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擬刪
1. 新婚姻法是誰草擬
中國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是由專門的工作班子集體起草擬定的,然後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後實施的。
2. 急急急 婚姻法小論文3000至5000字 表明出處
改革開放以來的婚姻家庭立法與婦女權益保障
楊大文Yang Dawe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China 100872
【專題名稱】婦女研究
【專 題 號】D423
【復印期號】2009年02期
【原文出處】《中華女子學院學報》(京)2008年6期第11~15頁
【英文標題】Legislation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and the Safeguarding 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作者簡介】楊大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所所長,曾任1980年婚姻法、1992年婦女權益保障法起草組成員。在修改婚姻法的前期工作中,任專家試擬稿起草組召集人。(北京 100872)
【內容提要】 改革開放之初,1980年婚姻法正式頒行。這部婚姻法是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礎上,根據實踐經驗和當時婚姻家庭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修訂的。2001年這部婚姻法再次得到修正。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婚姻家庭立法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對此立法進程進行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加審慎而理性地把握未來。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rriage law was formally issued and executed in 1980. This marriage law was established on the foundation of marriage law in 1950,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and new problems which appeared in the family domain. In 2001, this marriage law was revised once more. It can be said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in marriage law has made great progresses. Research on the legislation of this law is helpful for us to face the future carefully but rationally.
【日 期】2008-10-25
【關 鍵 詞】改革開放/婚姻法/婦女權益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marriage law/women's fights and interests
中圖分類號:D9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98(2008)06-0011-05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我國的法制建設和婦女權益保障事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婦女權益的保障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就法律層面而言,涉及各有其特定調整對象的相關法律。本文僅就改革開放以來的婚姻家庭立法(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婚姻法的修正)對婦女婚姻家庭權益保障問題,做一些簡略的回顧和評述。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們應當在現行法的基礎上,探索進一步完善保障婦女婚姻家庭權益法律機制的途徑和方案。
一
1980年婚姻法的起草始於改革開放前夕的1978年冬,該法是在1980年9月10日通過,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這部法律的頒行,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需要,是保障公民婚姻家庭權益的需要,也是促進安定團結、婦女解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撥亂反正的歷史背景下,它的問世,使在「文革」十年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婚姻家庭法制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部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的制定是全國婦聯率先倡議和推動的。在1978年7月召開的第四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上,來自各地的代表共商新時期的婦女發展和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計。關於婚姻家庭領域的情況、問題和對策,是這次大會的主要議題之一。代表們提出的修改婚姻法、制定新婚姻法的建議,反映了廣大婦女的共同願望。會後,以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同志的名義,向中央報送了《關於再度建議修改婚姻法向中央的請示報告》①,根據中央的批示,同年11月成立了由全國婦聯牽頭,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修改婚姻法小組,下設辦公室,隨即啟動了修改婚姻法、起草新婚姻法的前期工作,在修改婚姻法小組的領導下,起草了六次新婚姻法的草案,後期工作則是由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完成的。
