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母愛成殤視頻

社會與法母愛成殤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2-23 10:59:09

1. 大愛無疆也應有度量,是否別讓強勢的母愛成為傷人利器

發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18歲的男孩思源(化名),在高考過後一躍跳江,最終並沒有搶救過來,原本美好的青春,無限的未來,就這樣斷送。

據調查,原來是思源高考成績沒有達到母親的期望,母子大吵一架,思源一時想不開,便尋了短見。人們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十分疑惑:究竟是何等的壓力,會讓一個陽光少年選擇這條不歸路?

後來才知道,思源的媽媽對兒子擁有極強的控制欲

對兒子的生活管教極為嚴格,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在監視兒子的一舉一動,不僅嚴格監管著兒子的學習,甚至連兒子的社交也要掌控,不許他隨便結交朋友。



這種自負表現在家庭生活里,就是無比強勢的性格,家中大小事務都要一手抓,對老公與孩子都非常嚴格,這其實就是女性極端不自信、想要證明自己"有能力"的外在表現。

(2) 天生的強烈佔有慾望

有些女性,天生便具有強烈的佔有欲,從小便對自己的東西過度保護,不允許任何人觸碰,表現在戀愛中就是對男朋友100%監控;而對於子女,則是希望完全的掌控,將自己無處宣洩的情感全部傾瀉在子女身上,讓子女承擔了過重的壓力。

(3) 優渥的家庭環境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一部分女性因為家庭條件好,從小衣食無憂,在父母的嬌縱下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這樣的女性會變得十分自私自利,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會只為自己著想,在當了媽媽後也只會將孩子看做自己的"玩物",對孩子進行過分的操控,其實是將孩子當做了達成自己目的、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過於強勢的母親,會有這些表現

(1) 無時無刻都在監控孩子的私生活

因為對孩子擁有過強的保護欲與佔有欲,強勢媽媽會無時無刻的監控孩子的私生活,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的學習、休息、娛樂,孩子都逃不脫母親的"法眼"。

2. 母愛究竟有多偉大

母愛是非常偉大的一種感情,也是非常無私的一種感情,有媽媽的孩子都是非常幸福的,女體本弱,為母則剛。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願意付出一切。

在某次地震中,搜救員全力搜救被埋在廢墟底下的人,當搜救員發現她時,她的身體蜷縮著,已經死去了。她的懷里躺著一個嬰兒,嬰兒在她的保護下完好無損。搜救員在她身上發現了一部手機,上面有一條沒有發出去的簡訊:「孩子,如果你能活著,請記住媽媽愛你。」


我跟著它來到一個偏僻的地方,我發現這里有一隻小奶狗,跟那隻流浪狗長的很像應該是它的孩子,我看到它把食物給小奶狗吃。我真的太感動了,它明明很餓了,卻還把食物留給自己的孩子。我被它感動了,決定收養它們。

母愛是非常偉大的,女體本弱,為母則剛。

3. 影視劇《掃黑風暴》中,失去母愛的孫興是要洗白嗎

我認為《掃黑風暴》並不是要給失去母愛的孫興洗白,而是要借孫興向大眾傳遞一個信息:家境越好越要重視孩子的教育,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

綜上所述,“失去母愛的孫興”這一幕是想傳遞信息,並非給他洗白。就算是強行洗白也不可能,因為孫興做的事情足夠槍斃他10次了,無論處於何種原因他都必死無疑。

4. 婦女被拐時生下的女兒上電視尋母,最終的結果如何

央視尋親節目《等著我》播出的一期“女兒尋找母親”的節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同於以往的尋親,這位女兒要尋找的母親是一位被拐賣的婦女。26年前這位母親被拐賣後生下了孩子,生下孩子的30天後,這位母親被警方成功解救,算是脫離了苦海。


5. 《掃黑風暴》中,失去母愛的孫興你會同情他嗎

《掃黑風暴》現在也已經大結局了,很多的壞人也都落入法網,最終真相也逐漸地坦白於天下,人民又恢復了安定的生活。在這部影視劇作品之中,有一個人物是讓觀眾們又愛又恨,其實大家也都對這個角色感覺到非常的可憐,可是這個人又非常的可恨,這個人就是孫興,他失去了母愛,你會同情他嗎?

