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法2017年年會
⑴ 中國社會學年會屬於什麼會議級別
1、在中國主辦或者承認的在外國舉辦的國際展覽會上介紹展品的出版物所公開的發明創造可以享受《專利法》第二十四條所規定的新穎性寬限期。但是應當注意的是:這種寬限期內不破壞新穎性的出版物僅僅限於在中國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發行的與展品有關的出版物,展覽會期間在展覽會上發行的出版物,或者在展覽會內發行的與展品無關的出版物將構成能夠破壞新穎性的現有技術。對於在我國國內舉辦的中國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發行的出版物來說,其結論也是相同的。
2、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是指以發表和討論科技研究成果為主要目的之一的集會。條文上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是指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全國性學術團體組織召開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要在這樣的公開會議上首次發表發明創造,才能使用本條例的規定。本條所述的發表包括口頭報告和書面論文二者在內。這一點與前面所說在國際展覽會上發布介紹展品的出版物的結論是一致的。
3、本條所述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應當是指公開舉行的會議,也就是參加者不負有保密義務的會議。
⑵ 董文軍對外交流
董文軍在法學領域的對外交流活動豐富且廣泛。以下是他在不同年份參與的重要學術交流活動的概述:
2002年:董文軍出席了在中國長沙湖南大學舉辦的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年會,對經濟法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探討。
2003年:他參加了在北京大學召開的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年度盛會,進一步深化了學術交流與合作。
2005年:董文軍前往南昌江西財經大學,參加了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的又一次年度會議,展示了他的學術研究成果和見解。
2006年:他涉足社會法學領域,出席了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在北京大學成立的大會,並在同年11月參加了該研究會在蘇州大學舉辦的年會,展現了他對社會法學的深入理解和實踐。
2007年:董文軍來到長春吉林大學,參與了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的年度會議,進一步推動了法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2008年:他在重慶西南政法大學主辦的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年會上,分享了他的學術成果,與同行們共同探討法學的前沿問題。
注意:以上信息僅針對名為董文軍的法學研究者。同時存在一個名為董文軍的內地主持人、演員,兩者並非同一人。在提及董文軍時,需明確其所指領域以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