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的理解

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的理解

發布時間: 2022-02-21 17:13:23

1. 「最高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的理解看法

這就是涉及到一個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問題。
第一款是有約定,從約定。民法回上的意思自治答。嗯,夫妻雙方能夠對財產的分割達成一致意見,肯定要遵從雙方的意見。
第二款就是雙方在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由法院與分割。並且對分割方法進行了確定。目前來看,對於不動產的分割,一般都是採取這種方式。房子歸不動產登記的一方,然後根據房產的增值率來進行分割。

2. 高院對《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需要雙方都是民事來權利源主體才可以。
第五條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第六條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按照本解釋第五條的原則處理。

3. 為什麼婚姻法解釋二的第19條被廢除了

婚姻法解釋二第19條並沒有被廢除,你說的應該是第24條,但第24條並沒有被廢除,而是補充了一些規定,使之更加具體明確。

4. 新婚姻法第十九條中第三者知道該約定的怎麼解釋

即只要夫妻一方能夠證明第三者知道夫妻之間關於財產的約定的,那麼第三者只能專向夫妻中舉債的一方屬主張債權。

《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第三十九條,只針對這條的理解和看法求答案!

第一款是有約定,從約定。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嗯,夫妻雙方能夠對財產內的分割達成一致容意見,肯定要遵從雙方的意見。

第二款就是雙方在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由法院與分割。並且對分割方法進行了確定。目前來看,對於不動產的分割,一般都是採取這種方式。房子歸不動產登記的一方,然後根據房產的增值率來進行分割。

(5)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的理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6.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十六條如何理解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釋義】 本條是對夫妻實行計劃生育義務的規定。
人口生產是除物質生產以外的第二種生產。人口生產受到物質條件的制約,對社會的發展起著促進或者延緩的作用。歷史上每一種生產方式,都有自己特定的人口規律。社會制度不同,人口生產的狀況與特點也各不相同。在舊中國,物質生產匱乏、醫療條件落後,人口生產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點。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醫療條件也有長足的進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出生率大大提高,我國人口迅速增長。實行計劃生育,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口生產的客觀要求。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的生產與物質的生產有密切的關系。為了正確處理生產和需要、積累和消費,人口必須有計劃、合理地增長。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的人口迅速增長,給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通過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長,是我國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因此,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憲法第25條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憲法第49條第2款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從我國的人口現狀與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行的是以降低人口增長速度為目標的計劃生育政策。自從計劃生育工作開展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73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20.99‰,1979年下降到11.7‰,1980年下降到10‰。按照國家計生委《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綱要》(1995年-2000年),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10‰以下,總人口控制在13億以內。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截止2000年11月1日,我國總人口為12.9533億,達到了既定的目標。到2010年,我國總人口要控制在14億以內。我國人口形勢仍然不容樂觀,計劃生育的工作任務還十分艱巨。一是人口基數大。盡管生育率已經降到較低的水平,但每年出生人口的絕對數字仍然很大,全國人口總規模還在繼續增長。二是生育水平還不穩定。部分群眾的生育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一些實際困難還沒有很好解決。如果工作做得不好,生育水平仍然可能回升。三是各地工作進展不平衡。部分地區的生育水平仍然偏高。大多數農村地區計劃生育工作的整體水平還不高,特別是一些邊遠、貧困地區計劃生育的服務還跟不上。四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工作面臨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的難度還很大,在人口素質、人口結構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仍然是一項艱巨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實行計劃生育,是民族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它不僅關繫到夫妻、子女、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繫到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民族的興旺,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實行計劃生育,也是我國家庭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落實到每一對育齡夫婦。婚姻法本條的規定,就是要把計劃生育的原則落實到每個家庭,每對夫妻之中。實行計劃生育,是夫妻雙方的一項法定義務,帶有強制性。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了計劃生育的義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都制訂和頒布了計劃生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違反計劃生育的有關規定,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每對夫婦都有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違反規定要受到制裁,這是計劃生育的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方面,是要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問題,要破除「重男輕女」、「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等陳腐思想,充分認識計劃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地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計劃生育。必須嚴格禁止歧視、虐待不生子女或者只生女孩的婦女的現象和行為,克服夫妻思想上重男輕女及傳宗接代的舊傳統的影響。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因此,計劃生育並不只是婦女一方的義務,而是夫妻雙方的義務,不能片面地把計劃生育的義務推給婦女一方。在現實生活中,實行計劃生育,往往容易理解成是婦女一方的義務,與男方無關,對此不自覺履行,阻礙了計劃生育工作的正常開展,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因此,夫妻雙方要共同協商,互相配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自覺履行這一法定義務。實行計劃生育,夫妻要採用避孕措施。目前我國有許多種避孕方法供夫妻選擇,使用起來一般都安全可靠、簡便易行,同時也沒有什麼副作用。如婦女使用的口服避孕葯、外用避孕葯膜、宮內避孕器、輸卵管阻斷術等等。男子也有各種避孕方法,如輸精管結扎術。還有一種新的絕育方法,只要在男子陰囊輸精管處打一針,即可阻斷精液排出,從而達到終身避孕的效果。這種方法不用開刀動手術,痛苦小,也不影響性生活,必要時還可以恢復生育能力。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但是,男女在生理上有不同的特點和自然分工,胎兒是在母腹中依賴母親的供養孕育至出生,此間胎兒不能離開母體而獨立生存。胎兒與母親的人身不可分離,母子雙方的健康和生命互相關聯,到目前為止,婦女在生育方面起著男性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母親比父親更加辛苦,其生育權與健康權理應受到特別保護。許多法律法規都有特別保護孕婦及生育婦女的規定,如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刑法等。婚姻法第34條中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2條中規定,女方按照計劃生育的要求中止妊娠的,在手術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第47條中還特別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第50條中還規定,如果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並可根據具體情況,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刑法第49條中規定,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這些規定,都體現了法律對生育婦女的特別保護。

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一條如何理解

由於使用權不是產權,屬性為公而非私,所以無法判決。所以規定不判決所有權歸誰,但可以判決由誰使用。
但一旦使用權變成了所有權,另一方對產權歸屬有異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分割。

8. 高手幫忙解釋「婚姻法司法解釋第17條」

最高人民法抄院關於適用《中襲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七條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9.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具體內容是什麼

《最來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源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是對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一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熱點內容
中國是否是法治社會 發布:2025-07-15 23:21:09 瀏覽:436
民法411 發布:2025-07-15 23:20:26 瀏覽:345
民法典是民事法律嗎 發布:2025-07-15 22:58:35 瀏覽:787
遵義市法律援助審批表 發布:2025-07-15 22:44:02 瀏覽:579
30歲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15 22:26:06 瀏覽:394
法院抵押的房子 發布:2025-07-15 22:14:32 瀏覽:311
杭州中級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7-15 22:08:32 瀏覽:71
民事訴訟法117條解釋 發布:2025-07-15 22:08:32 瀏覽:438
狗繩立法 發布:2025-07-15 22:02:24 瀏覽:977
西方國家司法機關 發布:2025-07-15 21:56:11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