三、失去了母愛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孩子的母親對他還是有一些遺憾的,畢竟這么多年從來都沒有做到母親的責任,可是最後她知道了這個孩子做了這么多錯事,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首。但是這個時候他仍然覺得自己的母親根本不愛自己,所以最後還選擇想跟自己的母親一起去死。

6. 母親欠債遭11人凌辱,兒子目睹後刺死1人,被判無期。當情與法難以相容時,兒子的行為值得原諒嗎

母親欠債遭11人凌辱,兒子目睹後刺死1人,被判無期,這是發生在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辦公樓的案件,是被催款團伙控制、侮辱,最後釀出的血案。看完新聞後本人覺得本案的發生是有一定的社會因素的結果,也是那一時刻必然的結果,

沒有人能夠容忍自己的母親在自己的面前受到侮辱和傷害、對於20幾歲的小夥子做出這樣的事情、無論在情理上還是在法理上都應該會被原諒。法院判無期徒刑應該是量刑過重了。


本人觀點覺得這個案件不可能會出現死刑判決,那麼判決無期徒刑應該屬於最高量刑標准了,這個判決沒能體現出減輕處罰的人性判決的結果。就此案中這對母子被催債人非法控制長達幾個小時,這期間還遭受到了侮辱、謾罵,威脅、恐嚇,在110出警後也沒能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來化解這次危機,這對母子在沒有擺脫危險的情況下、110轉身離開後、小夥子在絕望的情況下才做出來的違法行為,這是屬於事出有因,行為人過錯在先完全可以在無期徒刑以下量刑。

仔細閱讀這個新聞報道後,根據新聞中體現出來的意思,這個一審判決還有些細微之處有待認定,催債團伙的行為是否構成了《尋釁滋事罪》?畢竟在我國法律中,放高利貸和要賬公司的行為是非法的。

他們母子被堵在辦公樓里不能離開,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是不是可以認定為《非法拘禁罪》?根據新聞中表述110離開後,小夥子也准備離開被他們攔了下來,這個細節是不是可以認定為限制了人身自由了?畢竟此案發生的導火索是他們不讓小夥子離開,小夥子才拿刀子的。

再有小夥子在捅傷人後並沒有逃離現場而且也非常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是不是可以認定為有自首情節?或者是認為認罪態度好?這個很重要,根據刑法認罪態度好和自首是可以依法減輕刑罰的,是辯護律師沒有提還是法院沒有採信這個應該在判決中體現出來。

再有死者並非死於現場,根據監控顯示死者是大約過了四五分鍾後才駕車離開的,又有人證證明死者在醫院還和他人因為瑣事爭吵,是不是他自己也應該為自己的死亡負點責任?因為沒有採取積極地治療措施。屍檢結果顯示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如果及時的進行就醫輸血其結果不一定會死亡。

這些細節自判決書上都沒有體現出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判決存在著瑕疵。好在這是一審判決,希望在二審中法院本著公平公正的司法原則做出合理的判決。畢竟小夥子年輕應該多給他一些機會。

任何事情都講究前因後果的因果報應。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善因必有回報,種下惡果必有惡報,在本文中催債人種下了惡果最終得到了死傷的報應,也可以說是死有餘辜。佛家說;殺惡人,即是揚善。本案中的小夥子為了母親和自己盡早擺脫險境無奈之下拔出刀子處理了社會上的渣渣,其實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我以上講的說法,其實是表達這個案件社會危害性不大,刑事案件判決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考慮社會危害性。如果社會危害性小可以得到輕判。但是小夥子得到輕判了嗎?顯然沒有。現在催債團伙已經被當地公安機關定義為犯罪團伙而且已經被打掉,這個社會上黑惡勢力將不會再危害社會了。但是公安機關出警的110同志,你們不會因為將本來可以化解的危機,釀成慘案而愧疚嗎?