1980年婚姻法對1950年婚姻法的修改和補充,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婚姻家庭立法。關於總則、結婚制度、家庭關系、離婚制度等方面的修改和補充,此處不擬評述。關於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的保障問題,該法是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加以規定的。一是有關男女兩性平等共享的婚姻家庭權益的規定。二是有關對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予以特殊保護的規定。三是某些規定雖然同樣地適用於男女兩性,但就其實際針對性而言則有利於保障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的規定。筆者認為,1980年婚姻法對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的保障,可以通過以下數例加以評析。
1、關於男女平等原則
1980年婚姻法重申了1950年婚姻法中的原則性的規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新法將原法中所稱的男女權利平等,改稱為男女平等。這個看來似乎很細小的提法上的差別,過去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兩字之差,其中實有深意存焉。男女權利平等是指兩性法律地位平等或機會平等,立法的價值取向,應當是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兩性在實際生活中的平等或結果的平等。對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調整,不僅要有兩性在法律上的平等的規定,還要有根據實際情況促進兩性在事實上平等的規定。男女權利平等和男女平等這兩個提法,前者不能包容後者,後者則是可以包容前者的。這個提法上的修改,是對男女平等在認識上的深化,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乃至其他權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關於傳統習俗的改革
1980年婚姻法規定,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也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這一規定有利於破除以男子為中心的宗法家庭觀念和婦從夫居的舊俗,有利於消除有女無兒戶的思想顧慮,克服此類家庭特別是農村地區此類家庭的實際困難,對推動計劃生育和保障婦女權益也是十分有利的。②與1995年婚姻法相比較,1980年婚姻法擴大了對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調整。除夫妻、父母子女外,祖孫關系、兄弟姐妹關系均被納入調整范圍。在祖孫間的撫養問題上,祖父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的權利義務是一律平等,並無區別的。我國的傳統家庭歷來是重父系親、輕母系親,重男系親、輕女系親的。代之以父母雙系並重,男系女系一視同仁的規定,是實行男女平等的親屬制度的必然要求。
3、關於夫妻財產制
1980年婚姻法以婚後所得共同制為我國的法定夫妻財產制。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關於法定夫妻財產制的規定雖然過於概括、過於原則,卻比1950年婚姻法中的相應規定更明確,尤為重要的是,法律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財產的歸屬,為構建約定夫妻財產製作了立法上的嘗試和准備。在現有的社會條件下,採用婚後所得共同制,並以夫妻財產約定作為必要的補充,是有利於保障已婚婦女財產權益的。
4、關於離婚的法定理由
對男女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的糾紛。1950年婚姻法中僅有程序性的規定,而無有關離婚法定理由的實體性的規定,准予或不準離婚的原則界限,實踐中是以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為依據的。1980年婚姻法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以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作為概括性的離婚法定理由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離婚問題的基本觀點,是我國人民法院處理離婚案件的長期經驗的總結,有利於保障離婚自由,防止輕率離婚。後來,最高人民法院又就如何適用這一概括性的規定,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等作過多次司法解釋,使其在適用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在現實生活中,出於種種原因,要求離婚的婦女遇到的困難或阻力,往往大於男方,關於離婚法定理由的規定和相關的司法解釋,是有助於婦女行使離婚自由的權利的。
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生活和廣大人民的婚姻生活經歷了巨大的變化。1980年婚姻法的原規定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在新的形勢下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實際需要。婚姻家庭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必須通過立法措施制定相應的有效的對策。我們應當充分肯定1980年婚姻法的歷史功績,包括它在保護婦女婚姻家庭權益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但是,這部法律的不足之處也是很明顯的。首先,該法本身原來就存在較多的立法空白,對某些應當具備的制度未作規定。其次,該法的若干規定已經滯後於現實。這些缺陷,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變化逐漸顯現的。結婚法中僅有婚姻成立要件的規定,欠缺有關無效婚和可撤銷婚的規定;原有的夫妻財產制,與已經多元化、復雜化的婚姻家庭財產關系不相適應;面對離婚率的增長和離婚原因的變化,需要在立法上進一步完善離婚制度,凡此種種,都充分表明了修改婚姻法的必要性。
從1996年10月30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將修改婚姻法補充列入該屆人大的立法規劃,到2001年4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歷時5年有餘。婚姻法的修改,是完善我國婚姻家庭法制的重要步驟,上述決定的內容多達33項,與婦女婚姻家庭權益密切相關的立法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總則章中的禁止性條款和導向性規范
