 勞動合同法公司老闆可不可以扣法工人工資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執行,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且每月至少發一次工資,不得剋扣拖欠勞動者工資。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產生糾紛,無法協商一致時,勞動者應當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用人單位或者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根據《勞動法》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J. 因合同引起的工資糾紛

如果已經提前通知學校,學校應當支付全部工資;即使沒有提前通知,拒不支付整月工資也不對。建議到勞動局投訴處理。

熱點內容
民法繪畫 發布:2025-07-17 19:45:23 瀏覽:311
看不見的客人錄音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7 19:41:38 瀏覽:568
10法規一建 發布:2025-07-17 19:18:33 瀏覽:384
虎門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7 19:13:29 瀏覽:293
金融公司跑路員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19:12:51 瀏覽:59
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修改 發布:2025-07-17 19:11:05 瀏覽:478
刑事訴訟法三百五十八 發布:2025-07-17 19:06:51 瀏覽:813
保證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2025-07-17 18:59:43 瀏覽:710
記賬憑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7 18:59:33 瀏覽:514
法院歸人大 發布:2025-07-17 18:40:33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