在今天的法治社會中,小夥子的行為顯然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不值得推崇和學習,人死了必須有人為此負責,所以坐牢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法院能夠判決10年以上的徒刑還說的過去,也完美體現了對催債團伙因錯誤在先,而減輕對小夥子的刑罰。所以我覺得判決無期過重了,現在網路上各個網站都在關注這個案件,在網易新聞上關注度已經達到了160多萬人次,其主要原因就是法院在量刑問題上絕對是個錯誤,已經激起了民憤,否則不會引起廣大網民的高度關注。

7. 求兒子捐贈骨髓遭拒絕,母親直接發布視頻,兒子為何反應激動

我認為求兒子捐贈骨髓遭拒母親直接發布視頻但是兒子反應激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這位母親很長時間不聯系兒子了,其次是母親想利用輿論的力量壓迫兒子,最後是兒子沒有十分拒絕捐骨髓。


01、這位母親很長時間不聯系兒子了


其實在一開始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對這位母親還是有點同情的,但是後來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原委,我甚至會覺得這位母親有點過分。這位母親在兒子5歲的時候就帶著家裡的錢拋棄家庭拋棄孩子走了,之後又重新組成了家庭。在孩子成長的10多年的時光里,她都沒有關心過自己的這個兒,甚至走在大街上可能都認不出來自己的這個孩子。

孩子和孩子的父親甚至提出把幹細胞在大醫院提取回來之後再給這位母親,但是這位母親也拒絕了,因為她說有一定的風險,她只想在這家私立醫院做手術,但是私立醫院的安全性又有誰能夠來保證呢?