為了保障婚姻法各項原則的貫徹實施,修正後的婚姻法在禁止性條款中增設了:「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的規定,在現實生活中,上述違法行為的受害人以女性為多,增設這些規定,加強了對婦女人身權利的保護,在新增設的第4條中規定了婚姻雙方和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即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項導向性的規定,集中地體現了婚姻法的立法宗旨,反映了包括女性在內的家庭成員建設和諧家庭的共同願望。
2、關於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
修正後的婚姻法在結婚章中增設了有關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其內容包括婚姻無效的原因,婚姻撤銷的原因、程序、請求權人和請求權行使的期間,以及婚姻無效和被撤銷的法律後果等。在出於某些原因導致的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等違法婚姻中,婦女深受其害。有了關於婚姻無效和撤銷的規定,可使她們擺脫違法婚姻的困境,並可使她們在違法婚姻終止時的人身和財產權益得到法律的保障。
3、關於法定夫妻財產制和夫妻財產約定
與1980年婚姻法頒行時相比較,現實生活中的夫妻財產關系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表現在客體范圍、發生途徑、財產價值、權利形態以及涉外婚姻、區際婚姻中的財產關系等諸多方面,經過婚姻法的修正,改進了原有的法定夫妻財產制,規范了夫妻財產約定,對法定夫妻財產制,分別規定了婚後所得共同制中雙方共同財產和一方個人財產的范圍,在共同財產制的前提下,為一方個人的財產權利提供了適度的空間。對夫妻財產約定,規定了約定的內容、形式以及約定的對內和對外的效力。在約定的對外效力問題上,兼顧了夫妻雙方的財產權益和第三人的財產權益,有利於保護社會交易的安全。上述各種規定,當然適用於婚姻雙方,對增強已婚婦女在財產權利上的主體性和獨立性,也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4、關於離婚法定理由的具體化
修正後的婚姻法在肯定和保留原法中的概括性、原則性規定的同時,還為離婚的法定理由增設了若干列舉性、例示性的規定。符合法定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法條中列舉和例示的情形,包括一方有重婚,有配偶且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有賭博、吸毒惡習屢教不改等違法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此類行為的實施者往往是男性多於女性的。離婚法定理由具體化的後果之一,是婦女行使離婚自由的權利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此外,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有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調解無效的,也應依法准予離婚。關於一方為失蹤者的離婚問題,修正後的婚姻法明確規定,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應准予離婚。失蹤與感情是否確已破裂無關,此類案件是不可能進行調解的。
除上述各點外,修正後的婚姻法還有若干有利於保障婦女權益的規定,包括在法定期間對男方離婚請求權的限制;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如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可不適用須得軍人同意的規定等。此類規定在離婚婦女的財產權益方面更為具體詳明。例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當照顧女方的權益;關於離婚時的經濟補償、生活幫助、損害賠償等規定,在適用中實際上多以女方為受益人。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章中的許多規定,更是保障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的必要措施。
三
新中國成立後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婚姻家庭法經歷了從與民法分離到向民法回歸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頒行,標志著婚姻家庭法在立法體制上已經向民法回歸。民法的法典化,將婚姻家庭法規范體系納入法典化的民法,作為其中的一編(婚姻家庭編或親屬編),將進一步實現婚姻家庭法在體系結構、編制方法上向民法的回歸。民法的法典化是完善我國婚姻家庭法制的大好時機,在婚姻家庭編或親屬編中增設若干保障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的規定,不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鑒於2001年對婚姻法已作修正,起草民法婚姻家庭編時似不可能有大幅度的修改和補充。本文僅就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的法律保障問題,提出以下數項具體的立法建議。
一是增設有關親屬制度的通則性規定。婚姻雙方和家庭成員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以親屬身份關系為其客觀依據的。這些通則性規定,必須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某些與此原則不符的親屬稱謂,也要在法律用語上予以更正。例如,目前仍將父之父母稱為祖父母,母之父母稱為外祖父母,子之子女稱為孫子女,女之子女稱為外孫子女,這顯然是以男子為中心的宗法家族制度的歷史孑遺。沿用這些稱謂,會給人們帶來內外有別,重男輕女的消極影響。筆者建議將父之父母和母之父母統稱為祖父母,將子之子女和女之子女統稱為孫子女。這種親屬稱謂的改革並非小事一樁,會對消除性別歧視,保障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具有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二是將有關配偶權的規定納入婚姻家庭法的規范體系。這里所說的配偶權,是夫妻人身關系方面各種權利和義務的集中概括,也是夫妻財產關系方面各種權利和義務藉以發生的根據。將配偶權作為夫妻關系法中的一個上位概念,在法理上並無不妥之處。為什麼在親子法、監護法中可以有親權、監護權等規范,而不可以在夫妻關系法中有配偶權的規定呢?在修改婚姻法的過程中,配偶權問題曾屢受質疑,那種將配偶權僅僅歸結為性的獨占權的說法,顯然是對配偶權的嚴重誤解。在法律上肯定配偶權,並通過必要的立法措施防止對配偶權的侵害,可以使那些往往在婚姻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方的權益,得到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是進一步完善約定夫妻財產制。