8. 視頻,一個女人在街上,孩子被別人抱了,旁人說:孩子的媽媽 是她們村裡的瘋子,死過孩子所以胡亂說話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校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個人,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我可不怕,仍舊走我的路。前面一夥小孩子,也在那裡議論我;眼色也同趙貴翁一樣,臉色也都鐵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麼仇,他也這樣。不住大聲說,「你告訴我!」他們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趙貴翁有什麼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麼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一定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但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叫我怕,叫我納罕而且傷心。 我明白了。這是他們老子娘教的! 三 晚上總是睡不著。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天這么怕,也沒有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個女人,打他兒子,嘴裡說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他眼睛卻看著我。我出了一驚,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夥人,便都鬨笑起來。陳老五趕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裡的人都裝作不認識我;他們的臉色,也全同別人一樣。進了書,便反扣上門,宛然是關了一隻雞鴨。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細。 前幾天,狼子村的佃戶來告荒,對我大哥說,他們村裡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壯壯膽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戶和大哥便都看我幾眼。今天才曉得他們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樣。 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 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幾口」的話,和一夥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戶的話,明明是暗。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著,這就是吃人的傢伙。 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別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那裡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 四 早上,我了一會。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我說「老五,對大哥說,我悶得慌,想到園里走走。」老答應,走了;停一會,可就來開了門。 我也不動,研究他們如何擺布我;知道他們一定不肯放鬆。果然!我大哥引了一個老頭子,慢慢走來;他滿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頭向著地,從眼鏡橫邊暗暗看我。大哥說,「今天你彷彿很好。」我說「是的。」大哥說,「今天請何先生來,給你診一診。」我說「可以!」其實我豈不知道這老頭子是劊子手扮的!無非借了看脈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這功勞,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雖然不吃人,膽子卻比他們還壯。伸出兩個拳頭,看他如何下手。老頭子坐著,閉了眼睛,摸了好一會,呆了好一會;便張開他鬼眼睛說,「不要亂想。靜靜的養幾天,就好了。」 不要亂想,靜靜的養!養肥了,他們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麼好處,怎麼會「好了」?他們這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不住,便放聲大笑起來,十分快活。自己曉得這笑聲裡面,有的是義勇和正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這勇氣正氣住了。 但是我越有勇氣,他們便越想吃我,沾光一點這勇氣。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五 這幾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頭子不是劊子手扮的,真是,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們的祖師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上,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他還能說自己不吃人么? 至於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說過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我那時年紀還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戶來說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點頭。可見心思是同從前一樣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麼都易得,什麼人都吃得。我從前單聽他講道理,也胡塗過去;現在曉得他講道理的時候,不但唇邊還抹著人油,而且心裡滿裝著吃人的意思。 六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 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七 我曉得他們的方法,直接殺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禍祟。所以他們大家連絡,布滿了羅網,逼我自戕。試看前幾天街上男女的樣子,和這幾天我大哥的作為,便足可悟出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帶,掛在樑上,自己緊緊勒死;他們沒有殺人的罪名,又償了心願,自然都歡天喜地的發出一種嗚嗚咽咽的笑聲。否則驚嚇憂愁死了,雖則略瘦,也還可以首肯幾下。 他們是只會吃死肉的!——記得什麼書上說,有一種東西,叫「海乙那」⑺的,眼光和樣子都很難看;時常吃死肉,連極大的骨頭,都細細嚼爛,咽下肚子去,想起來也叫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親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趙家的狗,看我幾眼,可見他也同謀,早已接洽。老頭子眼看著地,豈能瞞得我過。 最可憐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夥吃我呢?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 八 其實這種道理,到了現在,他們也該早已懂得,…… 忽然來了一個人;年紀不過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滿面笑容,對了我點頭,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問他,「吃人的事,對么?」他仍然笑著說,「不是荒年,怎麼會吃人。」我立刻就曉得,他也是一夥,喜歡吃人的;便自勇氣百倍,偏要問他。 「對么?」 「這等事問他什麼。你真會……說笑話。……今天天氣很好。」 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問你,「對么?」 他不以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對?他們何以竟吃?!」 「沒有的事……」 「沒有的事?狼子村現吃;還有書上都寫著,通紅斬新!」 他便變了臉,鐵一般青。睜著眼說,「有許有的,這是從來如此……」 「從來如此,便對么?」 「我不同你講這些道理;總之你不該說,你說便是你錯!」 我直跳起來,張開眼,這人便不見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紀,比我大哥小得遠,居然也是一夥;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還怕已經教給他兒子了;所以連小孩子,也都惡狠狠的看我。 九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 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十 大清早,去尋我大哥;他立在堂門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後,攔住門,格外沉靜,格外和氣的對他說, 「大哥,我有話告訴你。」 「你說就是,」他趕緊回過臉來,點點頭。 「我只有幾句話,可是說不出來。大哥,大約當初野蠻的人,都吃過一點人。後來因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有的卻還吃,——也同蟲子一樣,有的變了魚鳥猴子,一直變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還是蟲子。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慚愧。怕比蟲子的慚愧猴子,還差得很遠很遠。 「易牙⑻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誰曉得從開辟天地以後,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⑼;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裡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夥裡面,也會自吃。但只要轉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雖然從來如此,我們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說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說,前天佃戶要減租,你說過不能。」 當初,他還只是冷笑,隨後眼光便兇狠起來,一到說破他們的隱情,那就滿臉都變成青色了。大門外立著一夥人,趙貴翁和他的狗,也在裡面,都探頭探腦的挨進來。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著;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著嘴笑。我認識他們是一夥,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曉得他們心思很不一樣,一種是以為從來如此,應該吃的;一種是知道不該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別人說破他,所以聽了我的話,越發氣憤不過,可是抿著嘴冷笑。 這時候,大哥也忽然顯出兇相,高聲喝道, 「都出去!瘋子有什麼好看!」 這時候,我又懂得一件他們的巧妙了。他們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預備下一個瘋子的名目罩上我。將來吃了,不但太平無事,怕還會有人見情。佃戶說的大家吃了一個惡人,正是這方法。這是他們的老譜! 陳老五也氣憤憤的直走進來。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對這伙人說, 「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得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同蟲子一樣!」 那一夥人,都被陳老五趕走了。大哥也不知哪裡去了。陳老五勸我回屋子裡去。屋裡面全是黑沉沉的。橫梁和椽子都在頭上發抖;抖了一會,就大起來,堆在我身上。 萬分沉重,動彈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曉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掙扎出來,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說, 「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日日是兩頓飯。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曉得妹子死掉的緣故,也全在他。那時我妹子才五歲,可愛可憐的樣子,還在眼前。母親哭個不住,他卻勸母親不要哭;大約因為自己吃了,哭起來不免有點過意不去。如果還能過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親知道沒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親想也知道;不過哭的時候,卻並沒有說明,大約也以為應當的了。記得我四五歲時,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說爺娘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⑽才算好人;母親也沒有說不行。一片吃得,整個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現在想起來,實在還叫人傷心,這真是奇極的事!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里,暗暗給我們吃。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十三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它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猛烈抨擊「吃人」的舊社會制度的小說。作者除在本書(《吶喊》)《自序》中提及它產生的緣由外,又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舊禮教的弊害」,可以參看。 ⑵候補:清代官制,通過科舉或捐納等途徑取得官銜,但還沒有實際職務的中下級官員,由吏部抽簽分發到某部或某省,聽候委用,稱為候補。 ⑶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這里比喻我國封建主義統治的長久歷史。 ⑷「本草什麼」:指《本草綱目》,明代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的葯物學著作,共五十二卷。該書曾經提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的記載,並表示了異議。這里說李時珍的書「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當是「狂人」的「記中語誤」。 ⑸「易子而食」: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是宋將華元對楚將子反敘說宋國都城被楚軍圍困時的慘狀:「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⑹「食肉寢皮」: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晉國州綽對齊庄公說:「然二子者,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二子」指齊國的殖綽和郭最,他們曾被州綽俘虜過。 ⑺「海乙那」:英語Hyena的音譯,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種食肉獸,常跟在獅虎等猛獸之後,以它們吃剩的獸類的殘屍為食。 ⑻易牙:春秋時齊國人,善於調味。據《管子?小稱》:「夫易牙以調和事公(按指齊桓公),公曰『惟蒸嬰兒之未嘗』,於是蒸其首子而獻之公。」桀、紂各為我國夏朝和商朝的最後一代君主,易牙和他們不是同時代人。這里說的「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也是「狂人」「語頗錯雜無倫次」的表現。 ⑼徐錫林:隱指徐錫麟(1873—1907),字伯蓀,浙江紹興人,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的重要成員。年與秋瑾准備在浙、皖兩省同時起義。7月6日,他以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身份為掩護,乘學堂畢業典禮之機刺死安徽巡撫恩銘,率領學生攻佔軍械局,彈盡被捕,當日慘遭殺害,心肝被恩銘的衛隊挖出炒食。 ⑽大哥說……煮熟了請他吃:指「割股療親」。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葯,以醫治父母的重病。這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愚孝行為。《宋史?選舉志一》:「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 作品 魯迅在發表《狂人日記》之前,不但寫了《文化偏至論》、《魔羅詩力說》等文學論文,翻譯了許多「域外」的進步小說,還創作了文言小說《懷舊》,其主要思想都在於喚起人們的覺醒。然而,作為一個先進的知識分子,聲音雖然激進,但畢竟缺少呼應,不能造成一個運動。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發難後,雖然也一時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動,終於形成了一股勢力,其影響就震撼人心了。 沈雁冰曾在《讀<吶喊>》一文中這樣回憶當時的情形:「那時《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學革命』,方在無情地猛攻中國的傳統思想,在一般社會看來,那一百多頁的一本《新青年》幾乎是無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記》夾在裡面,便也不見得怎樣怪,而曾未能邀國粹家之一斥。前無古人的文藝作品《狂人日記》於是遂悄悄地閃了過去,不曾在『文壇』上掀起了顯著的風波」。與後來郁達夫的《沉淪》、汪靜之的《惠的風》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記》確實「不曾在『文壇』上掀起了顯著的風波」,沒有因此而展開一場文藝論戰;但是,《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所以,魯迅的成功,又在於他對我們民族和社會的深刻認識。 《狂人日記》的主題十分明確,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他還曾在年8月20日致許壽裳的信中說道:「《狂人日記》實為拙作……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後以偶閱《通鑒》,」乃司中國人尚是食族,因此成篇。此種發見,關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見,作品小序中所謂「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等語,完全可以理解為作者有意摹傳統筆記小說作法而寫的反語,也可以理解為作者所說的「醫家」有更深廣的含義,並非狹義的「」、「大夫」。

熱點內容
法官中心論 發布:2025-07-15 05:51:16 瀏覽:277
國家法規人均辦公面積 發布:2025-07-15 05:41:52 瀏覽:130
法院汕頭熱線 發布:2025-07-15 05:41:06 瀏覽:951
病歷上未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5 05:34:53 瀏覽:121
法治燈謎大全及答案 發布:2025-07-15 05:34:50 瀏覽:394
檢察院美國司法部 發布:2025-07-15 05:34:13 瀏覽:861
湖南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7-15 05:30:18 瀏覽:101
國際商法雙語版 發布:2025-07-15 05:21:34 瀏覽:555
青島中級法院電話 發布:2025-07-15 05:20:06 瀏覽:750
法院院長上虞 發布:2025-07-15 05:11:33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