現行法中有關夫妻財產約定的規定,是以財產歸屬問題為其主要內容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與對財產關系的靜態調整相比較,對財產關系的動態調整更加重要。因此,應當將財產的經營、管理等問題納入夫妻財產約定的內容。採用分別財產制的夫妻,一方將財產委託另一方經營、管理時,應當適用有關委託代理的規定。顯然,進一步完善約定夫妻財產制,對保障已婚婦女的財產權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是增補有關離婚法定理由的列舉性、例示性規定。現行法中有關規定並不到位,具體地列舉和例示的僅有四項。哪些情形屬於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尚需進一步作出必要的解釋。為了加強法律的可操作性,增補若干列舉性、例示性的規定是十分必要的。規定的增補應當從實際出發,過去的某些司法解釋可供參考。筆者認為,一方患精神病久治不愈;一方有生理缺陷,無性行為能力;乙方被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其犯罪行為嚴重影響夫妻感情;一方有殺害或嚴重傷害另一方的意圖(有犯意表示或預備行為即可認定,不以殺害未遂或者傷害未遂、既遂為必要條件)等,均可納入上述列舉性、例示性規定,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增補這些規定,對女方婚姻權利的行使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五是擴大離婚時經濟補償和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現行法中有關離婚時經濟補償的規定,其適用范圍僅僅限於採用分別財產制的夫妻。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夫妻均採用法定夫妻財產制即婚後所得共同制,約定採用分別財產制的並不普遍,或者可以說是並不多見。因此,這種規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實,採用法定夫妻財產制的亦可適用這種經濟補償制度,只要符合法定情形,付出義務較多的一方,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要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將離婚時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擴及採用法定夫妻財產制的夫妻,在具體操作上並無困難,可在離婚時的財產清算中與共同財產的分割一並處理。有人說,採用法定夫妻財產制的,在分割共同財產時可對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並無適用經濟補償的必要。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行使經濟補償請求權和受到照顧是性質不同的兩個問題。兩者的區別是涇渭分明的,現行法中有關離婚時損害賠償的規定,對賠償請求權的發生依據作了嚴格的限制。在司法實踐中,很難滿足無過錯方的合理要求。建議在已有的規定外,增設關於賠償理由的概括性、補充性的規定。因其他嚴重違反婚姻義務的事由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也有權要求過錯方予以賠償。在現實生活中,離婚時的經濟補償和損害賠償,權利人以女方居多,義務人以男方居多。擴大這兩種制度的適用范圍,是保障離婚婦女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
注釋:
①早在第四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召開前的1978年8月,全國婦聯已向中央報送過關於修改婚姻法的請示報告。
②經2001年對婚姻法的修正,已將這一規定中的「也」字刪去,進一步突顯了男女平等的立法精神和已婚婦女的主體性。
3. 中國2021年新修訂的婚姻法,其中都有什麼改動
婚姻法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因為它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大部分都會走婚姻這條道路。2021年,國家對於婚姻法也作出了相應的修改,下面,小編就為您來具體闡述有哪些改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三,新增了婚姻冷靜期制度。現在很多夫妻離婚,就是沒有來得及好好思考。在因此,規定婚姻機關收到離婚申請之時,三十天之內,如果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申請撤回離婚登記申請,給當代很多人一個冷靜的時期。
總之,婚姻法的修改還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婚姻制度不斷在完善,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創新,不斷推動我國婚姻制度趨向完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現行的婚姻制度也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愛情可以戰勝一切不可控制因素,比如疾病。我也希望已經獲得美滿婚姻的夫妻一定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我相信只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就一定可以維持好這段婚姻。
4. 婚姻法2016年刪除了晚婚晚育是不是就是不提倡晚婚晚育了
現在沒有制定2016版《婚姻法》的計劃。現在網上各種傳聞,都是一些專家學專者在造勢,或者是一些不屬明真相的人在跟著起鬨。
刪除晚婚晚育的,不是《婚姻法》,而是各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比如《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已經不再提及晚婚晚育的內容。
《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也刪除了晚婚晚育內容。鼓勵一對夫婦生兩個孩子。
5. 新婚姻法是由誰擬定的
最新婚姻法是1995年全國人大訂的,也只有全國人大有這個權利
6. 婚姻法修改了嗎
像婚姻法這樣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在修改之前有關部門肯定會用很長時間徵求版社會各界的權意見,發布徵求意見稿。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會修改婚姻法。所以,至少在近期婚姻法是不會修改的。
結婚年齡還是按照2001年的修訂版內容執行:男的22歲,女的20歲。